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資源借助"互聯網+農業+旅遊"農產品產業旺 銷路寬

桂林紅豆網-廣西日報訊(記者李春生 通訊員馬敏 何永芳)冬季的資源山區天寒地凍, 但是在兩水苗族鄉煙竹村, 村民龍先早早就來到地裡採摘蔬菜, 為銷往南寧的訂單做準備。 龍先告訴記者, 自從發展有機蔬菜產業之後, 自己的生活有了很大起色。

龍先所在的煙竹村是資源首批“整村推進”開發的貧困村之一。 “我們目前年產量是350噸左右, 生產旺季每個星期有7噸到14噸蔬菜運往香港、廣州、深圳和上海這些大城市, 全部採取訂單方式銷售。 ”駐煙竹村第一書記秦義勇說, “下一步我們準備把有機產業擴大,

一個是種植有機水稻, 然後再擴大蔬菜的種植面積。 ”

近年來, 資源縣立足生態優勢, 培育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脫貧速度快的特色產業專案, 搭建線上、線下兩個交易平臺, 利用訂單、電商、觀光採摘“三大銷售管道”, 助力脫貧攻堅。

資源縣與中國有機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海南有機蔬菜協會等多家公司共建有機蔬菜供應基地, 實施訂單式有機產業幫扶, 並建立了資源縣有機產業互聯網管控追溯平臺。

2017年, 資源縣引進深圳臻安泉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帶動全縣有機蔬菜標準化種植, 先後打造煙竹村等9個有機蔬菜種植示範基地共1299畝。 有機蔬菜生產基地根據公司的銷售訂單統一種植排產、統一生產資料、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收購、統一管控追溯,

將產品直接銷售到發達城市。 2017年, 資源縣以訂單方式銷售的有機蔬菜約3600噸, 產值約1800萬元。

資源縣利用“互聯網+”等管道打通農產品流通“最後一公里”。 借助“互聯網+農業”“互聯網+旅遊”, 該縣依託扶貧後盾單位廣西師範大學、桂林旅遊學院等高校開展校、縣電商扶貧合作, 開展“資源縣萬民電商”培訓計畫。 截至目前, 全縣共有農特產品電子商務銷售企業30餘家, 個體經營戶約420人。 該縣以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為龍頭, 主打原生態和有機綠色品牌, 銷售的農產品統一包裝、統一標識和品牌, 破解了農產品品質參差不齊的難題, 初步形成了以特色農產品上行銷售為主的電子商務產業鏈。

資源縣還利用合作社帶動、資產性收益、“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三種形式,

打造“人民公社”“農家飯票”等特色旅遊採摘基地, 以採摘式銷售管道帶動產業發展、貧困戶增收。

據介紹, 目前資源縣有“農家樂”152家, 覆蓋了該縣7個鄉(鎮), 年接待遊客29.7萬人次, 旅遊收入4455萬元。 “農家樂”直接或間接增進崗位500多個, 帶動132戶貧困戶345人次脫貧致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