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音樂是情緒的容器和催化劑

主講人:胡濤

整理者:張萌

視頻內容:音樂治療技術入門基礎

內容源自天天心理網, 轉載請與我們聯繫, 請勿擅自轉載。

維克多.雨果先生曾說, 音樂表達的是無法用語言描述, 卻又不可能對其保持沉默的東西。 在心理諮詢領域, 音樂治療是藝術治療的代表流派。 它直抵人的深層潛意識, 跨越語言限制, 讓來訪者在舒適的氛圍裡成長。 又被稱為“享受療法”。

那麼, 音樂到底有著怎樣的作用?這些作用又是如何發揮的呢?

01

音樂對情緒的作用

無論是否接受過音樂治療, 每當音樂響起, 我們總是可以很直接的被誘發出一定的情緒體驗。

音樂是情緒的催化劑

在歐洲有一首被查禁13年之久的死亡之曲——《黑色星期五》。 這首歌播放時段, 自殺率顯著上升, 自殺人數非常之多。 相關部門隨即下令禁播後, 自殺率得到緩解, 自殺人數明顯下降。 我們知道, 並不是所有人聽到這首歌都會選擇死亡, 那是什麼原因讓部分人聽到後陷入其中, 終結生命呢?

音樂的催化作用就是把我們原有的情緒狀態或其他某些功能擴大化。 自殺者往往在此之前就已經處在崩潰絕望的邊緣, 歌曲在旋律、節奏、和聲、歌詞等多重方面將這樣的消極情緒擴大, 就如同無形的手將已經站在懸崖邊上的他們推了下去, 最終墜入死亡深淵。

音樂是情緒的容器

“容器”一詞來源於精神分析流派。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容器, 它是對個體早年抱持性環境的內化。 如果我們在成長早期擁有一個良好的抱持性環境, 內在容器就會相對穩定, 更具包容性。 如果沒有抱持性環境, 又或者這個環境不穩定, 內在容器的承受力就會非常脆弱。

當情緒強度在容器的可接納度中時, 我們大多體驗到淡淡的憂傷, 而不會感受到強烈的痛苦和回避這種痛苦。 那些表露小憂鬱的音樂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歡迎, 一部分原因就是這樣低強度的情緒可以在我們的容器之內被體驗、並消化。 但當情緒強度超過了容器的可接納度時, 我們往往會選擇回避, 將負性情緒和不良體驗壓抑在潛意識之中。

音樂此時就充當了更大的容器,

能夠幫助我們去承載那些不曾敢裝下的情感體驗。 隨著音樂容器漸漸融入內在, 我們原先較小的容器就會逐漸向這個大的容器靠攏。 容器越變越大, 我們的力量也隨之越來越強。

舉一個常見案例。 諮詢中我們常會遇見有創傷經歷的來訪者, 他們將不願意再次經歷的創傷體驗深深埋藏在潛意識中。 在音樂催化作用下, 來訪者內在力量逐漸增強, 潛意識裡的痛苦漸漸被挖掘。 音樂此時就會發揮它的容器作用, 幫助來訪者承擔和接納痛苦。 穩定的律動、低沉渾厚的音符, 在這樣音樂背景的支援下, 使來訪者感受悲劇之美, 將內在需要象徵化, 從而重新獲得面對創傷的力量。

02

音樂的人際功能

音樂中誘發的情感共鳴常使得凝聚力在相應團體中悄然產生微妙的發酵作用。 經典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裡, 一群讓人頭大的“問題兒童”在合唱中感受著音樂的美與和諧, 在旋律裡自覺學習和遵守音樂活動秩序, 也逐漸建立起了社會秩序的概念。

這就是音樂對人際關係模式的奇妙魔力。

有這樣一個案例, 一對父母帶著令他們頭疼的孩子來到諮詢室求助, 父母感到與孩子之間有著巨大的隔閡。 孩子不願意分享與溝通, 這讓親子關係一度亮起紅燈。 音樂治療師在初步接觸中也發現, 每當將雙手放置在孩子需要演奏的樂器上時, 他就會迅速將治療師的手推開, 抗拒與他人分享樂器, 希望獨自演奏。

治療初始階段,

治療師選用另一件樂器跟隨伴奏。 孩子漸漸感到來自治療師音樂配合的樂趣, 享受其中。 一主一伴的旋律相互交織, 兩種音樂的力量慢慢均衡。 隨著治療的深入, 孩子逐漸開始能夠用音樂與治療師進行對答, 並敞開心扉要求和治療師演奏同一件樂器。

如果在人際互動過程時難以獲得愉悅體驗, 我們通常會選擇回避這種互動, 也較難建立恰當的人際模式。 在音樂治療中, 以音樂為媒介共用交流, 能夠説明來訪者重新感受人際互動的樂趣, 逐步打破自我中心的不良人際模式, 燃起信心。 這種在音樂互動中習得的良性人際互動也會逐漸到被拓展應用到生活當中。

03

音樂的修復功能

在成長中, 我們難以避免會面臨困擾、挫折, 經歷一些創傷事件,讓自我受到傷害。音樂似乎早在人類誕生之日就已經存在,它不是某個人的發明創造,而是人類本能的體現。一位元著名的音樂治療師提出,每個人都有音樂自我,它與生俱來。我們可以啟發每個人潛在的音樂本能,用音樂自我滋養自我受損的部分。

曾有前輩講述自己用音樂自我療愈的故事。暗無天日的日子裡,他每天大早跑到圖書館聽各種唱片,從國粹經典到當代流行,常常一聽起來就忘了時間,忘了午飯,出門已是日落時分。遭受巨大創傷孤立無援的時間裡,是音樂陪伴左右,修復自我,慰藉心靈,幫助自己趟過灰暗的荒原,重拾生活的信念。

**“自我”在英文中有兩個翻譯。這裡談及的“自我”並非Frued人格結構中“本我、自我、超我”中的自我(ego),而是指大自我(self)。

04

案例實錄|歌曲討論在個體諮詢中的使用演示

歌曲討論:

歌曲討論是讓來訪者選擇印象深刻的一首歌或一段音樂帶到諮詢室,與諮詢師進行討論的過程。每一位來訪者都具有獨特性。在討論過程中,無需對來訪者做出分析,諮詢師跟隨音樂走進來訪者內心,理解和感受來訪者的情感狀態。這個階段的工作有利於幫助建立更為有效的諮訪關係。

下面我們為大家分享一個歌曲討論在個體諮詢中的案例片段。

諮詢師|胡濤老師

來訪者|小 Ming(化名)

諮詢師:能告訴我你帶來的歌叫什麼名字嗎?

小 Ming:這首歌的名字叫《喜悅》,是許巍唱的。

諮詢師:最開始聽到這首歌是什麼時候呢?

小 Ming:這個要追溯到三年以前了。那時候心情不是很好,無意中發現了這首歌,聽著感覺很好就下載下來,然後一直聽到現在。

諮詢師:嗯,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聽到的這首歌?

小 Ming:應該是一個下午。下著雨,有點提不起精神,就想隨便聽些歌曲打發時間,也順便調整狀態,沒想到就找到了這首歌。

諮詢師:嗯,那我們現在就一起來聽一下這首歌吧。

小 Ming:好的。

(諮詢師播放音樂)

諮詢師:在聽這首歌時,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小 Ming:投入在歌詞描述的意境當中,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當時聽的時候也是歌詞裡提到的九月,我也是九月出生,所以會想到很多。

諮詢師:看來這首歌勾起了你很多往昔的回憶。那你在聽歌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小 Ming:聽歌之前有點煩躁,聽了之後會覺得心裡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諮詢師:那在我和你一起聽完這首歌後,你現在的心情是什麼樣子的呢?

小 Ming:我覺得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平和。

諮詢師:平和,那你再覺察一下,除了平和之外還有些什麼樣的感受呢?

小 Ming:如果細究起來的話,應該還有一點點感傷。除了歌詞帶給我聯想之外,它的曲調很慢也很輕柔,而且歌裡有一種思鄉的情感。

諮詢師:這樣的感受會讓你回憶起什麼樣的場景呢?

小 Ming:九月有很多雨,下雨的時候難免會想到很多過去的事。比如說臨近畢業的時候跟同學們在一起依依不捨的畫面,還有一個人背井離鄉來到外地工作的日子,非常思念家鄉。

諮詢師:就是這首歌讓你想起離別,還有一個人獨自來到另一個城市打拼。這樣的感受和剛才你提到的“煩躁”有什麼聯繫嗎?

小 Ming:怎麼說呢,這個問題我也不是特別的清楚,只是覺得在聽歌之前是一種狀態,每次聽歌的時候被喚起一些回憶,這些回憶又把我引入到另一種狀態裡去。而這個狀態呢,相對之前的浮躁來講,是我更喜歡的一種感覺。

諮詢師:嗯,你更喜歡的一種感覺,這個感覺裡還有一些感傷。剛才你提到說聽歌時,你會跟著歌詞的感覺走。哪些歌詞是你印象深刻的呢?

小 Ming:比如說歌詞裡提到“九月”。九月就會想到畢業或者開學,還有我每年一度的生日,沒有家人在身邊,有的時候朋友也不能聚到一起,有這樣一種懷念和失落。還有“在家門開啟時,我會緊緊擁抱你”,這個詞讓我想像和喜歡的人擁抱在一起,寢室裡的好朋友或者家人。這樣一種集親情、愛情、友情於一起的一種感情會讓我感觸很深。

諮詢師:嗯,非常好。剛才你說的很多,說到了無論是和家人還是同學,這首歌引發了你很多情感的體驗。能不能告訴我,在你被引發的情感中哪一部分的感受是和歌詞相同的呢?

小 Ming:應該算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吧,和歌名也有關係,喜悅。低落的時候,再來一些相對不一樣的事情,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喜悅的感覺。歌詞裡描述的畫面會讓我想到很多過去經歷,但是想起歌名的時候又會釋然很多。

諮詢師:嗯,我也關注到在歌曲的最後,有一句“打開家門,在那擁抱你”。

小 Ming:對,“在家門再次開啟時,我會緊緊擁抱你”。

諮詢師:這句歌詞讓我感覺非常溫暖。能回顧一下在你的人生過程中那些溫暖的畫面嗎?

小 Ming:這樣的畫面在學校裡可能會更多一些,因為畢竟上學的經歷是比較長的。有一次我媽媽剛剛來想要陪我過生日,還準備了蛋糕,但是有些急事又提前離開了,沒能陪我過成。寢室的小夥伴組織了在晚上九點多準時熄燈的時候點生日蠟燭。那天天氣很冷,但是心裡暖暖的。這樣的畫面可能會一直保存到以後。

諮詢師:那次的經歷讓你想要把這個溫暖一直留在心裡。還有呢?除了同學之外。

小 Ming:可能再有就是在工作之後,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回家。父母在沒有打過招呼的週末突然來看我。下班回去把門打開,看見爸媽兩人正坐在客廳,飯也已經做好了。那一刻我也覺得特別溫暖。

諮詢師:我可以想像那種場景是非常溫暖的。我想,每次你在聽這首歌的時候,內在儲存的那些溫暖的回憶就會再現,這也是你喜歡這首歌的原因吧。剛才你告訴我,你會在煩躁焦慮的情況下去聽這首歌。回顧一下你目前的生活,有哪些是會引發你這樣的情緒的呢?

小 Ming:可能是在每一次下班之後看到很多社區裡的萬家燈火的時候吧,這個時候會非常想念家人。再想到自己獨自回到家裡,空無一人,獨自做飯、吃飯,會很落寞。家人陪在身邊很溫暖,但是這樣的溫暖在現實很難被滿足。

諮詢師:我想問一問,你從家裡出來生活工作有多長時間了?

小 Ming:大概差不多三年。

諮詢師:已經有三年了。三年的時光當中沒有遇到像以前這樣溫暖的陪伴關係嗎?

小 Ming:曾經有過,我的室友。她回來的比較早,每天我回來的時候,她幾乎都在廚房裡忙著做飯,雖然說飯菜不一定合自己的胃口,但是這樣的舉動讓我感覺很溫馨。

諮詢師:那現在你是一個人住了。看來你一個人在外面打拼,心裡還是很想要這樣的人際關係的支持的,對嗎?

小 Ming:對,我想應該有很多獨自在外的年輕人都會有這樣的心理。

諮詢師:所以聽到這首《喜悅》,這樣的情感會被喚起。是音樂陪伴了你。

小 Ming:對,我覺得音樂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生活中,它可能有的時候不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有的時候又是非常萬能的。

諮詢師:那你平時有經常聽這種給你感觸很深的音樂的習慣嗎?

小 Ming:說不上是習慣,只能說偶然間遇到了就會聽一聽。

諮詢師:好。很高興你能和我分享這首你帶來的歌曲。我的第一感覺是歌名喜悅,聽起來以後又覺得不是那麼歡喜歡快,聽完以後領悟到,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喜悅。

小 Ming:對,來自內心的那種,內在的喜悅。

諮詢師:嗯,所以我們是把以前人際關係中溫暖的那部分放在了心裡。那麼到最後,我想再問你,當我和你一起去聆聽音樂的時候,你心裡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小 Ming:如果單純是自己聽的話,可能會有一定的局限。如果能有人分享,可能就變成了另外一種喜悅。

諮詢師:我和你一起去聆聽音樂時,你感覺在聆聽的之前和之後有什麼不同嗎?

小 Ming:我覺得音樂可能是一種頻率。當您和我一起來聆聽的時候,您就走進了我的內心,走進了我的頻率,有一種很親近的感覺。

諮詢師:嗯,我也希望自己跟隨著音樂理解了你。

小 Ming:謝謝。

The End

看完以上的內容,大家是不是對音樂治療有了更多的瞭解,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與我們分享你對音樂治療的瞭解、見解或疑惑,同時,也可以把你最有感覺或是對你來說最深刻的音樂分享給大家。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胡濤老師完整音樂治療課程

經歷一些創傷事件,讓自我受到傷害。音樂似乎早在人類誕生之日就已經存在,它不是某個人的發明創造,而是人類本能的體現。一位元著名的音樂治療師提出,每個人都有音樂自我,它與生俱來。我們可以啟發每個人潛在的音樂本能,用音樂自我滋養自我受損的部分。

曾有前輩講述自己用音樂自我療愈的故事。暗無天日的日子裡,他每天大早跑到圖書館聽各種唱片,從國粹經典到當代流行,常常一聽起來就忘了時間,忘了午飯,出門已是日落時分。遭受巨大創傷孤立無援的時間裡,是音樂陪伴左右,修復自我,慰藉心靈,幫助自己趟過灰暗的荒原,重拾生活的信念。

**“自我”在英文中有兩個翻譯。這裡談及的“自我”並非Frued人格結構中“本我、自我、超我”中的自我(ego),而是指大自我(self)。

04

案例實錄|歌曲討論在個體諮詢中的使用演示

歌曲討論:

歌曲討論是讓來訪者選擇印象深刻的一首歌或一段音樂帶到諮詢室,與諮詢師進行討論的過程。每一位來訪者都具有獨特性。在討論過程中,無需對來訪者做出分析,諮詢師跟隨音樂走進來訪者內心,理解和感受來訪者的情感狀態。這個階段的工作有利於幫助建立更為有效的諮訪關係。

下面我們為大家分享一個歌曲討論在個體諮詢中的案例片段。

諮詢師|胡濤老師

來訪者|小 Ming(化名)

諮詢師:能告訴我你帶來的歌叫什麼名字嗎?

小 Ming:這首歌的名字叫《喜悅》,是許巍唱的。

諮詢師:最開始聽到這首歌是什麼時候呢?

小 Ming:這個要追溯到三年以前了。那時候心情不是很好,無意中發現了這首歌,聽著感覺很好就下載下來,然後一直聽到現在。

諮詢師:嗯,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聽到的這首歌?

小 Ming:應該是一個下午。下著雨,有點提不起精神,就想隨便聽些歌曲打發時間,也順便調整狀態,沒想到就找到了這首歌。

諮詢師:嗯,那我們現在就一起來聽一下這首歌吧。

小 Ming:好的。

(諮詢師播放音樂)

諮詢師:在聽這首歌時,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小 Ming:投入在歌詞描述的意境當中,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當時聽的時候也是歌詞裡提到的九月,我也是九月出生,所以會想到很多。

諮詢師:看來這首歌勾起了你很多往昔的回憶。那你在聽歌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小 Ming:聽歌之前有點煩躁,聽了之後會覺得心裡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諮詢師:那在我和你一起聽完這首歌後,你現在的心情是什麼樣子的呢?

小 Ming:我覺得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平和。

諮詢師:平和,那你再覺察一下,除了平和之外還有些什麼樣的感受呢?

小 Ming:如果細究起來的話,應該還有一點點感傷。除了歌詞帶給我聯想之外,它的曲調很慢也很輕柔,而且歌裡有一種思鄉的情感。

諮詢師:這樣的感受會讓你回憶起什麼樣的場景呢?

小 Ming:九月有很多雨,下雨的時候難免會想到很多過去的事。比如說臨近畢業的時候跟同學們在一起依依不捨的畫面,還有一個人背井離鄉來到外地工作的日子,非常思念家鄉。

諮詢師:就是這首歌讓你想起離別,還有一個人獨自來到另一個城市打拼。這樣的感受和剛才你提到的“煩躁”有什麼聯繫嗎?

小 Ming:怎麼說呢,這個問題我也不是特別的清楚,只是覺得在聽歌之前是一種狀態,每次聽歌的時候被喚起一些回憶,這些回憶又把我引入到另一種狀態裡去。而這個狀態呢,相對之前的浮躁來講,是我更喜歡的一種感覺。

諮詢師:嗯,你更喜歡的一種感覺,這個感覺裡還有一些感傷。剛才你提到說聽歌時,你會跟著歌詞的感覺走。哪些歌詞是你印象深刻的呢?

小 Ming:比如說歌詞裡提到“九月”。九月就會想到畢業或者開學,還有我每年一度的生日,沒有家人在身邊,有的時候朋友也不能聚到一起,有這樣一種懷念和失落。還有“在家門開啟時,我會緊緊擁抱你”,這個詞讓我想像和喜歡的人擁抱在一起,寢室裡的好朋友或者家人。這樣一種集親情、愛情、友情於一起的一種感情會讓我感觸很深。

諮詢師:嗯,非常好。剛才你說的很多,說到了無論是和家人還是同學,這首歌引發了你很多情感的體驗。能不能告訴我,在你被引發的情感中哪一部分的感受是和歌詞相同的呢?

小 Ming:應該算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吧,和歌名也有關係,喜悅。低落的時候,再來一些相對不一樣的事情,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喜悅的感覺。歌詞裡描述的畫面會讓我想到很多過去經歷,但是想起歌名的時候又會釋然很多。

諮詢師:嗯,我也關注到在歌曲的最後,有一句“打開家門,在那擁抱你”。

小 Ming:對,“在家門再次開啟時,我會緊緊擁抱你”。

諮詢師:這句歌詞讓我感覺非常溫暖。能回顧一下在你的人生過程中那些溫暖的畫面嗎?

小 Ming:這樣的畫面在學校裡可能會更多一些,因為畢竟上學的經歷是比較長的。有一次我媽媽剛剛來想要陪我過生日,還準備了蛋糕,但是有些急事又提前離開了,沒能陪我過成。寢室的小夥伴組織了在晚上九點多準時熄燈的時候點生日蠟燭。那天天氣很冷,但是心裡暖暖的。這樣的畫面可能會一直保存到以後。

諮詢師:那次的經歷讓你想要把這個溫暖一直留在心裡。還有呢?除了同學之外。

小 Ming:可能再有就是在工作之後,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回家。父母在沒有打過招呼的週末突然來看我。下班回去把門打開,看見爸媽兩人正坐在客廳,飯也已經做好了。那一刻我也覺得特別溫暖。

諮詢師:我可以想像那種場景是非常溫暖的。我想,每次你在聽這首歌的時候,內在儲存的那些溫暖的回憶就會再現,這也是你喜歡這首歌的原因吧。剛才你告訴我,你會在煩躁焦慮的情況下去聽這首歌。回顧一下你目前的生活,有哪些是會引發你這樣的情緒的呢?

小 Ming:可能是在每一次下班之後看到很多社區裡的萬家燈火的時候吧,這個時候會非常想念家人。再想到自己獨自回到家裡,空無一人,獨自做飯、吃飯,會很落寞。家人陪在身邊很溫暖,但是這樣的溫暖在現實很難被滿足。

諮詢師:我想問一問,你從家裡出來生活工作有多長時間了?

小 Ming:大概差不多三年。

諮詢師:已經有三年了。三年的時光當中沒有遇到像以前這樣溫暖的陪伴關係嗎?

小 Ming:曾經有過,我的室友。她回來的比較早,每天我回來的時候,她幾乎都在廚房裡忙著做飯,雖然說飯菜不一定合自己的胃口,但是這樣的舉動讓我感覺很溫馨。

諮詢師:那現在你是一個人住了。看來你一個人在外面打拼,心裡還是很想要這樣的人際關係的支持的,對嗎?

小 Ming:對,我想應該有很多獨自在外的年輕人都會有這樣的心理。

諮詢師:所以聽到這首《喜悅》,這樣的情感會被喚起。是音樂陪伴了你。

小 Ming:對,我覺得音樂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生活中,它可能有的時候不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有的時候又是非常萬能的。

諮詢師:那你平時有經常聽這種給你感觸很深的音樂的習慣嗎?

小 Ming:說不上是習慣,只能說偶然間遇到了就會聽一聽。

諮詢師:好。很高興你能和我分享這首你帶來的歌曲。我的第一感覺是歌名喜悅,聽起來以後又覺得不是那麼歡喜歡快,聽完以後領悟到,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喜悅。

小 Ming:對,來自內心的那種,內在的喜悅。

諮詢師:嗯,所以我們是把以前人際關係中溫暖的那部分放在了心裡。那麼到最後,我想再問你,當我和你一起去聆聽音樂的時候,你心裡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小 Ming:如果單純是自己聽的話,可能會有一定的局限。如果能有人分享,可能就變成了另外一種喜悅。

諮詢師:我和你一起去聆聽音樂時,你感覺在聆聽的之前和之後有什麼不同嗎?

小 Ming:我覺得音樂可能是一種頻率。當您和我一起來聆聽的時候,您就走進了我的內心,走進了我的頻率,有一種很親近的感覺。

諮詢師:嗯,我也希望自己跟隨著音樂理解了你。

小 Ming:謝謝。

The End

看完以上的內容,大家是不是對音樂治療有了更多的瞭解,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與我們分享你對音樂治療的瞭解、見解或疑惑,同時,也可以把你最有感覺或是對你來說最深刻的音樂分享給大家。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胡濤老師完整音樂治療課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