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時代青年說·讀書|習近平怎樣講“為政先修身”的故事

引言

新年伊始, “新時代青年說·讀書”的《青聲習語》專題與小夥伴們如約相見了。 書香可飄十裡, 閱讀可益一生。 卷帙浩繁, 做一次“朗讀者”,

分享一本喜歡的書。 拓展視野思維、交流心得思考、提升文藝趣味, 一同在讀書中學習、成長。 來自全國的青年朗讀愛好者為您一同分享《習近平講故事》。 歡迎加入我們, 成為“青春讀書會”的一員, 相約每週二、四晚9點, 不見不散。

把淚焦桐成雨

朗讀者:何宛莎

學校:湖南文理學院

大家好, 我是靠譜青年的朗讀志願者何宛莎, 從今天起, 將由來自全國的青年朗讀愛好者共同朗讀《習近平講故事》。

焦裕祿同志生活簡樸、勤儉辦事,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 他的衣、帽、鞋、襪都是拆洗多次,補了又補、縫了又縫。 他嚴守黨紀黨規,從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自己和親屬謀好處。 他親自起草《幹部十不准》,對幹部廉潔自律作出具體規定。 昨天,在焦裕祿同志紀念館的《幹部十不准》展板前,我又仔細看一下,覺得他是真正抓規矩,非常有針對性。 所以,我們的規定不要搞得花花綠綠的,措辭很漂亮,但內容空洞。 《幹部十不准》除了規定“一律不准送戲票”外還規定“十排以前戲票都不能光賣給機關”,就是說好票要留一些給群眾。

他無意間聽到兒子因認識售票員看戲未買票,便教育兒子不能搞特殊“看白戲”,並立即拿出錢叫兒子到戲院補票。 這樣的嚴於律已、潔身自好,生動體現了他對從嚴治黨的自覺。

——《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8日)

習近平還專門為焦裕祿寫過一首《念奴嬌·追思焦裕祿》的詞,“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寄託著習近平對焦裕祿的敬意和緬懷。

焦裕祿的故事代代相傳,焦裕祿精神具有永恆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反復強調,“縣委是我們党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級政權所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進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在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習近平同廣大黨員幹部一起重溫焦裕祿精神,正是為了激勵廣大縣委書記向焦裕祿學習,努力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真正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我為您的朗讀就到這裡, 感謝收聽

為政先修身

朗讀者:朱碩

北京科技諮詢中心

大家好, 我是靠譜青年朗讀志願者朱碩, 今天由我為您繼續朗讀《習近平講故事》。

中國人歷來講究修身,強調“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己以安百姓”,“修其心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於天下”,“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 還有,戰國時期齊國鄒忌以自己與城北徐公比美的故事諷齊王納諫;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總結出“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文天祥以生命書寫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歌。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古人提倡的浩然正氣。

——《在中央政治局“三嚴三實”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的講話》(2015年12月28、29日)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天下事未嘗不敗于專而成於共”“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習近平引用的很多典故,都是關於修身的思考。以“吾日三省吾身”強調反躬自省、自我批評,以“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強調遵紀守法、不碰底線,以“慎權、慎獨、慎微、慎友”強調防微杜漸、不棄微末……習近平從安身立命的各個方面,為領導幹部崇德修身標注出認識論和方法論。

我為您的朗讀就到這裡,感謝收聽

滴水穿石

朗讀者:張麗

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

大家好,我是靠譜青年朗讀志願者張麗,今天由我為您繼續朗讀。

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觀,我是在插隊落戶時便耳聞目睹,歎為觀止的。直至現在,其鍥而不捨的情景仍每每浮現在眼前,我從中領略了不少生命和運動的哲理。

喻之於人,是一種前仆後繼、勇於犧牲的人格的完美體現。一滴水,既小且弱,對付頑石,肯定粉身碎骨。它在犧牲的瞬間,雖然未能看見自身的價值和成果,但其價值和成果體現在無數水滴前仆後繼的粉身碎骨之中,體現在終於穿石的成功之中。在整個歷史發展進程,在一個經濟落後地區發展進程,都應該不追慕自身的顯赫,應尋求一點一滴的進取,甘於成為總體成功的鋪墊。當每一個工作者都成為這樣的“水滴”、這樣的犧牲者時,我們何愁於不能造就某種歷史的成功契機?!

……

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觀,實在是推崇一種前仆後繼,甘於為總體成功犧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種胸有宏圖、扎扎實實、持之以恆至死不渝的精神。

——《滴水穿石的啟示》(1990年3月)摘自《擺脫貧困》

——《在中央政治局“三嚴三實”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的講話》(2015年12月28、29日)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天下事未嘗不敗于專而成於共”“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習近平引用的很多典故,都是關於修身的思考。以“吾日三省吾身”強調反躬自省、自我批評,以“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強調遵紀守法、不碰底線,以“慎權、慎獨、慎微、慎友”強調防微杜漸、不棄微末……習近平從安身立命的各個方面,為領導幹部崇德修身標注出認識論和方法論。

我為您的朗讀就到這裡,感謝收聽

滴水穿石

朗讀者:張麗

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

大家好,我是靠譜青年朗讀志願者張麗,今天由我為您繼續朗讀。

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觀,我是在插隊落戶時便耳聞目睹,歎為觀止的。直至現在,其鍥而不捨的情景仍每每浮現在眼前,我從中領略了不少生命和運動的哲理。

喻之於人,是一種前仆後繼、勇於犧牲的人格的完美體現。一滴水,既小且弱,對付頑石,肯定粉身碎骨。它在犧牲的瞬間,雖然未能看見自身的價值和成果,但其價值和成果體現在無數水滴前仆後繼的粉身碎骨之中,體現在終於穿石的成功之中。在整個歷史發展進程,在一個經濟落後地區發展進程,都應該不追慕自身的顯赫,應尋求一點一滴的進取,甘於成為總體成功的鋪墊。當每一個工作者都成為這樣的“水滴”、這樣的犧牲者時,我們何愁於不能造就某種歷史的成功契機?!

……

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觀,實在是推崇一種前仆後繼,甘於為總體成功犧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種胸有宏圖、扎扎實實、持之以恆至死不渝的精神。

——《滴水穿石的啟示》(1990年3月)摘自《擺脫貧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