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要通知!洛陽白馬寺2018年“馬寺鐘聲”元旦祈福因故取消!

白馬寺祈福活動取消

據洛陽交警資訊:接有關部門通知,

原定於12月31日晚間至元月1日淩晨舉行的

2018“馬寺鐘聲”新年祈福活動因故取消,

請大家不要前往, 避免造成擁堵。

​2018年, 元旦來嘍~

在洛陽的傳統習俗裡,

每逢春節、元宵節等日子,

人們都會到寺院燒香、祈福。


在悠揚的鐘聲裡,

在嫋嫋的香火中,

祈求來年平順安康。

而洛陽人祈福的最佳地點, 當然就屬那些古寺名刹了!

洛陽古往今來,

佛教興盛

洛陽的山山水水早已沉浸在香火、鐘聲之中。



既然今年白馬寺元旦祈福取消

小編這就帶大家

走進洛陽其他香火也很旺的寺廟,

一起去祈福~


關林


關林廟,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南七公里的關林鎮, 北依隋唐故城, 南臨龍門石窟, 西望熊耳青黛, 東傍伊水清流, 是武聖關羽的葬首之所, 也是我國唯一的“林、廟、”合祀的古代經典建築, 始建於漢代, 重修于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

占地180畝, 現存明清殿宇廊廡150餘間。

地址:洛陽市關林鎮

靈山寺


靈山寺, 原名報忠寺、報恩寺, 亦名鳳凰寺。 在洛陽市西南40公里, 今宜陽縣城西靈山北麓, 背依山崖, 面臨洛河, 坐南朝北, 和多數中國佛寺方向迥異。 相傳周靈王寢葬於此, 故名其山為靈山, 靈山寺也因此得名。 寺內建築原有山門、前殿、毗盧殿、大雄殿、藏經後樓及左右配殿等。現僅存山門、中佛殿(又名大悲殿)和大雄殿等。

地址:洛陽市宜陽縣城西8公里

香山寺


龍門香山寺緊鄰龍門石窟。香山寺已歷經1400多年的滄桑,一直以來法音綿延,香火熾盛。如今經過第五次修復後的香山寺整個建築新舊一體,氣勢磅礴,與龍門西山石窟隔河相望,與龍門東山石窟,白園並立.

地址:洛陽龍門石窟景區內

玄奘寺


玄奘寺又名唐僧寺,玄奘寺始建于北魏,原名靈岩寺。後人為表示對玄奘法師的懷念,又改名為唐僧寺。1996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老居士拜謁唐僧寺,提議更名為“玄奘寺"並親題“玄奘寺"匾額。

地址:洛陽偃師市唐玄路

福先寺


福先寺坐南朝北,背依洛水而面眺邙山,與傳統的寺院風格迥異。1922年,重修寺院後,軍閥吳佩孚的參謀長張佐民為山門門額題"古唐寺"三字,保留至今。

地址:洛陽東花壇東北唐寺門村內

龍馬負圖寺

​​

龍馬負圖寺是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發現地。該寺因有龍馬“負圖出於孟河之中”而得名,是中原河洛文化尋根問祖的旅遊聖地,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發現地,中國易學文化的發源地,距今已有1600餘年。該寺北臨黃河,南依邙山,寺前緊鄰圖河故道,規模宏偉,供殿巍峨,山門峻拔,前有崇邙橫臥,後有大河奔湧。

地址:洛陽市孟津縣會盟鎮

廣化寺


廣化寺 ,是北魏所建龍門八寺之一。寺前山坡建有石階,中有五層高大建築包括高山門、天王殿、伽藍殿、三藏殿、地藏殿。廣化寺坐落在龍門村西的山崗上。唐朝時,天竺國僧人善無畏來中國傳揚佛法,西元724年隨唐玄宗來洛,735年圓寂於洛陽大善寺,後遷葬于龍門廣化寺。758年,唐肅宗於廣化寺為無畏禪師立了行狀碑。寺中尚建有無畏師塔等。

地址:洛陽市洛龍區龍門鎮龍門石窟北500米處山崖。

觀音寺


觀音寺坐南朝北,前低後高,走進門去,依次可以看到一座碩大的山門,高聳的鐘樓,三間大的頭殿、二殿、三殿(正佛殿),精緻的石砌“一步三空橋”,左右對稱的迎旭閣、橫霞閣及兩孔石窯。窟後建有一座高臺,上有大湯王殿及東西廂房。臺上栽植數株銀杏樹和“扭筋蓮花柏”,遊人可在此盡享前人留下的餘蔭。觀音寺中還有湯王池、洗心井等名景,池中或井中的水位無論旱澇,始終如一,堪稱一絕。

地址: 洛陽觀音寺位於洛陽市汝陽縣城東南十多公里的黃屯村南面,聖王台村北坡。

皇覺寺

​​

以泉水飲譽古今的“皇覺寺”。據《洛陽縣誌》所載,該寺始建於唐朝開元十年(722年),因系皇家寺院而得名。原本規模宏大,後屢遭損毀,現僅存伽藍殿和西廂房。伽藍殿背依龍門山南麓,殿內原有壁畫,現在多已湮滅。頂為硬山式,青磚青瓦,五脊六獸。西廂房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殿前有一直徑一米餘的磚砌古井,水清且淺,人稱水甘無垢。

地址: 伊川郭寨村,終村東南的半坡民居附近。

風穴寺


寺始建于東漢初平元年(西元190年),毀于董卓之亂,重建于北齊,距今有1800餘年的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因當時滿山野花,芳香鬱積,故名香積寺。又因寺北山峰林立,崢嶸奇秀,故名"千峰寺"。隋代又名千峰寺。後漢乾祐三年改為白雲寺。北魏重建寺院時,寺院地點定在白馬石溝中的銀洞山下。曾與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齊名,被稱為“中原四大名刹”。

地址: 河南省汝州市東北九公里風穴山。

古唐寺


古唐寺原名福先寺,始建於唐朝,原址在今瀍河區塔灣村西頭"唐寺崖"處。明朝洛河氾濫,將寺沖毀。洪水過後,鄉民將寺中留存的部分遺物北移數裡,重建寺院。1922年,重修寺院後,軍閥吳佩孚的參謀長張佐民為山門門額題"古唐寺"三字,保留至今。

地址: 洛陽東郊唐寺門村內。

藏梅寺


舊時香火鼎盛,規模宏大,有四層院落,頭層為四大天王殿,殿前東壁塑有黃巢坐像,披盔戴甲,氣勢不凡。據《鞏縣志》記載,唐代黃巢起義西伐長安時,曾在此駐兵,並挖洞貯糧。直到今天,附近還有閱兵台、練兵場、飲馬泉等舊名。二層大殿供彌勒佛像。三層為大雄寶殿,供釋迦牟尼佛。最後一層是僧人居所。藏梅寺位於青龍河谷中,峰巒拱秀,溪流縈回,林木蔥郁,幽靜秀美。

地址:洛陽市偃師縣顧縣鄉回龍灣村。

白雲觀


這是一座利用溝坡建成的有地面建築和窯洞的道觀。這裡景色秀美,北眺黃河,南瞻首陽山舜帝廟,東有伯夷、叔齊扣馬諫阻處,西有李密飲酒台。白雲觀原有祖師殿、崇聖母殿、老君殿、玉皇大帝殿,解放後均拆除。1988年,附近的善男信女集資在原址上重建了玉皇殿,五明三暗,單簷歇山,琉璃瓦,紅門紅柱,在綠樹叢中十分耐看。東西依山崖鑿窯洞十余孔,奉祀民間信仰諸神。山下原有九龍殿和盛唐寺,均毀。觀內散存有清代石碑數通。白雲觀每月初一、十五有廟會。

地址:孟津縣老城鄉東良村東南半公里許的邙嶺翠雲山北半坡上。

呂祖庵


該庵依山臨水,庵院小巧玲瓏, 風景清幽,歷來就是避暑勝地。原廟內各殿塑像、經卷、法器和簽板均毀于“文革”中。1981年,洛陽市文物部門曾予修繕,1993年又進行了擴建,1996年洛陽市政府撥款重修呂祖廟,除恢復主殿純陽殿——呂祖像、副殿崇聖殿——呂祖父母像外,又於山門兩側配房增塑了八仙像,稱八仙殿,前院兩垣內壁增修了兩幅大型青磚浮雕—“孔子間道、老子出寒山”,“呂祖斬赤龍、黃鶴一去不復還”和“琉璃二龍戲珠”。

地址:邙山234國道附近,36路車直達。

高龍中嶽廟


大殿面闊三間,為單簷歇山式,四面簷部皆用斗拱,室內樑柱又用斗拱,顯得十分華麗,且均有彩繪;殿頂山脊上壘砌精美的雕刻圖案,有魚躍龍門、祥龍騰雲、吉祥(象)圖等;四角戧脊上原有韓信、龐涓、子都、羅成塑像,“文革”時被毀。依中軸線,大殿前有兩座三間寬青瓦房殿堂,二殿兩旁有精緻角房,大殿后有寢宮數間,亦為青磚青瓦。

地址:洛陽高龍鄉縣城西南高龍鄉高龍村東0.5公里處。

上清宮


上清宮又名青牛觀,僅在於它是老子拴牛處。老子拴了青牛,步上翠雲峰煉丹,他的青牛在此等他。唐代建觀。也許是廟觀儼然吧,煉丹處也就被挪到了這裡。觀內佈設了煉丹洞,架起了煉丹爐,立了一塊八卦陰陽壁,還有一堆黃土,道是“孔子問禮台”。

地址:洛陽上清宮森林公園下嶺,道北三路,往東1000米。

下清宮


下清宮又名青牛觀,位於洛陽上清宮森林公園下嶺。僅在於它是老子拴牛處。老子拴了青牛,步上翠雲峰煉丹,他的青牛在此等他。唐代建觀。也許是廟觀儼然吧,煉丹處也就被挪到了這裡。觀內佈設了煉丹洞,架起了煉丹爐,立了一塊八卦陰陽壁,還有一堆黃土,道是「孔子問禮台」。

下清宮。正是洛陽八景中“邙山晚眺”的立足點,整個宮觀被攬在邙山鎮嶽村襟懷之內。其山門南邊是建華玻璃廠,其後牆北邊不遠處就是上清宮。


好啦,

洛陽祈福寺廟都在這了,

趕快告訴家人朋友,

趁著年還沒過完一起去拜拜吧!

最後,小編在這裡祝大家,

2018年 360度全方面好運呐~~

寺內建築原有山門、前殿、毗盧殿、大雄殿、藏經後樓及左右配殿等。現僅存山門、中佛殿(又名大悲殿)和大雄殿等。

地址:洛陽市宜陽縣城西8公里

香山寺


龍門香山寺緊鄰龍門石窟。香山寺已歷經1400多年的滄桑,一直以來法音綿延,香火熾盛。如今經過第五次修復後的香山寺整個建築新舊一體,氣勢磅礴,與龍門西山石窟隔河相望,與龍門東山石窟,白園並立.

地址:洛陽龍門石窟景區內

玄奘寺


玄奘寺又名唐僧寺,玄奘寺始建于北魏,原名靈岩寺。後人為表示對玄奘法師的懷念,又改名為唐僧寺。1996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老居士拜謁唐僧寺,提議更名為“玄奘寺"並親題“玄奘寺"匾額。

地址:洛陽偃師市唐玄路

福先寺


福先寺坐南朝北,背依洛水而面眺邙山,與傳統的寺院風格迥異。1922年,重修寺院後,軍閥吳佩孚的參謀長張佐民為山門門額題"古唐寺"三字,保留至今。

地址:洛陽東花壇東北唐寺門村內

龍馬負圖寺

​​

龍馬負圖寺是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發現地。該寺因有龍馬“負圖出於孟河之中”而得名,是中原河洛文化尋根問祖的旅遊聖地,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發現地,中國易學文化的發源地,距今已有1600餘年。該寺北臨黃河,南依邙山,寺前緊鄰圖河故道,規模宏偉,供殿巍峨,山門峻拔,前有崇邙橫臥,後有大河奔湧。

地址:洛陽市孟津縣會盟鎮

廣化寺


廣化寺 ,是北魏所建龍門八寺之一。寺前山坡建有石階,中有五層高大建築包括高山門、天王殿、伽藍殿、三藏殿、地藏殿。廣化寺坐落在龍門村西的山崗上。唐朝時,天竺國僧人善無畏來中國傳揚佛法,西元724年隨唐玄宗來洛,735年圓寂於洛陽大善寺,後遷葬于龍門廣化寺。758年,唐肅宗於廣化寺為無畏禪師立了行狀碑。寺中尚建有無畏師塔等。

地址:洛陽市洛龍區龍門鎮龍門石窟北500米處山崖。

觀音寺


觀音寺坐南朝北,前低後高,走進門去,依次可以看到一座碩大的山門,高聳的鐘樓,三間大的頭殿、二殿、三殿(正佛殿),精緻的石砌“一步三空橋”,左右對稱的迎旭閣、橫霞閣及兩孔石窯。窟後建有一座高臺,上有大湯王殿及東西廂房。臺上栽植數株銀杏樹和“扭筋蓮花柏”,遊人可在此盡享前人留下的餘蔭。觀音寺中還有湯王池、洗心井等名景,池中或井中的水位無論旱澇,始終如一,堪稱一絕。

地址: 洛陽觀音寺位於洛陽市汝陽縣城東南十多公里的黃屯村南面,聖王台村北坡。

皇覺寺

​​

以泉水飲譽古今的“皇覺寺”。據《洛陽縣誌》所載,該寺始建於唐朝開元十年(722年),因系皇家寺院而得名。原本規模宏大,後屢遭損毀,現僅存伽藍殿和西廂房。伽藍殿背依龍門山南麓,殿內原有壁畫,現在多已湮滅。頂為硬山式,青磚青瓦,五脊六獸。西廂房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殿前有一直徑一米餘的磚砌古井,水清且淺,人稱水甘無垢。

地址: 伊川郭寨村,終村東南的半坡民居附近。

風穴寺


寺始建于東漢初平元年(西元190年),毀于董卓之亂,重建于北齊,距今有1800餘年的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因當時滿山野花,芳香鬱積,故名香積寺。又因寺北山峰林立,崢嶸奇秀,故名"千峰寺"。隋代又名千峰寺。後漢乾祐三年改為白雲寺。北魏重建寺院時,寺院地點定在白馬石溝中的銀洞山下。曾與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齊名,被稱為“中原四大名刹”。

地址: 河南省汝州市東北九公里風穴山。

古唐寺


古唐寺原名福先寺,始建於唐朝,原址在今瀍河區塔灣村西頭"唐寺崖"處。明朝洛河氾濫,將寺沖毀。洪水過後,鄉民將寺中留存的部分遺物北移數裡,重建寺院。1922年,重修寺院後,軍閥吳佩孚的參謀長張佐民為山門門額題"古唐寺"三字,保留至今。

地址: 洛陽東郊唐寺門村內。

藏梅寺


舊時香火鼎盛,規模宏大,有四層院落,頭層為四大天王殿,殿前東壁塑有黃巢坐像,披盔戴甲,氣勢不凡。據《鞏縣志》記載,唐代黃巢起義西伐長安時,曾在此駐兵,並挖洞貯糧。直到今天,附近還有閱兵台、練兵場、飲馬泉等舊名。二層大殿供彌勒佛像。三層為大雄寶殿,供釋迦牟尼佛。最後一層是僧人居所。藏梅寺位於青龍河谷中,峰巒拱秀,溪流縈回,林木蔥郁,幽靜秀美。

地址:洛陽市偃師縣顧縣鄉回龍灣村。

白雲觀


這是一座利用溝坡建成的有地面建築和窯洞的道觀。這裡景色秀美,北眺黃河,南瞻首陽山舜帝廟,東有伯夷、叔齊扣馬諫阻處,西有李密飲酒台。白雲觀原有祖師殿、崇聖母殿、老君殿、玉皇大帝殿,解放後均拆除。1988年,附近的善男信女集資在原址上重建了玉皇殿,五明三暗,單簷歇山,琉璃瓦,紅門紅柱,在綠樹叢中十分耐看。東西依山崖鑿窯洞十余孔,奉祀民間信仰諸神。山下原有九龍殿和盛唐寺,均毀。觀內散存有清代石碑數通。白雲觀每月初一、十五有廟會。

地址:孟津縣老城鄉東良村東南半公里許的邙嶺翠雲山北半坡上。

呂祖庵


該庵依山臨水,庵院小巧玲瓏, 風景清幽,歷來就是避暑勝地。原廟內各殿塑像、經卷、法器和簽板均毀于“文革”中。1981年,洛陽市文物部門曾予修繕,1993年又進行了擴建,1996年洛陽市政府撥款重修呂祖廟,除恢復主殿純陽殿——呂祖像、副殿崇聖殿——呂祖父母像外,又於山門兩側配房增塑了八仙像,稱八仙殿,前院兩垣內壁增修了兩幅大型青磚浮雕—“孔子間道、老子出寒山”,“呂祖斬赤龍、黃鶴一去不復還”和“琉璃二龍戲珠”。

地址:邙山234國道附近,36路車直達。

高龍中嶽廟


大殿面闊三間,為單簷歇山式,四面簷部皆用斗拱,室內樑柱又用斗拱,顯得十分華麗,且均有彩繪;殿頂山脊上壘砌精美的雕刻圖案,有魚躍龍門、祥龍騰雲、吉祥(象)圖等;四角戧脊上原有韓信、龐涓、子都、羅成塑像,“文革”時被毀。依中軸線,大殿前有兩座三間寬青瓦房殿堂,二殿兩旁有精緻角房,大殿后有寢宮數間,亦為青磚青瓦。

地址:洛陽高龍鄉縣城西南高龍鄉高龍村東0.5公里處。

上清宮


上清宮又名青牛觀,僅在於它是老子拴牛處。老子拴了青牛,步上翠雲峰煉丹,他的青牛在此等他。唐代建觀。也許是廟觀儼然吧,煉丹處也就被挪到了這裡。觀內佈設了煉丹洞,架起了煉丹爐,立了一塊八卦陰陽壁,還有一堆黃土,道是“孔子問禮台”。

地址:洛陽上清宮森林公園下嶺,道北三路,往東1000米。

下清宮


下清宮又名青牛觀,位於洛陽上清宮森林公園下嶺。僅在於它是老子拴牛處。老子拴了青牛,步上翠雲峰煉丹,他的青牛在此等他。唐代建觀。也許是廟觀儼然吧,煉丹處也就被挪到了這裡。觀內佈設了煉丹洞,架起了煉丹爐,立了一塊八卦陰陽壁,還有一堆黃土,道是「孔子問禮台」。

下清宮。正是洛陽八景中“邙山晚眺”的立足點,整個宮觀被攬在邙山鎮嶽村襟懷之內。其山門南邊是建華玻璃廠,其後牆北邊不遠處就是上清宮。


好啦,

洛陽祈福寺廟都在這了,

趕快告訴家人朋友,

趁著年還沒過完一起去拜拜吧!

最後,小編在這裡祝大家,

2018年 360度全方面好運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