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聚焦|邁入新時代 展現新作為──外交部長王毅回顧2017年中國外交並展望明年工作

臨近歲末, 外交部長王毅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 深入解讀了一年來中國外交的開創性成果, 梳理了黨的十九大為做好新時代外交工作作出的頂層設計, 並介紹了下階段外交工作重點。

記者:今年是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年, 外交工作取得重要成就。 請問您如何看待一年來的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

王毅:2017年, 不論對於世界還是中國來說, 都是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一年。

這一年, 國際形勢繼續經歷深刻變革與調整, 我們的世界再次站在一個歷史關頭, 是開放還是封閉、進步還是保守、理性還是極端,

關乎人類前途與命運, 需要各國做出選擇。

這一年, 更是中國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 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面臨新的國內外形勢,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 2017年的中國外交又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

一是中國理念得到全球回應。 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和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重要演講, 發出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再平衡、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 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漢堡峰會和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峴港會議上, 習主席闡明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中國理念。

中國正在成為當今國際體系中最積極的因素、全球治理中最活躍的動力。

二是中國方案轉化為國際行動。 我國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形成各國合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共識, 編織起以亞歐大陸為中心, 輻射各大陸、連接各大洋的合作網路。 習主席成功主持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和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 開啟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 構建了具有全球影響的南南合作新平臺。

三是中國實踐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 我們積極構建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夥伴關係, 同各國共同致力於持久和平與普遍繁榮。

首先是與主要大國的協調合作取得新進展。

中美元首一年之內3次會晤, 多次通話通信, 為新時期的中美關係確定發展方向、打造對話平臺, 致力於在相互尊重、互利互惠基礎上實現中美關係穩定發展。 中俄元首5次會晤, 雙方務實合作勢頭強勁, 就維護全球戰略穩定緊密配合, 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向著更高水準、更寬領域邁進。 中歐關係穩中有進, 各領域交流與互利合作進一步拓展。

其次是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邁上新臺階。 十九大後, 習近平主席首次出訪就選擇了越南、老撾兩個鄰國, 傳遞出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的明確信號。 李克強總理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 推動中國—東盟關係從成長期邁向成熟期。 中韓就處理“薩德”問題達成階段性共識,

中日關係呈現改善發展勢頭。 我們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 推進旨在重啟和談的“雙暫停”倡議和謀求半島長治久安的“雙軌並行”思路, 履行了應盡的國際義務。 我們還積極斡旋阿富汗、緬甸若開邦等熱點問題, 與東盟國家達成“南海行為準則”框架並宣佈啟動實質案文磋商, 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第三是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取得新突破。 我們與非洲各國一道, 全面落實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尼斯堡峰會成果, 實現時間過半、完成過半的目標。 與阿拉伯國家、拉美國家的整體合作順利推進, 一大批國際產能、工業園區、自貿區等合作項目落地生根, 開花結果。

第四是中國的主權和合法利益得到有力維護。

我們通過外交手段和平解決印度邊防部隊越界造成的洞朗事件, 既維護了領土主權, 又保持了中印關係正確方向。 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實現了巴拿馬與中國建交。 我們加強打擊“三股勢力”國際合作, 捍衛了國家的安全和統一。

上述成績的取得, 歸功於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歸功於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 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為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指明了方向。 習總書記親力親為開展的元首外交, 樹立起大國形象, 展現出領袖風範, 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得到歷史性提升。

記者:黨的十九大對進入新時代的外交工作作出怎樣的戰略設計和規劃部署?

王毅:黨的十九大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的外交工作作出了頂層設計。

一是明確了未來目標。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就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核心是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共同走出一條國與國交往的新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是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合力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兩個構建”是中國和平發展的傳承與創新,是中國夢同世界夢的連接與交匯,凝聚起世界各國的最大公約數,蘊含著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進入新時代的鮮明標誌。

二是弘揚了優良傳統。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宗旨;強調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這就向世界發出了明確信號,進入新時代的中國,不會改變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戰略選擇,願意真誠與世界各國實現合作共贏,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了穩定性和正能量。

三是作出了戰略部署。十九大報告以全球夥伴關係統籌各方向工作,首次將全球治理擺在突出位置,構建起發展全球夥伴關係、堅持對外開放國策、參與全球治理改革的對外工作格局,展示出更加廣闊的全球視野和大國擔當。

記者:黨的十九大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您對此有何看法?

王毅:十九大召開聚焦全球目光,引起了舉世矚目。一個政黨的代表大會受到如此廣泛關注,這在世界上可謂絕無僅有,集中反映出國際社會的“中國觀”正在發生重要和積極變化。

首先是對中國道路的認同更多了。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使中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而且對於世界繁榮與進步也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那就是,各國應當自主選擇最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不要盲從跟風,更不應對別國指手畫腳。

第二是對中國貢獻的期待更大了。面對動盪不安的世界,中國在保持自身發展的同時,還就如何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出系統的理念和舉措,並展示出付諸實施的行動力。國際社會期待進入新時代的中國能夠進一步發揮全球增長“發動機”和世界和平“穩定器”的作用。

第三是對華合作的意願更強了。十九大為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尤其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作出了戰略部署,這為中外互利合作開闢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各國更加看好中國發展前景,更加看重中國機遇,加強對華合作正在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記者:您對下一階段的中國外交有何展望?

王毅: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應當樹立更遠大的目標,形成更恢巨集的格局,具備更開闊的胸襟,體現更從容的氣度。一方面,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的外交工作當然要為13億多中國人走向現代化營造更良好的外部環境,提供更廣泛的外部助力。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為人類發展進步作出新的貢獻。中國的發展壯大不可阻擋,是歷史的必然,既會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理解和支持,也會始終伴隨各種雜音和干擾。面對國際風雲變幻,我們保持清醒頭腦和戰略定力,將與世界各國攜起手來,始終站在維護世界和平發展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站在各國共同利益一邊,站在事實和真理一邊。

明年是十九大後外交開局之年。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為主線,推動中國外交展現新氣象,體現新擔當。

我們將全力辦好博鼇亞洲論壇、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中非合作論壇以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四場主場外交活動,開創我國與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我們將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發展,保持中俄高水準戰略協作,鞏固中歐關係良好態勢,構築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

我們將深化同周邊各國睦鄰友好,推動朝鮮半島、阿富汗等熱點問題政治解決,積極建設周邊命運共同體。

我們將弘揚正確義利觀,促進中非、中拉、中阿雙邊和整體合作齊頭並進,增加與發展中國家夥伴關係的“含金量”。

我們將落實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建設好論壇後續機制,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以基礎設施、國際產能合作為重點,以骨幹通道和經濟走廊建設為牽引,全方位展開“一帶一路”建設。

我們將深入參與全球治理,引導經濟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方向實現再平衡。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氣候變化、反恐等領域國際合作,參與網路、外空等新興領域規則制定,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

我們將更好服務國家發展。以“新時代的中國”為主題,辦好更多地方省區市的全球推介,全力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及2022年冬奧會。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大推動中外人員往來便利化,探索構建海外中國平安體系,讓外交領事服務更接地氣,更有人氣。

王毅:黨的十九大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的外交工作作出了頂層設計。

一是明確了未來目標。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就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核心是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共同走出一條國與國交往的新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是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合力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兩個構建”是中國和平發展的傳承與創新,是中國夢同世界夢的連接與交匯,凝聚起世界各國的最大公約數,蘊含著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進入新時代的鮮明標誌。

二是弘揚了優良傳統。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宗旨;強調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這就向世界發出了明確信號,進入新時代的中國,不會改變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戰略選擇,願意真誠與世界各國實現合作共贏,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了穩定性和正能量。

三是作出了戰略部署。十九大報告以全球夥伴關係統籌各方向工作,首次將全球治理擺在突出位置,構建起發展全球夥伴關係、堅持對外開放國策、參與全球治理改革的對外工作格局,展示出更加廣闊的全球視野和大國擔當。

記者:黨的十九大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您對此有何看法?

王毅:十九大召開聚焦全球目光,引起了舉世矚目。一個政黨的代表大會受到如此廣泛關注,這在世界上可謂絕無僅有,集中反映出國際社會的“中國觀”正在發生重要和積極變化。

首先是對中國道路的認同更多了。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使中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而且對於世界繁榮與進步也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那就是,各國應當自主選擇最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不要盲從跟風,更不應對別國指手畫腳。

第二是對中國貢獻的期待更大了。面對動盪不安的世界,中國在保持自身發展的同時,還就如何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出系統的理念和舉措,並展示出付諸實施的行動力。國際社會期待進入新時代的中國能夠進一步發揮全球增長“發動機”和世界和平“穩定器”的作用。

第三是對華合作的意願更強了。十九大為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尤其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作出了戰略部署,這為中外互利合作開闢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各國更加看好中國發展前景,更加看重中國機遇,加強對華合作正在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記者:您對下一階段的中國外交有何展望?

王毅: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應當樹立更遠大的目標,形成更恢巨集的格局,具備更開闊的胸襟,體現更從容的氣度。一方面,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的外交工作當然要為13億多中國人走向現代化營造更良好的外部環境,提供更廣泛的外部助力。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為人類發展進步作出新的貢獻。中國的發展壯大不可阻擋,是歷史的必然,既會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理解和支持,也會始終伴隨各種雜音和干擾。面對國際風雲變幻,我們保持清醒頭腦和戰略定力,將與世界各國攜起手來,始終站在維護世界和平發展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站在各國共同利益一邊,站在事實和真理一邊。

明年是十九大後外交開局之年。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為主線,推動中國外交展現新氣象,體現新擔當。

我們將全力辦好博鼇亞洲論壇、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中非合作論壇以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四場主場外交活動,開創我國與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我們將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發展,保持中俄高水準戰略協作,鞏固中歐關係良好態勢,構築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

我們將深化同周邊各國睦鄰友好,推動朝鮮半島、阿富汗等熱點問題政治解決,積極建設周邊命運共同體。

我們將弘揚正確義利觀,促進中非、中拉、中阿雙邊和整體合作齊頭並進,增加與發展中國家夥伴關係的“含金量”。

我們將落實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建設好論壇後續機制,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以基礎設施、國際產能合作為重點,以骨幹通道和經濟走廊建設為牽引,全方位展開“一帶一路”建設。

我們將深入參與全球治理,引導經濟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方向實現再平衡。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氣候變化、反恐等領域國際合作,參與網路、外空等新興領域規則制定,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

我們將更好服務國家發展。以“新時代的中國”為主題,辦好更多地方省區市的全球推介,全力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及2022年冬奧會。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大推動中外人員往來便利化,探索構建海外中國平安體系,讓外交領事服務更接地氣,更有人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