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媽媽城裡打工養大倆兒子,想回農村看孫兒不讓,她走了這一步

農村媽媽城裡打工養大倆兒子, 想回農村看孫兒不讓, 她走了這一步

家在農村的李奶奶, 四十剛過就死了丈夫, 為了照顧養活兩個十幾歲的兒子,

她隻身到城裡打工。 怎奈兩個兒子都不是念書的料, 一個沒考上大學, 一個沒考上高中, 後來都雙雙在家務農。 好在經過李奶奶多年在外打工還掙了一些錢, 總算讓兩個兒子娶了媳婦生了孩子。

叫她李奶奶, 其實她才五十多歲。 等兩個兒子都成了家又生了孩子, 她和兩個兒子商量:“我總算將你們拉扯大了, 你們也都成家了, 又都有了孩子, 我一晃也在城裡打工十來年了, 我想回去了, 我在家裡幫你們照顧孩子, 你們和媳婦趁著年輕, 都到外面闖一闖, 怎麼也比在家掙得多……”

還沒等李奶奶說完, 大兒子卻說:“媽, 我們能離開家嗎?孩子都上學了, 你回來也就能給孩子們做做飯, 你能輔導孩子功課麼, 我們好歹上過幾年學,

輔導孩子現在的功課還沒問題。 ”

二兒子接著說:“媽, 你說的不現實, 我們出去, 把孩子放在家, 我們在外面能安心嗎?安不下心, 雖然咱們是農村人, 可對孩子也跟城裡人一樣的金貴, 你在城裡給人家看孩子做飯的還不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都離開家了, 誰照顧孩子, 誰管孩子的學習呢?”

李奶奶說:“現在兩口子都在農村呆著, 除了那點地, 也掙不到幾個錢, 你們哪怕一家人有一個出去打工, 生活也寬綽一些呀!”

二兒子立刻說:“媽, 你說兩口子讓一個去外面, 誰去呀, 誰去家裡那個能放心?現在社會這麼複雜, 人心叵測, 你都不知道啥時候頭上就多了一頂帽子, 所以還是兩口子都在家, 少掙點就少掙點, 有你老在外面幫襯家裡,

我們這日子倒也過得下去。 ”

大兒子也說:“媽, 老二說的對, 你是不經常在家呆著, 現在這風氣可邪乎了, 反正我是不想戴綠帽子被人家笑話。 媽, 我看趁著你身體還硬朗, 就在外面多幹幾年, 畢竟你是一個人, 不像我們哥倆擔心(媳婦)那什麼, 對不?”

李奶奶有些失落地說:“可我想孫女和孫子呀, 一年頂多見到他倆一面, 能不惦記麼?”

老大笑了, 說:“媽, 你想他們, 那就多幹幾年, 多掙些錢, 你給孫子孫女多花一些錢, 心裡不就沒那麼多愧疚了麼?”

老二也說:“媽, 你在外面再堅持幾年吧, 你看我們家就三間房子, 我和我哥一家一間, 另一間還是共用的, 現在孩子越長越大, 再和我們大人住在一起也不合適, 我和我哥有個打算, 過兩年重蓋一處房子,

蓋它五大間, 大人孩子就都有住的了, 你回來也有地方住了……”

李奶奶這才明白, 兒子們不想讓自己回農村, 一是覺得家裡沒地方住, 二是想讓她多幹多掙繼續養活兒子和孫子呀!

去年, 李奶奶經過雇主的介紹, 找了個物件, 兩人發展得挺好,

馬上好事將近。 李奶奶現在不用擔心回農村沒地方住了, 因為城裡這個物件家裡的兒女都同意父親找後老伴, 也不會爭房子和退休金的事。

馬上要組成新的家庭了, 李奶奶還是有點忐忑不安, 因為不知道兒子們支持不。 於是又打過去電話跟兒子說這事。 沒想到, 兩個兒子聽說後, 那比自己戴帽子還激動, 說媽為何不和他們商量就在外面找人了?為何不為這個家, 不為孫子孫女多考慮考慮, 以後你嫁給城裡人不用打工了, 這錢不也掙不著了, 掙不著錢了, 孩子們的花銷哪夠啊?

總之, 說到後來, 雙方當然是不歡而散。 放下電話後, 李奶奶覺得自己既生氣又太委屈, 這麼多年的付出都沒得到兒子們的一個好, 於是忍不住哭了……

李奶奶最終選擇了為自己活一回,依然按照日子與城裡的物件領了證,並與後老伴的家人以及之前的雇主一家人在飯店點了一桌好菜,這就算是“過門”了。

只是一連數月,李奶奶的兩個兒子就跟人家蒸發了一樣,再也沒有一點資訊傳遞到李奶奶這,李奶奶經常拿著手機等啊,看啊,不知不覺就落了淚。

李奶奶想也想不通,她還沒老,可是怎麼在兒子們心裡,就不中用了……

李奶奶最終選擇了為自己活一回,依然按照日子與城裡的物件領了證,並與後老伴的家人以及之前的雇主一家人在飯店點了一桌好菜,這就算是“過門”了。

只是一連數月,李奶奶的兩個兒子就跟人家蒸發了一樣,再也沒有一點資訊傳遞到李奶奶這,李奶奶經常拿著手機等啊,看啊,不知不覺就落了淚。

李奶奶想也想不通,她還沒老,可是怎麼在兒子們心裡,就不中用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