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豬細小病毒疫苗研究與發展概況

一豬細小病毒病簡介

豬細小病毒病是由豬細小病毒(PPV)感染而引起的胚胎感染及死亡, 而母豬不表現明顯症狀的繁殖障礙性疾病。 本病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 給養豬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引起該病的豬細小病毒是Mary和Mahnet於豬瘟病毒的組織培養時發現的。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 分離病毒和逐步明確其致病作用以來, 已相繼從歐洲、美洲和亞洲等很多國家分離到該病毒和檢測到抗體。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有該病的報導, 先後從上海、北京、吉林和黑龍江等地分離到該病毒, 血清學調查陽性率為80%。 豬細小病毒常與其他病原混合感染而致病。

鄔捷等(1987)報導了我國豬細小病毒與乙型腦炎病毒混合感染。 目前又相繼有人報導豬細小病毒和圓環病毒、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病毒(PRRSV)混合感染的情況。 正由於豬細小病毒感染面廣且感染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許多學者進行了豬細小病毒病診斷防治的研究。

該病會導致傳染性不孕, 是一種特別常見而且特別重要的疾病。 豬細小病毒是一種非常頑固的病原, 在豬的小腸中繁殖, 通常不表現臨床症狀。 世界各地均有分佈。 如果在豬場裡取樣化驗, 幾乎肯定會檢測到這種病原, 這種病毒在環境中可存活數月之久, 且對大多數消毒劑都具有抵抗力, 因此, 這種病分佈非常廣泛,

且很難根除。

感染的公豬及母豬是主要的傳染源, 病毒常由胎盤感染和交配感染傳給胎兒, 也可通過被污染的食物、環境由呼吸道、消化道傳給易感動物, 鼠類是重要的傳播媒介。 PPV主要感染胚胎、仔豬、育肥豬、母豬、公豬等, 但只有母豬表現繁殖障礙, 其它不同年齡、種類的豬只不表現臨床症狀。

本病的流行常發生於春秋產仔季節。 常見於初產母豬, 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或散發, 一旦PPV傳入陰性豬場, 於3個月內幾乎100%的豬只都會受到感染, 在本病發生後, 豬場可能連續幾年不斷地出現母豬繁殖失敗。 母豬懷孕期感染後, 其胚胎死亡率可達80%-100%。 豬感染細小病毒後1-6天可出現病毒血症, 1-2小時後隨糞便排出病毒, 污染環境, 7-9天后出現HI抗體,

21天內抗體效價可達1:15000, 且能持續數年。

二豬細小病毒病疫苗

三豬細小病毒疫苗市場分析

我國2006年底出欄商品豬6.2億頭, 年底存欄母豬4600萬頭, 1995-2006年間10年時間, 存欄母豬增加700萬頭, 年出欄商品豬增2.4億。 按照粗略估算, 可能使用豬細小病毒疫苗的規模化豬場中的母豬存欄數為3000萬頭, 考慮到加強免疫、加倍量免疫等因素, 我國豬細小病毒疫苗的市場需求量可估算為6-8千萬頭份以上, 銷售額應接近1億元。 由於豬細小病毒對種豬的危害很大, 現在很多種豬場都要對飼養的種豬和後備種豬進行免疫接種, 因此, 市場前景非常好。

四目前我國市場上的豬細小病毒疫苗

目前我國已經取得新獸藥證書的豬細小病毒疫苗有:上海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製的豬細小病毒油乳劑滅活疫苗(三類新獸藥,

(94)新獸藥證字第0 4號), 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科前動物生物製品有限責任公司、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豬細小病毒病滅活疫苗(wH一1株)(三類新獸藥, (2006)新獸藥證字71號)。

在農業部2005年4月統一核發文號之前, 各地取得豬細小病毒滅活疫苗的文號有6個(桂生藥字(2003)191138;皖生藥字(2001)111138;農生藥字(2002)561138 ;黑生藥字(2002)071138;遼生藥字(2001)051138 和晉生藥字(2002)031138), 目前在市場上銷售豬細小病毒滅活疫苗的廠家主要有:上海佳牧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技術依託為上海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武漢科前動物生物製品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海利生物藥品有限公司、上海松江生物藥品有限公司等。

總體來講, 豬細小病毒病是豬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傳染病, 開發豬細小病毒疫苗對任何一家動物生物製品企業來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