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佳木斯:釋放“政策紅利”打造“人才窪地”

佳木斯市近日制定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若干政策的意見(試行)》,在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高校引起強烈反響。 這是佳木斯市落實十九大精神,推進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謀劃未來振興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有力舉措,同時也表明了該市引才、愛才、用才、敬才的誠意和決心。

《意見》從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人才評價、人才使用和服務保障五部分細化了政策措施。 是佳木斯市歷年來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廣、支持力度最大、針對性最強的人才政策,既聚焦“高精尖缺”,也覆蓋整個人才隊伍。

從引進人才物件視野上看,《意見》不僅針對國內頂尖人才,把國外人才也納入到政策中來,同時把985、211院校一批次全日制本科畢業生也納入引才範圍。

對企業引進的“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等頂尖人才或領軍人才,給予50萬元安家費,每人每月享受5000元津貼;對於引進博士研究生,給予5萬元安家費、5~10萬元科研啟動資金,每人每月享受3000元津貼;引進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畢業生,給予3萬元和2萬元的安家費,每人每月享受1000元和500元津貼。 對於引進人才人事關係落到事業單位的,政策提出沒有編制可先上崗,待編制空余時優先進編。

《意見》不但釋放了招才引才的“政策紅利”,同時還強化了人才培養、政策激勵、服務保障等措施,目的是解決如何留住人才問題。

2017年秋季,佳木斯連續開展了“院士專家行”和“央企對接行”活動,採取與重要人才高地開展合作的方式,柔性引進高端人才。 目前,共建工程研究中心17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16家。 與廣東省對口合作城市、中科院長春分院等國家重點科研單位已經建立了人才相互掛職和定點培養機制,下一步還將陸續選派黨政領導幹部、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去學習深造。

此外,《意見》制定了以能力、實績、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機制,對各類優秀人才給予1000~5000元/月津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兩年將評選一次的“首席技師”、農村“致富帶頭人”,每人獎勵1萬元,將獎勵範圍向“工匠”和“農民”拓展。 在強化保障方面,市人才發展專項資金2017年增加到500萬,並從解決住房條件、子女上學、公共服務、配偶安置等方面給予政策幫助。

(丁兆勇張建宇記者劉億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