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國足首位“洋教練”,足協請不起,還是“桑塔納”出的錢

現在提起“國足”是個傷心的話題, 不過曾今的中國足球卻叫人十分懷念。 中國隊歷史上有過三次巔峰:第一次是1949-1966年期間, 雖然那時中國隊退出了國際足聯, 但是在亞洲卻是數一數二的強隊, 甚至一度達到世界八強朝鮮隊的水準。 第二次是1966-1988年, 1984年的尼赫魯金杯賽上中國隊憑藉趙達裕的進球意外的1:0擊敗了世界盃冠軍阿根廷隊。 第三次就是“米盧”時代, 成功的實現“沖出亞洲”的目標, 首次入圍世界盃。

將“國足”的問題歸根于教練, 所以1992年5月中國足協決定聘請外國教練, 但是外教的工資卻是足協的一大難題。 這時候上海大眾站了出來, 並表示願意出錢聘請外教, 但條件是必須選擇德國教練。 於是首位外國教練克勞斯·施拉普納來到了中國, 中國球迷親切的稱之為“老施”。

“老施”來到中國大受歡迎, 人們對這個德國老頭抱有極大的期望。 上海大眾也不例外, 不僅自掏腰包負責老施的全部薪水, 還送給他一輛由中國生產的上海大眾汽車-桑塔納。 車門上印有“沖出亞洲”四個大字, 將足球和汽車完美捆綁。 現在看來這筆買賣真的很划算, 相當於請了一位巨星代言, “擁有大眾桑塔納 , 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個口號逐漸深入人心。

大眾當時給予施拉普納的年薪高達60萬美元, 這在當時的確是個天文數字, 能在上海買下半個社區。 要知道當時國家隊隊員范志毅的工資才126元。 不光如此當時贈與施拉普納的那輛上海大眾桑塔納也價值不菲, 1986年國家首次宣佈允許私人擁有汽車。

一輛桑塔納在90年代初的價格是24萬, 工薪階層以那點工資根本買不起。

桑塔納是當時的中國能夠生產出的最好的汽車了, 第一批桑塔納有89000台是全進口零部件組裝而成。 而後逐漸完成國產化, 從國產化率不到6%, 發展到1990年, 桑塔納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60%;到1997年,

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 價格也越來越便宜, 從24萬逐步降至7萬元左右, 這才讓桑塔納走進尋常百姓家。

不過對於老施來說, 桑塔納真的有點落伍了。 他來中國以前在德國有三部座駕, 一部保時捷911、一部甲殼蟲還有一輛打獵用的越野車。

德國人施拉普納很清楚桑塔納的檔次,這在歐洲被稱作Passat B2,也就是第二代帕薩特,不過早在1988年就停產了,沒想到到了中國卻成了香饃饃。雖然是淘汰產品,施拉普納還是悻然接受了它,總比騎著自行車要好些吧。

德國人施拉普納很清楚桑塔納的檔次,這在歐洲被稱作Passat B2,也就是第二代帕薩特,不過早在1988年就停產了,沒想到到了中國卻成了香饃饃。雖然是淘汰產品,施拉普納還是悻然接受了它,總比騎著自行車要好些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