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玉米好消息!一個字:漲!

市場大局觀

2017年過去了。 回顧一整年的農產品市場, 總體是有漲有跌、有憂有喜。 從市場風雲變幻、起起落落中, 咱們能看出什麼?分析出什麼?展望2018, 農產品市場又將有哪些變化等著我們去經歷呢?

2017年是取消玉米臨儲政策的第二年。 和2016年玉米價格直線下降的情況不同, 2017年, 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效果開始顯現, 玉米價格出現了大幅回升。 但是, 很多人還是對2018年要不要種玉米的問題充滿糾結。 2018年, 玉米的走勢將會如何?

價格的提振給了種植戶售糧的信心。 回顧2017年, 玉米價格的變化可以稱得上是一部“逆襲”大劇。 與前兩年大跌的行情相反, 作為臨儲政策變革後的第二年, 玉米去庫存的力度加大, 市場化程度也不斷提高, 這些都使得玉米價格不斷上漲。

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唐曉霄表示:“2017年國內玉米價格整體維持上漲的走勢。 具體因素分析來看, 在2017年10月份新糧上市前,

玉米供應緊張, 臨儲拍賣提振市場心態, 導致價格不跌反漲。 10月份新季玉米上市之後, 受陰雨天氣影響, 華北玉米品質略差, 東北玉米購銷活躍, 在農戶挺價惜售以及產銷區貿易商囤糧的情況下, 玉米價格持續上漲。 ”

2017年, 導致玉米價格出現反彈的原因有很多, 但其中影響最大的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玉米市場帶來的提振。

分析師唐曉霄表示, 今年, 我國玉米調減的產量大概在400萬噸左右, 和2.15億噸的總產量比起來並不是很多, 但是, 取消臨儲政策和調結構的政策, 給市場心態帶來變化卻非常大, 玉米銷售的市場環境、產業鏈條等發生了積極改變, 這都使得玉米市場價格有所上調。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影響了整個市場的心態。

心態不一樣了, 對市場的期待就不一樣。 政策變化, 對市場心態起到了提振作用。 ”

2018年, 玉米價格還得漲!

2018年, 玉米的市場價格還能繼續保持上漲的態勢嗎?對此, 分析師唐曉霄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她預測, 2018年玉米的平均市場價格每斤還能再漲5分錢。

“2018年玉米價格預計走勢仍然偏強, 整體均價較2017年略高。 雖然走勢肯定還有一些波動, 但是整體均價會比2017年高5分錢, 也就是一噸100塊錢左右。 現在華北上車價在0.85元一斤, 明年能到0.9元左右。 ”

唐曉霄之所以這樣預測, 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 2017年各地的玉米總產量和總面積有所下降, 玉米供過於求的局面正在轉變。 另外, 玉米的下游需求也在不斷提高, 2018年深加工行業產能大幅增加, 玉米消化能力至少提高了1000萬噸, 這對玉米價格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在東北地區, 黑龍江、吉林的一些澱粉企業和酒精企業都在擴大產能, 而且現在國家推廣乙醇汽油, 酒精行業的產能也是在不斷提高的, 會增加對玉米的消化能力。 深加工企業都在擴大規模,

增加效益。 ”唐曉霄說。

但要注意, 改種依然是好選擇!

儘管玉米價格還會上漲, 但分析師仍然不建議種植戶繼續盲目種植玉米。 對基層農戶, 特別是玉米產量不高的農戶來說, 繼續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種植其它雜糧雜豆或收益高的經濟作物, 才是增加收入的最佳選擇。

唐曉霄分析認為:“像優勢產區,比如東北、華北玉米的主產區,產量高的畝產能達到一千二三百斤的,可以繼續種植玉米。因為其價格高了,整個市場的收益會提高。但是如果是坡地或者位於鐮刀彎地區的,這些地區本來產量就不是很高,就算價格再高,對收益的提高也不明顯,所以這些地區還是不建議種玉米,應該種一些收益比較高的農作物。”另外,分析師也提醒,對於貿易商和下游加工企業來說,在玉米價格低位的時候,可以適當買入,增加庫存,但不能盲目追高,因為高價格就意味著高風險。

才是增加收入的最佳選擇。

唐曉霄分析認為:“像優勢產區,比如東北、華北玉米的主產區,產量高的畝產能達到一千二三百斤的,可以繼續種植玉米。因為其價格高了,整個市場的收益會提高。但是如果是坡地或者位於鐮刀彎地區的,這些地區本來產量就不是很高,就算價格再高,對收益的提高也不明顯,所以這些地區還是不建議種玉米,應該種一些收益比較高的農作物。”另外,分析師也提醒,對於貿易商和下游加工企業來說,在玉米價格低位的時候,可以適當買入,增加庫存,但不能盲目追高,因為高價格就意味著高風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