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濰坊市積極探索新舉措應對城市停車問題

我市各社區、單位和相關部門積極探索新舉措應對城市停車問題

隨著我市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 停車位元供不應求, 甚至還有部分公共停車位元被私自圈佔, 導致城區的停車難題越來越突出。 2018年1月1日, 記者採訪瞭解到, 為了緩解停車難問題, 部分社區和單位開始進行探索, 將停車位“共用”。 還有很多社區和單位主動出招, 通過改造立體停車位等措施緩解停車難問題。 怎樣才能緩解城區的停車難問題, 除了大力拓展新的停車場和公共停車位元, 政府、單位和社區還需共同努力。

案例調查

小商品城地下停車場啟用,

方便多了

1月1日上午, 記者自青年路沿人民街一路往西走, 發現路口東西兩側都建起了崗亭, 擋車杆橫在路中央, 有車輛想自此向西行駛被工作人員攔下。 往日道路兩側停得滿滿當當的車輛不見了, 原先施劃的車位上空蕩蕩的, 只有一些電動車等停放著。 附近商戶告訴記者, 此處已經禁止停車有一段時間了。

此處禁止停車, 小商品城周圍可以停車的地上車位僅剩和平路東側商城附近路邊幾十個車位, 每個車位上都停了車, 還有一些車在排隊尋找車位, 每輛車停車收費4元/小時。

在小商品城北區和南區之間是商城地下停車場入口, 不少車輛依次排隊駛入後沿指示牌即可進入地下停車場。

記者發現, 地下停車場分兩層, 有約700個車位, 燈光照明、消防設施、監控等設備較齊全, 還有安保人員巡邏。 負一層幾乎每個停車位上都停放著車輛, 負二層近半車位也已經被占, 不斷有車輛進進出出。

在小商品城做生意的曾先生將車停在負二層後, 就近乘電梯直達小商品城南區。 他告訴記者, 自己已經在小商品城經營十多年, 生意一直不錯。 對他來說最犯愁的是停車, 客戶來進貨也經常找不到車位, 因此影響了生意。 “以前要麼停在人民街上, 要麼停在和平路邊, 經常轉幾圈都找不到車位, 被其他車子堵住一堵就是十幾分鐘。 ”曾先生說, 自從幾個月前小商品城地下車庫投入使用後, 入口自動識別車牌, 不用停車取卡,

車位充足, 方便了很多。

夜間閒置太浪費, 實施錯時開放停車

“晚上商城關門後, 業戶和顧客都開車離開了, 地下停車場裡眾多車位閒置著有些浪費。 ”曾先生說。

濰坊小商品城負責人也注意到了地下停車場夜間閒置的問題, 同時也關注到小商品城周邊許多社區存在停車難的問題。

濰坊小商品城工會主席張洪升介紹, 小商品城周邊的雙合社區、向陽社區等老舊社區在原本建設時就沒有規劃停車位或車位數量非常少, 現在幾乎家家戶戶有私家車, 這幾個社區的居民平常停車非常難。 為了緩解周邊社區居民停車難的問題, 同時充分合理利用停車位, 小商品城自2017年12月22日起對地下停車場試行錯時開放停車。

記者瞭解到,

在小商品城營業時間段內, 停車30分鐘以內免費, 第1個小時4元/小時, 第2個小時起2元/小時。 每天下午5時30分小商品城關門後, 停車系統進入夜間模式至第二天早上7時30分, 14個小時內每輛車僅按次收取停車費2元, 超時部分將按白天正常標準計時收費。

小商品城停車系統完全由電腦控制精確到秒, 夜間模式時間段內進入按次收費, 所有車輛進出一次僅收取2元。 如果車輛在頭一天下午5時30分前停放並過夜, 頭一天下午5時30分前以及第二天早上7時30分以後還是計時收費, 進入夜間模式時段後, 會在計時費用的基礎上增加2元過夜費。

張洪升告訴記者, 共用停車位元是利用夜間小商品城非營業時間錯峰停車, 小商品城南區一期已經有約700個車位投入使用,

停車場24小時有人值守, 隨時進出停車場, 4部客梯可進出, 停車省錢省時省心更安全。 因南區二期施工及人民街管理要求, 目前停車場出入口位於和平路一側, 廣大駕駛員可由此駛入。

除了車位共用, 小商品城還推出了微信支付停車費等便民措施, 車主關注濰坊小商品城微信公眾號後, 點擊下方功能表“停車繳費”, 輸入車牌號碼即可完成微信支付。

附近社區居民停車方便實惠還安全

在共用車位舉措推出後, 為了讓更多的市民瞭解這一便民措施, 濰坊小商品城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發放宣傳單頁等方式進行宣傳, 短短一周內吸引了上百位車主到此停放。

家住城區的趙先生原本住在小商品城對面的雙合社區, 結婚搬離後仍時常回來探望父母。趙先生說,雙合社區已經建成多年,社區內停車只能停在樓下,如果路邊停放車輛,其他車輛就很難通行了。所以,他回父母家一般乘坐公車,如果開車會選擇停放在丁家老過道街或其他小路上,也曾因違法停車被交警貼過罰單。

通過微信得知小商品城推出了共用車位,前幾天趙先生回家便進行了“嘗鮮”。“從晚上6時到第二天早上7時,只收了2元錢。”趙先生說,這樣一個月算下來才60元錢,而很多社區及商業停車場按月收費怎麼也得200元。

住在附近向陽社區的李女士下了班也會將車停在小商品城地下停車場。“白天把車開到單位,晚上回家把車停在這裡。”李女士說,小商品城地下停車場裡各種消防、監控設備齊全,24小時有保安人員巡邏,車輛免遭雨雪侵襲還安全,慢慢地一些鄰居也開始往這裡停車。

一些開放式社區和單位空余車位元少

2018年1月1日上午,記者在城區走訪發現,部分社區和單位目前處於開放狀態,市民遇到停車難的情況時,可以到這些社區或單位裡暫時停車。不過,這些社區多是老舊社區,單位多是開放式單位,本身停車位元數量就非常有限。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奎文區葦灣社區。該社區以前是一個開放式社區,很多到泰華商圈附近購物的市民,找不到停車位時會選擇把車停在該社區裡。而如今這個社區已經聘請了物業公司進行管理,幾個門口全都設置了門禁。

記者瞭解到,目前外來車輛在經過登記後,還是可以到該社區裡暫時停放車輛。但記者觀察看到,這個社區裡空余的車位並不是很多,車輛停放同樣比較困難。

在福壽東街與濰州路交叉口附近西側的一個老舊社區大門口也是敞開的,外來車輛可以暫時到裡面停車。在東風西街與向陽路交叉口西側路北,同樣有一個老舊社區,外來車輛可以到裡面去暫時停車。

記者注意到,像這樣的老舊社區其實數量並不少,但社區內本身空間就非常狹小,可供停車的位置並不充足。而且不熟悉的市民,可能找不到這些社區。此外,在玉清東街與虞河路交叉路口南側路東位置,有一家開放式單位,市民可以進行停車。但該單位裡的車輛數量不少,基本沒有多少空餘停車位。

相關探索

華安·錦繡櫻園社區 地下停車場安裝立體停車系統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城區華安·錦繡櫻園社區地下停車場看到,該社區的地下停車場安裝了立體停車系統,很多車輛停在了“空中”,一個停車位上至少摞著兩輛車。

業主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們社區是個老小區,停車位數量非常少。以前社區裡的車輛不是很多,停車矛盾並不突出,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社區裡的停車位越來越緊缺。

“實在沒辦法,一些居民只好把車停在附近的一些收費停車場或停在一些距離較遠的地方,然後步行回家。”業主陳先生說,對於沒有車位的居民來說,非常不方便,嚴重影響了居民正常生活。

社區業主張先生則表示,社區門口的停車位就那麼幾個,很多居民為了能提前占下個停車位鬧起了糾紛,影響了鄰里關係。還有很多社區居民停下車後,只要沒特殊的事就不敢開車,幾天都不挪,就怕回來找不到地方停。有時候開車拉著一些東西,可社區門口停不下車,只好把車停在很遠的地方,再拎著東西走回來,非常不方便。

該社區物業經過多次考察,最終擬定了方案,決定對社區裡的地下停車場進行改造,安裝立體停車系統,充分利用地下停車場的空間,增加停車位數量。改造完成後,社區停車位由原來的200個,增加到了如今的480個,極大地增加了車位數量,為社區業主停車提供了便利。

社區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今年完成了對地下停車場的改造,改造後多出來的車位元,全部出租給業主使用,真正讓業主們享受到了福利。“地下停車場改造以後,社區要求地上不准再停放車輛,這樣也保證了居民和孩子在社區裡的出行安全,減少了安全隱患,緩解了社區停車難的問題。”該負責人說。

高新區管委會 建立體停車庫充分利用空間資源

當天,記者還來到高新區管委會,這裡聚集著高新區非常多的單位,本身停車需求就非常大。加之每天來辦理業務的車輛絡繹不絕,停車問題非常突出。

記者在高新區管委會西門位置看到,為了緩解停車難問題,高新區管委會的物業管理部門在西門外租賃了一塊空地,供前來辦理業務的車輛臨時停放。這是一個免費停車場,裡面密密麻麻地停放著上百輛私家車。為了緩解院內的停車難問題,高新區管委會投資建設了一個大型的立體停車庫。車庫內已經停放了不少車輛,還有部分車位元空閒。

據悉,這個立體停車庫內有車位一百多個,可以供在高新區管委會內工作的員工和一些公務車輛進行停放。這個立體停車庫建成投入使用以後,充分節省了土地資源,大量增加了院內停車位的數量,對於緩解停車難效果明顯。

在這裡工作的劉先生告訴記者,儘管管委會院內停車位的數量特別多,但最近這幾年伴隨著車輛數量越來越多,停車難問題越來越突出,有時候來到單位轉悠半天都找不到一個地方停車。

“這個立體停車庫投入使用後,立即發揮了非常顯著的作用,使用效果確實挺不錯的。”劉先生說,地面空間畢竟有限,這種立體停車位對於解決停車難問題能夠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青州市府大院 節假日期間百餘停車位免費開放

每年節假日期間,青州古城都是備受遊客們青睞的旅遊景點之一。不過,由於青州古城位於青州市市中心位置,停車位非常緊張,停車難問題一直非常顯著。最近幾年,為了緩解遊客來青州古城遊玩沒地停車的問題,青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將青州市政府大院在主要的節假日期間向遊客開放,同時開放公廁,提供白開水,供遊客們休息,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記者從青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瞭解到,每年節假日期間都會有大批遊客到青州古城遊玩,但由於沒有配套的停車場,古城周圍的道路就會變成停車場,可依然難以滿足遊客的停車需求,有些遊客開車圍著古城轉幾圈,都找不到一個停車的地方。為此,青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節假日期間將與古城相鄰的市政府大院對遊客開放,緩解停車難問題。節假日期間,政府部門都休班,市政府大院內比較空曠,可以騰出百余個車位,緩解古城停車難問題。

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剛開始推行該政策時,他們的壓力非常大,大量遊客進入市政府大院和市政府大樓可能會給管理工作帶來很多難題。如果監管不當,可能產生嚴重後果。不過,經過最近幾年的對外開放試點,效果非常不錯,遊客們的素質都非常高,大院內停車井然有序,很少有人大聲喧嘩,對大院內的秩序幾乎沒有產生負面影響,遊客們也切切實實地享受到了方便。

家住濰坊城區的周女士告訴記者,她去青州遊玩時曾在青州市府大院裡停過車,以前覺得政府機關大樓多少有一些神秘,平時很難走進去,沒想到青州市政府大院會免費對遊客開放,不但提供免費車位,還供應白開水,非常難得。這些舉措對於一些外地遊客來說,可謂是暖心之舉。

相關部門

整治非法圈佔公共停車位,建造立體停車庫

為了解決城市公共停車位資源短缺的現狀,立體停車庫開始逐漸在我市推廣開來。立體停車庫在有限的地面資源上,可以增加車位數量,但目前我市的立體車庫還處於起步階段。由於一次性投入太大,停車取車的時間比普通車位要多,同時還比較考驗一些駕駛員的駕駛技術,因此發展還面臨著瓶頸,被接受的程度還不是特別高。

目前我市政府部門已經意識到了推廣立體停車庫的必要性。濰城區政府曾在齊家莊社區和蔡家莊社區建設立體車庫進行試點。

我市住建部門也將建設立體泊車系統納入到老舊社區提升工作的範圍之內。我市已經陸續開始對老舊社區進行改造提升,一是通過在社區“拆違改醜”基礎上整理出空閒位置進行停車位的新增設置;二是規範老舊社區停車位元,合理設置,有序停放;三是在條件適合的社區建設立體泊車系統,增加停車位元。

另外,我市出臺的《“四通一治”工作實施方案》中提出,“一治”即為治理停車難,要求各部門加強執法監管,進一步加大在人行道、自行車綠道、消防車通道亂停機車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同時加快停車設施建設,完善交通標識;開展住宅社區停車場專項治理,維修、改造、建設部分停車位元和車庫,緩解居民停車難題。

本報記者 趙春暉 周曉晴

結婚搬離後仍時常回來探望父母。趙先生說,雙合社區已經建成多年,社區內停車只能停在樓下,如果路邊停放車輛,其他車輛就很難通行了。所以,他回父母家一般乘坐公車,如果開車會選擇停放在丁家老過道街或其他小路上,也曾因違法停車被交警貼過罰單。

通過微信得知小商品城推出了共用車位,前幾天趙先生回家便進行了“嘗鮮”。“從晚上6時到第二天早上7時,只收了2元錢。”趙先生說,這樣一個月算下來才60元錢,而很多社區及商業停車場按月收費怎麼也得200元。

住在附近向陽社區的李女士下了班也會將車停在小商品城地下停車場。“白天把車開到單位,晚上回家把車停在這裡。”李女士說,小商品城地下停車場裡各種消防、監控設備齊全,24小時有保安人員巡邏,車輛免遭雨雪侵襲還安全,慢慢地一些鄰居也開始往這裡停車。

一些開放式社區和單位空余車位元少

2018年1月1日上午,記者在城區走訪發現,部分社區和單位目前處於開放狀態,市民遇到停車難的情況時,可以到這些社區或單位裡暫時停車。不過,這些社區多是老舊社區,單位多是開放式單位,本身停車位元數量就非常有限。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奎文區葦灣社區。該社區以前是一個開放式社區,很多到泰華商圈附近購物的市民,找不到停車位時會選擇把車停在該社區裡。而如今這個社區已經聘請了物業公司進行管理,幾個門口全都設置了門禁。

記者瞭解到,目前外來車輛在經過登記後,還是可以到該社區裡暫時停放車輛。但記者觀察看到,這個社區裡空余的車位並不是很多,車輛停放同樣比較困難。

在福壽東街與濰州路交叉口附近西側的一個老舊社區大門口也是敞開的,外來車輛可以暫時到裡面停車。在東風西街與向陽路交叉口西側路北,同樣有一個老舊社區,外來車輛可以到裡面去暫時停車。

記者注意到,像這樣的老舊社區其實數量並不少,但社區內本身空間就非常狹小,可供停車的位置並不充足。而且不熟悉的市民,可能找不到這些社區。此外,在玉清東街與虞河路交叉路口南側路東位置,有一家開放式單位,市民可以進行停車。但該單位裡的車輛數量不少,基本沒有多少空餘停車位。

相關探索

華安·錦繡櫻園社區 地下停車場安裝立體停車系統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城區華安·錦繡櫻園社區地下停車場看到,該社區的地下停車場安裝了立體停車系統,很多車輛停在了“空中”,一個停車位上至少摞著兩輛車。

業主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們社區是個老小區,停車位數量非常少。以前社區裡的車輛不是很多,停車矛盾並不突出,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社區裡的停車位越來越緊缺。

“實在沒辦法,一些居民只好把車停在附近的一些收費停車場或停在一些距離較遠的地方,然後步行回家。”業主陳先生說,對於沒有車位的居民來說,非常不方便,嚴重影響了居民正常生活。

社區業主張先生則表示,社區門口的停車位就那麼幾個,很多居民為了能提前占下個停車位鬧起了糾紛,影響了鄰里關係。還有很多社區居民停下車後,只要沒特殊的事就不敢開車,幾天都不挪,就怕回來找不到地方停。有時候開車拉著一些東西,可社區門口停不下車,只好把車停在很遠的地方,再拎著東西走回來,非常不方便。

該社區物業經過多次考察,最終擬定了方案,決定對社區裡的地下停車場進行改造,安裝立體停車系統,充分利用地下停車場的空間,增加停車位數量。改造完成後,社區停車位由原來的200個,增加到了如今的480個,極大地增加了車位數量,為社區業主停車提供了便利。

社區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今年完成了對地下停車場的改造,改造後多出來的車位元,全部出租給業主使用,真正讓業主們享受到了福利。“地下停車場改造以後,社區要求地上不准再停放車輛,這樣也保證了居民和孩子在社區裡的出行安全,減少了安全隱患,緩解了社區停車難的問題。”該負責人說。

高新區管委會 建立體停車庫充分利用空間資源

當天,記者還來到高新區管委會,這裡聚集著高新區非常多的單位,本身停車需求就非常大。加之每天來辦理業務的車輛絡繹不絕,停車問題非常突出。

記者在高新區管委會西門位置看到,為了緩解停車難問題,高新區管委會的物業管理部門在西門外租賃了一塊空地,供前來辦理業務的車輛臨時停放。這是一個免費停車場,裡面密密麻麻地停放著上百輛私家車。為了緩解院內的停車難問題,高新區管委會投資建設了一個大型的立體停車庫。車庫內已經停放了不少車輛,還有部分車位元空閒。

據悉,這個立體停車庫內有車位一百多個,可以供在高新區管委會內工作的員工和一些公務車輛進行停放。這個立體停車庫建成投入使用以後,充分節省了土地資源,大量增加了院內停車位的數量,對於緩解停車難效果明顯。

在這裡工作的劉先生告訴記者,儘管管委會院內停車位的數量特別多,但最近這幾年伴隨著車輛數量越來越多,停車難問題越來越突出,有時候來到單位轉悠半天都找不到一個地方停車。

“這個立體停車庫投入使用後,立即發揮了非常顯著的作用,使用效果確實挺不錯的。”劉先生說,地面空間畢竟有限,這種立體停車位對於解決停車難問題能夠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青州市府大院 節假日期間百餘停車位免費開放

每年節假日期間,青州古城都是備受遊客們青睞的旅遊景點之一。不過,由於青州古城位於青州市市中心位置,停車位非常緊張,停車難問題一直非常顯著。最近幾年,為了緩解遊客來青州古城遊玩沒地停車的問題,青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將青州市政府大院在主要的節假日期間向遊客開放,同時開放公廁,提供白開水,供遊客們休息,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記者從青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瞭解到,每年節假日期間都會有大批遊客到青州古城遊玩,但由於沒有配套的停車場,古城周圍的道路就會變成停車場,可依然難以滿足遊客的停車需求,有些遊客開車圍著古城轉幾圈,都找不到一個停車的地方。為此,青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節假日期間將與古城相鄰的市政府大院對遊客開放,緩解停車難問題。節假日期間,政府部門都休班,市政府大院內比較空曠,可以騰出百余個車位,緩解古城停車難問題。

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剛開始推行該政策時,他們的壓力非常大,大量遊客進入市政府大院和市政府大樓可能會給管理工作帶來很多難題。如果監管不當,可能產生嚴重後果。不過,經過最近幾年的對外開放試點,效果非常不錯,遊客們的素質都非常高,大院內停車井然有序,很少有人大聲喧嘩,對大院內的秩序幾乎沒有產生負面影響,遊客們也切切實實地享受到了方便。

家住濰坊城區的周女士告訴記者,她去青州遊玩時曾在青州市府大院裡停過車,以前覺得政府機關大樓多少有一些神秘,平時很難走進去,沒想到青州市政府大院會免費對遊客開放,不但提供免費車位,還供應白開水,非常難得。這些舉措對於一些外地遊客來說,可謂是暖心之舉。

相關部門

整治非法圈佔公共停車位,建造立體停車庫

為了解決城市公共停車位資源短缺的現狀,立體停車庫開始逐漸在我市推廣開來。立體停車庫在有限的地面資源上,可以增加車位數量,但目前我市的立體車庫還處於起步階段。由於一次性投入太大,停車取車的時間比普通車位要多,同時還比較考驗一些駕駛員的駕駛技術,因此發展還面臨著瓶頸,被接受的程度還不是特別高。

目前我市政府部門已經意識到了推廣立體停車庫的必要性。濰城區政府曾在齊家莊社區和蔡家莊社區建設立體車庫進行試點。

我市住建部門也將建設立體泊車系統納入到老舊社區提升工作的範圍之內。我市已經陸續開始對老舊社區進行改造提升,一是通過在社區“拆違改醜”基礎上整理出空閒位置進行停車位的新增設置;二是規範老舊社區停車位元,合理設置,有序停放;三是在條件適合的社區建設立體泊車系統,增加停車位元。

另外,我市出臺的《“四通一治”工作實施方案》中提出,“一治”即為治理停車難,要求各部門加強執法監管,進一步加大在人行道、自行車綠道、消防車通道亂停機車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同時加快停車設施建設,完善交通標識;開展住宅社區停車場專項治理,維修、改造、建設部分停車位元和車庫,緩解居民停車難題。

本報記者 趙春暉 周曉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