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北緯30度的未解謎團:花山謎窟修建之謎

花山謎窟修建之謎

金字塔、獅身人面像 、百慕大三角、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神農架、諾亞方舟, 在人類還在為這些位於地球北緯30度附近, 神秘莫測的千古奇觀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 北緯30度附近, 又一千古奇觀——古花山迷窟驚現中國安徽屯溪。

屯溪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境內。 2001年10月, 當地農民在清除花山淤泥時, 驚異發現花山石窟群並非天然而生的溶洞, 而是巧奪天工的人工開鑿的洞窟, 內壁上人工鑿痕整齊美觀、清晰可辨。 地質學家據洞內35號石窟中一條5釐米的石鐘乳初步考證, 迷窟群可能始建於1700多年前的晉朝,

是目前中國發現的規模最大、品位最高、迷團最多、面積最大的古石窟遺址。

目前, 整個花山已探明的大小石窟36處, 大小不等的石窟呈線形分佈于安徽黃山市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約5平方公里的連綿群山中, 分佈線總長約5公里。 有的層層跌宕,

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擎天, 奇幻神秘;有的水波蕩漾, 迂回通幽。 而洞中無壁畫、無佛像、無文字、也無史料記載, 因此迷團叢生, 成為千古之迷。

與國內許多著名的天然溶洞相比, 花山謎窟並非天然生成的溶洞, 而是古人巧奪天工而成。 走進35號石窟, 宛如走進了一個地下宮殿, 石窟裡洞內套洞, 洞下有洞, 結構怪異。 奇怪的是, 在這深176米, 總體面積12000平方米的人工石洞裡既無壁畫又無佛像, 石窟岩壁上當年的鑿痕印跡至今依然清晰如初整齊美觀。 洞內還時能看見清澈見底的潭水, 常年不枯。 繼續前行, 一個45度左右的坡面, 寬15米, 長30米的大斜面讓人歎為觀止。 更巧的是, 這個大斜面的坡度正好是石窟外面山坡的坡度, 在古代科學技術相對落後的情況下,

開鑿工人是憑藉什麼儀器準確判斷出斜面開鑿的起始點及其坡度的恰到好處呢?在偌大的洞中聽不見回聲, 如此高超的建築設計能是1700年前的古人所為?石窟內沒發現任何生活用品, 沒有任何光源設備, 沒有煙火痕跡, 開採人員如何採光?人們最為疑惑的是, 如此隱蔽的工程是何人發動?開鑿如此巨大的石窟群意在何處?

據考證, 35號石窟開掘出的石料不下幾十萬立方米, 這些石料足以鋪就一條從黃山到杭州200公里的石路, 其他35個石窟開掘出的石料堆在一起豈不鋪天蓋地?奇怪的是, 這些石料現在根本不知被運往了何處。 如此之大的工程作何用途呢?有人說採石, 既然是採石, 露天開採豈不是更加省時省力?有人說屯兵, 還有人說是陵墓, 各說紛紜。 還有洞內的潭水從何而來?如果是新安江的水, 為何洞內水位要低於新安江水位2米?如果此水並不來自新安江, 那又來自何處呢?

與此同時, 在屯溪石窟群東側的歙縣煙村, 人們又發現了36座古石窟,

面積達數千平方米, 也同樣是古代人工開鑿而成, 兩處石窟群緊鄰, 形態相近。 在令人歎為觀止的黃山72峰腳下, 又出現神秘的72窟, 原本就疑團重重的千古奇觀又疑上加疑。

面對種種疑惑, 人們開始了種種推測

一、徽商屯鹽說:自古以來, 徽商的足跡遍及天下, 其中尤以明、清朝代的鹽商最為有名。而古徽州的對外運輸管道即為新安江,這些石窟是否由於屯放大量的貨物需要而開鑿。

二、皇陵說:有人認為,花山謎窟是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如此浩大的工程憑個人和民間組織是難以完成的,定由皇家所為,並且自古以來,古徽州就是一塊風水寶地,古言“生在蘇州、玩在揚州、葬在徽州”,這裡民風純樸,水文地理優越,極適合於建築皇陵,因此有人猜想花山謎窟是一座因戰亂換朝等歷史原因而未能完成的皇陵。

三、史前文明說:人們把北緯30度線稱作“神秘線”,在這條神秘線上分佈著許多神秘莫測、巧奪天工的世界奇觀。而花山謎窟也位於此位置,於是有人提出一個激動人心的猜想:花山謎窟定由外星人所為。

四、功能轉化說:這些石窟並非是某一個朝代某一個時期一次性完成的,而是

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斷開鑿而成的。最初可能是為採石,但後來人們又將它作為避難、屯兵、儲糧等用途。這種假說可以解釋同一石窟中石紋鑿痕不同、花紋圖案不同的現象。

五、採石說:眾所周知,古徽州是一個文化、經濟十分發達的地區,勤勞、智慧的先人不但給我們留下了燦爛的徽文化,還給我們留下許多氣勢磅礴、做工精巧的古民居、古橋、古道。花山謎窟恰處於新安江邊,大量石料是否通過新安江而運輸到徽州各地作為建材?

六、山丘說:上海復旦大學一位教授前來考察石窟時,花了大量時間在石窟區域四處考察,最後大膽提出:石窟群中的幾十萬立方石料運出洞口就地堆積,日積月累形成新的山丘。因為這一論點成立,石料去向之謎便可揭開。

七、道家福地說:離石窟不遠的地方有一個齊雲山,它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而道家是有喜歡群洞以作福地修身養道的傳說。從齊雲山到石窟群有新安江水路直達,這種猜想可以解釋石窟中有眾多石房之謎。

八、賀齊屯兵說:據《新安志》載,東漢時期,西元208年,孫權為削平黟、歙等地,派威武中郎賀齊屯兵于溪水之上。這些石窟可能就是賀齊部隊屯兵藏身之處,目前在石窟中發現的一些遺留物似乎能佐證這一點。

遺憾的是,種種猜測都不能完整、科學、令人信服地解釋石窟的種種迷團。於是,有人大膽提出天外文明說。這部分人認為,大多數北緯30度附近的眾多世界奇觀都有“天外文明”的假設,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解釋,我們能夠相信,大量的石料果真被外星人運去建金字塔了嗎?

其中尤以明、清朝代的鹽商最為有名。而古徽州的對外運輸管道即為新安江,這些石窟是否由於屯放大量的貨物需要而開鑿。

二、皇陵說:有人認為,花山謎窟是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如此浩大的工程憑個人和民間組織是難以完成的,定由皇家所為,並且自古以來,古徽州就是一塊風水寶地,古言“生在蘇州、玩在揚州、葬在徽州”,這裡民風純樸,水文地理優越,極適合於建築皇陵,因此有人猜想花山謎窟是一座因戰亂換朝等歷史原因而未能完成的皇陵。

三、史前文明說:人們把北緯30度線稱作“神秘線”,在這條神秘線上分佈著許多神秘莫測、巧奪天工的世界奇觀。而花山謎窟也位於此位置,於是有人提出一個激動人心的猜想:花山謎窟定由外星人所為。

四、功能轉化說:這些石窟並非是某一個朝代某一個時期一次性完成的,而是

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斷開鑿而成的。最初可能是為採石,但後來人們又將它作為避難、屯兵、儲糧等用途。這種假說可以解釋同一石窟中石紋鑿痕不同、花紋圖案不同的現象。

五、採石說:眾所周知,古徽州是一個文化、經濟十分發達的地區,勤勞、智慧的先人不但給我們留下了燦爛的徽文化,還給我們留下許多氣勢磅礴、做工精巧的古民居、古橋、古道。花山謎窟恰處於新安江邊,大量石料是否通過新安江而運輸到徽州各地作為建材?

六、山丘說:上海復旦大學一位教授前來考察石窟時,花了大量時間在石窟區域四處考察,最後大膽提出:石窟群中的幾十萬立方石料運出洞口就地堆積,日積月累形成新的山丘。因為這一論點成立,石料去向之謎便可揭開。

七、道家福地說:離石窟不遠的地方有一個齊雲山,它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而道家是有喜歡群洞以作福地修身養道的傳說。從齊雲山到石窟群有新安江水路直達,這種猜想可以解釋石窟中有眾多石房之謎。

八、賀齊屯兵說:據《新安志》載,東漢時期,西元208年,孫權為削平黟、歙等地,派威武中郎賀齊屯兵于溪水之上。這些石窟可能就是賀齊部隊屯兵藏身之處,目前在石窟中發現的一些遺留物似乎能佐證這一點。

遺憾的是,種種猜測都不能完整、科學、令人信服地解釋石窟的種種迷團。於是,有人大膽提出天外文明說。這部分人認為,大多數北緯30度附近的眾多世界奇觀都有“天外文明”的假設,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解釋,我們能夠相信,大量的石料果真被外星人運去建金字塔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