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各國為何爭相駐軍“彈丸之地”吉布地?

吉布地共和國位於非洲東北部, 面積2.32萬平方公里, 人口約92萬人, 北與厄立特里亞接壤, 東南與西南分別同索馬里和衣索比亞為鄰, 氣候乾旱少雨, 有“炙熱海濱之國”的稱號。 這裡資源匱乏、經濟落後, 是聯合國宣佈的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然而, 近年來, 以法國、美國、日本為首的一些國家爭相在吉布地駐軍, 並建立軍事基地, 使吉布地成為目前世界上外國軍事基地數量最多、外國軍人駐紮最為密集的國家。
​從地理位置上看, 吉布地地處亞丁灣西岸, 扼守紅海進入印度洋的戰略要道曼德海峽, 而曼德海峽素有“海上咽喉”之稱, 它是國際石油航運的生命線, 凡是北上穿過蘇伊士運河去往歐洲, 或是由紅海南下進入印度洋的船隻, 大多需要通過曼德海峽並經停吉布地港。 吉布地因此被稱為“石油通道上的哨兵”, 誰控制了這一地區, 誰就控制了連接歐、亞、非三大洲之間重要的海上戰略通道。
​近年來, 隨著索馬里、亞丁灣海域海盜活動日益猖獗, 吉布地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 從2008年開始, 在聯合國的授權下, 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在內的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 先後派遣軍艦到亞丁灣海域打擊海盜, 為商船護航。 而位於亞丁灣西端的吉布地, 憑藉其擁有眾多天然良港的優勢, 成為各國海軍首選的停靠補給點。
​此外, 相比周邊其他國家, 吉布地在國際事務中長期奉行中立、不結盟和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 不謀求與一兩個大國形成政治和軍事同盟, 主張與世界各國在平等的基礎上發展合作, 這使其能夠遠離各種紛爭。 近些年來, 吉布地國內政局始終保持相對穩定, 這也是吉布地能夠吸引越來越多國家在其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的一個重要原因。
​吉布地駐有法國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

法國人1850年來到吉布地, 控制這個國家長達一個多世紀之久。 1975年吉布地獨立後, 法國與其簽訂了駐軍協定, 此後, 法國在吉布地常年駐有數千人的部隊。 近年來, 隨著法國海外軍事戰略的調整, 其在吉布地的駐軍員額有所減少, 但始終維持在3000人左右。 經過多年建設, 法國駐吉布地軍事基地內的設施已相當完善,部署有登陸艦、戰鬥機和運輸機中隊,可供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空母艦進行停靠。

第13聯隊是法軍駐吉布地的主體力量,該聯隊是法國外籍軍團中唯一一支由陸、海、空三軍混合組成的部隊,主要遂行打擊海盜、在非洲開展軍事行動以及協助吉布地保衛領土安全等任務。另外,法國在吉布地還建有一個沙漠訓練基地,經常有法國特種部隊在此進行沙漠生存訓練,法國派往阿富汗、象牙海岸、馬里等國的部隊,也都有在這裡受訓的經歷。

非洲大陸曾是法國的傳統殖民地,也是法國核心利益所在地,在長達幾百年的殖民統治中,法國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已深及非洲大陸的每一個角落。但近些年來,非洲一些國家政局持續動盪,多國出現騷亂和武裝衝突,法國在非洲的主導地位受到嚴重衝擊。因此,像吉布地這樣的軍事基地便成為法國干預非洲事務、重新樹立主導形象的策源地。在近年來法國對利比亞、象牙海岸、馬里等國家採取的軍事行動中,吉布地軍事基地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法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擁有海外軍事基地的國家,數量僅次於美國。近年來,法國雖然取消了部分駐海外軍事基地,但仍保留了包括吉布地在內的14個海軍和4個空軍基地。這些基地大多位於全球戰略要衝地區,使法國具備了較強的全球軍事干預和兵力投送能力,有助於法國借助軍事實力積極介入國際事務。同時也可有效監視和防止其他國家利用戰略要地,部署進攻性武器,以防對法國本土構成威脅。

美國駐軍吉布地的多重考量

美國駐吉布地軍事基地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起初由法國海外軍團使用,後移交吉布地政府。2002年,美國通過談判取得了該基地的使用權,並於2008年正式劃歸美軍非洲司令部管轄。現今,該基地已成為美國對非洲、印度洋海域及其周邊地區遂行軍事及民事行動最為重要的“前沿陣地”。

目前,該基地駐紮著美陸、海、空軍和海軍陸戰隊,部署有P-3C反潛巡邏機、F-16戰鬥機等武器裝備,常年保持著4000人的駐軍規模,官兵定期進行輪換。主要遂行情報搜集、為非洲國家軍隊提供培訓、打擊海盜等任務。此外,美國為打擊恐怖分子成立的“非洲之角聯合特種部隊”司令部也設在這裡。

隨著全球反恐戰略的持續推進,美國認為,非洲是未步入全球化的“裂縫地區”,長期的貧窮和戰亂容易使非洲成為“基地”組織和其他恐怖組織的根據地和避風港,可能會給美國帶來安全隱患,甚至可能導致美國全球反恐戰爭功虧一簣。

基於以上考慮,美國將“非洲之角”和“撒哈拉地帶”附近地區作為反恐的重點區域,而吉布地正處在美軍反恐關注的核心地帶。從吉布地美軍基地向東南16公里就是索馬里,美軍無人機從該基地起飛,數分鐘內就可飛抵葉門和索馬里上空,能夠快速獲取恐怖組織活動的情報資訊,並實施精確“斬首”行動。

2012年,美軍海豹突擊隊從吉布地基地出動數架直升機,成功解救了被索馬里海盜綁架的美國和丹麥人質。此外,近年來美國頻繁使用無人機對“聖靈抵抗軍”和“伊斯蘭青年党”進行精確打擊,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該基地的部署優勢。

遏制其他大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也是美國不惜重金打造吉布地基地的主要原因。近年來,世界各新興國家都在積極尋求與非洲國家合作,增強自身在非洲的影響力。印度通過開展“援助換石油”計畫,進一步強化了在非洲的軟實力影響;巴西視非洲為“全球市場上最有利潤、最有前途、最有競爭力的地區之一”,雙邊貿易額逐年增加;俄羅斯在其大國戰略的指導下重返非洲,對非投資已經超過幾百億美元;中國同非洲國家之間的互利合作和貿易關係更是得到了長足發展。

世界各新興國家與非洲國家關係的日益密切,引發了美國的焦慮和擔憂。美國開始利用各種手段,擴大在非洲的影響力。軍事介入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近年來,美軍不斷加大吉布地軍事基地的建設力度,擴充駐軍員額,更新武器裝備,並依託該基地強化與非洲國家的軍事合作,企圖以軍事領域的滲透,搶佔對非關係的制高點,同時削弱和遏制其他國家的影響力,為主導非洲事務增加籌碼。

除此之外,美國重兵囤積吉布地,也彰顯了其對非洲資源的垂涎。長久以來,非洲不僅是美國主要的商品市場,更是美國最為重要的能源產地。當前,非洲每年石油出口總量的16%都流向了美國。早有機構預測,到2020年,美國所需石油的四分之一將來自非洲。

美國負責非洲事務的前副國務卿沃爾特就曾坦言,“非洲石油對我們來說是國家戰略利益,並將隨著我們的發展而變得越來越重要”。美軍不斷強化吉布地的軍事部署,有利於美國從非洲獲取更多資源,以便主導“第二個波斯灣”。

吉布地駐有日本海外第一個軍事基地

作為二戰戰敗國,日本《和平憲法》規定“禁止向海外派駐武裝力量”。但2009年3月,日本派遣海上自衛隊以打擊海盜的名義到達索馬里海域,在美國的協調下,吉布地同意其軍艦在吉布地進行補給休整,為此後日本在吉布地正式建立軍事基地埋下了伏筆。正是借助在吉布地的軍事基地,日本實現了從海外派兵到海外駐軍的重大突破。

2010年,日本租下了吉布地12萬平方米的軍事設施用地,並投入4000萬美元用於基地設施建設。2011年7月,日本駐吉布地基地正式啟用,該基地編制自衛隊員額180人,每4個月輪換一次,有兩架P-3C反潛巡邏機常駐該基地。日本作為吉布地的後來者,經過幾年的發展,其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這裡成為日本西進印度洋的一個重要戰略支點。

日本在吉布地建立軍事基地的根本目的在於借機謀求軍事大國的地位。新安保法案的通過並正式實施,標誌著日本已徹底顛覆了戰後體制,在謀求軍事大國的道路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在此之前,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日本都派遣了部分自衛隊參與相關軍事行動,但由於受到不能進入交戰區域的限制,自衛隊只參與了一些人道主義援助及掃雷作業行動,其實戰能力沒有得到檢驗。

擁有了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日本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向海外派遣軍事力量,將吉布地當作提升和檢驗軍事行動能力的“實驗田”,讓更多的自衛隊員和具有進攻能力的武器裝備走出本島,通過積極參與非洲軍事行動,核對總和提高戰鬥力,為成為名副其實的軍事大國作最後的鋪墊。

此外,同美國一樣,在吉布地建立軍事基地,也有助於日本爭奪非洲資源。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其經濟發展主要以持續的對外貿易為基礎,並依靠外部世界提供發展所需的各種能源和原材料。因此,資源的穩定供應對日本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非洲自然資源豐富,對日本維護其經濟安全穩定具有極強的吸引力。

據統計,日本石油、天然氣進口和90%的商品出口都要經由亞丁灣運輸,在每年駛過亞丁灣海域的船隻中,約有10%都來自日本。因此,保護亞丁灣附近海上能源與貿易通道的安全,就成為日本軍事力量部署的核心因素。吉布地扼守著亞丁灣,在這裡常態化部署兵力,可以獲得並鞏固能源、礦產等資源的供應管道,同時也可以借此與非洲的潛在資源生產國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關係。

更為重要的是,借助吉布地軍事基地,日本進一步鞏固了與美國的軍事同盟關係,擴大了軍事影響力。自“9·11”事件以來,美國以打擊恐怖主義為由,調整了對非政策,逐步加大在非洲的軍事存在。但實際上美國在非洲的盟友並不多,在非洲採取軍事行動顯得“勢單力薄”。日本通過與美軍在非洲開展軍事行動,強化了與美國的軍事同盟,同時又獲取了美國對日本海外派兵的最大支持。

法國駐吉布地軍事基地內的設施已相當完善,部署有登陸艦、戰鬥機和運輸機中隊,可供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空母艦進行停靠。

第13聯隊是法軍駐吉布地的主體力量,該聯隊是法國外籍軍團中唯一一支由陸、海、空三軍混合組成的部隊,主要遂行打擊海盜、在非洲開展軍事行動以及協助吉布地保衛領土安全等任務。另外,法國在吉布地還建有一個沙漠訓練基地,經常有法國特種部隊在此進行沙漠生存訓練,法國派往阿富汗、象牙海岸、馬里等國的部隊,也都有在這裡受訓的經歷。

非洲大陸曾是法國的傳統殖民地,也是法國核心利益所在地,在長達幾百年的殖民統治中,法國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已深及非洲大陸的每一個角落。但近些年來,非洲一些國家政局持續動盪,多國出現騷亂和武裝衝突,法國在非洲的主導地位受到嚴重衝擊。因此,像吉布地這樣的軍事基地便成為法國干預非洲事務、重新樹立主導形象的策源地。在近年來法國對利比亞、象牙海岸、馬里等國家採取的軍事行動中,吉布地軍事基地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法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擁有海外軍事基地的國家,數量僅次於美國。近年來,法國雖然取消了部分駐海外軍事基地,但仍保留了包括吉布地在內的14個海軍和4個空軍基地。這些基地大多位於全球戰略要衝地區,使法國具備了較強的全球軍事干預和兵力投送能力,有助於法國借助軍事實力積極介入國際事務。同時也可有效監視和防止其他國家利用戰略要地,部署進攻性武器,以防對法國本土構成威脅。

美國駐軍吉布地的多重考量

美國駐吉布地軍事基地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起初由法國海外軍團使用,後移交吉布地政府。2002年,美國通過談判取得了該基地的使用權,並於2008年正式劃歸美軍非洲司令部管轄。現今,該基地已成為美國對非洲、印度洋海域及其周邊地區遂行軍事及民事行動最為重要的“前沿陣地”。

目前,該基地駐紮著美陸、海、空軍和海軍陸戰隊,部署有P-3C反潛巡邏機、F-16戰鬥機等武器裝備,常年保持著4000人的駐軍規模,官兵定期進行輪換。主要遂行情報搜集、為非洲國家軍隊提供培訓、打擊海盜等任務。此外,美國為打擊恐怖分子成立的“非洲之角聯合特種部隊”司令部也設在這裡。

隨著全球反恐戰略的持續推進,美國認為,非洲是未步入全球化的“裂縫地區”,長期的貧窮和戰亂容易使非洲成為“基地”組織和其他恐怖組織的根據地和避風港,可能會給美國帶來安全隱患,甚至可能導致美國全球反恐戰爭功虧一簣。

基於以上考慮,美國將“非洲之角”和“撒哈拉地帶”附近地區作為反恐的重點區域,而吉布地正處在美軍反恐關注的核心地帶。從吉布地美軍基地向東南16公里就是索馬里,美軍無人機從該基地起飛,數分鐘內就可飛抵葉門和索馬里上空,能夠快速獲取恐怖組織活動的情報資訊,並實施精確“斬首”行動。

2012年,美軍海豹突擊隊從吉布地基地出動數架直升機,成功解救了被索馬里海盜綁架的美國和丹麥人質。此外,近年來美國頻繁使用無人機對“聖靈抵抗軍”和“伊斯蘭青年党”進行精確打擊,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該基地的部署優勢。

遏制其他大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也是美國不惜重金打造吉布地基地的主要原因。近年來,世界各新興國家都在積極尋求與非洲國家合作,增強自身在非洲的影響力。印度通過開展“援助換石油”計畫,進一步強化了在非洲的軟實力影響;巴西視非洲為“全球市場上最有利潤、最有前途、最有競爭力的地區之一”,雙邊貿易額逐年增加;俄羅斯在其大國戰略的指導下重返非洲,對非投資已經超過幾百億美元;中國同非洲國家之間的互利合作和貿易關係更是得到了長足發展。

世界各新興國家與非洲國家關係的日益密切,引發了美國的焦慮和擔憂。美國開始利用各種手段,擴大在非洲的影響力。軍事介入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近年來,美軍不斷加大吉布地軍事基地的建設力度,擴充駐軍員額,更新武器裝備,並依託該基地強化與非洲國家的軍事合作,企圖以軍事領域的滲透,搶佔對非關係的制高點,同時削弱和遏制其他國家的影響力,為主導非洲事務增加籌碼。

除此之外,美國重兵囤積吉布地,也彰顯了其對非洲資源的垂涎。長久以來,非洲不僅是美國主要的商品市場,更是美國最為重要的能源產地。當前,非洲每年石油出口總量的16%都流向了美國。早有機構預測,到2020年,美國所需石油的四分之一將來自非洲。

美國負責非洲事務的前副國務卿沃爾特就曾坦言,“非洲石油對我們來說是國家戰略利益,並將隨著我們的發展而變得越來越重要”。美軍不斷強化吉布地的軍事部署,有利於美國從非洲獲取更多資源,以便主導“第二個波斯灣”。

吉布地駐有日本海外第一個軍事基地

作為二戰戰敗國,日本《和平憲法》規定“禁止向海外派駐武裝力量”。但2009年3月,日本派遣海上自衛隊以打擊海盜的名義到達索馬里海域,在美國的協調下,吉布地同意其軍艦在吉布地進行補給休整,為此後日本在吉布地正式建立軍事基地埋下了伏筆。正是借助在吉布地的軍事基地,日本實現了從海外派兵到海外駐軍的重大突破。

2010年,日本租下了吉布地12萬平方米的軍事設施用地,並投入4000萬美元用於基地設施建設。2011年7月,日本駐吉布地基地正式啟用,該基地編制自衛隊員額180人,每4個月輪換一次,有兩架P-3C反潛巡邏機常駐該基地。日本作為吉布地的後來者,經過幾年的發展,其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這裡成為日本西進印度洋的一個重要戰略支點。

日本在吉布地建立軍事基地的根本目的在於借機謀求軍事大國的地位。新安保法案的通過並正式實施,標誌著日本已徹底顛覆了戰後體制,在謀求軍事大國的道路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在此之前,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日本都派遣了部分自衛隊參與相關軍事行動,但由於受到不能進入交戰區域的限制,自衛隊只參與了一些人道主義援助及掃雷作業行動,其實戰能力沒有得到檢驗。

擁有了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日本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向海外派遣軍事力量,將吉布地當作提升和檢驗軍事行動能力的“實驗田”,讓更多的自衛隊員和具有進攻能力的武器裝備走出本島,通過積極參與非洲軍事行動,核對總和提高戰鬥力,為成為名副其實的軍事大國作最後的鋪墊。

此外,同美國一樣,在吉布地建立軍事基地,也有助於日本爭奪非洲資源。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其經濟發展主要以持續的對外貿易為基礎,並依靠外部世界提供發展所需的各種能源和原材料。因此,資源的穩定供應對日本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非洲自然資源豐富,對日本維護其經濟安全穩定具有極強的吸引力。

據統計,日本石油、天然氣進口和90%的商品出口都要經由亞丁灣運輸,在每年駛過亞丁灣海域的船隻中,約有10%都來自日本。因此,保護亞丁灣附近海上能源與貿易通道的安全,就成為日本軍事力量部署的核心因素。吉布地扼守著亞丁灣,在這裡常態化部署兵力,可以獲得並鞏固能源、礦產等資源的供應管道,同時也可以借此與非洲的潛在資源生產國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關係。

更為重要的是,借助吉布地軍事基地,日本進一步鞏固了與美國的軍事同盟關係,擴大了軍事影響力。自“9·11”事件以來,美國以打擊恐怖主義為由,調整了對非政策,逐步加大在非洲的軍事存在。但實際上美國在非洲的盟友並不多,在非洲採取軍事行動顯得“勢單力薄”。日本通過與美軍在非洲開展軍事行動,強化了與美國的軍事同盟,同時又獲取了美國對日本海外派兵的最大支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