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被資本炒高的估值,泡沫遠超房地產?

近日, 介面傳媒發佈了“創業公司估值榜”榜單。 其中, 螞蟻金服以4410億元估值奪魁, 小米以3080億元排名第二, 滴滴以2280億元排名第三。 小編又細細看了一下榜單, 還發現了不少很多“熟面孔”, 比如美團大眾點評、餓了麼、京東金融等等……它們都還沒盈利, 但是估值卻很高!小編不由得想, 互聯網公司估值這麼高, 到底是它真實的價值, 還是資本炒起來的?

賽富亞洲基金管理合夥人閻焱曾公開表示:“目前中國創業公司估值泡沫之大, 遠超房地產”。 那麼, 高估值是怎麼產生的呢?

首先, 雖然創業公司很多, 但好的創業公司畢竟數量有限, 因此資本間的競爭很大無形中抬高了項目的估值。 其次, VC也希望建立自己的品牌, 因此越來越想與更多王牌創業公司聯繫在一起。 也就是說, 互聯網公司之所以估值高, 除了本身的價值外, 更多的是被資本抬高。

我的一位朋友是投資經理,

有一天, 他就跟我抱怨說, “現在有些創業公司的估值非常高, 三五個人的小公司, 第一輪融資就要幾千萬。 問他為什麼這麼高估值, 他說我的項目在風口上, 跟我模式接近的誰誰誰比我融得更多。 ”其實, 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估值泡沫心態, 也反映了現在互聯網企業的估值亂象:只要成為風投追逐的對象, 企業的議價權就會大大加強, 估值也跟著水漲船高。

就拿現在的共用單車來說, 由於迎合了人們對短途出行的需求, 受到資本的爭相追逐。 目前, 摩拜已經進入E輪融資, 而ofo的D輪融資基本已經完成。 在資本的爭相競投下, 摩拜和ofo的估值, 都已經超過了100億。 未來, 摩拜和ofo的估值勢必還會繼續往上漲。 可小編擔憂的是, 爭相湧入的資本很可能令共用單車滋生泡沫,

就像當年的“專車大戰”一樣。

從2012年到2016年, 專車大戰轟轟烈烈持續了4年, 直到滴滴與快的合併, 並收購Uber中國後才算了結。 據瞭解, 當年滴滴和Uber血拼的時候, 僅僅2015年, Uber就虧損了10億美元, 而滴滴至少虧損了100億元人民幣。 儘管如此,

資本還是樂此不疲的砸錢進去, 滴滴的估值更是一路飆升到2000億。 然並卵, 滴滴還是不盈利……而且隨著政府的監管, 以及補貼的減少, 平臺的乘客和司機流失量非常大, 形勢對滴滴極為不利。

那麼, 高估值的風險有多大, 會不會產生泡沫呢。 毫無疑問會的。 比如, 當年吳奇隆與劉詩詩結婚時, 曾贈予劉詩詩“2億聘禮”, 最後卻只剩140萬。 究其原因, 就是吳奇隆創立的稻草熊影業估值過高……

再比如樂視, 當年靠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生態的建立, 估值一度高達3000億, 業務橫跨13個行業。 然而估值畢竟是“虛”的, 自從深陷資金鏈危機後, 樂視直到現在都沒有緩過勁兒來。 即使引入了孫宏斌的168億也沒用, 畢竟這個窟窿實在太大了。

所以, 高估值的泡沫一旦破滅, 企業將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可能有人會說, 既然高估值有風險, 那麼資本為什麼還要進入, 是它傻嗎。 不不不, 要知道風險真正來臨的時候, 資本早就找到了接盤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