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老中醫專家經驗方加減荊防敗毒散治療感冒,療效明顯

請點擊此看中醫, 學醫術, 盡在中醫智庫!

趙淳教授, 主任醫師, 系第三、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從醫 50 載, 臨證運用經驗方加減荊防敗毒散治療感冒積累了豐富的學術經驗, 療效明顯。

古方今用, 靈活變通, 適證則效

荊防敗毒散出自明·張時徹《攝生眾妙方》, 原方為荊芥、防風、羌活、獨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殼、茯苓、甘草。 趙淳教授根據其多年臨證經驗, 將其加減化裁為經驗方

基本方藥物組成為:荊芥 10g, 防風 10g, 太子參 15g, 茯苓 15g, 丹參 15g, 銀花 15g, 桔梗 10g, 前胡 10g, 枳殼10g, 甘草 5g。

功效:疏風解表, 益氣清肺, 祛痰通絡。

主治:外感表邪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支氣管哮喘, 肺炎, 支氣管擴張等。

方解:本方以荊芥、防風在疏散外邪的同時, 配合用太子參益氣扶正以助解表, 使祛邪不傷正;茯苓滲濕化痰;丹參活血化瘀;銀花有解表透邪清熱之效, 又具芳香避穢解毒之功;桔梗宣肺,

利咽;前胡、枳殼化痰行氣;甘草調和諸藥。

加減:痰多加半夏 15g, 化紅 10g;痰黃、咽痛加金蕎麥15g, 魚腥草(後下)30g;便溏、納呆加炒白術 15g, 炙雞內金 15g;喘甚加地龍 15g, 葶藶子 15g;發熱加柴胡 10g, 淡竹葉 10g;咯血加地榆炭 10g, 白茅根 15g, 白及 15g。

效用特點:①寓補於散, 祛邪不傷正。 ②內外並調, 即祛風透邪以解表, 健脾化痰以和裡。

心得體會

趙淳教授指出診治感冒臨床當辨清病邪之性質, 若風寒之證誤用辛涼, 汗不易出, 病邪難以外達, 反致不能速解, 甚或發生變證;而風熱之證誤用辛溫, 則有助熱燥液動血之弊, 或引起傳變。 對於感冒輕證, 或初起偏寒偏熱俱不明顯, 僅稍有惡風、微熱、頭脹、鼻塞者, 可予辛平輕劑, 疏風解表, 藥用桑葉、薄荷、防風、荊芥等微辛輕清透邪。 咽癢咳嗽者, 可加前胡、牛蒡子、貝母、橘紅、桔梗、甘草等清宣肺氣。 若風寒外感, 表尚未解, 內鬱化熱, 或肺有蘊熱, 複感風寒之證, 可取溫清並施, 辛溫與辛涼合用之法, 解表清裡, 宣肺清熱, 並鬚根據寒熱的主次及其演變, 適當配伍, 如麻杏石甘湯、大青龍湯,

即屬此類方劑。 如有併發症和夾雜症者應適當兼顧, 感冒病在衛表, 一般無傳變, 但老人、嬰幼兒、體弱或感受時邪較重者, 可見化熱入裡犯肺, 逆傳心包(如併發肺炎, 流感的肺炎型、中毒型)的傳變過程, 當以溫病辨治原則處理。 對於原有宿疾, 再加新感, 當據其標本主次, 適當兼顧。 小兒感冒易夾驚夾食。 夾驚者可配鉤藤、薄荷、蟬衣、僵蠶、石決明等熄風止痙;夾食者加神曲、山楂、萊菔子、穀麥芽等消導之品。

趙淳教授認為就一般而言, 感冒屬輕淺之疾, 只要能及時而恰當地治療, 可以較快痊癒。 但對老人、嬰幼、體弱患者罹患感冒必須加以重視, 防止發生傳變, 或夾雜其他疾病。 此外, 病情之長短與感邪的輕重和正氣強弱有關。

風寒易隨汗解;風熱得汗, 未必即愈, 須熱清後方解;暑濕感冒較為纏綿;而老年人、虛體感冒則可遷延或易複感, 則需解表不忘扶正。

看中醫, 學醫術, 盡在中醫智庫!百度搜索“中醫智庫”, 即可體驗“中醫智庫”線上問診、智慧自診、中醫百科、 中醫古籍、中醫醫案、中醫方劑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