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聊城:非遺項目集粹水上古城迎新年

為弘揚聊城非遺民俗文化, 促進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活躍景區旅遊文化氛圍, 元旦假期, 中華水上古城舉行了大型民俗文化展演,

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和市民參觀、體驗。 圖為來自聊城市張爐集鎮張爐集村的張宗陣向遊客展示自己創作的烙畫葫蘆作品《九龍圖》。

東昌古錦製作技藝傳承人梁平和徒弟宋煥芝展示東昌古錦製作技藝。 梁平自少年開始便隨母親穆其英學習紡線織布,

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 利用業餘時間系統地整理了東昌古錦製作技藝, 還在中華水上古城南大街成立了魯西民間藝術體驗館, 自籌資金收集了多台織布機, 開發了多款東昌老粗布產品, 在體驗館向徒弟和愛好者傳授東昌古錦製作技藝, 節假日還走向街頭, 讓市民及遊客體驗紡線及織布過程。

東昌剪紙展演。 今年77歲的靳勤珠是東昌剪紙傳承人, 聊城剪紙藝術家協會理事, 老家莘縣, 自幼跟隨外祖母和母親學習民間剪紙技藝。 她的代表作有《水城之春》《水滸108將》等, 作品多次獲獎。

東昌泥塑展演。 王柏旺, 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聊城市美術家協會會員、非物質文化遺產東昌泥塑傳承人。 2008年, 他的兩幅國畫作品被奧運會組委會收藏;2013年, 參加央視第三屆迎春書畫頻道優秀作品展播;曾與周建國等四人為陽谷文廟製作大型迷魂陣作品, 為東昌賓館製作大型浮雕, 為中華水上古城繪製過多處古建築彩繪和牆體彩繪;2016年, 參加文化部非遺傳承人泥面塑研修、研習、培訓;還曾為淄博琉璃廠民國時期生產過程再現泥面塑組雕作品, 受到省博物館的高度評價。

東昌面塑展演。 梁平, 東昌面塑傳承人、魯西民間藝術體驗館館長。 她自幼就對面塑感興趣, 並跟祖母學做各種造型饅頭, 後來全身心投入面塑藝術創作事業。 作為東昌面塑的旗幟性人物, 她目前正在思考如何把更多的聊城元素融入面塑, 以面塑場景來展現聊城過去百餘年的發展。 她給2018年的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希望自己的面塑作品能進入山東省博物館。

五穀畫家族傳承第五代傳承人劉立曾向遊客展示自己的五穀畫作品。五穀糧食畫是以各類植物種子和五穀雜糧為本體,通過粘、貼、拼、雕等手段,利用其它附料粘貼而成的山水、人物、花鳥、卡通、抽象等形象的畫面,運用構圖、線條、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對其進行特殊處理所形成的圖畫。

遊客在木版年畫第七代傳承人徐秀貞的指導下,體驗木版年畫製作。現年66歲的徐秀貞是聊城市東昌府區人,年輕時由於工作關係接觸到年畫,並逐漸愛上了年畫藝術;繼而結識到年畫藝人,並拜在東昌府區梁水鎮老藝人相連階門下,學習年畫製作技藝,從此與年畫結下不解之緣。

幾名女大學生在向武氏糖畫傳承人武長勇瞭解糖畫製作知識。2017年10月,武長勇被聊城江北水城旅遊度假區文化旅遊局命名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武氏糖畫代表性傳承人。

著名沙書藝術家魏翌海展示自己的書法作品。魏翌海從小即在祖父和父親的指導下追隨書法藝術,勤奮臨帖、習書,打下堅實的傳統書法功底,其作品以隸書為主,後攻魏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五穀畫家族傳承第五代傳承人劉立曾向遊客展示自己的五穀畫作品。五穀糧食畫是以各類植物種子和五穀雜糧為本體,通過粘、貼、拼、雕等手段,利用其它附料粘貼而成的山水、人物、花鳥、卡通、抽象等形象的畫面,運用構圖、線條、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對其進行特殊處理所形成的圖畫。

遊客在木版年畫第七代傳承人徐秀貞的指導下,體驗木版年畫製作。現年66歲的徐秀貞是聊城市東昌府區人,年輕時由於工作關係接觸到年畫,並逐漸愛上了年畫藝術;繼而結識到年畫藝人,並拜在東昌府區梁水鎮老藝人相連階門下,學習年畫製作技藝,從此與年畫結下不解之緣。

幾名女大學生在向武氏糖畫傳承人武長勇瞭解糖畫製作知識。2017年10月,武長勇被聊城江北水城旅遊度假區文化旅遊局命名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武氏糖畫代表性傳承人。

著名沙書藝術家魏翌海展示自己的書法作品。魏翌海從小即在祖父和父親的指導下追隨書法藝術,勤奮臨帖、習書,打下堅實的傳統書法功底,其作品以隸書為主,後攻魏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