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恐怖離奇的自然災難謎團:海底的希臘古城毀滅之謎

海底的希臘古城毀滅之謎

2000年6月3日, 從埃及傳來的一個消息震驚了世界。 埃及和法國聯合考古隊在埃及北部港口城市亞歷山大附近的地中海海底發現了一座古希臘城市遺址。 希臘古城怎麼會在埃及?被海水淹沒了的到底是哪一座城市?為什麼古城會整體沉入大海?隨著海底古城被發現, 一個又一個的疑問湧現了出來。

由埃及和法國兩國考古人員組成的考古隊在亞歷山大港外的地中海連續調查和搜尋了兩年的時間, 終於在距亞歷山大港6千米, 6—8米深的淺海處發現了幾座淹沒在水底千年的古城。

考古學家們估計, 古城建於西元前6—7世紀, 即距今2500年的法老王時代。 除了許多完整無缺的建築物外, 考古學家還在遺址中發現了多尊法老像、獅身人面像以及拜占廷古幣等珍貴文物。

帶領這次考古活動的法國海底勘探家戈迪奧說:“所有東西都被沙覆蓋。

有些珍藏離水面僅30釐米, 有些卻有兩米……我們發現了完整無缺的城市, 時間在這些遺址中停住了。 ”

2000年的這次考古活動發現的古城包括伊拉克利翁、卡諾珀斯和門烏西斯等。 潛水夫在遺址中還驚訝地發現了許多保存完整的房屋、廟宇、港口設施以及巨大的神像。 據希臘神話所載, 這幾座各距1000米的古城, 當年以富庶的生活和高雅的藝術而聞名, 同時, 城裡還有不少供奉土地神塞拉皮斯、送子神伊希斯和冥神奧西裡斯等神祇的廟宇。

海底古城的發現被考古界譽為“水底考古史上最令人振奮的發現”。 因為在海底發現的這幾座城市, 曾多次出現在希臘悲劇、遊記和神話中, “浮出水面”的古城是證明它們的存在的實質證據。

千百年來, 古希臘的寓言、神話和史詩都先後多次提到, 地中海邊上曾經有過一個極其強盛和文明的城市群——古埃及的法老城。 根據古希臘史詩中的描述, 法老城高度發達的文明將同時代世界其他地方的文明遠遠地拋在後面。 但歷史學家們卻一直沒有找到這些古城確實存在過的任何證據, 直到近代考古技術的發展為人們進入深海考古提供了可能。

當身著潛水服的考古學家們最終潛入海底的時候, 他們全都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保存完整的房子, 富麗堂皇的廟宇, 相當現代化的港口設施和表現當年市民生活的巨型雕像……整個時間靜止的城市!從這座深埋在海洋裡的城市群可以看出, 法老城的居民是一個懂得享受生活的民族, 為了讓自己的日子舒適而快樂, 他們建造了寬敞明亮的住房, 精心設計了通風口、廁所和澡堂, 修建了雄偉宏大的露天娛樂場以及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統。

雖在埃及海岸被發現, 但古城的建築卻有著明顯的希臘風格。

考古學家們推測, 古城建成之後, 歷時千餘年才被毀滅, 而城市全盛時期也正是希臘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時候。 從史書記載也可以看到, 當時埃及和希臘的各種交往十分頻繁, 人員往來更是自由無阻, 可以想像, 當時的城市建設吸收了大量希臘等地的外來風格, 所以城中不少古物呈現為希臘風格也不足為奇。

柱式是主流歐式建築的基本形式,起源于古希臘。古希臘的建築從西元前7世紀末起,除屋架之外,均採用石材建造。由於石材的力學特性是抗壓不抗拉,這就決定了其結構特點是密柱短跨,而柱子、額枋和簷部的藝術處理又決定了建築的外立面形式。西元前6世紀,這種形式穩定下來,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被古羅馬人稱做“柱式”結構。

古希臘建築基本上有三種主要柱式:一是多立克柱式,其特點是比較粗大雄壯,沒有柱礎,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衛城的帕提農神廟採用的就是多立克柱式;二是愛奧尼柱式,其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愛奧尼柱又被稱為女性柱。愛奧尼柱由於其優雅高貴的氣質,廣泛出現在古希臘的大量建築中,如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廟和伊瑞克提翁神廟; 三是科斯林柱式,這種柱子比愛奧尼柱更為纖細,柱頭是毛莨葉形的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相對於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但是它在古希臘的應用並不廣泛。雅典的宙斯神廟採用的是科斯林柱式。

發現海底古城以後,埃及相關部門即對該海域進行了保護,除了體積較小的文物會被運到博物館展出外,當局讓其餘的遺跡繼續留在水底。被打撈上岸的文物包括:玄武岩法老王頭像、土地神塞拉皮斯的大理石頭像、送子女神伊希斯的無頭石像等。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傾向在這些文物中有非常明顯的體現。

根據考察,考古學家們估計,這幾座古城建於西元前7—前6世紀。其中伊拉克利翁很可能曾經是這一地區的經濟中心,不過自從亞歷山大城在西元前331年建成後,伊拉克利翁的經濟地位便被取代。由於遺跡中還發現了拜占廷時期的金幣和珠寶,因此人們相信,古城最遲是在7—8世紀左右突然消失的。

但是,這個城市群的滅亡過程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阿莫斯•努爾認為,城市淹沒於海底的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地震。大概在7世紀或8世紀的時候,一場突然降臨的大地震將整座城市毀滅,地殼運動使得城市整體下沉,最終沉入海底,歸於沉寂。

目前,海底古城仍然保存在海底,只有少量藝術品被擺在博物館展出。科學家們還在對這些海底古城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希望找到關於海底古城的更多資訊。

柱式是主流歐式建築的基本形式,起源于古希臘。古希臘的建築從西元前7世紀末起,除屋架之外,均採用石材建造。由於石材的力學特性是抗壓不抗拉,這就決定了其結構特點是密柱短跨,而柱子、額枋和簷部的藝術處理又決定了建築的外立面形式。西元前6世紀,這種形式穩定下來,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被古羅馬人稱做“柱式”結構。

古希臘建築基本上有三種主要柱式:一是多立克柱式,其特點是比較粗大雄壯,沒有柱礎,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衛城的帕提農神廟採用的就是多立克柱式;二是愛奧尼柱式,其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愛奧尼柱又被稱為女性柱。愛奧尼柱由於其優雅高貴的氣質,廣泛出現在古希臘的大量建築中,如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廟和伊瑞克提翁神廟; 三是科斯林柱式,這種柱子比愛奧尼柱更為纖細,柱頭是毛莨葉形的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相對於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但是它在古希臘的應用並不廣泛。雅典的宙斯神廟採用的是科斯林柱式。

發現海底古城以後,埃及相關部門即對該海域進行了保護,除了體積較小的文物會被運到博物館展出外,當局讓其餘的遺跡繼續留在水底。被打撈上岸的文物包括:玄武岩法老王頭像、土地神塞拉皮斯的大理石頭像、送子女神伊希斯的無頭石像等。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傾向在這些文物中有非常明顯的體現。

根據考察,考古學家們估計,這幾座古城建於西元前7—前6世紀。其中伊拉克利翁很可能曾經是這一地區的經濟中心,不過自從亞歷山大城在西元前331年建成後,伊拉克利翁的經濟地位便被取代。由於遺跡中還發現了拜占廷時期的金幣和珠寶,因此人們相信,古城最遲是在7—8世紀左右突然消失的。

但是,這個城市群的滅亡過程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阿莫斯•努爾認為,城市淹沒於海底的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地震。大概在7世紀或8世紀的時候,一場突然降臨的大地震將整座城市毀滅,地殼運動使得城市整體下沉,最終沉入海底,歸於沉寂。

目前,海底古城仍然保存在海底,只有少量藝術品被擺在博物館展出。科學家們還在對這些海底古城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希望找到關於海底古城的更多資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