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閆家鄉: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

“以前的撂荒地, 今年在鄉村幹部的鼓勵下, 我們種成了漢麻, 收效不錯。 ”大場村民馬利目高興的說道。

“剛剛過去的一年, 閆家鄉緊緊圍繞“畜牧強鄉、勞務富鄉、旅遊興鄉”目標,

按照“農業保穩定、產業促增收、項目強基礎、實幹奔小康”的發展理念, 充分發揮黨委領導、黨員帶頭、先進帶動的作用, 助推全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 ”閆家鄉黨委書記李國鋒說道。

2017年, 閆家鄉持續發展特色農業,

增加農民收入, 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 擴大優質馬鈴薯和雙壟溝播玉米、大麻的種植面積。 在操場村、神樹村種植脫毒馬鈴薯種薯1000畝, 建設閆家鄉種薯擴繁示範點;在大場村種植大麻300畝, 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在三友、大場、車古等村種植優質牧草1000畝, 解決養殖戶冬季飼草不足的問題;投資3萬元, 依託秦牧源種養業合作社, 在車古村流轉土地100畝栽植烏龍頭, 建成烏龍頭試驗示範基地。

“鄉上結合實際, 發展老百姓願意幹, 有興趣幹的致富產業。 ”閆家鄉負責人李雁青說。 閆家鄉地處關山林緣區, 地多人少, 由於草資源豐富, 被列入東部基礎母畜繁育示範點。 為此, 鄉上利用這一優勢, 千方百計鼓勵發展養殖業, 帶領幫助群眾快速走上小康路。

車古村民馬建康就是通過養牛走上致富路的一員。 馬建康說, 在自己養牛致富的同時, 我也有信心帶動車古村大部分養牛戶富裕起來。

為解決群眾養殖資金短缺的問題, 讓養殖戶擴大規模, 張家川縣通過建立村級扶貧資金互助協會, 對養殖戶從資金、技術、政策等方面給予幫助, 使更多的農戶通過養殖發家致富。 全鄉14個互助協會資金達到1041.57萬元, 入會會員700余戶, 累計借款347戶965萬元。 利用互助協會資金新增5頭牛以上養殖戶19戶, 50只羊以上養殖戶24戶。 同時加強貧困群眾技能培訓, 發揮互助協會貸款作用,

鼓勵群眾發展清真餐飲業, 帶動更多的群眾創業就業。

要致富, 先修路。 閆家鄉圍繞交通基礎建設發展規劃, 全力推進村組道路建設, 竭盡全力打通群眾便利出行的“最後一公里”。 投資39.2萬元在後山村硬化通組道路1.4公里, 投資1.56萬元搭建涵洞兩道12米;投資56萬元在陳廟村硬化村組道路2公里, 2.16萬元修建攔水帶270米, 1.2萬元修建護坡12米。

“這些年變化實在太大了,房子寬敞了,道路硬化了,路燈也都架上了,我們村子的環境也好了,日子比城裡還美”。說起村裡這幾年的變化,從小就生活在閆家村的一位老大爺感慨萬千。2017年,全鄉有88戶D級危房,其中79戶主體已完工;2016年的66戶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全面完成;2017年的103戶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已完成主體建設任務88戶;閆家村、陳廟村文化廣場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在朝陽、付堡、花山、陳廟、草川梁等7村共補植補造退耕還林苗木955畝;在閆家S305省道沿線,湯峪河沿岸,閆家易地扶貧搬遷點,朝陽村馬原路段共栽植馬尾松、紅葉李1000餘株;投資25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25盞、亮化美化3750平方米。

“這些年變化實在太大了,房子寬敞了,道路硬化了,路燈也都架上了,我們村子的環境也好了,日子比城裡還美”。說起村裡這幾年的變化,從小就生活在閆家村的一位老大爺感慨萬千。2017年,全鄉有88戶D級危房,其中79戶主體已完工;2016年的66戶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全面完成;2017年的103戶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已完成主體建設任務88戶;閆家村、陳廟村文化廣場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在朝陽、付堡、花山、陳廟、草川梁等7村共補植補造退耕還林苗木955畝;在閆家S305省道沿線,湯峪河沿岸,閆家易地扶貧搬遷點,朝陽村馬原路段共栽植馬尾松、紅葉李1000餘株;投資25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25盞、亮化美化3750平方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