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我只拜訪這兩個地方 就瞭解了法國里昂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談起法國, 很多人都對巴黎津津樂道。 確實, 這裡是法國首都, 這裡有盧浮宮, 有埃菲爾鐵塔, 有塞納河, 有太多太多的浪漫故事與頭銜。 但, 前不久我來到法國里昂之後, 突然覺得巴黎有點過於“輕浮”。

里昂, 圖片來源於Instagram。

有人說, 在法國的大城市裡, 巴黎是一位慷慨的宴席主人。 人們可以在他富麗堂皇的宮殿裡暢遊一番, 也可以大快朵頤他贈與的食物。 但客人永遠只是筵席上角落裡的無關緊要的一員。 他們並不屬於這裡, 這裡也只是旅途的一站停留。 你來就來, 走就走, 巴黎還是原來的巴黎。

里昂, 圖片來源於Instagram。

而里昂好比一位年邁的溫婉的女房東。 人們留宿的日子裡, 每個冬夜她就坐在溫暖的火爐旁, 燃燒盡一生的溫柔編織著屬於房客的那段法蘭西歲月。 將要離開的時候, 她彎下腰, 用左手為你拾起丟落在此地的溫情的記憶碎片, 塞進你的行囊。 她的右手撫摸著遊人的後背, 就像曾經無數次給過他們的安慰, 然後用優雅的嗓音在耳邊輕語:jusqu’on se revoir——直到我們再次見面。

雄獅之城的歷史榮光Fourvière Hotel Lyon

我此次的里昂之行的落腳地是一家位於位於里昂老城5區的Fourvière Hotel Lyon, 酒店位於富維耶山(Fourvière Hill)上, 是由一座建於1854年的修道院改建的,

它的裝修風格帶有一點六七十年代的工業風, 靜謐而低調。

Fourvière Hotel Lyon酒店, 圖片來源於Instagram。

雖然從外形上看並不起眼, 但它卻足以稱得上濃縮了法國的歷史和里昂的故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這家酒店的75個房間都是以對里昂、甚至是法國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來命名的。

Fourvière Hotel Lyon酒店內景, 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 我很難相信, 一家不起眼的里昂酒店, 竟然有著這麼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人文情懷。

MaoMao與酒店女主人Marianne Borthayre, 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就像里昂這座城市一樣, 它或許現在並不比巴黎名氣大, 但在歷史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 里昂一直是法蘭西地區的金融中心和最重要的貿易樞紐。 在羅馬時期, 里昂就成為了高盧省(大致為現在法國版圖)的省會。 在巴黎還是只有幾百人的小村莊的時候, 里昂就聚集了至少上萬人口。

里昂,圖片來源於Instagram。

這裡位於西歐的四方通衢之地,是連接法國和德國、荷蘭和義大利的東西南北的樞紐。此外,還有兩條重要河流在里昂交匯,而法蘭西腹地和地中海貿易圈之間的物資交換,無論是南北走向還是東西走向,都必然會經過里昂。

里昂,圖片來源於Instagram。

曾經的里昂享受著“法國重鎮”“歐洲樞紐”的榮光,這從它張揚且充滿雄性氣息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了。在古法語中,y等價於i,Lyon也就是Lion。里昂的名字確實來自於獅子,它市旗中央就站立著一隻雄獅。上部則是用了三朵百合花,這正是波旁王朝的標誌,凸顯出這座城市高貴脫俗的氣質。

里昂市旗,圖片來源於Instagram。

曾經繁榮的歷史給里昂留下來輝煌的一筆,因而這裡Bellecour廣場上有路易十四的銅像,有被稱為法國東南部天主教的高地的富維耶聖母院,有藏品僅次於盧浮宮的里昂美術館。除了輝煌的歷史和建築,無數名人名家都和這座美麗的城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的機場以《小王子》作者聖·埃克蘇佩里命名,火車站旁的廣場則樹立著電磁學之父安培的雕像,同時它也是電影的誕生地,這裡有里昂盧米埃爾電影獎,華人導演王家衛就曾榮獲這一獎項。

里昂美術館,圖片來源於Instagram。

在現今水路交通已經完全被陸路取代的法國,里昂不再擁有羅納河邊繁華的碼頭,穿梭的船流,留下的只有傍這晚霞在羅納河裡優雅劃水的天鵝,河兩岸悠哉悠哉的居民和平靜的生活。但這裡依然是瞭解法國歷史、藝術、建築最好的目的地。

里昂,圖片來源於Instagram。

美食工匠精神塞夫(Sève)巧克力工坊

按照歷史的慣性,一個地方地理位置優越就會帶來繁榮的經濟、而繁榮的經濟則會帶來富足的生活。人們富裕之後幹什麼?除了潛心鑽研藝術文學等陶冶情操的東西以外,還會研究能帶來心理和生理雙重愉悅的美食呀。

SEVE巧克力,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為什麼里昂會成為“美食之都”呢?其實早在1925年,法國美食評論家科儂斯基(Curnonsky)就把“世界美食之都”的美譽獻給了里昂這座地處歐洲中心的城市。

人口不到50萬的里昂,卻有近2000家餐廳(其中包括16家米其林星級餐廳),94名米其林廚師,這裡還有“法餐教皇”保羅·博古斯(Paul Bocuse),從1983年起,里昂就有最專業的食物展會。保羅·博古斯的名字還被用來為規模最大的國際廚師廚藝大賽冠名——“博古斯金獎”,這個國際廚藝大賽在里昂國際美食節期間進行,每屆里昂美食節接待20000多名廚師,12萬參觀者。

里昂Seve巧克力,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出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天賜食材,里昂人民對美食極其熱愛,而且他們也善於鑽研各種美食工藝,他們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探尋美好的事情上。而創建了SEVE巧克力工坊的Richard Sève和Gaëlle Sève就是這樣一個人。

Maomao在Gaëlle Sève女士的陪同下參觀巧克力工坊,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MaoMao在巧克力大師Richard Sève的指導下嘗試製作巧克力,圖片來源於Mao Creat

他們夫婦倆把畢生心血都用來生產製造最完美的巧克力,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他們四處旅行、搜集了來自不同國家 (墨西哥、瓜地馬拉、千里達和多巴哥、哥倫比亞、多明尼加共和國、牙買加、馬達加斯加、秘魯和爪哇) 的咖啡豆,然後選用最好的咖啡豆來製作巧克力。

巧克力豆,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Richard Sève是法國極少數從事非工業化生產的巧克力大師之一。從在小型農場採購豆子,到製作巧克力原漿,他堅持親力親為。而專注於食品工藝的Richard Sève也獲得了嘉獎,2016年巴黎巧克力博覽會大獎就頒給了他。

其實,真正打動我的,並不是那些濃郁的香甜的巧克力,而是這些里昂人。他們那種專注、潛心鑽研、始終如一的初心最讓我印象深刻。就像Richard Sève,他一直醉心於研究各種巧克力工藝,他甚至和Gaëlle Sève兩個人建了里昂第一家巧克力博物館Musco。

Sève巧克力工坊,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Sève巧克力成品,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這棟坐落于Lyon-Limonest(里昂-利莫內)的Puy d’Or 公園中心地帶的建築既是一座可以看到從可哥豆如何轉化為巧克力塊(bean-to-bar)的工作室,又是一家精品店與一家廚房式工坊,在Musco,巧克力在耐心與細緻中被生產製作,這樣的一個緩慢的轉化過程是為了盡可能的尊重產品的特質與出身。

巧克力博物館Musco,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Seve巧克力,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短短幾日,來探索里昂這座法國“寶藏”遠遠不夠,這裡還有更多的故事等著我來讀,更多的內涵等著我來挖掘,我相信,里昂還有更多的驚喜在等待著我。

本文作者:MaoMao 毛雪蕾,家居行業生活方式意見領袖,餐桌藝術家。

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Mao Creations創始人及創意總監,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媒體傳播系碩士研究生,于2015年初創辦了國內首家以餐桌藝術為載體的視覺品牌Mao Creations。 對於餐桌與藝術,她用女性的敏感細膩融貫自己對社會與哲學的思考,以此詮釋餐桌上的盛筵。在她的藝術定義中,餐桌是一個舞臺,不間斷地上演著裝飾、藝術、社會的舞臺劇。在浮躁的當下時代回歸匠人精神,剝開社交的喧囂外殼,探尋餐桌最本真的形態,以及它與生活最美好的融合。

里昂,圖片來源於Instagram。

這裡位於西歐的四方通衢之地,是連接法國和德國、荷蘭和義大利的東西南北的樞紐。此外,還有兩條重要河流在里昂交匯,而法蘭西腹地和地中海貿易圈之間的物資交換,無論是南北走向還是東西走向,都必然會經過里昂。

里昂,圖片來源於Instagram。

曾經的里昂享受著“法國重鎮”“歐洲樞紐”的榮光,這從它張揚且充滿雄性氣息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了。在古法語中,y等價於i,Lyon也就是Lion。里昂的名字確實來自於獅子,它市旗中央就站立著一隻雄獅。上部則是用了三朵百合花,這正是波旁王朝的標誌,凸顯出這座城市高貴脫俗的氣質。

里昂市旗,圖片來源於Instagram。

曾經繁榮的歷史給里昂留下來輝煌的一筆,因而這裡Bellecour廣場上有路易十四的銅像,有被稱為法國東南部天主教的高地的富維耶聖母院,有藏品僅次於盧浮宮的里昂美術館。除了輝煌的歷史和建築,無數名人名家都和這座美麗的城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的機場以《小王子》作者聖·埃克蘇佩里命名,火車站旁的廣場則樹立著電磁學之父安培的雕像,同時它也是電影的誕生地,這裡有里昂盧米埃爾電影獎,華人導演王家衛就曾榮獲這一獎項。

里昂美術館,圖片來源於Instagram。

在現今水路交通已經完全被陸路取代的法國,里昂不再擁有羅納河邊繁華的碼頭,穿梭的船流,留下的只有傍這晚霞在羅納河裡優雅劃水的天鵝,河兩岸悠哉悠哉的居民和平靜的生活。但這裡依然是瞭解法國歷史、藝術、建築最好的目的地。

里昂,圖片來源於Instagram。

美食工匠精神塞夫(Sève)巧克力工坊

按照歷史的慣性,一個地方地理位置優越就會帶來繁榮的經濟、而繁榮的經濟則會帶來富足的生活。人們富裕之後幹什麼?除了潛心鑽研藝術文學等陶冶情操的東西以外,還會研究能帶來心理和生理雙重愉悅的美食呀。

SEVE巧克力,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為什麼里昂會成為“美食之都”呢?其實早在1925年,法國美食評論家科儂斯基(Curnonsky)就把“世界美食之都”的美譽獻給了里昂這座地處歐洲中心的城市。

人口不到50萬的里昂,卻有近2000家餐廳(其中包括16家米其林星級餐廳),94名米其林廚師,這裡還有“法餐教皇”保羅·博古斯(Paul Bocuse),從1983年起,里昂就有最專業的食物展會。保羅·博古斯的名字還被用來為規模最大的國際廚師廚藝大賽冠名——“博古斯金獎”,這個國際廚藝大賽在里昂國際美食節期間進行,每屆里昂美食節接待20000多名廚師,12萬參觀者。

里昂Seve巧克力,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出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天賜食材,里昂人民對美食極其熱愛,而且他們也善於鑽研各種美食工藝,他們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探尋美好的事情上。而創建了SEVE巧克力工坊的Richard Sève和Gaëlle Sève就是這樣一個人。

Maomao在Gaëlle Sève女士的陪同下參觀巧克力工坊,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MaoMao在巧克力大師Richard Sève的指導下嘗試製作巧克力,圖片來源於Mao Creat

他們夫婦倆把畢生心血都用來生產製造最完美的巧克力,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他們四處旅行、搜集了來自不同國家 (墨西哥、瓜地馬拉、千里達和多巴哥、哥倫比亞、多明尼加共和國、牙買加、馬達加斯加、秘魯和爪哇) 的咖啡豆,然後選用最好的咖啡豆來製作巧克力。

巧克力豆,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Richard Sève是法國極少數從事非工業化生產的巧克力大師之一。從在小型農場採購豆子,到製作巧克力原漿,他堅持親力親為。而專注於食品工藝的Richard Sève也獲得了嘉獎,2016年巴黎巧克力博覽會大獎就頒給了他。

其實,真正打動我的,並不是那些濃郁的香甜的巧克力,而是這些里昂人。他們那種專注、潛心鑽研、始終如一的初心最讓我印象深刻。就像Richard Sève,他一直醉心於研究各種巧克力工藝,他甚至和Gaëlle Sève兩個人建了里昂第一家巧克力博物館Musco。

Sève巧克力工坊,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Sève巧克力成品,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這棟坐落于Lyon-Limonest(里昂-利莫內)的Puy d’Or 公園中心地帶的建築既是一座可以看到從可哥豆如何轉化為巧克力塊(bean-to-bar)的工作室,又是一家精品店與一家廚房式工坊,在Musco,巧克力在耐心與細緻中被生產製作,這樣的一個緩慢的轉化過程是為了盡可能的尊重產品的特質與出身。

巧克力博物館Musco,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Seve巧克力,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短短幾日,來探索里昂這座法國“寶藏”遠遠不夠,這裡還有更多的故事等著我來讀,更多的內涵等著我來挖掘,我相信,里昂還有更多的驚喜在等待著我。

本文作者:MaoMao 毛雪蕾,家居行業生活方式意見領袖,餐桌藝術家。

圖片來源於Mao Creations。

Mao Creations創始人及創意總監,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媒體傳播系碩士研究生,于2015年初創辦了國內首家以餐桌藝術為載體的視覺品牌Mao Creations。 對於餐桌與藝術,她用女性的敏感細膩融貫自己對社會與哲學的思考,以此詮釋餐桌上的盛筵。在她的藝術定義中,餐桌是一個舞臺,不間斷地上演著裝飾、藝術、社會的舞臺劇。在浮躁的當下時代回歸匠人精神,剝開社交的喧囂外殼,探尋餐桌最本真的形態,以及它與生活最美好的融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