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海之濱的「塞罕壩」人

江蘇濱海縣濱海港經濟區翻身河畔有片茂密山楂林, 每到果實成熟的季節, 一個個紅彤彤的山楂就如同喜慶的小燈籠掛滿枝頭。 誰曾想, 這片占地130畝的林果園曾經是一塊寸草不生的鹽鹼荒地, 改變這一切的是一位八旬老農——朱同康。 這位懷揣綠色夢想的老人在這裡默默地堅守 38 年, 在黃海灘頭演繹了“塞罕壩”式的綠色傳奇。

構築於38年前的綠色夢想

朱同康年已八旬, 略顯駝背, 但身板硬實, 精神矍鑠。 出生於 1938 年的朱同康, 由於家境貧寒, 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 1961年, 他投奔遠在瀋陽農業大學工作的哥哥,

幹了三年的教學助理。 這期間, 他接觸了許多農業知識, 看到了農業技術的神奇力量。 1963年, 朱同康回到老家臨淮公社三洪大隊, 當了 12 年生產隊長, 帶領鄉親們學大寨幹農業, 但鄉親們依然貧困。 朱同康逐漸認識到農作物佈局不調整, 農村就富不起來。 他有一種壯志未酬的遺憾。

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 使朱同康看到了新的希望。 1980年, 臨淮公社林場沿著翻身河的高地招標承包, 但是沒有人應標。 因為這是一片鹽鹼荒地, 連雜草都不能生長。 難道就讓這片鹽鹼地永遠地荒下去?此前接觸的農業知識和12年生產大隊長的經歷, 讓朱同康決心要把這片無人問津的鹽鹼荒地描繪成林木蔥翠、果實累累的瑰麗畫卷。 他毅然和公社林場簽下了50年的承包合同,

承包下這片130畝的鹽鹼荒地, 開始了他艱難的築夢之旅。

數十年如一日的執著堅守

朱同康在鹽鹼荒地上構築綠色夢想, 決不是一時心血來潮。 他30多年如一日的執著堅守和頑強拼搏, 支撐著他一路前行。

鹽鹼地根本不適合作物生長。 於是, 朱同康採取換土的辦法, 栽下了 2000 棵山楂苗, 但栽下的山楂苗還是沒能存活。 屢戰屢敗後, 朱同康意識到, 要發展林果, 首先要在治堿改土上攻堅。 他暫時收起了培植苗木的打算, 一步一個腳印打響了改土之戰。

朱同康挖了上千個栽樹苗的坑, 把坑內的泥土圍在每個樹坑的四周, 壘成了土圍堰, 蓄起了雨水, 逐步淡化鹽份;在樹坑內外種起了草, 醃死了再栽;買來一車車豬糞、牛糞和雜草攪拌後倒在樹坑內,

增加土壤有機質。 從1980年開始, 幹到1986年, 朱同康整整幹了6個年頭, 2000個日日夜夜, 雖然只有投入沒有收益, 但土質宜林了, 土地價值也升高了, 這築牢了朱同康綠色之夢的根基。

作為林果園, 僅僅土好還不夠, 必須有好的樹種和苗木。 朱同康從北方山區引進野山楂樹苗, 到山東引進優良品種山楂接穗, 赴承德和青島果園學習嫁接技術, 回來當起了師傅, 帶領鄉親們搞起了山楂嫁接。 他還多次南下北上, 到一些苗木基地取經, 引進優質景觀樹種和樹苗。 伴隨著苗圃和山楂園的一步步發展, 朱同康也成為懂技術、會植保、善管理的林果、苗木栽培的行家裡手。 而這片林果園, 不僅圓了他的綠色夢,

還圓了鄉親們的就業夢, 有了這片果園後, 鄉親們再不用背井離鄉外出打工。

永不言敗的綠色初心

朱同康在鹽鹼地上多年的開拓和堅守終於結出了碩果, 苗木漸成規模, 山楂也年年豐收。 他當初的綠色夢想變成了美好的現實。

在朱同康不平坦的創業之路上, 似乎一直是“賠本買賣”。 從最艱難的改土開始, 長達數年只有投入沒有收益。 種下山楂林後, 第三年開始掛果, 但那只是零星收益, 與投入根本不成正比。 之後雖然進入盛果期, 那收入依然增加緩慢, 但投入卻是一個硬指標, 嫁接、修剪、除草、施肥、防治病蟲害的人工費, 加上購置機械、肥料及其他管理費用, 都是一筆不小的資金。 但是面對各種挫折, 他從未停下創業的步伐,

一直堅守至今。

如今, 他年已八十, 家裡生活富裕安穩, 子女皆已自立。 但他依然始終不忘自己的綠色之夢, 不忘當年的綠色初心。 他說:“黨的十九大, 習近平總書記把‘美麗’列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目標中, 大力提倡綠色發展、生態文明, 我有什麼理由退縮呢?人家塞罕壩人創下了那麼大的事業, 我做了這點成績算什麼?我只能把林果園做得更大更好, 決不可能半途而廢!”他已經做好了接下來的打算, 到真幹不動的那天, 他便讓在界牌鎮農業中心的二兒子接著幹, 一定要讓這片林果園更加繁盛、紅火。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