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化奇觀:鄒城四山摩崖刻經

鐵山摩崖

提到山東鄒城, 人們自然會聯想到亞聖孟子, 聯想到岱南奇觀嶧山, 或許您並不知道, 這裡還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集佛教與書法于一體的文化奇觀——四山(鐵山、岡山、葛山、尖山)摩崖刻經。


佛教自漢代傳入我國, 至南北朝時期已相當發展, 摩崖刻經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 當時佛法甚盛、學說紛呈、信眾廣布, 集資刻經者很多, 請書匠及石工將佛經鐫刻在山坡石壁上被視為一種善舉。 另外, 出於統治需要, 當時有一些時期掀起的滅佛運動以拆除寺院、遣散僧侶、焚毀佛經為手段, 僧侶為避難逃入偏僻的山中修行, 也採取摩崖刻經的方式, 為的是“纖竹易銷, 金石難滅, 托于高山, 永留不絕。 ”

鐵山摩崖刻經選字

位於鄒城岡山公園內的鐵山摩崖石刻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奇跡, 山南坡一片長66米、寬17米的斜面上, 鐫刻著字徑40至80釐米的《大集經·穿菩提品》九百三十字及《石頌》六百字, 蔚為壯觀。 置身其畔, 仿佛聽到了僧侶誦經和石匠錘釺的聲響、看到了1400多年前摩崖題刻的浩大工程場面。

岡山“雞嘴石”上刻有《佛說觀無量壽經》、《入楞伽經》、《題名》等, 楷隸相間, 風格獨特

據考證, 鐵山、尖山摩崖刻經的經主(即刻經主持者、出資刻經的佛門信徒弟子)之一分別為祖居鄒縣的西漢丞相匡衡苗裔匡喆兄弟、西漢二世丞相韋賢、韋玄成的後裔韋子深。 當時他們率邑人共同集資完成了這巨大的刻經工程。 可惜的是, 尖山摩崖刻經在1960年春被當地村民開山採石破壞,

其中字徑高達1米半的“大空王佛”等字也只能從流傳下來的拓片中才能一見了(注:山東東平洪頂山另有《大空王佛》摩崖石刻)。

尖山大空王佛拓片

北朝摩崖刻經在我省分佈廣泛, 著名的除鄒城四山摩崖外, 還有泰山經石峪、徂徠山映佛岩、東平洪頂山、甯陽水牛山等多處。

據考證, 這些刻經的書寫者均為北朝時著名書僧安道壹。

鐵山摩崖題名

北朝摩崖刻經書體獨特、體勢寬博、氣勢恢弘, 在我國書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它處於篆隸楷行草諸體中由隸入楷的轉化時期、即被稱為“魏碑”一路, 自清乾嘉之際(1796年前後)為“西泠八家”之一、時任山東運河同知的著名金石學家黃易發現後,沉睡了千年之久、歷經風雨剝蝕的四山摩崖才逐漸引起書學界的重視。力倡碑學的康有為雲:“魏碑大種有三,一曰龍門造像、一曰雲峰石刻、一曰岡山尖山鐵山摩崖……龍門為方筆之極軌,雲峰為圓筆之極軌,四山摩崖通楷隸、備方圓,高渾簡穆,為擘窠之極軌也。”清代書法家包世臣稱四山摩崖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石頌》則讚美安道壹的書法“清跨羲誕、妙越英繇,如龍蟠霧、似鳳騰霄。”均給予其極高的評價。

葛山摩崖選字

筆者數年前專程探訪葛山摩崖,詢問葛爐山村的老人摩崖刻經的具體方位,老人一臉的不解,說只知道村北山上有“神仙大字”。今春探訪岡山刻經,從山間牧羊老人那裡打聽到石刻所在山谷的位置,抵達後恰遇“海德堡大學”幾位洋學生正在細心地測繪刻石,經詢問得知他們正在完成有關中國佛教的一個研究課題。由此我想到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珍貴的東西,需要我們認真地發掘和研究。

臺北舉辦山東摩崖書法展

北京舉辦山東摩崖書法展

(作者郭焰,孔孟之鄉地域文化研究和傳播者。)

自清乾嘉之際(1796年前後)為“西泠八家”之一、時任山東運河同知的著名金石學家黃易發現後,沉睡了千年之久、歷經風雨剝蝕的四山摩崖才逐漸引起書學界的重視。力倡碑學的康有為雲:“魏碑大種有三,一曰龍門造像、一曰雲峰石刻、一曰岡山尖山鐵山摩崖……龍門為方筆之極軌,雲峰為圓筆之極軌,四山摩崖通楷隸、備方圓,高渾簡穆,為擘窠之極軌也。”清代書法家包世臣稱四山摩崖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石頌》則讚美安道壹的書法“清跨羲誕、妙越英繇,如龍蟠霧、似鳳騰霄。”均給予其極高的評價。

葛山摩崖選字

筆者數年前專程探訪葛山摩崖,詢問葛爐山村的老人摩崖刻經的具體方位,老人一臉的不解,說只知道村北山上有“神仙大字”。今春探訪岡山刻經,從山間牧羊老人那裡打聽到石刻所在山谷的位置,抵達後恰遇“海德堡大學”幾位洋學生正在細心地測繪刻石,經詢問得知他們正在完成有關中國佛教的一個研究課題。由此我想到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珍貴的東西,需要我們認真地發掘和研究。

臺北舉辦山東摩崖書法展

北京舉辦山東摩崖書法展

(作者郭焰,孔孟之鄉地域文化研究和傳播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