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跨域融合成為中國數位經濟重要引擎

當前,我國正在加快建設數位中國,數位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大資料時代,未來產業格局將會迎來怎樣的機遇?推動數位經濟強勁發展的引擎在哪裡?大資料的發展會讓我們面臨什麼樣的嚴峻挑戰?

在日前召開的安徽省首屆大資料產業發展峰會上,多位業內學者和企業界人士認為,我國大資料從基礎建設全面進入應用實施階段,大資料是21世紀的“鑽石礦”,跨域融合將催生新型業態和服務,成為驅動未來數位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當前數位經濟已經步入了智慧時代,電腦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等技術成為推動時代發展的重要力量。

”賽迪顧問副總裁宋宇認為,從增長趨勢上分析,電子資訊製造業、資訊傳輸業和軟體資訊服務業等數位經濟基礎部分呈現平穩增長,數位技術與第一、 二產業融合的增效型數字經濟以及數位技術與第三產業融合的服務型數位經濟成為數位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業內專家指出,資料價值不斷釋放,大資料應用環境將加速完善。 在數位經濟競爭的視窗期,各地都在加緊佈局資料產業的發展。 譬如,常州、福州、廈門、南京、合肥、濟南加快打造健康醫療大資料中心試點城市;杭州、承德、海口、青海等省市推動旅遊大資料的應用;唐山、貴陽、成都、重慶等城市加速落地工業大資料平臺及創新專案;青海建設農牧業大資料平臺等。

大資料時代改變了傳統的生產組織模式,生產方式由傳統的“標準 集中”轉變為數位時代的“定制 分佈”;組織方式由產業鏈條式變為網路協同式,使得產品更新速度加快、研發週期縮短、定制生產普遍、模式創新活躍。

通過智慧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物聯網涵蓋農業、工業、家居、物流、交通、醫療等領域,2030年中國大資料總量將超過4YB,占全球30%。

大資料推動產業朝著生態化、智慧化方向飛速發展。 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推動下,工業成為物聯網發展最具潛力的領域。

2018年,全球車聯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00億歐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5%;全球智慧製造工廠相關市場規模將達到2500億美元。

宋宇認為,數字經濟下,雲計算產業結構將由技術設施為核心向服務做轉變,人工智慧需求增長,雲服務廠商推出AI雲服務產品,雲服務計算、容器編排、跨雲管理、區塊鏈等技術受到追捧成為熱點。

數位經濟時代大資料將成為寶貴的“鑽石資源”,然而海量的資料背景下,資料版權與隱私、資料孤島現象、資料交易機制完善等問題將成為大資料時代不可逃避的“挑戰”。

“萬物互聯時代,醫療、商業、物聯網商業等各領域產生海量資料,大資料在改變世界。 與此同時,構建數字經濟也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李向陽說。

當前我國資料制度規範尚不完善,資料價值難以估計;各平臺獨佔資料,資料分享不順;隱私保護制度有待完善,資料擁有者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這些導致大資料交易效率低下,勢必對數字經濟的發展形成嚴峻的掣肘。

“針對新的挑戰,除了技術上的攻堅,我們還必須利用合約機制防止惡意行為,加快構建海量資料下的高效交易機制。 ”李向陽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