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容賺錢與內容電商》第一講:重新認識內容,開始年入一百萬

本文比較長, 閱讀可能會花費一定時間!作者麻辣電商非常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這一講我們主要解決以下問題:

一.內容是什麼?

二.內容的本質與表現形式是什麼?

三.內容的發展歷程

四.內容為什麼會越來越值錢?

五.我們能做的內容有哪些?

六.做內容需要哪些投入?

七.做內容怎樣賺錢?

八.做內容真的能年入100萬嗎?

內容重新被大家認識, 也就是這兩年的事, 不過還有很多人都是迷迷糊糊的, 並不是很清楚內容究竟是什麼東西, 也不知道做內容究竟怎麼去賺錢。

很多朋友賺錢的思維, 還停留在以前的時代, 認為要麼是賣產品賺錢, 要麼是為老闆打工賺錢, 這寫篇文章發個視頻就能賺錢的事兒, 似乎好像還很遙遠。

那麼, 內容究竟是什麼呢?我們又當怎樣利用內容來賺錢呢?是不是真的能賺上百萬呢?

這就是我們這一講要講的問題。

一.內容是什麼?

其實內容一直都在, 只是有時候我們意識不到。 就像我們生活在空氣裡, 卻從來沒有感覺到空氣一樣。 只有空氣中有異味了, 我們才會有所感覺。

內容, 也是這樣的, 一直存在, 我們所看到的, 聽到的等等都是內容。

比如, 同人交談, 看一場電影, 閱讀一本書等等都是內容。

在互聯網上, 我們所看到的文章, 圖片, 視頻, 直播, 以及聽到的音訊等都是屬於內容。

從某一方面來說, 可以這麼說, 世上一切皆內容。 因為有內容, 我們這個世界才會如此豐富多彩。

有學者給內容一個定義:內容就是指事物所包含的實質性事物。 還指處其中有三層含義:1、物件裡面所包容的東西;2.事物內部所含的實質或意義;3.哲學名詞, 指事物內在因素的總和, 與“形式”相對。

不過, 我們不必要去做學術上的探討, 我們在這裡講的以及以後講的內容都是指能夠利用來在互聯網上賺錢的內容, 而不是哲學或學術意義上的內容。

從實用(賺錢)角度出發, 麻辣電商還是在這裡給大家一個定義:內容, 就是人或物所展現出來的一切。

比如, 你擁有畫畫的技能, 在沒有創作任何作品之前, 這畫畫的技能是不能稱之為內容, 但創作了一幅畫, 那幅畫就是你創作的內容。

所能展現出來的, 我們才稱之為內容, 不能展現出來, 也無從談利用內容賺錢。

二.內容的本質與表現形式是什麼?

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其本質和表現形式, 內容也不例外。 那麼內容的本質是什麼呢?

內容的本質, 其實就是意識對於物質的反應。

比如, 一幅畫, 之所以能稱為內容, 其實就是畫家對於物質的反應結果。 換句話說, 就是畫家看到什麼或想到什麼, 然後再畫出來。

做學術上的探討, 並不是我們所要談的, 我們只要明白是這麼一回事就可以了。 畢竟這不是考試, 不必要去追尋什麼標準答案。

內容的本質如此, 那麼內容有哪些表現形式呢?

內容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比如文字, 圖片, 視頻, 音訊等等都是其表現形式。

我們對於物質的反應, 可以通過文字表達出來, 也可以通過圖片視頻或音訊的形式表達出來。

正因為內容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所以我們才說內容是創富新風口。無論你是誰,都可以通過內容展現自己,都可以通過內容來賺錢。

比如有一個初中生原來是做保安的,後來拍短視頻,一年賺上幾十萬。他可能不會寫,也不會畫,但拍個短視頻,說上幾句話還是能做到的,於是就通過短視頻這條路發家致富了。

三.內容的發展歷程

內容的發展其實就是兩個階段,不被重視的階段和被重視的階段。

以前的內容:

內容是一直都存在的,不管我們意沒意識到。

內容既然一直都存在,那麼為什麼以前,我們感知不到呢?

很簡單的原因,因為以前的內容不值錢或者說我們沒有認識到內容是非常值錢的。

不值錢,自然自動被我們所忽略了,就像人窮說話沒份量一樣——人微言輕。

比如以前,我們寫博客,發圖片,發視頻等,基本上都是做免費勞動力,你寫得再多,也沒有人發工資給你。

再一個因為是免費的,所以也基本上沒有多少人去堅持創作。

現在的內容:

現在不同了,內容值錢了。

為啥值錢了?

在這個時候,其實很多人還是看不到內容是值錢的。為什麼看不到?

因為值錢的標準是粉絲的多少。

粉絲越多,你就越值錢。

這時,有人看到了粉絲這個商機,以為是粉絲多,就賺錢了。

很多人看到了其中商機,去刷粉絲刷閱讀量等等。那個時候,刷粉絲刷量的也大賺了一波,只不過粉絲都是假的,做廣告沒有啥效果,廣告主上過一次當,以後就再也不上當了。

可以說國人還是非常聰明的,總是會尋找最短賺錢的路徑。

不過,我們深入一點研究,發現那其實就是內容的力量,有內容才會有粉絲。沒有內容,那粉絲都是假的。

所以,其實真正值錢的還是內容。

但在以前刷粉絲刷資料能夠大賺的情況下,還沒有多少人真正認識內容的價值。

那麼內容真正被普羅大眾意識到能賺錢是什麼時候呢?

這得益於今日頭條的出現。

今日頭條用了一個非常粗爆的方法,那就是直接給內容上傳者以現金補貼。

也就是說,無論你是誰,不管你有沒有粉絲,只要你上傳文章或視頻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現金補貼。

這種方法非常粗爆,但也非常有效,直接吸引了一大批內容創作者和搬運者。後面也有越來越多的平臺都加入到這種模式。

內容就在這個階段才開始被普羅大眾真正認識到,原來做內容也是可以賺錢的。

以前做內容,還要吸引粉絲,再來變現。現在直接創作內容就可以賺錢。

四.內容為什麼會越來越值錢?

內容為什麼會值錢呢?而且為什麼會越來越值錢呢?

難道僅僅是因為那些平臺的現金補貼?

肯定不是的。

內容之所以變得越來越值錢,究其本質,那就是流量的缺乏。

以前是互聯網人口紅利時代,不論是誰,只要稍微努力點都可以分到屬於自己的流量。但隨著會上網的人達到極限,也就是說上網的人口總數已經定下來,就是那麼多。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互聯網創業這個潮流,那麼分到每個人頭上的流量自然就會越來越少。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淘寶,淘寶上總流量是一定的,但在上面開店的賣家越來越多,於是分到每個賣家身上的流量自然會越來越少,要想獲得流量那就得要付出更多。

以前的淘寶基本上不做電視廣告,現在馬雲不僅做電視廣告和節目,甚至還把目光瞄準了線下,做新零售等,其實就是源於對流量的渴望。

以前線上流量比線下流量便宜,現在是線下流量比線上流量便宜。

但不論是線下流量,還是線上流量,都越來越難獲取了。比如以前在公園送東西掃碼加粉絲非常容易,現在幾乎加不到什麼人了。

於是,大家的目光重新盯上了內容。為什麼會盯上內容呢?

因為現在流量基本上都在內容上。

現在不論是誰不論在任何階段,總是機不離手。拿著手機幹嗎?就是看資訊看視頻,看各種無聊的娛樂新聞等等。

一個在行家眼裡看來極其粗糙的內容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在看。

這就是內容的魅力。

成本低廉的內容,但卻能獲取眾多的流量。

而且以後,隨著流量越來越貴,內容也將會越來越值錢。

五.我們能做的內容有哪些?

既然內容這麼值錢,那麼我們能做的內容有哪些呢?

很簡單,文章,圖片,視頻,音訊,直播等都是我們可以做的內容。

但我們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和環境來選擇做什麼內容。

如果你擅長寫文字,那寫文章是個不錯的選擇。寫得受廣大網友歡迎,那一篇文章賺上幾百上千還是比較容易的。這比以前掙點稿費可是強多了。要是能寫長篇故事,那可以在網路上寫小說,成為大神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如果不擅長文字處理,那可以做攝影,拍短視頻,甚至做直播等等都是可以的。

有朋友做攝影,邊旅行邊賺錢,生活還是非常愜意的。

還有朋友,覺得自己一無所長,個性又有點羞澀,那不妨拍短視頻,一個視頻1-3分鐘左右,甚至都不需要自己露臉。

當然,個性開放的可以做直播。現做直播是非常受歡迎的,只要能說會道就行。

有聲音非常好聽的,但又不喜歡抛頭露面的,那可以做音訊。這也是非常受歡迎的。

也就是說,做內容,只要不是很懶,我們總會找到適合自己去做的。

有位寶媽,在家帶小孩,不方便出去上班,於是自己做了育兒類的內容,然後做成了內容電商,做兩年,現月流水都是上千萬。

我們能做的內容如下:

1.文章(包含短故事,小說等);

2.圖片(包含漫畫,攝影等);

3.視頻(包含短視頻,直播等);

4.音訊;

六.做內容需要哪些投入?

有人覺得做內容總是一件極其專業的事,那就需要一些專業的設備什麼的,但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投入那麼多的。

基本上,剛開始就是一個智慧手機就夠了。如果要拍視頻的話,智慧手機最好是千元以上的。

後期,隨著做的內容越來越多,賺的錢越來越多,自然也需要更新一下設備,電腦,攝像機等等這些都可以配起來。

有電腦處理文字,圖片或視頻,那還是比較方便一些。

如果只是處理文字,電腦不要求多好的,基本的入門級就可以了。但如果要處理視頻,那必須要配備獨立顯卡才行。

根據自己需要和選擇的方向,總的設備如下:

1.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

2.電腦;

3.攝像機;

4.錄音設備;

5.流量卡或辦流量套餐;

6.文書處理軟體;

7.圖片處理軟體;

8.視頻處理軟體;

我們要記住設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我們的內容,內容做得有料有趣才會長久。

七.做內容怎樣賺錢?

有些朋友可能還不懂,那麼做內容究竟是怎樣賺錢呢?

不懂是正常的,因為我們以前的賺錢思維就是給錢才幹活。比如賣產品,打工等,都是這種思維,直接看到有錢,才會去做。要是沒看到錢,那是沒有行動力的。要是錢少,那行動力是遠遠不夠的。

比如很多朋友都在問,做內容究竟能賺多少錢?想得到一個確定的答案。得到肯定答案之後才會去考慮究竟要不要做,究竟要花多大力氣去做。

這其實就是以前的賺錢思維在作怪。

做內容是與以前的思維不同的,做內容,是給自己幹活,幹活之前可能是看不到什麼錢。

換句話說,做內容不是看到錢之後才努力做,而是努力做之後才能看到錢。

在這裡給大家說,做內容不僅能賺錢,而且相對來說是一個非常公平的賺錢機制。

在這個機制裡,我們不需要考慮學歷,也不需要考慮經驗,專業,性別,年齡等等,只需要你敢於去做就行了。

換句話說,就算你一無所有,一文不名,在這裡你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賺到屬於自己的錢。

那麼現在做內容怎樣賺錢呢?

現做內容主要變現途徑如下:

1.平臺補貼;

2.平臺廣告分成;

3.讀者打賞收益;

4.自接廣告(發軟文等);

5.贊助商贊助;

6.訂閱收益;

7.會員收益;

8.付費閱讀收益;

9.其他收益;

其中,在平臺上創作,直接的收益就是平臺補貼和平臺廣告分成,這也是目前廣大內容創作者最看重的。

很多朋友,做一篇文章,一個短視頻都能獲得成百上千的收益,甚至一個短視頻能獲得上萬的收益都是由於平臺的補貼和廣告分成。

間接的收益,也就是有粉絲之後,基於粉絲才產生的系列收益,占大部分,後面的基本上都是間接收益。

八.做內容真的能年入100萬嗎?

可以肯定的說,當然是真的能年入100萬。

因為已經有人通過做內容賺到上百萬,甚至上千萬了。

得到這答案後,有朋友可能會算帳,要年入100萬,那要月入10萬才行,要月入10萬,那一天至少要掙3000塊才行。

於是問題就來了,很多人做了一段時間後,發現一天一毛都沒掙到,最多的一天也就掙幾塊錢,更別說3000了,到了這個階段基本上很多人就放棄了。

但,這樣算帳是錯誤的,而且是非常錯誤的。

在互聯網上賺錢,不是那種打工式思維,不是一個月賺多少工資,然後一年相加就行了。

做內容賺錢,可能你前期根本不賺錢,那沒關係,因為那代表你還沒入門。

但你每做的一篇內容都是在為你自己積累經驗和資本。然後再由量變產生質變。

比如,有同學,做一個月可能沒啥成果,不過由於耐心的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第二個月就可能突然爆發了。

另外隨著做的內容越來越受歡迎,粉絲越來越多,那你自身的價值就越來越大,一年賺上百萬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比如,有朋友拍短視頻,一個短視頻就能賺上萬元,如果一個月能拍20個這樣的短視頻,那一個月就能賺20萬。

當然,如果你足夠懶,有一個打工思維,那就當這文章沒看過。

有同學做內容就是這樣的,寫文章,拍視頻就像交任務一樣的,以為完成數量就有人發工資了。

現在做內容不再是以前那種粗放年代了。2017年是價值的元年,2018年,內容的價值問題當然會更加被重視。

好了,今天這節就講到這裡。本文作者麻辣電商,如須轉載請注明原作者。

所以我們才說內容是創富新風口。無論你是誰,都可以通過內容展現自己,都可以通過內容來賺錢。

比如有一個初中生原來是做保安的,後來拍短視頻,一年賺上幾十萬。他可能不會寫,也不會畫,但拍個短視頻,說上幾句話還是能做到的,於是就通過短視頻這條路發家致富了。

三.內容的發展歷程

內容的發展其實就是兩個階段,不被重視的階段和被重視的階段。

以前的內容:

內容是一直都存在的,不管我們意沒意識到。

內容既然一直都存在,那麼為什麼以前,我們感知不到呢?

很簡單的原因,因為以前的內容不值錢或者說我們沒有認識到內容是非常值錢的。

不值錢,自然自動被我們所忽略了,就像人窮說話沒份量一樣——人微言輕。

比如以前,我們寫博客,發圖片,發視頻等,基本上都是做免費勞動力,你寫得再多,也沒有人發工資給你。

再一個因為是免費的,所以也基本上沒有多少人去堅持創作。

現在的內容:

現在不同了,內容值錢了。

為啥值錢了?

在這個時候,其實很多人還是看不到內容是值錢的。為什麼看不到?

因為值錢的標準是粉絲的多少。

粉絲越多,你就越值錢。

這時,有人看到了粉絲這個商機,以為是粉絲多,就賺錢了。

很多人看到了其中商機,去刷粉絲刷閱讀量等等。那個時候,刷粉絲刷量的也大賺了一波,只不過粉絲都是假的,做廣告沒有啥效果,廣告主上過一次當,以後就再也不上當了。

可以說國人還是非常聰明的,總是會尋找最短賺錢的路徑。

不過,我們深入一點研究,發現那其實就是內容的力量,有內容才會有粉絲。沒有內容,那粉絲都是假的。

所以,其實真正值錢的還是內容。

但在以前刷粉絲刷資料能夠大賺的情況下,還沒有多少人真正認識內容的價值。

那麼內容真正被普羅大眾意識到能賺錢是什麼時候呢?

這得益於今日頭條的出現。

今日頭條用了一個非常粗爆的方法,那就是直接給內容上傳者以現金補貼。

也就是說,無論你是誰,不管你有沒有粉絲,只要你上傳文章或視頻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現金補貼。

這種方法非常粗爆,但也非常有效,直接吸引了一大批內容創作者和搬運者。後面也有越來越多的平臺都加入到這種模式。

內容就在這個階段才開始被普羅大眾真正認識到,原來做內容也是可以賺錢的。

以前做內容,還要吸引粉絲,再來變現。現在直接創作內容就可以賺錢。

四.內容為什麼會越來越值錢?

內容為什麼會值錢呢?而且為什麼會越來越值錢呢?

難道僅僅是因為那些平臺的現金補貼?

肯定不是的。

內容之所以變得越來越值錢,究其本質,那就是流量的缺乏。

以前是互聯網人口紅利時代,不論是誰,只要稍微努力點都可以分到屬於自己的流量。但隨著會上網的人達到極限,也就是說上網的人口總數已經定下來,就是那麼多。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互聯網創業這個潮流,那麼分到每個人頭上的流量自然就會越來越少。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淘寶,淘寶上總流量是一定的,但在上面開店的賣家越來越多,於是分到每個賣家身上的流量自然會越來越少,要想獲得流量那就得要付出更多。

以前的淘寶基本上不做電視廣告,現在馬雲不僅做電視廣告和節目,甚至還把目光瞄準了線下,做新零售等,其實就是源於對流量的渴望。

以前線上流量比線下流量便宜,現在是線下流量比線上流量便宜。

但不論是線下流量,還是線上流量,都越來越難獲取了。比如以前在公園送東西掃碼加粉絲非常容易,現在幾乎加不到什麼人了。

於是,大家的目光重新盯上了內容。為什麼會盯上內容呢?

因為現在流量基本上都在內容上。

現在不論是誰不論在任何階段,總是機不離手。拿著手機幹嗎?就是看資訊看視頻,看各種無聊的娛樂新聞等等。

一個在行家眼裡看來極其粗糙的內容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在看。

這就是內容的魅力。

成本低廉的內容,但卻能獲取眾多的流量。

而且以後,隨著流量越來越貴,內容也將會越來越值錢。

五.我們能做的內容有哪些?

既然內容這麼值錢,那麼我們能做的內容有哪些呢?

很簡單,文章,圖片,視頻,音訊,直播等都是我們可以做的內容。

但我們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和環境來選擇做什麼內容。

如果你擅長寫文字,那寫文章是個不錯的選擇。寫得受廣大網友歡迎,那一篇文章賺上幾百上千還是比較容易的。這比以前掙點稿費可是強多了。要是能寫長篇故事,那可以在網路上寫小說,成為大神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如果不擅長文字處理,那可以做攝影,拍短視頻,甚至做直播等等都是可以的。

有朋友做攝影,邊旅行邊賺錢,生活還是非常愜意的。

還有朋友,覺得自己一無所長,個性又有點羞澀,那不妨拍短視頻,一個視頻1-3分鐘左右,甚至都不需要自己露臉。

當然,個性開放的可以做直播。現做直播是非常受歡迎的,只要能說會道就行。

有聲音非常好聽的,但又不喜歡抛頭露面的,那可以做音訊。這也是非常受歡迎的。

也就是說,做內容,只要不是很懶,我們總會找到適合自己去做的。

有位寶媽,在家帶小孩,不方便出去上班,於是自己做了育兒類的內容,然後做成了內容電商,做兩年,現月流水都是上千萬。

我們能做的內容如下:

1.文章(包含短故事,小說等);

2.圖片(包含漫畫,攝影等);

3.視頻(包含短視頻,直播等);

4.音訊;

六.做內容需要哪些投入?

有人覺得做內容總是一件極其專業的事,那就需要一些專業的設備什麼的,但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投入那麼多的。

基本上,剛開始就是一個智慧手機就夠了。如果要拍視頻的話,智慧手機最好是千元以上的。

後期,隨著做的內容越來越多,賺的錢越來越多,自然也需要更新一下設備,電腦,攝像機等等這些都可以配起來。

有電腦處理文字,圖片或視頻,那還是比較方便一些。

如果只是處理文字,電腦不要求多好的,基本的入門級就可以了。但如果要處理視頻,那必須要配備獨立顯卡才行。

根據自己需要和選擇的方向,總的設備如下:

1.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

2.電腦;

3.攝像機;

4.錄音設備;

5.流量卡或辦流量套餐;

6.文書處理軟體;

7.圖片處理軟體;

8.視頻處理軟體;

我們要記住設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我們的內容,內容做得有料有趣才會長久。

七.做內容怎樣賺錢?

有些朋友可能還不懂,那麼做內容究竟是怎樣賺錢呢?

不懂是正常的,因為我們以前的賺錢思維就是給錢才幹活。比如賣產品,打工等,都是這種思維,直接看到有錢,才會去做。要是沒看到錢,那是沒有行動力的。要是錢少,那行動力是遠遠不夠的。

比如很多朋友都在問,做內容究竟能賺多少錢?想得到一個確定的答案。得到肯定答案之後才會去考慮究竟要不要做,究竟要花多大力氣去做。

這其實就是以前的賺錢思維在作怪。

做內容是與以前的思維不同的,做內容,是給自己幹活,幹活之前可能是看不到什麼錢。

換句話說,做內容不是看到錢之後才努力做,而是努力做之後才能看到錢。

在這裡給大家說,做內容不僅能賺錢,而且相對來說是一個非常公平的賺錢機制。

在這個機制裡,我們不需要考慮學歷,也不需要考慮經驗,專業,性別,年齡等等,只需要你敢於去做就行了。

換句話說,就算你一無所有,一文不名,在這裡你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賺到屬於自己的錢。

那麼現在做內容怎樣賺錢呢?

現做內容主要變現途徑如下:

1.平臺補貼;

2.平臺廣告分成;

3.讀者打賞收益;

4.自接廣告(發軟文等);

5.贊助商贊助;

6.訂閱收益;

7.會員收益;

8.付費閱讀收益;

9.其他收益;

其中,在平臺上創作,直接的收益就是平臺補貼和平臺廣告分成,這也是目前廣大內容創作者最看重的。

很多朋友,做一篇文章,一個短視頻都能獲得成百上千的收益,甚至一個短視頻能獲得上萬的收益都是由於平臺的補貼和廣告分成。

間接的收益,也就是有粉絲之後,基於粉絲才產生的系列收益,占大部分,後面的基本上都是間接收益。

八.做內容真的能年入100萬嗎?

可以肯定的說,當然是真的能年入100萬。

因為已經有人通過做內容賺到上百萬,甚至上千萬了。

得到這答案後,有朋友可能會算帳,要年入100萬,那要月入10萬才行,要月入10萬,那一天至少要掙3000塊才行。

於是問題就來了,很多人做了一段時間後,發現一天一毛都沒掙到,最多的一天也就掙幾塊錢,更別說3000了,到了這個階段基本上很多人就放棄了。

但,這樣算帳是錯誤的,而且是非常錯誤的。

在互聯網上賺錢,不是那種打工式思維,不是一個月賺多少工資,然後一年相加就行了。

做內容賺錢,可能你前期根本不賺錢,那沒關係,因為那代表你還沒入門。

但你每做的一篇內容都是在為你自己積累經驗和資本。然後再由量變產生質變。

比如,有同學,做一個月可能沒啥成果,不過由於耐心的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第二個月就可能突然爆發了。

另外隨著做的內容越來越受歡迎,粉絲越來越多,那你自身的價值就越來越大,一年賺上百萬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比如,有朋友拍短視頻,一個短視頻就能賺上萬元,如果一個月能拍20個這樣的短視頻,那一個月就能賺20萬。

當然,如果你足夠懶,有一個打工思維,那就當這文章沒看過。

有同學做內容就是這樣的,寫文章,拍視頻就像交任務一樣的,以為完成數量就有人發工資了。

現在做內容不再是以前那種粗放年代了。2017年是價值的元年,2018年,內容的價值問題當然會更加被重視。

好了,今天這節就講到這裡。本文作者麻辣電商,如須轉載請注明原作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