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運河帶來諸多戲曲形式,“臨清吹腔”曾獲乾隆盛讚

因為運河樞紐的地位, 戲曲百家南來北往都曾在聊城留下足跡, 各大戲曲聚集聊城, 孕育出聊城多樣的戲曲文化, 聊城也由此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戲曲形式。
徽劇是中國戲劇發展史上影響最大的劇種之一, 乾隆年間徽班也相繼入京演出, 入京的徽班在運河岸邊的聊城山陝山陝會館落腳暫住, 演上幾天戲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戲曲百家聚集聊城也孕育了臨清田莊吹腔古老的戲劇曲種。 臨清吹腔是流傳于臨清松林田莊一帶, 曾經獲得乾隆盛讚。


徽班資訊見證徽商在聊發展
古運河水依舊流淌, 卻少了往來船隻和喧囂聲, 連曾經不斷響起的曲藝聲也漸漸消失在時光中, 但留下的足跡卻耐人追尋。
徽劇是中國戲劇發展史上影響最大的劇種之一。 乾隆五十五年 (1790)享有盛名的徽戲三慶班進入北京, 此後, 和春、四喜、春台三個徽班也相繼入京演出,

自此徽劇進入興盛的時期。
道光、咸豐年間, 經運河來山東的徽班“老陽春班”定居泰山縣夏張鎮, 徽戲開始在這一帶流行, 後來它與汶上梆子戲班同台演出, 逐漸融合, 發展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梆子戲, 稱“萊蕪梆子”。 受徽劇影響而形成的萊蕪梆子流行於泰安、萊蕪一帶, 並未波及聊城。
地處運河中段的聊城是南方戲班北上京津的必經之地, 入京的徽班在運河岸邊的聊城山陝山陝會館落腳暫住, 演上幾天戲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只是戲樓在道光二十五(1845)火後重修, 此前舊跡蕩然無存, 已無從知道此前徽班滯留的情況。 重修後的戲樓距四大徽班入京已有半個多世紀, 這時徽戲已呈衰落趨勢, 在聊城、臨清一帶已成 “廣陵絕”,
所以戲樓墨記中雖有“三慶班”、“四喜班 ”, 但這兩個戲班大概不會是五六十年以前譽滿京城的著名徽劇戲班。 如今山陝會館戲樓墨記中可確知為徽班演出的資料僅有一條:“同治三年正月初一日安徽同慶班”, 以下記有演出的劇碼, 可以辨識者有《大賜福》、《龍虎鬥》、《趕三關》三出。 可見, 即使到了清末, 有些徽班仍在北進演出。 這個同慶班, 有可能是入京途經此地暫時逗留;演出正好安排在正月初一日, 所以也有可能是徽商為聯絡山陝商人而特地從家鄉請來的戲班。 來聊城演出的安徽戲班少, 與徽商勢力在山東運河區域的衰落有很大關係。 明中期到清中期以前, 徽商在山東運河區域勢力最盛, 他們經營棉布業 、鹽業、典當業,
當時臨清典當行百余家, 全是徽商與浙江商人所經營, 故有 “山東臨清 , 十九皆徽商占籍 ”的說法。 清中期以後山陝商人勢力在山東運河區域興起, 徽商勢力開始衰退 , 商路即戲路, 商業的衰落 , 影響了商人家鄉戲曲的廣泛傳播 。

古運河畔的山陝會館是諸多劇種在聊城發展的見證者。


山陝商人雲集, 秦腔亂彈盛行
晚清到民國時期, 秦腔在聊城一帶頗為流行。 秦腔又稱陝西梆子, 約產生於明代, 後由陝西流傳至山西, 演變為山西梆子戲, 故山陝梆子亦統稱為秦腔。 民國《臨清縣誌 》說:“吾臨所尚秦腔最多 , 次則為亂彈。 ”民國《清平縣誌 》也說 :“清俗所尚秦腔、亂彈之外, 演皮簧者已成絕響, 若窮鄉僻壤演有四根弦、蹦蹦 ”。 臨清 、清平(今屬高唐縣)瀕臨運河, 最盛行的戲劇是秦腔和亂彈。
山陝會館戲樓墨記中有《殺樓》等劇碼, 寫宋江怒殺閆婆惜事, 京劇名曰《坐樓殺惜》,  漢劇等曰《宋江殺惜》, 只有秦腔叫《宋江殺樓》。 墨記中的《青石嶺》《美人圖》《忠義圖》《五福堂》等也都是常見於秦腔而京劇、豫劇舞臺上見不到的一些劇碼。 1912年8月,西安地區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進步知識份子陝西省修史局總修纂李桐軒、修纂孫仁玉及高培支、李約祉等人創辦了一個秦腔演出班社和戲曲教育團體,取名易俗社。易俗社甄別舊劇,編寫新劇,進行藝術改革,宣揚民主思想,進行通俗教育,定期招收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和表演技能。易俗社曾於 1932年赴北京演出,1937年應邀赴信陽 、鄭州、邯鄲演出,後複入京。聊城山陝山陝會館戲樓墨記中“易俗社開化國民 ”字樣 ,可能是他們出入京途中在山陝會館演出時留下的。聊城陝西商人不少,當地劇團來此演出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另外,秦腔的傳統劇碼如《八義圖 》(京劇《趙氏孤兒 》)、《搜孤救孤》)、《蝴蝶杯》、《黃河陣》、《法門寺》、《春秋配 》,都見於山陝山陝會館墨記中。可見陝西秦腔戲班來這裡演出者不在少數。秦腔的廣泛傳播,也為陝西人的經營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機遇,陝西商人的商業活動,推動了秦腔在聊城各地特別是運河沿岸城市的傳播。
戲班彙聚碰撞孕育本土新劇種
清末民初,聊城商業繁榮,水陸交通便利,各地戲班紛紛來此演出。在山陝會館戲樓中演出的,以山西、陝西戲班為最多。從戲樓墨記來看,來此演出的有山西東南部的上黨梆子戲班,更多的是山西中路梆子戲班。
墨記中有光緒八年十月,“山凱撒州府鳳台縣全盛班”留下的題記。清中期以後,山西省東南部的澤州(今山西晉城)一帶流行一種梆子戲,因這裡屬古上黨郡,所以人們稱其為上黨梆子。山西南部距魯西甚近,與山東的經濟文化交往甚為密切。明朝中後期,山凱撒州 、蒲州商人前往山東經商的較多。清代以後,山西南部商人到山東經商的更多。 不少商人酷愛家鄉的梆子戲, 有的甚至是梆子戲票友,所以他們到了哪裡,就把家鄉的梆子唱腔帶到了那裡。
光緒初年,澤州一帶連年災害,藝人外出逃荒演戲,據說上黨梆子的著名戲班壺關縣“十萬班 ”逃荒到魯西南,輾轉演出達一年之久。後來又有藝人在這一帶收徒傳藝,組織戲班。當時人們稱這種梆子戲為“澤州調”或 “潞安宮調”。時間既久,受當地語言和其他戲曲唱腔影響,逐漸形成了新的劇種 ——“棗梆”。“棗梆”的流行區域以山東菏澤,聊城為重要活動區,向北一直延伸到距聊城不足裡的朝城、範縣。
再如,由於戲曲百家聚集聊城也孕育了臨清田莊吹腔古老的戲劇曲種。臨清吹腔是流傳于臨清松林田莊一帶的至今已有近300百年的歷史,據考是由秦腔、徽戲、明清時曲吸收當地民歌而形成。乾隆30年(1765年)南巡迴鑾駐蹕臨清州,觀看此劇,龍顏大悅,並賜名為“吹腔”流傳至今。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淩文秀 通訊員 韓銀亮 王運華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1912年8月,西安地區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進步知識份子陝西省修史局總修纂李桐軒、修纂孫仁玉及高培支、李約祉等人創辦了一個秦腔演出班社和戲曲教育團體,取名易俗社。易俗社甄別舊劇,編寫新劇,進行藝術改革,宣揚民主思想,進行通俗教育,定期招收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和表演技能。易俗社曾於 1932年赴北京演出,1937年應邀赴信陽 、鄭州、邯鄲演出,後複入京。聊城山陝山陝會館戲樓墨記中“易俗社開化國民 ”字樣 ,可能是他們出入京途中在山陝會館演出時留下的。聊城陝西商人不少,當地劇團來此演出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另外,秦腔的傳統劇碼如《八義圖 》(京劇《趙氏孤兒 》)、《搜孤救孤》)、《蝴蝶杯》、《黃河陣》、《法門寺》、《春秋配 》,都見於山陝山陝會館墨記中。可見陝西秦腔戲班來這裡演出者不在少數。秦腔的廣泛傳播,也為陝西人的經營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機遇,陝西商人的商業活動,推動了秦腔在聊城各地特別是運河沿岸城市的傳播。
戲班彙聚碰撞孕育本土新劇種
清末民初,聊城商業繁榮,水陸交通便利,各地戲班紛紛來此演出。在山陝會館戲樓中演出的,以山西、陝西戲班為最多。從戲樓墨記來看,來此演出的有山西東南部的上黨梆子戲班,更多的是山西中路梆子戲班。
墨記中有光緒八年十月,“山凱撒州府鳳台縣全盛班”留下的題記。清中期以後,山西省東南部的澤州(今山西晉城)一帶流行一種梆子戲,因這裡屬古上黨郡,所以人們稱其為上黨梆子。山西南部距魯西甚近,與山東的經濟文化交往甚為密切。明朝中後期,山凱撒州 、蒲州商人前往山東經商的較多。清代以後,山西南部商人到山東經商的更多。 不少商人酷愛家鄉的梆子戲, 有的甚至是梆子戲票友,所以他們到了哪裡,就把家鄉的梆子唱腔帶到了那裡。
光緒初年,澤州一帶連年災害,藝人外出逃荒演戲,據說上黨梆子的著名戲班壺關縣“十萬班 ”逃荒到魯西南,輾轉演出達一年之久。後來又有藝人在這一帶收徒傳藝,組織戲班。當時人們稱這種梆子戲為“澤州調”或 “潞安宮調”。時間既久,受當地語言和其他戲曲唱腔影響,逐漸形成了新的劇種 ——“棗梆”。“棗梆”的流行區域以山東菏澤,聊城為重要活動區,向北一直延伸到距聊城不足裡的朝城、範縣。
再如,由於戲曲百家聚集聊城也孕育了臨清田莊吹腔古老的戲劇曲種。臨清吹腔是流傳于臨清松林田莊一帶的至今已有近300百年的歷史,據考是由秦腔、徽戲、明清時曲吸收當地民歌而形成。乾隆30年(1765年)南巡迴鑾駐蹕臨清州,觀看此劇,龍顏大悅,並賜名為“吹腔”流傳至今。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淩文秀 通訊員 韓銀亮 王運華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