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個月,435分,用理科思路備戰司考!真學霸的通關秘笈

趙皓然是天津師範大學法學院的本科生, 2017年的司法考試, 他不僅通關, 更以435的高分成為天津萬國分校當之無愧的狀元。 一次參考即通關, 這樣的法本在校生其實很多, 但在趙皓然身上, 卻有著不同尋常的學習和備考思路。

有大部分人都是經歷了三番兩次的考試後才通關, 非常辛苦, 甚至有人參考了多次卻無疾而終, 問及趙皓然在畢業前能一次並且高分通過, 是幸運還是加倍的努力, 他不無驕傲地回復道:

“不是幸運, 我認為是努力加思考的勝利。 在估分的時候, 我覺得自己前三卷最低269, 最高321, 因為很多答案實在不記得,

最後前三卷330, 可能是司法部高抬貴手吧。 我認為自己在努力程度上是很中庸的, 因為學習有點懶, 高中選擇了理科, 後來把司考也學成了理科, 思考知識點的聯繫, 方便記憶。 ”

以理科的思路備戰司考, 這不能不令人好奇, 當我們追問這位高分狀元與眾不同的學習方法時, 他說:關於方法, 我不是一個刻苦學習的人所以不分享方法, 以免給大家造成抱兩個月佛腳過司考的幻覺。 ”

但他也坦言自己的高分秘訣:“我認為司考拿下高分, 最關鍵的是培養邏輯思維。 每年大家都覺得當年的考試一定比往年難, 因為每年都會加入生僻的內容。 關於這點, 我的經驗是, 學習或者備考過程中, 一定要多思考知識點裡包含的法律思想,

這不僅會對背書事半功倍, 而且對考場上做題也大有幫助。 ”

在他看來, 大部分考了高分的人都絕不止只是單純地背書, 單純的時間堆砌就能達到的。 他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已有知識點的背誦, 民訴法中, 二審法院對於上訴案件, 除了維持原判, 最常見的還有兩種做法, 對應三種情形,

1、程式錯誤, 發回重審

2、事實認定不清(沒有認定事實, 相當於學生沒寫作業), 發回重審或改判

3、事實認定錯誤或法律適用錯誤(相當於寫錯作業), 改判

這三種情形嚴重程度遞減, 處理方法的嚴重程度也遞減。

第二個例子是今年異議較多的一道題, 問哪個是法律責任競合, 有兩個選擇:

1、當事人可以選擇主張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

2、承擔刑事責任後, 被害人仍可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這時可以思考刑法中的類似知識法條競合, 同時符合一般罪名和特殊罪名的, 定特殊罪名, 所以競合的含義是二選一的責任, 所以只選第一個。 ”

雖然以理科的思路備戰司考, 但複習的全過程, 他說也離不開授課老師的指導, 他一共聽了將近30位老師的課, 其中尤為推薦的有民法楊爍, 刑法張宇琛, 柏浪濤, 民訴黃徐前, 劉鵬飛, 刑訴向高甲, 商法史越, 鄢夢萱, 行政法魏建新。 說起複習資料, 趙皓然坦言, 備戰司考一定要挑選適合自己的複習資料。

邏輯性這麼強又很自信, 實在讓人好奇趙皓然是否在備考過程中產生過放棄的念頭, 畢竟司考複習是那麼艱辛又考驗人忍耐力的事。

可他卻說:

“雖然我是第一次參考, 但因為自己的專業就是法學, 為了以後能當一名真正的法律人, 這個考試一開始就志在必得, 如果這次沒過我也會一直考下去。 所以, 我從沒有動搖過考試念頭, 因為一直覺得周圍同學學得都沒自己好”。

他還笑言, 自己一直有迷之自信, 但自信歸自信, 他說那段時間從沒有鬆懈, 暑假課程裡從來沒有在課堂上睡過覺。 但有過偷懶, 為了放鬆一下, 暑假的備考期間去過兩次網吧。

成績公佈後, 對每個人而言司考備戰的過程再不可複製。 當我們問趙皓然, 除了顯而易見的成績外, 這段經歷還給他帶來了什麼時?他說:“這段經歷是我學生時代, 最努力的一段日子, 高考都比不上。

不是簡單的像大家看起來的那樣, 三年不學習年級墊底, 最後好歹學學, 運氣好點就435分, 這是靠不比別人少的時間, 以及勤於思考才有的結果。 ”

對考試失利, 但仍然會繼續鏖戰司考的人, 趙皓然有自己的想法, 他非常堅定決絕地說:“如果是因為努力不夠, 那你今年的複習狀態就只能配上目前的分數, 明年還想繼續考的話, 就不要偷懶。 法考好像一個座標, 豎立在路的前方, 不僅懸而未決而且也不能讓自己放鬆玩耍, 不如全身心投入學習。

如果是努力了仍然差一些, 那就要想想我剛才說的法律思維與邏輯, 這個考試雖然大家都在宣揚努力背書, 但實際上是在選拔有法律素養的人, 而不是背書機器, 那麼多的內容要掌握下來肯定要有一些方法。 對法律人,法律的生命在於實踐而非邏輯。但對法考人,法律的生命在於邏輯。”

對法律人,法律的生命在於實踐而非邏輯。但對法考人,法律的生命在於邏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