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景德鎮吸引人才“鳳還巢 “景漂”不再漂 “創客”創業歸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 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 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景德鎮珠山區古街

近年來, 江西景德鎮市中心城區珠山區通過陶瓷這一極具傳統文化特色載體, 大力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 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海內外陶藝家、青年學生和“創客”前來尋夢創業, 形成獨特的“景漂”現象。 同時, 一大批曾經在景德鎮生活、學習、工作, 並從這裡走出去的企業家、藝術家、專家學者, 又紛紛回到景德鎮, 湧現了一股高學歷、高層次人才的回鄉創業潮, 他們傳承文化、投資興業, 成為繼“景漂”之後又一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與社會現象——“景歸”。

構築人才競爭新優勢

作為享譽世界的瓷都, 陶瓷產業一直既是景德鎮的立市之本, 也是珠山區的發展之源。

然而, 20世紀90年代, 景德鎮陶瓷產業長期徘徊在低谷:國有瓷廠在市場競爭中逐漸退出,

民營企業始終上不了規模;在“景德鎮”這個金字招牌下, 真正知名的品牌卻少之又少;人才難引進, 本土培養的許多高層次陶瓷人才大量流失……

“創新發展呼喚創新人才, 人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 ”景德鎮市委書記鐘志生表示。

珠山區牢固樹立創新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的理念, 加大招智引才力度, 在政策上率先“發力”, 出臺《關於鼓勵支持“景漂·景歸”創新創業的意見》, 從設立創業專項扶持基金、提供多管道融資支援、打造平臺孵化器支持、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等方面出臺措施, 為陶瓷人才集聚提供政策支撐和優質服務。 一系列舉措對各類人才產生了“虹吸效應”, 國內外知名企業、各類創新創業的陶瓷人才不斷集聚回流,

豐富的人才資源對產業的支撐作用不斷凸顯, 陶瓷文創產業在轉型發展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搭建人才發展新平臺

栽好梧桐引鳳來, 築實巢穴迎雁歸。 近年來, 景德鎮提出打造為創業的樂土、藝術的天堂和文化的高地。

珠山區著眼於城市環境的改善, 結合文化特質改造背街小巷, 為城市“塑形”, 為城市“鑄魂”, 為“景漂·景歸”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 與此同時, 立足傳統陶瓷產業轉型升級, 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積極打造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園、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文創街區, 吸引全球陶藝家、企業家落戶。

以高端藝術陶瓷企業為主的三寶國際瓷穀, 通過搭建“展示、培訓、孵化、交流、電商”五大平臺,

現已累計引進企業近200家, 集聚各類“景漂·景歸”2000多人, 並薈萃了一大批專門從事陶瓷藝術設計的高層次人才;為“景漂·景歸”構建一條陶瓷創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品牌塑造的全產業鏈, 已成為“景漂·景歸”族的“學習地、生活地、創業地、成功地”。

撐起產業發展新天地

今年5月份, 全球知名整合設計集團洛可哥投資5億元, 在珠山區三寶國際瓷谷建設“景德鎮設計”品牌線下載體——洛客景德鎮設計中心。 項目建成後, 作為一個陶瓷設計全產業鏈孵化基地, 每年至少孵化5個線下團隊, 發展1000名線上設計人才, 打造一個以創新產品為核心的互聯網社會化眾創平臺, 為陶瓷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設計人才, 也為“景漂·景歸”族創新創業提供支援。

前不久, 知名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網庫入駐珠山區, 建設日用陶瓷產業信用認證中心、日用陶瓷產業網上交易中心、日用陶瓷產業金融結算中心、日用陶瓷產業好單品體驗中心和互聯網人才培訓基地等專案, 這將極大促進珠山區電子商務發展, 也將為“景漂·景歸”族創新創業提供平臺支援。

“作為瓷都對話世界的視窗, 我們將極力打造陶瓷人才‘矽谷’, 力爭用軟環境優服務吸引更多優秀‘景漂·景歸’在這片熱土創新創業, 把珠山區打造成為陶瓷人才首選地, 彙聚世界陶瓷人才, 為陶瓷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珠山區委書記林衛春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