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謀劃!斗門今年要建一家文創產業園,還有這些文化惠民新動作……

斗門區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打造

珠三角特色鄉村文化發展的標杆

在2018新的一年開始之際

斗門又要有大動作了!!

小鬥播報:從斗門區文廣新局獲悉, 斗門今年將謀劃一家輕資產的區級文創產業園建設, 實現在該領域的新突破。

送戲下鄉80餘場, 農村電影放映1212場, 舉辦各類非遺演出達300餘場次, 展覽、講座、公益電影、展演、比賽近千場, 惠及群眾30余萬人次, 網路點擊斗門非遺文化作品超千萬人次……盤點2017斗門文化盛況,

這些數字可以管中窺豹。

而在已經過去的2017年, 斗門文化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在優化基層民俗文化資源, 多管道推廣區非遺保護成果, 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的同時, 以群舞《疍水謠》、女聲小組唱《悠啊悠(咸水歌)》為代表的本土原創作品摘金奪銀, 進一步展現了斗門本土文化的魅力,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十九大報告將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2018年, 斗門將如何以更快速度、更高效率、更嚴標準推動文化工作邁上新臺階?

小鬥從斗門區文廣新局瞭解到:

2018年, 斗門將深化體制改革助力文化產業發展, 加快探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機制, 以文化產業扶持辦法為激勵手段, 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亮點項目, 謀劃一家輕資產的區級文創產業園建設, 引進有園區建設經驗的企業進駐斗門, 借助外力建設區文創園, 實現零的突破。

文化惠民行動

公共文化設施方面

斗門將繼續完善已升級改造斗門鎮、乾務鎮、斗門區等各個市民藝術中心文化服務供給品質, 2018年完成白蕉市民藝術中心建成開放、啟動白藤市民藝術中心建設, 指導督促蓮洲鎮、白蕉鎮、草蓢、南澳、沙石、紅旗、斗門社區、三龍、新城、夏村等11個市民藝術中心升級改造工程,推進虹橋社區文化中心建設, 實現126個村居文化中心標準化全覆蓋。

與此同時, 通過探索基層文化中心管理新模式, 斗門將探索打造村(居)文化中心管理運行示範點, 制定村居文化中心示範點精准扶持指導工作計畫, 做好紅旗社區文化中心等示範點打造, 示範引領基層文化中心規範管理運行。

文化節慶領域

斗門將繼續以文化惠民為目標,樹立精品意識,激發文化活力,豐富第五屆市民文化節內容,繼續打造企業文化藝術節、黃楊詩語朗誦大賽、民間藝術巡遊、民俗文化展等文化品牌,結合元旦、春節、中秋、重陽、國慶等重大節日和紀念日打造節慶文化活動,打造影響力覆蓋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名片,深入探索優秀文化題材,創作藝術精湛的本地文藝精品。

同時,通過探尋文化脈絡,斗門還將升級非遺名錄,舉辦“斗門水上婚嫁”集體婚禮、裝泥魚比賽、七月三十裝路香、沙田民歌大賽、醒獅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傳承基地進校園、文化遺產文化創意等工作,讓本地優秀傳統文化展示民族風采,煥發時代魅力。

依託歷史文化遺產,升級打造南澳“斗門水上婚嫁”傳承基地,以及兆珍博物館、月坑五聖宮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陣地,積極培育傳承土壤。

科技產業、生態產業,文化產業同步發展

組成了我們美麗斗門的全新面貌

斗門的每一天都在不斷的變化

居住在此的市民朋友

未來多姿多彩的生活正在等著你們喲

文化節慶領域

斗門將繼續以文化惠民為目標,樹立精品意識,激發文化活力,豐富第五屆市民文化節內容,繼續打造企業文化藝術節、黃楊詩語朗誦大賽、民間藝術巡遊、民俗文化展等文化品牌,結合元旦、春節、中秋、重陽、國慶等重大節日和紀念日打造節慶文化活動,打造影響力覆蓋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名片,深入探索優秀文化題材,創作藝術精湛的本地文藝精品。

同時,通過探尋文化脈絡,斗門還將升級非遺名錄,舉辦“斗門水上婚嫁”集體婚禮、裝泥魚比賽、七月三十裝路香、沙田民歌大賽、醒獅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傳承基地進校園、文化遺產文化創意等工作,讓本地優秀傳統文化展示民族風采,煥發時代魅力。

依託歷史文化遺產,升級打造南澳“斗門水上婚嫁”傳承基地,以及兆珍博物館、月坑五聖宮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陣地,積極培育傳承土壤。

科技產業、生態產業,文化產業同步發展

組成了我們美麗斗門的全新面貌

斗門的每一天都在不斷的變化

居住在此的市民朋友

未來多姿多彩的生活正在等著你們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