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紅旗大集上演“最後一集”!1月5日搬入“新家”,我們一起趕大集

2018年1月2日

新年後的第一個集

紅旗大集依然熙熙攘攘

但是對於這裡的攤販和百姓來說

這兩條將近5km的“馬路市場”

也將完成“最後一集”

紅旗大集最早開始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 由當地百姓自發形成, 以每月逢2/5/8日為集日, 2010年已成為區域內最大的露天集市, 每集客流量達4萬餘人。

集市的魅力在於見物及人

你不知道下一處商品是

蘋果梨還是雞鴨鵝狗貓

紅旗大集

輻射範圍非常廣 遠近聞名

不少人遠道而來

跟超市不同

大集上討價還價有一種原始的樂趣

王志剛夫婦家住惠民社區, 在大集上賣魚兩年多, 夏天的時候淩晨兩三點就來集市佈置, 一個集能賣出七八十斤魚。

水果商吳振興在大集上賣香蕉有八年了, 薄利多銷, 每個集市能賣出近一千斤香蕉。

馬路大集雖然方便

卻也存在許多問題

紅旗鎮副鎮長張洪鵬告訴鮁天下記者,紅旗大集一直是占道經營,存在交通安全隱患,有損環境衛生,也影響紅旗家園百姓出行。

新址

既要保留傳統民間集市特色,滿足村民百姓生產生活交易需求,又要規範經營、規範管理,不讓馬路市場影響市容市貌,我區重新規劃選址日月大道、火山大街交匯處,紅星美凱龍東側為紅旗大集新場所。

經過近1個月的改造升級,目前,紅旗大集已進入開集前的最後裝飾階段,基本具備開集條件。

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簽訂協定的經營業主有500多戶,陸續還有商戶前來洽談選址。

介紹

新的大集在紅星美凱龍東側。

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攤位3000個,主要由農副產品、生鮮水產、水果蔬菜、服裝鞋帽、生活小百等民生產品及區域特色文創產品構成。

充滿濃濃民俗的老物件

也許和大集的氣質更搭

紅旗大集策劃總監李宗陽:大集定位為集滿族風情、北方民俗於一身的鄉土集市,將傳統民俗文化和鄉創旅遊內容融入其中,致力於打造城市中部地區文化旅遊名片,打造成東北“袁家村”。

升級改造後

將民俗文化與集市節慶相結合

大集將煥發新的光彩

大集將於本月5日全新亮相

帶上記憶 帶上期許

我們一起趕大集!

每個集市能賣出近一千斤香蕉。

馬路大集雖然方便

卻也存在許多問題

紅旗鎮副鎮長張洪鵬告訴鮁天下記者,紅旗大集一直是占道經營,存在交通安全隱患,有損環境衛生,也影響紅旗家園百姓出行。

新址

既要保留傳統民間集市特色,滿足村民百姓生產生活交易需求,又要規範經營、規範管理,不讓馬路市場影響市容市貌,我區重新規劃選址日月大道、火山大街交匯處,紅星美凱龍東側為紅旗大集新場所。

經過近1個月的改造升級,目前,紅旗大集已進入開集前的最後裝飾階段,基本具備開集條件。

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簽訂協定的經營業主有500多戶,陸續還有商戶前來洽談選址。

介紹

新的大集在紅星美凱龍東側。

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攤位3000個,主要由農副產品、生鮮水產、水果蔬菜、服裝鞋帽、生活小百等民生產品及區域特色文創產品構成。

充滿濃濃民俗的老物件

也許和大集的氣質更搭

紅旗大集策劃總監李宗陽:大集定位為集滿族風情、北方民俗於一身的鄉土集市,將傳統民俗文化和鄉創旅遊內容融入其中,致力於打造城市中部地區文化旅遊名片,打造成東北“袁家村”。

升級改造後

將民俗文化與集市節慶相結合

大集將煥發新的光彩

大集將於本月5日全新亮相

帶上記憶 帶上期許

我們一起趕大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