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78歲老人肖蘭英不離不棄照顧患病女兒

提及女兒的病情, 老人哭了。

外二科護士幫老人蓋被子。

2017年12月2日, 媒體對一位78歲的老人肖蘭英不離不棄照顧自己患病的女兒一事進行報導後, 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至今, 一個月時間過去了, 記者再次前往貴陽市六醫進行採訪, 發現老人依舊在女兒身邊寸步不離。

老人曾說, “如果我還能撐一天, 女兒就能多活一天, 如果我走了, 女兒肯定活不了。 ”話畢, 老人的眼淚從空洞的眼眶一湧而出。

天未亮, 就開始給女兒熬粥

每天早晨五點, 天未亮, 肖蘭英老人便從醫院走廊旁的病床下來, 她來不及洗漱, 第一時間就是往重症監護室走去, 因為她女兒躺在監3床已長達1個月。

原來, 家住大營坡的肖蘭英老人, 為了照顧患有老年癡呆症的57歲女兒崔洲洋, 她早已把醫院當成了家, 過著日復一日的日子。

“洲洋, 醒了沒得?”看到女兒半醒時, 老人總會摸著女兒的額頭, 接著給女兒打來一盆熱水, 打濕手帕, 用她那長滿老繭的手慢慢地給女兒擦身體, 擦了一遍又一遍。

半小時後, 身體擦好了, 但老人並沒有閑下來。 “洲洋, 餓了沒得, 媽給你煮稀飯哈。 ”雖然照顧女兒3個多月, 也聽不到女兒回上一句, 可老人每天還是堅持問候,

她期盼著總有那麼一天, 女兒能開口和她說話。

為了給女兒熬稀飯, 老人早已將電鍋、碗筷全部搬進了醫院的洗漱房裡。 後來, 貴陽市六醫外二科護士們知道後, 非常心疼老人, 為了給老人改善伙食, 大家常常從家裡帶來骨頭湯、大米, 以及豬肉, 與此同時, 熱心的市民也給老人送來棉衣以及愛心款。

當粥煮好後, 老人來不及自己喝上一口, 盛好粥, 趕緊端到病房裡, 舀上一勺後, 一邊吹散熱氣, 一邊慢慢地往女兒嘴邊送。

然而, 看似簡單的一個動作, 老人卻十分吃力, 因為女兒半天也吞不下一口, 女兒不吞, 老人抬起喂粥的手就一直那麼抬著, 直到老人的手顫到不行。

就這樣, 一碗粥, 老人都要喂上一小時才結束, 日復一日。

到菜場買菜,

老人非常“小氣”

給女兒喂好粥後, 時針已悄悄指在上午9點過, 此時, 外二科的醫護人員陸續到病房開始查房, 而老人也才有空坐下來, 喝上早已放涼的那一碗稀飯。

護士長劉丹告訴記者, 由於老人的女兒意識模糊, 長期臥床不起, 身上的褥瘡已經非常嚴重。 這時, 護士張霞、葉麗娟、顏娟等人, 都會將患者慢慢地抬起, 接著翻身, 最後給褥瘡清膿。

“老人都78歲了, 真不忍心看她那麼辛苦。 ”護士長劉丹說, 大家常常心疼老人, 擔心老人身體被拖垮了。

“沒辦法, 女婿走得早, 家裡又沒其他人照顧, 咋辦嘍?”老人長歎道, 只要她還能撐下去, 女兒還有一口氣, 她都要救女兒。 她知道, 有她在, 女兒就能活下去, 如果她也走了, 女兒肯定活不了。

忙完女兒的早餐, 老人依然沒有閑下來, 帶著僅有的零錢, 離開醫院, 徑直往二戈寨三角花園菜場走去。

在肉攤上, 老人看了一遍又一遍, 價格問了又問, 結果, 老人還是捨不得買上一斤肉;而在蔬菜攤位時, 她依然顯得非常“小氣”。

“誰家都有老人, 看到老人還在醫院熬夜、照顧病人, 人心都是肉長的, 誰看了不心疼喲。 ”同房病友王女士說, 她們最怕的就是老人有一天會累倒。

碗裡, 永遠都是稀飯拌雞蛋

從菜場回來, 只是離開女兒短短的一小時, 老人卻像大人離開繈褓中的嬰兒一樣, 生怕期間有什麼閃失。 一走進病房, 老人就立馬放下手裡的蔬菜, 徑直走到病床前, 看到女兒安然無恙後, 才松了一口氣。

在離開做午飯之前, 老人還總會叮囑病友們說:“麻煩大家幫忙看一看, 如有啥情況幫我照顧一下,謝謝了。”這句話,大家都記在了心裡。

“我們年輕人熬夜都難受,何況她都78歲了,真擔心老人身體垮掉。”病友何師傅提及這些天所看到的一切,眼眶不知不覺濕潤了。他說,老人白天待在醫院照顧女兒,晚上就睡醫院走道上的床鋪,人來人往,沒有哪天能睡個安穩覺。

對此,為了幫老人分擔一些生活瑣事,即便如此,大家還是發現,老人每天都很忙,以至於每天中午1點過,老人才開吃早飯,而飯碗裡,永遠都是稀飯拌雞蛋。

在女兒身邊,她才不會害怕

每一天,老人重複著日復一日的生活,陪女兒聊天、幫女兒翻身、喂女兒吃東西、給女兒蓋被子……累了一天之後,到23點,老人才將自己的頭縮進了衣領裡,倚靠在走道上的椅子眯了起來。

“哐當、哐當……”隨著急救擔架往急救室推去,才合上眼皮不久的老人被驚醒了。

睡不著,老人不願意獨自呆在椅子上,這時,她仍習慣地走向女兒的病房,感覺只有陪伴在女兒身邊,女兒才不會孤獨、才不會害怕,而她也不會覺得心慌。

這時,老人再次為女兒擦身,而有細心的病友們發現,這已經是老人當天第四次給女兒擦身了,女兒每天都保持著乾淨的身體,床上沒有一絲異味。而對於老人自己,身上永遠都穿著那套深綠色的棉衣,污漬早已將衣服原來的本色“染”黑了。

忙碌完一天后,老人才走到過道上,依然習慣性的確定沒有搶救的患者使用後,她才安心地躺下去。

“我們特意留出一張病床給老人,就怕她晚上沒有地方睡。”護士長劉丹告訴記者。

另外,外二科值班醫護人員總會留心老人的一舉一動,甚至到淩晨三四點鐘,醫護人員們還會特意走到老人身邊,為老人蓋被子,給老人整理枕頭,生怕老人受涼、受凍。

如有啥情況幫我照顧一下,謝謝了。”這句話,大家都記在了心裡。

“我們年輕人熬夜都難受,何況她都78歲了,真擔心老人身體垮掉。”病友何師傅提及這些天所看到的一切,眼眶不知不覺濕潤了。他說,老人白天待在醫院照顧女兒,晚上就睡醫院走道上的床鋪,人來人往,沒有哪天能睡個安穩覺。

對此,為了幫老人分擔一些生活瑣事,即便如此,大家還是發現,老人每天都很忙,以至於每天中午1點過,老人才開吃早飯,而飯碗裡,永遠都是稀飯拌雞蛋。

在女兒身邊,她才不會害怕

每一天,老人重複著日復一日的生活,陪女兒聊天、幫女兒翻身、喂女兒吃東西、給女兒蓋被子……累了一天之後,到23點,老人才將自己的頭縮進了衣領裡,倚靠在走道上的椅子眯了起來。

“哐當、哐當……”隨著急救擔架往急救室推去,才合上眼皮不久的老人被驚醒了。

睡不著,老人不願意獨自呆在椅子上,這時,她仍習慣地走向女兒的病房,感覺只有陪伴在女兒身邊,女兒才不會孤獨、才不會害怕,而她也不會覺得心慌。

這時,老人再次為女兒擦身,而有細心的病友們發現,這已經是老人當天第四次給女兒擦身了,女兒每天都保持著乾淨的身體,床上沒有一絲異味。而對於老人自己,身上永遠都穿著那套深綠色的棉衣,污漬早已將衣服原來的本色“染”黑了。

忙碌完一天后,老人才走到過道上,依然習慣性的確定沒有搶救的患者使用後,她才安心地躺下去。

“我們特意留出一張病床給老人,就怕她晚上沒有地方睡。”護士長劉丹告訴記者。

另外,外二科值班醫護人員總會留心老人的一舉一動,甚至到淩晨三四點鐘,醫護人員們還會特意走到老人身邊,為老人蓋被子,給老人整理枕頭,生怕老人受涼、受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