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任正非:華為要正確對待低端機商業價值 保衛高端產品多盈利

雷帝網 樂天 1月3日報導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日前在華為消費者業務彙報以及骨幹座談會上講話, 稱要正確對待低端機的商業價值,

不要認為從事低端機業務的就是低端人才, 高端機就是高端人才。

“如果我們不斷退出艱苦地區、戰亂地區……, 退到只有中國市場, 再退縮在北上廣深這些發達城市, 最終會像螞蟻一樣被別人輕易消滅。 ”

任正非說, 用低端產品來保衛華為高端產品多一些盈利, 很重要。 雖然低端機在商業成功上賺的錢少, 但是保衛了高端機的市場, 它為你流血犧牲, 高端機為什麼不能分點錢給你呢?

“人力資源價值系統需要調整。 艱苦地區也能出將軍, 低端產品也能出將領。 ”

任正非還強調要改變激勵機制, 稱獎金系統改革就以榮耀作為試點, 簡化KPI,榮耀要號召“千軍萬馬上戰場”合法賺錢。

以下為任正非講話全文:

一、消費者業務要正確判斷未來,

腳踏實地成長, 開放、合作、共贏,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這幾年終端的發展成績總體很好, 回顧我們走過的歷程, 其實是很悲壯的。

最初華為做終端的原因, 是因為當年我們的3G網路設備賣不出去, 沒有終端。 自己做終端, 我們什麼都不懂, 首台終端有多大?

終端最早是郭平主持起步。 然後是彭智平, 彭智平900人開發了100多款手機, 這些人包括了供應鏈、行政服務等的編制在內。 我認為平均幾個人開發一款手機, 這不符合華為的戰略集中度, 所以又把郭平換回來。

郭平提出綁定運營商做定制手機開發, 這就是定制手機的起源, 終端公司逐漸走出了困境, 開始有一點點盈利。 從那種悲壯的時代走到今天, 這是不容易的。 明天是否會更好?我相信會的。

第一, 最重要的原因是終端員工不畏艱難困苦, 勤奮努力。 終端取得很大成績, 與這十幾年來大家的努力密不可分, 感謝大家的貢獻。

第二, 我們有一個大平臺支援。 公司以網路技術的基礎理論平臺, 慢慢注入終端的開發, 促進了終端的快速進步。 從去年7月開始, 公司大平臺的理論系統又注入到了終端業務。

因為2012實驗室的部分研究有些超前, 在網路系統中短期內還用不到, 所以先注入到終端來煥發青春。 這就是華為的備胎計畫, 在關鍵點起了作用。

終端在這些技術上繼續開發前進, 將來也要反送給網路系統使用。 所以, 在華為整個大平臺支撐下前進, 終端業務具有很強的後發優勢, 未來一、兩年將突飛猛進,

每個季度可能都會有新亮點。 蘋果沒有網路系統, 愛立信沒有終端, 橫跨這兩個體系, 我們都具有, 這也是我們能感悟進步的一個原因。

第三, 我們有廣闊的心胸, 不追求自主創新, 只要捆綁世界優秀, 組合起來, 我們就是最優秀。 捆綁別人的同時, 我們自己也要努力, 在圖像問題上一定要努力做到世界領先。

大家要看到, 圖像對未來資訊社會產生的巨大貢獻。 未來十年資訊社會是什麼樣子?無法想像。 就像20年前我們不知道互聯網, 3-5年前我們不知道移動互聯網。

未來時代越來越發達, 沒有大平臺, 不可能成就大事業。 華為公司用30年時間慢跑、緊跑、快跑、拼命跑, 終於趕在世界發展的時候, 跑到了起跑線。 我們參加了起跑,

通過努力, 將來就有希望領先或者第二名、第三名;

或者落後, 即使落後, 也是引領過這個時代的, 也很偉大, 何況我們可能不是最後一名。

所以, 不要妄自菲薄, 未來的巨大發展空間, 也有我們的生長空間;不要盲目驕傲自滿, 樓外有樓, 天外有天。 我們要正確判斷未來, 才能把握我們公司, 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 希望你們繼往開來, 在今天的成績基礎上前進,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二、消費者業務首先深刻理解客戶需求, 找准產品定位, 逐步構築戰略縱深。

1、消費者業務一定要真正對客戶需求有深刻理解。

首先要判斷清楚, 我們的陣地在哪, “馬奇諾防線”在哪?“機關槍”、“卡賓槍”到底要架在哪個位置合適?

在這個位置, 客戶需求是什麼, 我們能提供給客戶什麼樣的感受和體驗?如果這些我們都能做到,應該就會有領先優勢。

你們要去好好討論,這需要靠大家的智慧。你們的各種產品都是嘗試,善於總結,就能找到合適的位置。

我們的目標要遠大,就專心致志盯著客戶需求,不要總去對標別人,否則最後可能把自己的先進,也變成了落後。比如,手機哪些功能需求最典型?上網快、拍照效果好、音響好,其他功能可能是小眾需求,小眾指只有少數高端人的需要,高端人群也不一定是小眾。我們要明白客戶需求是什麼,對於客戶需求,只有一線的人最清楚,將來歡迎一批“二等兵”升到將領來。

2、消費者業務要逐步增強戰略縱深的構築,要在成長最好的時間裡拿出精力來應對未來。

我們要逐步構築戰略縱深,這幾年雖然在部分領域構築起了我們的核心能力,比如產品競爭力、管道、零售、服務……,但與三星和蘋果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在確定性事務的戰略縱深方面,我們做得還不夠,那麼在不確定性的戰略縱深上就更不夠了。我們要堅定不移的持續努力,從中國開始打造生態鏈,逐步向全球去構築。

在華為成立初期,我最崇拜貝爾實驗室,今天貝爾實驗室何在?沒有了,但是時代還在發展,桃花依舊笑春風。如果將來華為不存在了,時代也在發展,我們要給人類留下我們的貢獻。

但是我們要先想想,為什麼會不存在?我們要生存下來!一定要去思考和學習。

可能在某些方面我們超過了別人,但是別人優秀的地方,我們做得不夠,只有奮起前行,才不會落伍。未來消費者業務面臨的壓力比運營商業務更大,我們要在成長最好的時間裡拿出精力來應對未來。

3、以商業成功為中心,高端產品加強成長,但是不能忽視低端產品保護著我們市場空間的作用。

首先,我們要正確對待低端機的商業價值,不要認為從事低端機業務的就是低端人才,高端機就是高端人才。什麼叫高端,什麼叫低端?我們不是學術單位,不是大學,不是論技術能力大小,不是論考試成績多少,而要論商業價值,我們必須以商業成功為中心。

高端品牌不是高端產品,麥當勞、肯德基、山姆,就是高端品牌。非洲地區弟兄的工資是廣州地區的三倍,難道非洲的貢獻比廣州大嗎?

其實非洲小國的銷售額遠遠低於廣州代表處,但是我們也不能放棄。

如果我們不斷退出艱苦地區、戰亂地區……,退到只有中國市場,再退縮在北上廣深這些發達城市,最終會像螞蟻一樣被別人輕易消滅。

所以,用低端產品來保衛我們高端產品多一些盈利,很重要。雖然低端機在商業成功上賺的錢少,但是保衛了高端機的市場,它為你流血犧牲,高端機為什麼不能分點錢給你呢?人力資源價值系統需要調整。艱苦地區也能出將軍,低端產品也能出將領。

第二,低端機要做到品質好、成本低、生命週期內免維護。要打磨成熟、高品質的海量發貨產品,這種產品經過數千萬台的洗練和磨合,沒有故障、品質提升、無技術風險,再通過批量採購,降低採購成本,這就是低端機的做法。低端機滿足于普通消費者的需要,這個世界95%還是普通消費者。

低端機沒有佔用多少資源,為什麼吃水線相同呢?高端機將新技術研究的成本攤完,低端機使用這些成熟技術不用再分攤成本,這樣形成一個低成本的價格體系,而且也就一、兩款機。低端機的成功,定位為商業成功。

4、重視工藝與美學,打造高顏值產品。

目前手機三個功能:通信功能;手機實際是雲、管、端的平臺,所以華為終端其實是一個巨大的網路平臺;手機也是一種藝術品。

第一,當資訊產業走向水準化發展時,技術容易趨同,產品同質化嚴重是無法阻擋的事情,不僅是通過功能改進和優質服務來吸引客戶,更要通過工藝和美學上的改進來爭奪大眾客戶。我們組建美學研究所,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重視時代需求,如果只是一群學電子出身的理工男在討論顏值,我認為文不對題。

心理學也是美學,我們考慮在義大利建立消費心理學研究所。既然你們面對全球這麼龐大的65億人口,有黑人、白人,有基督教、伊斯蘭、佛教等宗教信仰的人,有快樂的人、不快樂的人,……,如果你們不懂心理學,還認為自己的商品暢銷,我認為是你們自己想像出來的。

國外統一不起來就算了,國內各產品的顏值設計都統一不起來,不能實行統一平臺設計服務,顏值個體戶真是怪現象。各產品線經理像諸侯一樣,十項全能,個個是楚霸王。我們還是要推行全公司的模組化平臺設計服務。

第二,產品研發應該從行銷到研發、生產、服務等全流程貫通,研發來告訴大家,工藝如何管理,製造如何管理,零部件如何管理,零部件縱深到哪個廠家去……。我們的全自動化生產,研發人員一定要熟悉,才能完成優質工藝。工藝也是競爭力,這幾天看到你們在工藝和顏值設計開發上有一支龐大隊伍,我很高興。

三、打造榮耀獨立品牌,守住“喜馬拉雅山”北坡。

華為和榮耀雙品牌分開運作,華為品牌走向高端,榮耀面向年輕人市場,形成 “雙犄角”,各自應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和市場。支持榮耀用輕資產的方法去輻射海外,在遵守內外合規的前提下,儘快在海外把榮耀的模式構建起來,你們就是“喜馬拉雅山”北坡團隊。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和消費者BG要説明榮耀快速配置全球組織和隊伍。

1、我們要從客觀上清晰榮耀的戰略定位,構築一條“馬奇諾防線”。

榮耀不是要全面去打贏別人,所有戰線不可能都領先。明確在哪兒建立防線,需要什麼武器,就在這個位置上佈置防線,鎖定在這個防線上深化對市場的貢獻。這個防線位置也會發生變化,但不要短時間去改變“卡賓槍”和“機關槍”擺放的位置。經過一、兩年後,務虛討論重新判斷防線在哪裡。

2、榮耀銷售不拘於形式。

敢於充分利用互聯網,但不要過多強調線上、線下。線上做的是廣告,線下做的是實體銷售,線上、線下可以交叉,只要賣出去就是成功。線上合作品牌搞潮店,線下要顧及分銷商的利益,別把市場打亂了。

3、榮耀團隊要儘快改變利益分享機制,啟動作戰組織和團隊。

簡化KPI、PPT彙報,只要符合內、外合規,符合財務管理、資金管理、供應鏈倉庫管理的流程,貨到門店賣了出去,我們的獎金就及時兌現。其他產品也可以思考如何改革好。

終端公司就是賣“火柴盒”,別把“小女孩”考糊了。我們的考核方式要改變。形成不同的團隊集體合作、內部分享;

資金回收係數也可以作為一個考核標準;供應鏈對線下門店存貨要有管理,避免管道商對暢銷產品囤貨太多,風險太大……。

公司組織結構改革是以安平系統部為試點,從市場轉向格局。獎金系統改革就以榮耀作為試點,簡化KPI,榮耀要號召“千軍萬馬上戰場”合法賺錢。

四、消費者雲服務目的是説明手機提升用戶體驗,我們要找准差異化的努力方向,主推有價值的高品質內容。

經過公司EMT會議批准,同意試一試開展視頻業務。我們做消費者雲服務不完全是為了盈利,最終目的是説明手機提升用戶體驗,促進手機銷售。

所以在內容選擇上,我們要有自己的價值觀,找准差異化的努力方向,選擇好內容。

我們主推高品質內容,因為這些是有價值的,孩子們只有從真正的哲學、歷史中,才能學習如何成為真正的人才。我們不要做毒害社會的事情,應該有選擇的載入,而不是為點擊率服務。

五、終端供應鏈業務要加強結構性的組織建設,降低風險,確保高品質交付。

終端在設計、品牌行銷、管道等方面自己能把握好,比較難把握的就是供應鏈,因此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弱點去加強結構性的組織建設,並且成立高層的“風險管理小組”,像特種兵一樣隨時盯著風險,能快速撲上去解決問題。

物流和資訊流可以分離。資訊流是從華為到分銷商/國包商再到零售商,而實物發貨有可能做到從華為直接到零售商門店。分離後就可以減少物流的時間。發貨至門店,對物流配送效率的要求會很高,供應鏈要思考如何提升物流網路能力。

六、我們要建立有廣泛人才基礎的終端公司,不拘一格用人才。

這兩年泛網路一批優秀幹部將有機會調入終端,以及吸納了外來優秀人員加入華為,終端管理者一定要開放思想,大膽任命,不拘一格用人才。

終端業務和泛網路業務有很大區別,終端面對廣大的消費群,在人才使用上不要僵化教條,用更廣闊的胸懷迎接更廣泛的人才,你們才有可能做到領先。

在這個時代,我們不僅要重視統計學、系統工程、控制論、神經學……等各種專業,還要更重視哲學。因為未來發展過程中,這些科學都要發揮巨大作用,而不是單純的機械技術觀點發揮作用。

學哲學,不會馬上體現到商業價值,但就像東北的土地,如果不開墾、不播種,黑土地就是黑土地。哲學是黑土地,系統工程、統計學等這些都是黑土地。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其為頭條簽約作者,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我們能提供給客戶什麼樣的感受和體驗?如果這些我們都能做到,應該就會有領先優勢。

你們要去好好討論,這需要靠大家的智慧。你們的各種產品都是嘗試,善於總結,就能找到合適的位置。

我們的目標要遠大,就專心致志盯著客戶需求,不要總去對標別人,否則最後可能把自己的先進,也變成了落後。比如,手機哪些功能需求最典型?上網快、拍照效果好、音響好,其他功能可能是小眾需求,小眾指只有少數高端人的需要,高端人群也不一定是小眾。我們要明白客戶需求是什麼,對於客戶需求,只有一線的人最清楚,將來歡迎一批“二等兵”升到將領來。

2、消費者業務要逐步增強戰略縱深的構築,要在成長最好的時間裡拿出精力來應對未來。

我們要逐步構築戰略縱深,這幾年雖然在部分領域構築起了我們的核心能力,比如產品競爭力、管道、零售、服務……,但與三星和蘋果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在確定性事務的戰略縱深方面,我們做得還不夠,那麼在不確定性的戰略縱深上就更不夠了。我們要堅定不移的持續努力,從中國開始打造生態鏈,逐步向全球去構築。

在華為成立初期,我最崇拜貝爾實驗室,今天貝爾實驗室何在?沒有了,但是時代還在發展,桃花依舊笑春風。如果將來華為不存在了,時代也在發展,我們要給人類留下我們的貢獻。

但是我們要先想想,為什麼會不存在?我們要生存下來!一定要去思考和學習。

可能在某些方面我們超過了別人,但是別人優秀的地方,我們做得不夠,只有奮起前行,才不會落伍。未來消費者業務面臨的壓力比運營商業務更大,我們要在成長最好的時間裡拿出精力來應對未來。

3、以商業成功為中心,高端產品加強成長,但是不能忽視低端產品保護著我們市場空間的作用。

首先,我們要正確對待低端機的商業價值,不要認為從事低端機業務的就是低端人才,高端機就是高端人才。什麼叫高端,什麼叫低端?我們不是學術單位,不是大學,不是論技術能力大小,不是論考試成績多少,而要論商業價值,我們必須以商業成功為中心。

高端品牌不是高端產品,麥當勞、肯德基、山姆,就是高端品牌。非洲地區弟兄的工資是廣州地區的三倍,難道非洲的貢獻比廣州大嗎?

其實非洲小國的銷售額遠遠低於廣州代表處,但是我們也不能放棄。

如果我們不斷退出艱苦地區、戰亂地區……,退到只有中國市場,再退縮在北上廣深這些發達城市,最終會像螞蟻一樣被別人輕易消滅。

所以,用低端產品來保衛我們高端產品多一些盈利,很重要。雖然低端機在商業成功上賺的錢少,但是保衛了高端機的市場,它為你流血犧牲,高端機為什麼不能分點錢給你呢?人力資源價值系統需要調整。艱苦地區也能出將軍,低端產品也能出將領。

第二,低端機要做到品質好、成本低、生命週期內免維護。要打磨成熟、高品質的海量發貨產品,這種產品經過數千萬台的洗練和磨合,沒有故障、品質提升、無技術風險,再通過批量採購,降低採購成本,這就是低端機的做法。低端機滿足于普通消費者的需要,這個世界95%還是普通消費者。

低端機沒有佔用多少資源,為什麼吃水線相同呢?高端機將新技術研究的成本攤完,低端機使用這些成熟技術不用再分攤成本,這樣形成一個低成本的價格體系,而且也就一、兩款機。低端機的成功,定位為商業成功。

4、重視工藝與美學,打造高顏值產品。

目前手機三個功能:通信功能;手機實際是雲、管、端的平臺,所以華為終端其實是一個巨大的網路平臺;手機也是一種藝術品。

第一,當資訊產業走向水準化發展時,技術容易趨同,產品同質化嚴重是無法阻擋的事情,不僅是通過功能改進和優質服務來吸引客戶,更要通過工藝和美學上的改進來爭奪大眾客戶。我們組建美學研究所,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重視時代需求,如果只是一群學電子出身的理工男在討論顏值,我認為文不對題。

心理學也是美學,我們考慮在義大利建立消費心理學研究所。既然你們面對全球這麼龐大的65億人口,有黑人、白人,有基督教、伊斯蘭、佛教等宗教信仰的人,有快樂的人、不快樂的人,……,如果你們不懂心理學,還認為自己的商品暢銷,我認為是你們自己想像出來的。

國外統一不起來就算了,國內各產品的顏值設計都統一不起來,不能實行統一平臺設計服務,顏值個體戶真是怪現象。各產品線經理像諸侯一樣,十項全能,個個是楚霸王。我們還是要推行全公司的模組化平臺設計服務。

第二,產品研發應該從行銷到研發、生產、服務等全流程貫通,研發來告訴大家,工藝如何管理,製造如何管理,零部件如何管理,零部件縱深到哪個廠家去……。我們的全自動化生產,研發人員一定要熟悉,才能完成優質工藝。工藝也是競爭力,這幾天看到你們在工藝和顏值設計開發上有一支龐大隊伍,我很高興。

三、打造榮耀獨立品牌,守住“喜馬拉雅山”北坡。

華為和榮耀雙品牌分開運作,華為品牌走向高端,榮耀面向年輕人市場,形成 “雙犄角”,各自應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和市場。支持榮耀用輕資產的方法去輻射海外,在遵守內外合規的前提下,儘快在海外把榮耀的模式構建起來,你們就是“喜馬拉雅山”北坡團隊。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和消費者BG要説明榮耀快速配置全球組織和隊伍。

1、我們要從客觀上清晰榮耀的戰略定位,構築一條“馬奇諾防線”。

榮耀不是要全面去打贏別人,所有戰線不可能都領先。明確在哪兒建立防線,需要什麼武器,就在這個位置上佈置防線,鎖定在這個防線上深化對市場的貢獻。這個防線位置也會發生變化,但不要短時間去改變“卡賓槍”和“機關槍”擺放的位置。經過一、兩年後,務虛討論重新判斷防線在哪裡。

2、榮耀銷售不拘於形式。

敢於充分利用互聯網,但不要過多強調線上、線下。線上做的是廣告,線下做的是實體銷售,線上、線下可以交叉,只要賣出去就是成功。線上合作品牌搞潮店,線下要顧及分銷商的利益,別把市場打亂了。

3、榮耀團隊要儘快改變利益分享機制,啟動作戰組織和團隊。

簡化KPI、PPT彙報,只要符合內、外合規,符合財務管理、資金管理、供應鏈倉庫管理的流程,貨到門店賣了出去,我們的獎金就及時兌現。其他產品也可以思考如何改革好。

終端公司就是賣“火柴盒”,別把“小女孩”考糊了。我們的考核方式要改變。形成不同的團隊集體合作、內部分享;

資金回收係數也可以作為一個考核標準;供應鏈對線下門店存貨要有管理,避免管道商對暢銷產品囤貨太多,風險太大……。

公司組織結構改革是以安平系統部為試點,從市場轉向格局。獎金系統改革就以榮耀作為試點,簡化KPI,榮耀要號召“千軍萬馬上戰場”合法賺錢。

四、消費者雲服務目的是説明手機提升用戶體驗,我們要找准差異化的努力方向,主推有價值的高品質內容。

經過公司EMT會議批准,同意試一試開展視頻業務。我們做消費者雲服務不完全是為了盈利,最終目的是説明手機提升用戶體驗,促進手機銷售。

所以在內容選擇上,我們要有自己的價值觀,找准差異化的努力方向,選擇好內容。

我們主推高品質內容,因為這些是有價值的,孩子們只有從真正的哲學、歷史中,才能學習如何成為真正的人才。我們不要做毒害社會的事情,應該有選擇的載入,而不是為點擊率服務。

五、終端供應鏈業務要加強結構性的組織建設,降低風險,確保高品質交付。

終端在設計、品牌行銷、管道等方面自己能把握好,比較難把握的就是供應鏈,因此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弱點去加強結構性的組織建設,並且成立高層的“風險管理小組”,像特種兵一樣隨時盯著風險,能快速撲上去解決問題。

物流和資訊流可以分離。資訊流是從華為到分銷商/國包商再到零售商,而實物發貨有可能做到從華為直接到零售商門店。分離後就可以減少物流的時間。發貨至門店,對物流配送效率的要求會很高,供應鏈要思考如何提升物流網路能力。

六、我們要建立有廣泛人才基礎的終端公司,不拘一格用人才。

這兩年泛網路一批優秀幹部將有機會調入終端,以及吸納了外來優秀人員加入華為,終端管理者一定要開放思想,大膽任命,不拘一格用人才。

終端業務和泛網路業務有很大區別,終端面對廣大的消費群,在人才使用上不要僵化教條,用更廣闊的胸懷迎接更廣泛的人才,你們才有可能做到領先。

在這個時代,我們不僅要重視統計學、系統工程、控制論、神經學……等各種專業,還要更重視哲學。因為未來發展過程中,這些科學都要發揮巨大作用,而不是單純的機械技術觀點發揮作用。

學哲學,不會馬上體現到商業價值,但就像東北的土地,如果不開墾、不播種,黑土地就是黑土地。哲學是黑土地,系統工程、統計學等這些都是黑土地。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其為頭條簽約作者,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