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市衛計委“第一書記”孫萬祿一切為了百姓的健康幸福

 2015年7月入駐利津街道蔣家莊以來, 市衛計委駐利津街道蔣家莊幫扶組組長、“第一書記”孫萬祿帶著對人民群眾的真摯情感,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

俯下身子帶著群眾幹, 真心實意和群眾交朋友, 千方百計帶領群眾發家致富。 現在, 村民的生活環境變美了, 村民看病就醫方便了, 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了, 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這一切都離不開“第一書記”的傾情幫扶。

開展民生幫扶, 保障群眾健康

7月, 太陽炙烤著大地, 酷熱難耐, 與這炎熱的天氣相比, 駐村“第一書記”孫萬祿更關心的是從哪裡入手開始幫扶?怎樣才能幫到群眾心坎裡?怎樣才能幫出實效?

進村之後, “第一書記”孫萬祿第一件事就是走街串巷, 深入群眾家中, 傾聽群眾所思所想所盼。 通過與村“兩委”成員、村民座談, 瞭解村裡的種植養殖情況及黨員戶、貧困戶情況, 詳細記錄群眾回饋的每一個問題,

瞭解、登記老年人、兒童和孕婦等特殊人群健康狀況等等。

村民看病就醫很不方便,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開展受到嚴重制約, 村民健康意識淡漠, 健康知識匱乏,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突出。 受財力制約, 利津街道衛生院遷址莊科社區後, 有些必備的醫療器械、設備沒有配備到位, 嚴重制約了其業務開展, 影響了片區群眾看病就醫……這些問題迫切需要解決。 健康惠民工程就擺上了“第一書記”的工作日程, 孫萬祿組織市縣醫療機構到村開展義診等活動6次, 讓群眾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二級、三級醫院的醫療保健服務。 同時, 協調利津街道衛生院為村民免費體檢, 為村民建立家庭健康檔案, 對村內200多名慢性病村民實施重點登記管理。

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健康家庭創建行動與健康惠民工程同步實施推進, 築牢了治病、防病、保健這條守護健康的屏障。 與此同時, 孫萬祿協調市、縣、鄉三級醫療機構在縣域內所幫扶的20余個村居開展扶貧義診和送醫送藥送健康活動, 服務群眾1萬多人, 免費發放了3萬多元的常用藥品, 協調市直機關醫院、市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捐贈利津街道衛生院價值160多萬元的生化分析儀、進口彩超等醫療設備4台, 衛生院服務能力和水準明顯提升, 協調勝利石油管理局肛腸病防治院與利津街道衛生院建立醫聯體, 探索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新模式。

孫萬祿充分調動和發揮衛生計生部門職能優勢, 舉辦大型健康知識宣講活動10多次,

村民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明顯提升。 同時, 投入2萬多元為村裡建設了“健康小屋”, 蔣家莊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免費測量血壓、血糖, 評測精神壓力等健康指標, “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 真正實現了小病、慢病不出村, 村民日常自我健康管理。

開展強基幫扶, 實現民富村強

村容村貌髒、亂、差, 一場雨過後, 進村難出村也難;夏季, 蚊蠅橫飛, 晚上黑燈瞎火。 老百姓靠天吃飯, 致富能力弱……看到群眾焦慮的目光、迫切的眼神, “第一書記”孫萬祿深知肩上的重擔。 “困難再大、問題再多也要一一克服, 絕對不能讓群眾失望。 ”孫萬祿說。

沒有大量的資金支持, 一切美好藍圖只是紙上談兵。 而對於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下派幫扶工作的市衛計委來說,

幫扶資金的籌措快於以往, 基礎設施、產業幫扶相繼展開, 投資40多萬元, 對村內800多米道路進行硬化;投資5萬元開展蚊蠅消殺活動, 在村文化大院安裝10台大型滅蚊燈;投資15多萬元用於電網改造, 新增路燈30盞;投資12萬元為村民更換水錶200多戶;新建600多平方米的文化廣場, 實現了村居“淨化、硬化、綠化、美化、亮化”的目標。

引導村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對傳統優勢產業——畜禽養殖業做大做強。 組織各類新型農民培訓活動20次, 開展“點對點”培訓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 帶領村幹部和種養大戶到臨沂市蘭陵縣外出參觀考察學習, 開拓了視野, 增加了經驗。 對200多畝的標準化養殖社區進行改造提升, 與農產品龍頭公司簽訂供銷合同, 形成了“企業+基地+農戶”的產銷模式,引導90多戶村民從事肉食鴨、蛋雞養殖,蔣家莊村成為年產肉食鴨50萬羽、雞蛋4000多噸的專業化、規模化的養殖特色產業村。培育高效生態農業產業,大力推廣洪武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和成功經驗,深化種、養一體化、集約化的發展模式,實現產業生產規模化經營,農場產業示範帶動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開展黨建幫扶,對貧困戶實行結對“幫困”

進村伊始,“第一書記”孫萬祿就告誡全村黨員幹部:做致富帶頭人,更要成為農村黨員的先鋒模範,讓全村群眾真正看到黨支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實施了党建強基工程,嚴格執行村“兩委”成員輪流坐班制度和組織生活制度,嚴格黨員發展程式和黨員教育管理,認真執行“四議兩公開”、“三務”公開制度,規範村級工作程式。同時組織召開村兩委班子主要負責人述職述廉會議,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建立了市衛計委黨委與村支部結對、18個機關及直屬單位黨支部與18戶貧困戶結對“幫困”、77名機關黨員與295戶村民結對“聯戶”的三層黨建幫扶機制。重陽節、春節期間,多次組織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為困難戶和老年人送去了食用油、米麵、慰問金等。

通過近兩年的“第一書記”工作,孫萬祿更加認識了農村、瞭解了農業、理解了農民,特別是在和農民群眾的朝夕相處中,從農民生活的酸甜苦辣中,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謀事、如何做群眾工作,學到了從書本上、從機關裡學不到的東西,基層工作經驗得到明顯增強。通過近兩年的實踐鍛煉,少了書生氣,接了地氣,工作也有了底氣。“要當好‘第一書記’,必須深入基層,立足崗位,做到黨建知識不離手、惠民政策不離口、村情民意記心頭。”孫萬祿說,下派幫扶只是一個起點,為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形成了“企業+基地+農戶”的產銷模式,引導90多戶村民從事肉食鴨、蛋雞養殖,蔣家莊村成為年產肉食鴨50萬羽、雞蛋4000多噸的專業化、規模化的養殖特色產業村。培育高效生態農業產業,大力推廣洪武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和成功經驗,深化種、養一體化、集約化的發展模式,實現產業生產規模化經營,農場產業示範帶動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開展黨建幫扶,對貧困戶實行結對“幫困”

進村伊始,“第一書記”孫萬祿就告誡全村黨員幹部:做致富帶頭人,更要成為農村黨員的先鋒模範,讓全村群眾真正看到黨支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實施了党建強基工程,嚴格執行村“兩委”成員輪流坐班制度和組織生活制度,嚴格黨員發展程式和黨員教育管理,認真執行“四議兩公開”、“三務”公開制度,規範村級工作程式。同時組織召開村兩委班子主要負責人述職述廉會議,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建立了市衛計委黨委與村支部結對、18個機關及直屬單位黨支部與18戶貧困戶結對“幫困”、77名機關黨員與295戶村民結對“聯戶”的三層黨建幫扶機制。重陽節、春節期間,多次組織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為困難戶和老年人送去了食用油、米麵、慰問金等。

通過近兩年的“第一書記”工作,孫萬祿更加認識了農村、瞭解了農業、理解了農民,特別是在和農民群眾的朝夕相處中,從農民生活的酸甜苦辣中,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謀事、如何做群眾工作,學到了從書本上、從機關裡學不到的東西,基層工作經驗得到明顯增強。通過近兩年的實踐鍛煉,少了書生氣,接了地氣,工作也有了底氣。“要當好‘第一書記’,必須深入基層,立足崗位,做到黨建知識不離手、惠民政策不離口、村情民意記心頭。”孫萬祿說,下派幫扶只是一個起點,為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