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黑又粗的實戰利器——弘安保羅機械輕羽甩棍上手體驗

甩棍, 相比刀具、槍支、電棍等武器裝備其敏感性要低得多, 攜帶出門偶遇員警叔叔借火點煙也相對好解釋的多, 因此獲得越來越多EDCer們的青睞。

現在市面上的甩棍品牌琳琅滿目, 尺寸類型也很豐富, 對於一些剛入坑的棍友實在是選擇困難, 今天, 筆者就在此介紹一下近期剛入手的一支弘安保羅機械輕羽甩棍。

目前常見的甩棍尺寸有16英寸、18英寸、21英寸、26英寸不等, 選甩棍和選老公一個道理, 要選擇合適自己的長度和粗細才能用得最盡興。

身材較為小巧的如果選了26英寸的棍反而可能會限制了發揮, 大塊頭選了支16英寸的棍就好比在用筷子。 筆者身材中等, 因此選擇了較為適合亞洲人使用的21英寸的甩棍。

弘安保羅這個品牌筆者已經不是第一次向大家推薦了, 這次推薦的是一款21英寸的輕型機械棍, 包裝很簡潔, 就是一個塑膠圓筒, 裡面裝有一直甩棍和一本弘安保羅的產品介紹。

另外, 這款機械輕羽還配有防脫手尾環, 為什麼不是尾蓋呢, 因為機械棍的尾蓋是連著中間的機械結構的, 無法拆除, 所以不能想阻力棍一樣輕易更換各種尾蓋。

說到機械棍與阻力棍,這是兩種不同鎖定方式的甩棍。我們早期見到的甩棍基本都是阻力棍,阻力棍甩開後是靠手柄節、中間節、打擊節之間的錐度和摩擦阻力來實現鎖定的,這種形式的鎖定方式很牢靠,揮劈砸捅樣樣都行,對使用環境要求不高,進水進泥之後保養維護也十分方便,一節一節拆開擦洗即可,另外尾蓋可以很方便的更換成錐形、防脫型、蘑菇頭等,ASP的阻力棍還可以更換手電筒棍尾。正因如此,早年甩棍一推出便廣泛受到軍警執法部門的歡迎,收棍後小巧配帶方便,出棍後帶來強大的震懾力。

隨著使用的廣泛,傳統阻力棍的一些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比如在狹小空間內無法甩出鎖定,收棍時需要蹲下戳地板,甩得太狠了收不回來等等問題。

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基於阻力棍好用的同時帶來的一些弊端,一種新的鎖定形式誕生了,這就是機械棍,機械棍採用的鎖定方式完全不同於阻力棍,不是靠錐度和摩擦阻力的鎖死,而是靠棍體內的機械結構來實現鎖定。

機械棍的鎖定結構有好多種,每個品牌的機械棍都有自己的專利鎖定結構,因為這些鎖定結構都是藏在棍體內,所以不熟悉的朋友可能以為機械棍都是一樣的。

那麼不同樣的機械結構會帶來什麼不同呢?很多用過機械棍的棍友都會告訴你:機械棍是捏住棍頭直接拉出來就好了,還有千萬不要戳地板。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之前的機械棍鎖定結構造成,早先許多品牌採用的機械鎖定結構在甩出鎖定後,是不可以大力捅擊硬物的,沿軸線方向的力容易破壞鎖定結構,導致鎖定失效。

用過機械棍的棍友們還會發現,以往的機械棍甩出的手感不像阻力棍那樣順滑,拉出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棍體內似乎氣密性很好,像精密儀器配合一樣,拉出並不順滑,而是稍稍有點阻尼效果,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不會因大力甩出而損壞機械鎖定結構,這樣使得機械棍不再是甩棍,而成了“拉棍”。不能甩的甩棍等於犧牲了單手出棍的能力,而在很多時候單手出棍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執法者手持盾牌等情況。

而弘安保羅的機械棍鎖定結構在設計的時候是考慮了這個問題的,這支機械輕羽是一款可以捅擊、可以使出吃奶的力氣去甩的一支甩棍。弘安保羅採用了其專利鎖定技術,使得捅擊硬物時不會破壞鎖定結構本身。這也是筆者選購這款機械棍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一款稱職的機械棍,不可能為了方便狹小空間出棍和收棍而去犧牲其攻擊能力,甩棍的本質就應該是一支武器,而不是閹割了功能的武器。

棍尾按鈕是個凹下去的圓弧面,操作的時候需要手指頭往裡按壓一段行程後方可解鎖,這個棍尾解鎖按鈕的手感有點類似神火手電筒的尾蓋開關,就是說你直接用指腹或指關節去按壓是無法觸發解鎖的,必須用指尖去按壓一定的行程後才有效,這樣能夠很好的防誤操作解鎖,特別是在用棍尾打擊時能夠有效的避免解鎖。

而這個防脫尾環則是有點哭笑不得,尾環是從前往後套進去,到尾蓋處卡入一圈凹槽,在防脫功能上是實現了,但是筆者在進行打擊和捅擊測試時意外的發現這個防脫尾環會往前脫落,可能是因為尾環是塑膠材質的,比較軟,且尾蓋那一圈凹槽太淺了,只要用力大點就容易迫使防脫未還脫出。在這個方面弘安保羅還應該好好再優化一下。

中間節、打擊節和手柄節之間稍稍有點間隙晃動,出棍的手感不同於以往的機械棍那樣有阻尼感,這是一支可以“啪啪啪”一聲就能順滑甩出的機械棍,筆者認為執法者還某些時候還真的需要“啪”這一聲的震懾效果。

弘安保羅甩棍手柄節上的海綿的手感一直以來我都非常喜歡。海綿的外表較為粗糙,帶來很好的防滑效果,筆者手上也有其它品牌的甩棍,其中有一些的手柄節海綿是採用了細膩的材質,摸起來是像妹子穿著絲襪的大腿一樣,但用起來常會因為手心出汗而變得更滑。

機械輕羽在拔出時還有個特別的手感,其機械鎖定結構在完成收棍後會吸住打擊節,你緩慢拔出時就能很明顯的感覺到,有點類似於折刀收刀時趨向閉合的力道。

關於攜帶,這支機械輕羽很輕,只有350g,相比重機而言,這支輕機的便攜性要好很多。重機在日常生活中是沒法放在口袋裡的,除非你的腰帶很給力能牢牢拴住你的褲頭不脫落。巡邏執勤的員警叔叔別在腰間也會覺得輕鬆不少。

輕機插在口袋裡不會很重,走路小跑都基本沒問題,不錯對於21英寸的甩棍還是比較適合放在包裡或者車內。除非是執行防暴任務,作為日常EDC,輕機也比重機合適,使用重機你得先具備一個強壯的體魄,對於一個沒有長時間接受訓練的普通人而言,重機基本上大力揮劈5次之後你就會覺得手臂很酸了。

平時在摩托或是汽車內隨便找個置物空間扔在裡面就行了,取用十分方便。機械棍作為自駕出行的防身武器是有它的優勢的。

許多人喜歡在車內放一根棒球棍,試問這麼長一根棒球棍你在車內要如何放置才能快速取用防身?至少筆者身邊的一些朋友都是將棒球棍放在後備箱或是轎車後排靠近後擋風玻璃前的這個置物空間中,在情形危及的時候你還有時間去取麼?

而作為與棒球棍長度相差不多的機械輕羽,就不存在這個尷尬的問題。

收納長度只有23cm(與一把水果刀的長度差不多)的機械輕羽在車內可以隨意放置,用的時候捏住棍頭一拉就能展開。

下面再來看看打擊和捅擊的效果。

一下板磚就變兩截了,打擊頭的作用效果十分顯著。

弘安保羅機械輕羽的一個亮點:捅擊,是肯定要嘗試下的,一棍戳下去,板磚也斷了。

經過了打擊和捅擊破磚,這支機械輕羽依舊開收自如順滑。

總結,弘安保羅機械輕羽的專利鎖定結構能夠有效的保證了捅擊硬物不會解鎖,其靈活的出棍形式也為自衛反擊爭取了寶貴時間;要說缺點也不是沒有,防脫尾環與尾蓋的配合仍需優化提高。

好了,就說到這了,多說無益,自己去買一支來試試就知道了。

說到機械棍與阻力棍,這是兩種不同鎖定方式的甩棍。我們早期見到的甩棍基本都是阻力棍,阻力棍甩開後是靠手柄節、中間節、打擊節之間的錐度和摩擦阻力來實現鎖定的,這種形式的鎖定方式很牢靠,揮劈砸捅樣樣都行,對使用環境要求不高,進水進泥之後保養維護也十分方便,一節一節拆開擦洗即可,另外尾蓋可以很方便的更換成錐形、防脫型、蘑菇頭等,ASP的阻力棍還可以更換手電筒棍尾。正因如此,早年甩棍一推出便廣泛受到軍警執法部門的歡迎,收棍後小巧配帶方便,出棍後帶來強大的震懾力。

隨著使用的廣泛,傳統阻力棍的一些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比如在狹小空間內無法甩出鎖定,收棍時需要蹲下戳地板,甩得太狠了收不回來等等問題。

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基於阻力棍好用的同時帶來的一些弊端,一種新的鎖定形式誕生了,這就是機械棍,機械棍採用的鎖定方式完全不同於阻力棍,不是靠錐度和摩擦阻力的鎖死,而是靠棍體內的機械結構來實現鎖定。

機械棍的鎖定結構有好多種,每個品牌的機械棍都有自己的專利鎖定結構,因為這些鎖定結構都是藏在棍體內,所以不熟悉的朋友可能以為機械棍都是一樣的。

那麼不同樣的機械結構會帶來什麼不同呢?很多用過機械棍的棍友都會告訴你:機械棍是捏住棍頭直接拉出來就好了,還有千萬不要戳地板。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之前的機械棍鎖定結構造成,早先許多品牌採用的機械鎖定結構在甩出鎖定後,是不可以大力捅擊硬物的,沿軸線方向的力容易破壞鎖定結構,導致鎖定失效。

用過機械棍的棍友們還會發現,以往的機械棍甩出的手感不像阻力棍那樣順滑,拉出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棍體內似乎氣密性很好,像精密儀器配合一樣,拉出並不順滑,而是稍稍有點阻尼效果,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不會因大力甩出而損壞機械鎖定結構,這樣使得機械棍不再是甩棍,而成了“拉棍”。不能甩的甩棍等於犧牲了單手出棍的能力,而在很多時候單手出棍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執法者手持盾牌等情況。

而弘安保羅的機械棍鎖定結構在設計的時候是考慮了這個問題的,這支機械輕羽是一款可以捅擊、可以使出吃奶的力氣去甩的一支甩棍。弘安保羅採用了其專利鎖定技術,使得捅擊硬物時不會破壞鎖定結構本身。這也是筆者選購這款機械棍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一款稱職的機械棍,不可能為了方便狹小空間出棍和收棍而去犧牲其攻擊能力,甩棍的本質就應該是一支武器,而不是閹割了功能的武器。

棍尾按鈕是個凹下去的圓弧面,操作的時候需要手指頭往裡按壓一段行程後方可解鎖,這個棍尾解鎖按鈕的手感有點類似神火手電筒的尾蓋開關,就是說你直接用指腹或指關節去按壓是無法觸發解鎖的,必須用指尖去按壓一定的行程後才有效,這樣能夠很好的防誤操作解鎖,特別是在用棍尾打擊時能夠有效的避免解鎖。

而這個防脫尾環則是有點哭笑不得,尾環是從前往後套進去,到尾蓋處卡入一圈凹槽,在防脫功能上是實現了,但是筆者在進行打擊和捅擊測試時意外的發現這個防脫尾環會往前脫落,可能是因為尾環是塑膠材質的,比較軟,且尾蓋那一圈凹槽太淺了,只要用力大點就容易迫使防脫未還脫出。在這個方面弘安保羅還應該好好再優化一下。

中間節、打擊節和手柄節之間稍稍有點間隙晃動,出棍的手感不同於以往的機械棍那樣有阻尼感,這是一支可以“啪啪啪”一聲就能順滑甩出的機械棍,筆者認為執法者還某些時候還真的需要“啪”這一聲的震懾效果。

弘安保羅甩棍手柄節上的海綿的手感一直以來我都非常喜歡。海綿的外表較為粗糙,帶來很好的防滑效果,筆者手上也有其它品牌的甩棍,其中有一些的手柄節海綿是採用了細膩的材質,摸起來是像妹子穿著絲襪的大腿一樣,但用起來常會因為手心出汗而變得更滑。

機械輕羽在拔出時還有個特別的手感,其機械鎖定結構在完成收棍後會吸住打擊節,你緩慢拔出時就能很明顯的感覺到,有點類似於折刀收刀時趨向閉合的力道。

關於攜帶,這支機械輕羽很輕,只有350g,相比重機而言,這支輕機的便攜性要好很多。重機在日常生活中是沒法放在口袋裡的,除非你的腰帶很給力能牢牢拴住你的褲頭不脫落。巡邏執勤的員警叔叔別在腰間也會覺得輕鬆不少。

輕機插在口袋裡不會很重,走路小跑都基本沒問題,不錯對於21英寸的甩棍還是比較適合放在包裡或者車內。除非是執行防暴任務,作為日常EDC,輕機也比重機合適,使用重機你得先具備一個強壯的體魄,對於一個沒有長時間接受訓練的普通人而言,重機基本上大力揮劈5次之後你就會覺得手臂很酸了。

平時在摩托或是汽車內隨便找個置物空間扔在裡面就行了,取用十分方便。機械棍作為自駕出行的防身武器是有它的優勢的。

許多人喜歡在車內放一根棒球棍,試問這麼長一根棒球棍你在車內要如何放置才能快速取用防身?至少筆者身邊的一些朋友都是將棒球棍放在後備箱或是轎車後排靠近後擋風玻璃前的這個置物空間中,在情形危及的時候你還有時間去取麼?

而作為與棒球棍長度相差不多的機械輕羽,就不存在這個尷尬的問題。

收納長度只有23cm(與一把水果刀的長度差不多)的機械輕羽在車內可以隨意放置,用的時候捏住棍頭一拉就能展開。

下面再來看看打擊和捅擊的效果。

一下板磚就變兩截了,打擊頭的作用效果十分顯著。

弘安保羅機械輕羽的一個亮點:捅擊,是肯定要嘗試下的,一棍戳下去,板磚也斷了。

經過了打擊和捅擊破磚,這支機械輕羽依舊開收自如順滑。

總結,弘安保羅機械輕羽的專利鎖定結構能夠有效的保證了捅擊硬物不會解鎖,其靈活的出棍形式也為自衛反擊爭取了寶貴時間;要說缺點也不是沒有,防脫尾環與尾蓋的配合仍需優化提高。

好了,就說到這了,多說無益,自己去買一支來試試就知道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