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中超聯賽是“面子” 國家隊成績是“裡子” 有裡有面才是王道

表裡不一是混蛋

2017年中超聯賽的火爆, 點燃了球迷心中久違的激情, 也讓喜愛中國足球的人們看到了些許希望。 即便又一次在衝擊世界盃決賽圈的道路上折戟沉沙, 我們竟也變得能夠坦然面對了。 那是因為中國球迷是真心愛國, 真心希望中國足球有所突破。 縷縷受挫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瞻前顧後, 停滯不前, 表面上說一套, 背後搞一套, 永遠是想法, 落不到實際, 解決不了問題。

這次足協應該是得到了高層授意, 也是給他們壓力吧, 既然改革就要敢於啃硬骨頭, 敢於向利益集團開刀, 俱樂部在牛也要給國家事業讓路, 足球的虛火不除, 是解決不了真正問題的。 現在給聯賽降降溫也不是壞事, 大牌外援撈金目的明顯, 真愛中國尊重中國者少得可憐, 我們要繁榮更要尊嚴。 球迷朋友需要淡定, 現在政策已出, 大家還是接受觀望吧。

說白了, 國家隊的戰績是衡量一個國家足球發展水準高低的關鍵所在, 是老百姓口中常說的“裡子”。 國家隊成績好不好關乎國家足球的外在形象, 是發展大局。 而職業聯賽是一個國家足球發展的重要市場, 是盤活足球各領域發展的抓手, 當然也是各大集團分配利益的蛋糕塔,

更是球員保持競技狀態, 積累個人財富, 贏得球迷支持的平臺, 是足球環境。

足協是改革發展的主導力量, 上有指示, 下有意願, 取其平衡, 既要裡子扎實牢靠, 又要面子漂亮光鮮, 兩全其美才是硬道理。 看看西班牙、德國還有亞洲的日本, 他們在足球方面領先我們數十年,

是我們的榜樣。 知恥而後勇者是真英雄。 還是那句話, 讓時間說明一切, 眼前利益只是一時, 有裡有面才是個真正的人, 那便是王道。

U23新政是一把手術刀

中國足協U23新政在力排眾議後強勢出臺, 讓各家俱樂部敏感的意識到,

足協這幫大佬這回真的要“大刀闊斧”的改革了, 以前的小打小鬧已經解決不了中國足球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深層次問題。

正如改革時常用的“開小口子”法,這回開的恰恰是“青訓”這個既敏感、又老生常談的問題。實施U23新政恰如一把利刃,插進了中國足球這塊又臭又硬的“頑石”,略帶強迫性的推進中國足球青訓工作落地生根。

得青訓者得天下

以往,各家俱樂部在對待青訓的態度比較曖昧,即便是足協自己也是呼籲宣傳力度大於實際手段。大家都知道搞青訓投入大、時間長、見效慢,而且不容易變現,期間還存在球員跳槽的風險。這個坑,說白了誰也不願意跳,即便是實力雄厚的俱樂部也不願意大投入,而那些年年為保級苦苦掙扎的中小俱樂部就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當年杭州綠城讓大家耳目一新,看到了青訓的希望,搞得好能夠解決球隊自身造血問題,球隊在人員使用上就會更加靈活,球隊實力就有了基本保障,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引援方面的開銷。但很可惜,幾家大國企的強勢進入讓這樣的好苗頭一下子煙消雲散了,人家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兩王四個二”,幾億幾億的豪購大牌外援,你那幾個年輕人就像小米加步槍,怎麼跟他們的飛機大炮鬥啊!丟盔卸甲,敗下陣來也是必然。

早明白比晚明白強

好在,現在高層已經意識到不能再這麼玩“砸錢遊戲”了,這是一股虛火,表面上球市火爆異常,球迷興奮激昂,球員賺錢娶妻,還在亞洲職業聯賽裡混出了名氣。一時間,中超話題成了人們街頭巷尾議論的焦點,又哪個大牌來了,誰家又買外援了,足球先生簽約了,世界名帥被炒了。

可看看我們的國家隊,進了12強就猶如中了本期大獎,踢個晉級賽憋氣帶窩火,要不是人家裡皮大爺千里送鵝毛,咱這人都得丟到大洋彼岸去。即便這樣,韓國日本也沒忘了挖苦我們,你們亞冠成績好是不假,可你們看看你的一個外援夠我們一個球隊幾年的開銷了!典型的冤大頭啊,到頭來,也沒換來應有的尊重。

國家隊成績是裡子,俱樂部成績是面子

現在,大家對U23新政褒貶不一,這完全可以理解。因為,站在球迷的角度,當然是比賽越精彩刺激、大牌外援越多越好,甚至有人提出模仿NBA模式,弄成小世界盃那才好呢!更有甚者覺得應該把梅西和C羅都買來,起碼過過眼癮,解解饞也行。

可站在國家足球發展層面,聯賽只是其中一部分,說你重要是因為它是一個平臺,它帶動了足球市場,它為企業帶來了無形效益,總之,各方面都都有或多或少的收穫。但對於國家隊成績的提高究竟有多大推動作用呢,目前看來並不容樂觀。

杜絕“武球王”現象

高水準外援有助於提高聯賽可視性,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也壓縮限制了國內球員上場的時間,特別是大多數球隊的中軸線,都毫無例外的被外援佔據。所以,來了個不會射門的“武球王”也就不足為怪了。國內球員長期踢不上高水準比賽,他的競技狀態如何保障,即便是C羅梅西式的球員,讓他半年不踢比賽,也照樣不行。而且各國在保護本國球員出場方面都有各自的做法,這就要按自己發展情況來定了。

裡皮不是說了,U23在歐洲足球發達地區根本算不上年輕球員,個人覺得頂級聯賽的年輕隊員應該在18-20之間,而足協定位在23歲已經是考慮各方面的接受能力了,如果放的再低點,恐怕中間會出現斷檔,那樣得不償失。

說到做到真英雄

改革本身就是找到問題,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過程。中國足球沒有捷徑可走,人家一百多年走過的彎路還少嗎?罵歸罵,不理解歸不理解,說到家,自己的夢還得自己圓。

現有情況下,只能相信足協的改革決心,靜觀足協的改革舉措,寬容的期待中國足球春天的到來吧。

正如改革時常用的“開小口子”法,這回開的恰恰是“青訓”這個既敏感、又老生常談的問題。實施U23新政恰如一把利刃,插進了中國足球這塊又臭又硬的“頑石”,略帶強迫性的推進中國足球青訓工作落地生根。

得青訓者得天下

以往,各家俱樂部在對待青訓的態度比較曖昧,即便是足協自己也是呼籲宣傳力度大於實際手段。大家都知道搞青訓投入大、時間長、見效慢,而且不容易變現,期間還存在球員跳槽的風險。這個坑,說白了誰也不願意跳,即便是實力雄厚的俱樂部也不願意大投入,而那些年年為保級苦苦掙扎的中小俱樂部就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當年杭州綠城讓大家耳目一新,看到了青訓的希望,搞得好能夠解決球隊自身造血問題,球隊在人員使用上就會更加靈活,球隊實力就有了基本保障,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引援方面的開銷。但很可惜,幾家大國企的強勢進入讓這樣的好苗頭一下子煙消雲散了,人家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兩王四個二”,幾億幾億的豪購大牌外援,你那幾個年輕人就像小米加步槍,怎麼跟他們的飛機大炮鬥啊!丟盔卸甲,敗下陣來也是必然。

早明白比晚明白強

好在,現在高層已經意識到不能再這麼玩“砸錢遊戲”了,這是一股虛火,表面上球市火爆異常,球迷興奮激昂,球員賺錢娶妻,還在亞洲職業聯賽裡混出了名氣。一時間,中超話題成了人們街頭巷尾議論的焦點,又哪個大牌來了,誰家又買外援了,足球先生簽約了,世界名帥被炒了。

可看看我們的國家隊,進了12強就猶如中了本期大獎,踢個晉級賽憋氣帶窩火,要不是人家裡皮大爺千里送鵝毛,咱這人都得丟到大洋彼岸去。即便這樣,韓國日本也沒忘了挖苦我們,你們亞冠成績好是不假,可你們看看你的一個外援夠我們一個球隊幾年的開銷了!典型的冤大頭啊,到頭來,也沒換來應有的尊重。

國家隊成績是裡子,俱樂部成績是面子

現在,大家對U23新政褒貶不一,這完全可以理解。因為,站在球迷的角度,當然是比賽越精彩刺激、大牌外援越多越好,甚至有人提出模仿NBA模式,弄成小世界盃那才好呢!更有甚者覺得應該把梅西和C羅都買來,起碼過過眼癮,解解饞也行。

可站在國家足球發展層面,聯賽只是其中一部分,說你重要是因為它是一個平臺,它帶動了足球市場,它為企業帶來了無形效益,總之,各方面都都有或多或少的收穫。但對於國家隊成績的提高究竟有多大推動作用呢,目前看來並不容樂觀。

杜絕“武球王”現象

高水準外援有助於提高聯賽可視性,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也壓縮限制了國內球員上場的時間,特別是大多數球隊的中軸線,都毫無例外的被外援佔據。所以,來了個不會射門的“武球王”也就不足為怪了。國內球員長期踢不上高水準比賽,他的競技狀態如何保障,即便是C羅梅西式的球員,讓他半年不踢比賽,也照樣不行。而且各國在保護本國球員出場方面都有各自的做法,這就要按自己發展情況來定了。

裡皮不是說了,U23在歐洲足球發達地區根本算不上年輕球員,個人覺得頂級聯賽的年輕隊員應該在18-20之間,而足協定位在23歲已經是考慮各方面的接受能力了,如果放的再低點,恐怕中間會出現斷檔,那樣得不償失。

說到做到真英雄

改革本身就是找到問題,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過程。中國足球沒有捷徑可走,人家一百多年走過的彎路還少嗎?罵歸罵,不理解歸不理解,說到家,自己的夢還得自己圓。

現有情況下,只能相信足協的改革決心,靜觀足協的改革舉措,寬容的期待中國足球春天的到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