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在虛擬實境中“吃雞”,帶你體驗遠超真人CS的刺激對決!

最近在閱讀各路遊戲媒體的文章時, 我發現《絕地求生:大逃殺(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以下簡稱PUBG、“吃雞”或“大逃殺”)真的是一塊極大的“雷區”。 拋開客觀的新聞和蹭熱度被捎上的情況不談,

但凡有作者帶入主觀色彩去評價它且文章有一定的閱讀量, 留言評論必定能看到讀者“不同的聲音”。

當然, 這些文章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或多或少地說了“吃雞”的不好, 然後大多順帶誇了別的遊戲。

面對這樣一枚高熱度又充滿爭議的遊戲, 我當然不會引火上身地去專門為它起一篇文章指點江山, 但眼看“吃雞”元年已在年曆上翻頁, 2018翩翩到來, 想想自己已經有意無意地躲了它大半年, 便決定在新年第一文裡和大家好好聊聊……VR版的“大逃殺”們。

相較手遊“吃雞”在去年10月開始抛頭露面, 11月集中爆發, 短短3個月不到就狂攬上億用戶註冊;VR遊戲作為一個冷門的多的類別, 雖然“雞”也是要吃的, 但吃相無疑就矜持多了。 一來是技術經驗上手遊比VR有優勢;二來, 手機和VR設備的使用人數也是天差地別, 因此目前市場上的VR“吃雞”遊戲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我翻遍Steam(一般PS Store上沒這麼“糙”的遊戲)也就找到了3個, 外加1個還未上架的總共4款遊戲, 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從時間上看, PUBG海外版於17年3月23日正式上線, 令人驚訝的是, 我找到的第一款能“吃雞”的VR遊戲——《無盡的子彈(Bullets And More)》(以下簡稱《子彈》)——它的發行日期是16年9月8日!儘管《子彈》並非神奇到提前半年就預知了大逃殺類遊戲的走紅, 但仍是最早擁抱“吃雞”的VR遊戲, 因此我選擇把它放在第一個說。

作為一款“年代久遠”的作品, 在當時幾乎沒有什麼VR媒體會關注這樣一個沒有大IP、大廠加持過的遊戲, 在網上能找到的有關它的說明也很有限, 大致就是:“這是一款射擊類VR遊戲, 提供三種不同模式:叢林生存戰、屋頂阻擊戰、限時搶分賽, 並且支持自訂場景編輯, 玩家可以通過它創造獨屬於自己的關卡並隨時保存”。

初上架的《子彈》似乎更像一款“FPS+沙箱+VR”的結合體, 雖然槍支手感尚可, 但粗糙的畫面和不夠豐富的遊戲內容確實都是減分項。 這裡不得不誇獎下遊戲的開發商Koenigz:不僅沒有做出“撈一筆就跑”或“轉換陣地”等不負責任的行為, 反倒在一年中專心致志地為遊戲做著優化升級。

伴隨新地圖、新模式的加入以及場景部件、武器的豐富化,

《子彈》和發售之初比簡直可以說是兩個遊戲, 去年10月更新的“吃雞”模式更是吸引了一批新玩家。

Δ《無盡的子彈》“大逃殺”模式遊戲截圖

該作最多支援12人同局對戰, “大逃殺”模式裡亦是如此, 因此期待百人大戰的玩家可能會有些失望。 但不得不說,從視頻中來看,要戴著頭顯操縱手柄在戰場上存活下來可比在電腦的“吃雞”遊戲裡苟著等天命圈和天命空投難多了。

因為人數較少,地圖自然不宜過大,加之建築不多、結構地形也很簡單,玩家在戰場裡發生遭遇戰的可能性實則更大。另外,遊戲內整體的建模貼圖依然“毛孔”粗大,人物造型又是清一色的黑色戰術套裝,不存在象PUBG裡一樣身著“吉利服”藏匿於草叢就能和環境融為一體的苟活操作。

Δ PUBG吉利服 VS.《子彈》一抹黑

在外觀簡陋的缺點之餘,這個模式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它很好地還原了PUBG的遊戲模式:跳傘空降、建築中搜刮武器(沒有防具、繃帶等)、空投補給、載具駕駛、不斷縮小的毒圈以及勝利者的火雞大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VR的加成下,玩家為了“生存”需要全身而動,自然更加帶感!

Δ 火雞大餐!

《子彈》新模式的壟斷地位大致維持了兩個月,12月,另兩款VR“吃雞”《脫穎而出:VR皇家戰役(Stand Out: VR Battle Royale)》(12.9,簡稱《脫穎而出》)、《絕地求雞VR(Battle for the last chicken)》(12.20,簡稱《求雞》)便陸續殺到。

可歎的是,同為“吃雞”,兩款遊戲的命運卻是大相徑庭:由Raptor Lab研發的《脫穎而出》上架20天收穫268個好評(86%);深圳思夢(Simeng)打造的《求雞》發售近10天僅有6個評論,其中四個還是差評……並非國產遊戲在Steam上沒人權,的確是兩“雞”差距頗大。

《脫穎而出》作為一款專注於“大逃殺”的遊戲,在很多方面都比《子彈》的“大逃殺”模式更為專業。它不僅將同場競技的遊戲人數擴充至了最多30人,在槍法、身法方面也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少了很多拼運氣的詭異“擊殺”。

視覺感官上玩家也會舒服許多。高低錯落的各式建築物替代了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小平房;死板生硬的石頭山變成了被植被覆蓋的“凹凸有致”的山坡;毒圈的標識也從一根根光柱升級為接近於PUBG裡的電磁場;進入遊戲前在準備介面可以給人物進行換裝……

給玩家體驗帶來提升最多的要數遊戲場地的“拓展”——《子彈》裡,玩家在開局跳傘的過程中就能明顯感覺到地圖的面積很小,甚至開發者根本就沒怎麼處理邊界場景,會有種自己在往一塊四方的拼圖上跳的錯覺;到了《脫穎而出》,戰場的版圖擴大至了400公頃(PUBG的兩張圖皆約6400公頃),降落時從高處看去地圖內外接洽的部分也柔和不少,玩家能隨時調出地圖查看毒圈範圍和自己的方位,總算是有了在一個真正的戰場裡作戰的感覺。

Δ《脫穎而出》A測遊戲截圖

首先是遊戲在商店頁面的封面,熟悉原版“吃雞”的你一定會覺得非常親切:把原圖人物的頭盔P成頭顯,領帶變個色,再把遊戲的名字字體改一改加只燒雞加支槍,就是《求雞》的宣傳圖了。

Δ “吃雞” VS.《求雞》

更過分的是,這款遊戲從簡介到遊戲內截圖都充斥了開發商的惡意!

簡介中寫的是:“這個遊戲有100人參與,而你的敵人就是另外的99個人……最後活下的人將會得到一個美味的燒雞與巨額獎金……”;而實際上除了你自己,其他“人”都是AI,我也沒看到99個敵人。

截圖方面,開發商也是耍盡心機,力求每張圖場景、武器都不重樣,給欲購者一種遊戲內容豐富多變的幻覺;現實是,武器數量尚可,但玩家只能隨關卡“轉移位置”,也就是說在每一關內是無法移動的。

Δ 騙子!ヽ(#`Д´)ノ┌┛〃

總結下來,《求雞》就是個套了“雞皮”的站樁輸出遊戲,即使單純以射擊VR遊戲的標準去評價它,單眼渲染和奇差的射擊感也無法讓人滿意。相比換皮的山寨遊戲,我個人認為這種換芯的做法更讓人反感。

Δ 《絕地求雞VR》遊戲截圖

點擊原文觀看三款遊戲試玩視頻歡迎你在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觀點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今日VR”閱讀更多原創VR乾貨 但不得不說,從視頻中來看,要戴著頭顯操縱手柄在戰場上存活下來可比在電腦的“吃雞”遊戲裡苟著等天命圈和天命空投難多了。

因為人數較少,地圖自然不宜過大,加之建築不多、結構地形也很簡單,玩家在戰場裡發生遭遇戰的可能性實則更大。另外,遊戲內整體的建模貼圖依然“毛孔”粗大,人物造型又是清一色的黑色戰術套裝,不存在象PUBG裡一樣身著“吉利服”藏匿於草叢就能和環境融為一體的苟活操作。

Δ PUBG吉利服 VS.《子彈》一抹黑

在外觀簡陋的缺點之餘,這個模式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它很好地還原了PUBG的遊戲模式:跳傘空降、建築中搜刮武器(沒有防具、繃帶等)、空投補給、載具駕駛、不斷縮小的毒圈以及勝利者的火雞大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VR的加成下,玩家為了“生存”需要全身而動,自然更加帶感!

Δ 火雞大餐!

《子彈》新模式的壟斷地位大致維持了兩個月,12月,另兩款VR“吃雞”《脫穎而出:VR皇家戰役(Stand Out: VR Battle Royale)》(12.9,簡稱《脫穎而出》)、《絕地求雞VR(Battle for the last chicken)》(12.20,簡稱《求雞》)便陸續殺到。

可歎的是,同為“吃雞”,兩款遊戲的命運卻是大相徑庭:由Raptor Lab研發的《脫穎而出》上架20天收穫268個好評(86%);深圳思夢(Simeng)打造的《求雞》發售近10天僅有6個評論,其中四個還是差評……並非國產遊戲在Steam上沒人權,的確是兩“雞”差距頗大。

《脫穎而出》作為一款專注於“大逃殺”的遊戲,在很多方面都比《子彈》的“大逃殺”模式更為專業。它不僅將同場競技的遊戲人數擴充至了最多30人,在槍法、身法方面也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少了很多拼運氣的詭異“擊殺”。

視覺感官上玩家也會舒服許多。高低錯落的各式建築物替代了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小平房;死板生硬的石頭山變成了被植被覆蓋的“凹凸有致”的山坡;毒圈的標識也從一根根光柱升級為接近於PUBG裡的電磁場;進入遊戲前在準備介面可以給人物進行換裝……

給玩家體驗帶來提升最多的要數遊戲場地的“拓展”——《子彈》裡,玩家在開局跳傘的過程中就能明顯感覺到地圖的面積很小,甚至開發者根本就沒怎麼處理邊界場景,會有種自己在往一塊四方的拼圖上跳的錯覺;到了《脫穎而出》,戰場的版圖擴大至了400公頃(PUBG的兩張圖皆約6400公頃),降落時從高處看去地圖內外接洽的部分也柔和不少,玩家能隨時調出地圖查看毒圈範圍和自己的方位,總算是有了在一個真正的戰場裡作戰的感覺。

Δ《脫穎而出》A測遊戲截圖

首先是遊戲在商店頁面的封面,熟悉原版“吃雞”的你一定會覺得非常親切:把原圖人物的頭盔P成頭顯,領帶變個色,再把遊戲的名字字體改一改加只燒雞加支槍,就是《求雞》的宣傳圖了。

Δ “吃雞” VS.《求雞》

更過分的是,這款遊戲從簡介到遊戲內截圖都充斥了開發商的惡意!

簡介中寫的是:“這個遊戲有100人參與,而你的敵人就是另外的99個人……最後活下的人將會得到一個美味的燒雞與巨額獎金……”;而實際上除了你自己,其他“人”都是AI,我也沒看到99個敵人。

截圖方面,開發商也是耍盡心機,力求每張圖場景、武器都不重樣,給欲購者一種遊戲內容豐富多變的幻覺;現實是,武器數量尚可,但玩家只能隨關卡“轉移位置”,也就是說在每一關內是無法移動的。

Δ 騙子!ヽ(#`Д´)ノ┌┛〃

總結下來,《求雞》就是個套了“雞皮”的站樁輸出遊戲,即使單純以射擊VR遊戲的標準去評價它,單眼渲染和奇差的射擊感也無法讓人滿意。相比換皮的山寨遊戲,我個人認為這種換芯的做法更讓人反感。

Δ 《絕地求雞VR》遊戲截圖

點擊原文觀看三款遊戲試玩視頻歡迎你在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觀點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今日VR”閱讀更多原創VR乾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