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天資英明,欲成一代開創之君 卻因一個字,一敗塗地、身死功滅

“三百年老店, 是如何煉成的——撥開迷霧讀大唐”之創始團隊(39)

李密一生, 如璀璨的煙火、又如耀眼的流星, 劃過隋唐之際紛亂的天空。 三十二歲之前, 他是一名好學上進的貴族青年。 三十二歲至三十七歲, 短短五年間, 他由高門子弟而淪落國家要犯, 繼而又成為瓦崗領袖、號令群雄。 偃師一戰失利, 竟土崩瓦解;降唐進退失據, 又負逆名而死。

如此跌宕起伏、戲劇般的一生, 頗使人生出‘世事無常’的慨歎。 掩卷歎息之餘, 又不禁要問:曾經風光無限、看來最有希望勝出的李密團隊, 為何竟一敗塗地?

李密逃亡江湖的日子裡,

曾經化名劉智遠, 在河南淮陽聚徒教書。 鬱鬱不得志, 作詩曰:“一朝時運會, 千古傳名諡。 寄言世上雄, 虛生真可愧!”李密的確未虛度此生, 而時運交會、千古留名也正是其人生寫照。

李密期望得到的是‘千古名諡’。 ‘諡號’這東西, 是後人給帝王和大臣們起的綽號。 李密內心自許的, 恐怕還是一代開創之君吧。 《隋書》說他‘才兼文武、志氣雄遠, 以濟物為己任。 ’後聚眾中原, ‘期月之間, 眾數十萬, 破化及、摧世充, 聲動四方, 威行萬里。 ’這樣的才略功業, 如何屈居人下!

《隋書》由魏征總撰。 魏征曾在李密帳下, 親見其風采功業。 魏征以耿直聞名, 且身為唐臣、記述舊主, 揣度他的心理, 恐怕既要避譽美之嫌、又不甘貶損壓抑。 所述所評, 既含真情, 又較為信實。

我們隨同李密一路走來, 如今又讀過專家(史臣)們的評述。 在這個基礎上, 總期望可以對其作出一個較為公允的評析。

拋開虛無飄渺所謂‘天命’, 我們想搞清楚兩件事:一是李密究竟有無得天下的才具;二是在可能的條件下, 他有沒有盡到‘人事’?順帶, 也說說他碰到的一些客觀困難。

先說才具。 李密早年即‘散家產, 養客禮賢, 無所愛吝。 ’當初, 李密和楊玄感討論各自的優長。 李密說:“驅策天下賢俊, 各申其用, 公不如密。 ”玄感笑而服之。 他和王世充俱是徐文遠弟子。 有人問:為何你見了李密架子那麼大, 而見了王世充卻小心翼翼呢?徐文遠答:“李密, 君子也, 能容賢士;世充, 小人也, 能殺故人, 豈敢不恭!”《新唐書》也稱李密‘養賢得士’。

李密的確具備一種人格上的魅力。 正是這種領袖魅力, 使得他在洛口時, 四方英雄豪強歸附, 帳下文武班子人才濟濟、氣象興旺。

除了有人君氣度, 謀略才幹李密也是第一流的。 觀大勢、品人物, 絲毫不遜色于當時俊傑;整肅部伍、領軍攻戰, 又開創當時最大的地盤。 沒有他的一路引領, 瓦崗軍不過‘群盜’耳!

如此, 李密雄才大略兼備, 取天下應當水到渠成。 恐怕, 這也是李密自己的想法。

然而, 正是這樣的想法害了他。

七百多年後, 朱元璋評價他的兩個老對手張士誠和陳友諒, 說張士誠‘器小’而陳友諒‘志驕’。 李密不存在‘器小’的問題, 而‘志驕’, 恰是他致命的弱點。

回過頭看, 李密起手抓到的其實是一把爛牌。 他有一個極大的先天不足:缺少班底。

首先是親族凋零。 《北史·李弼傳》記李寬李密父子, 俱僅一人, 妻族亦未見載錄。 沒有家族勢力的支撐, 對古時的創業者來說, 是個很大的缺陷。 這方面和李淵比, 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即便王世充, 也是兄弟兒子一大堆。 和他情況類似的是竇建德:起自布衣, 全家又被官府族滅。 然而李密又有第二點不利:半途入夥。 瓦崗並非其開創, 成份又多是下層豪強, 與李密貼心的不多。 這兩點, 決定了李密在集團中缺少一個穩固可靠的班底。

非但沒有班底, 在他頭上還長期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翟讓。 翟讓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他的背後是整個瓦崗舊部。 偃師之敗, 兩個倒戈的關鍵人物邴元真、單雄信, 俱是翟讓舊部。 在這種情況下,

李密不去投奔同為瓦崗舊將的徐世勣, 又有什麼奇怪呢?

缺班底的李密, 碰上狡詐勇猛的王世充, 他要如何才能獲勝?

十年後, 李世民和魏征給出了答案。

貞觀二年(西元628年), 李世民和魏征談起隋煬帝。 李世民說:“我看煬帝的文章, 很有才啊!怎麼幹出來的事不咋地呢?”魏征答:“當領導的, 即便有才, 也要虛己以受人, 這樣才能智者獻其謀、勇者竭其力。 煬帝仗著有才, 驕矜自用, 所以自我感覺良好, 沒等反應過來就身死國滅。 ”

對缺班底的李密來說, 光‘得士’沒有用, 只不過裝點門面。 他最需要的, 是‘用士’——‘智者獻其謀、勇者竭其力’, 辦法就是魏征說的‘虛己以受人’——象劉邦那樣多問幾個為什麼、怎麼辦?

李密性格中頗有些書生意氣。 充滿自信的理想主義對一個領袖來說是必要的, 不然,拿什麼去講一個好的故事呢?沒有了書生意氣,便只剩下翟讓講的‘旦夕偷生草間’,何來‘解救天下於倒懸’?然而,理想主義者易犯的錯誤是自認真理在手,一花獨放、以偏概全。而一個合格的創業者,更需要的,是劉邦那樣的經驗主義。

什麼是經驗主義?經驗主義是一種實踐的多元主義,說穿了是依賴眾人的力量。亂世多英豪,強手間的較量,需要見招拆招。一個人對時勢變化哪能做到盡知盡曉呢,這就需要仰仗團隊的合作。李密有才幹,但他犯了隋煬帝同樣的毛病,認為自己一貫正確,所謂‘驕矜自用’。

聽不得徐世勣的不同意見,排斥他去黎陽,是為一例;自認威望高,不及時處置邴元真、單雄信,是為二例;自恃強大,破宇文化及後,草率與王世充決戰,是為三例;偃師敗後,不能虛懷坦然、往黎陽投奔徐世勣,是為四例。有此四驕,天下失矣!

成就大業何其艱難!取洛口倉後,如能謹守倉儲、廣積財物;殺翟讓後,如能謹收人心、厚撫士眾;擊潰王世充後,如能謹嚴用兵、機變制敵。有此三謹,天下得矣!

李密天資英明,審時度勢攻取洛口、黎陽二倉,從而聚百萬之眾、拓地千里。但他恃才而驕,沒有抓住機會很好地經營自己的班底。換句話說,物質糧食沒有很好地轉化為精神糧食,瓦崗團夥未及時改造成李氏團隊。再加上洛陽地處中原、四戰之地;隋朝精銳、盡聚於此。前有段達、龐玉,後有宇文化及、王世充。李密以落難之軀、率亂世饑民,挺身戰之。壯哉李密,千古留名;惜哉李密,雖敗猶榮!

不然,拿什麼去講一個好的故事呢?沒有了書生意氣,便只剩下翟讓講的‘旦夕偷生草間’,何來‘解救天下於倒懸’?然而,理想主義者易犯的錯誤是自認真理在手,一花獨放、以偏概全。而一個合格的創業者,更需要的,是劉邦那樣的經驗主義。

什麼是經驗主義?經驗主義是一種實踐的多元主義,說穿了是依賴眾人的力量。亂世多英豪,強手間的較量,需要見招拆招。一個人對時勢變化哪能做到盡知盡曉呢,這就需要仰仗團隊的合作。李密有才幹,但他犯了隋煬帝同樣的毛病,認為自己一貫正確,所謂‘驕矜自用’。

聽不得徐世勣的不同意見,排斥他去黎陽,是為一例;自認威望高,不及時處置邴元真、單雄信,是為二例;自恃強大,破宇文化及後,草率與王世充決戰,是為三例;偃師敗後,不能虛懷坦然、往黎陽投奔徐世勣,是為四例。有此四驕,天下失矣!

成就大業何其艱難!取洛口倉後,如能謹守倉儲、廣積財物;殺翟讓後,如能謹收人心、厚撫士眾;擊潰王世充後,如能謹嚴用兵、機變制敵。有此三謹,天下得矣!

李密天資英明,審時度勢攻取洛口、黎陽二倉,從而聚百萬之眾、拓地千里。但他恃才而驕,沒有抓住機會很好地經營自己的班底。換句話說,物質糧食沒有很好地轉化為精神糧食,瓦崗團夥未及時改造成李氏團隊。再加上洛陽地處中原、四戰之地;隋朝精銳、盡聚於此。前有段達、龐玉,後有宇文化及、王世充。李密以落難之軀、率亂世饑民,挺身戰之。壯哉李密,千古留名;惜哉李密,雖敗猶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