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機構預測2018中國GDP增速為6.7%左右

新年伊始,多家機構預測中國經濟在2018年將保持平穩,GDP增速保持在6.7%左右,中國經濟增長進入穩態區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日前發佈2017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 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家們預判宏觀經濟形勢趨穩,經濟學家綜合判斷2017年全年經濟增速為6.8%,2018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這一增速。 同時,美國、印度經濟將加速增長,歐盟經濟增速減緩。

社科院日前發佈的2018中國經濟藍皮書預計,2017年全年中國GDP增長6.8%左右,增速比上年增加0.1個百分點,2018年GDP增長率為6.7%。 與此同時,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也預測2018年全年中國實際GDP增速約為6.7%。

而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日前發佈的報告指出, 2018年中國經濟增長6.7%左右,但在平穩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品質和效益。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也預測2018年中國宏觀經濟將保持相對平穩的發展態勢,GDP實際增速為6.7%。

社科院工業所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們未來對外貿增長的信心有所回升,有45%的經濟學家認為2017年四季度出口量會同比上升,認為出口量會同比下降和不變的經濟學家分別占18%和27%。 64%的經濟學家認為四季度社會物價水準會同比上升,經濟學家預判社會物價開始釋放新的上漲動力。

據介紹,2017年,全球經濟整體穩步復蘇,尤其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經濟復蘇好於預期,對於中國經濟而言外部需求明顯改善。

與此同時,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加快調整經濟結構,經濟增長新動力不斷積聚,財政收入好於預期,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工業生產增長較快,庫存水準提高,工業企業主動回補庫存的需求發揮作用,棚戶區貨幣化安置和返鄉置業需求促進三四線城市商品房銷售好轉,進而帶動了消費需求。

但另一方面,從供給側來看,中國勞動力供給自2012年進入拐點以來逐年下滑,近年來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維持低位運行,資本存量增速也隨著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下降而下滑。

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表示,儘管目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有了成效,但是傳統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

另外,房地產問題沒有解決,需要建立長效機制和對策來解決。 再就是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地方政府隱形債務或有債務增長較快。 同時,地方政府通過國有企業的融資平臺舉債,問題比較嚴重。

有專家表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但仍需看到,經濟結構性矛盾仍在,結構調整和改革任重道遠,防範金融風險和去杠杆的任務仍然艱巨。 當前經濟穩中向好,一定程度上受全球經濟復蘇背景下外需回暖以及國內庫存回補的推動,但民間投資活力仍顯不足,部分短板領域瓶頸尚未打破,總杠杆水準仍然偏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