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女人做好這一點,不僅家庭和諧,自身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小英在跨年的第一時間, 給我發來感謝語, 看到資訊的那一刻, 完全可以用受寵若驚來形容。

記得十月的某一天, 她和我聊孩子上學問題, 聊著聊著就痛哭起來。

那時的她非常的焦慮, 兒子數學、語文完全跟不上老師的進度, 和老師溝通孩子學習問題, 老師委婉的建議她, 快給孩子報補習班。

老公因為工作關係, 長期在外, 溝通孩子學習問題, 兩個人經常不在同一頻道, 說來說去老公就一句:慢慢來, 你不要急, 慢慢來。

孩子學習, 對於一個母親來說, 就是火燒眉毛的急事。

往往忍不住對老公吼:“慢慢來, 慢慢來,

你可以慢慢來, 我可以慢慢來, 可是老師和同學不會等啊!你兒子本來就慢人幾拍, 再慢一點, 就掉坑裡了, 到時候起都起不來!”

那段時間她憂愁到什麼程度?用她自己的話說:面如蠟色, 頭髮大把大把的掉, 每天最怕的事情, 就是輔導完孩子作業。

還有就是, 明明身體很累, 晚上和白天卻怎麼也睡不著, 睜眼閉眼腦海裡全是孩子是班上的倒數幾名。

加上班主任和她說, 孩子成績不在中等, 越到後面越難跟上整體進度!

關於孩子的事, 夫妻二人常常說不上幾句, 就開始吵架, 吵得嚴重點, 就十天半個月不通電話。

家庭關係極度緊張, 生活對於小英來說完全是水深火熱!

跨年後她發信息說:蓮子媽, 2017謝謝及時遇見你, 悉心的指導我處理孩子問題。

2017, 開始變好了;2018, 相信自己可以變得更好!

2

曾經知乎上看到一個問答:我月薪兩萬, 撐起這個家的卻是我老婆

點贊最高的是一男網友, 他對家庭細節進行溫暖的情景描述, 我想這也許是所有幸福家庭的標配模式。

他說:月薪兩萬, 撐起這個家的並不是他的收入——兩萬塊錢,

而是在他面前從不邀功, 有主見又默默付出的老婆。

他的家充滿了煙火氣息, 比如:被子永遠是蓬鬆的, 茶水永遠是熱的, 地面永遠是乾淨的, 回到家永遠都有好吃的飯菜和各種點心, 還有就是老婆孩子溫暖滿足的笑容。

他表示, 錢可以賺, 換老婆出去工作也可以賺, 但生活態度和生活品質卻只有現在的老婆能操持, 假如換作他自己在家, 恐怕生活早就一片狼藉了。

所以他享受並珍惜眼前的井然有序, 讓生命充滿樂趣、溫度的家庭生活, 他樂意愛戴並善待自己的老婆, 寵愛著她, 讓她願意一直樂意去撐起這個家。

蓮子媽私底下就想, 是什麼樣的女人才能撐起這種有溫度的家呢?

答案肯定不是強勢的女人,

或者是懦弱的女人, 或者是計較的女人。

家中的溫度, 不管是在老公眼裡, 還是孩子眼裡, 都是家中的女主人給的。 所以, 自認為是媽媽好了, 家才會越來越好。

那麼2018來了, 蓮子媽在這敲黑板, 和媽媽們一起劃重點!

3

媽媽的最好生活狀態是:愛自己,

愛著家, 並被家愛著。

還沒有達到好的媽媽, 別遺憾, 別氣餒, 2018, 我們繼續努力, 重新來過!

拂去舊的塵埃, 擁抱那個為了家庭, 而改變認知的全新的媽媽!

一 開始閱讀育兒書籍

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的潛在差生。

對於一個言傳身教的母親來說, 不閱讀育兒書籍, 就難打開正確的育兒方式。

媽媽對孩子行為、情緒產生的焦慮, 絕大部分原因是:自己不懂孩子, 不瞭解成長, 就像是兩歲孩子, 自我意識萌芽, 什麼都要自己來, 父母打亂規則, 就會大哭大鬧。

看育兒書, 知道孩子有這個過程, 應付起來就比較坦然、從容;不知道孩子有這個過程, 心裡就會恐慌, 產生焦慮和暴脾氣。

媽媽不閱讀, 教育就可能在“試錯——糾錯”的迴圈當中。

閱讀育兒書的目的,不僅是增加育兒知識,認知孩子的發展,更多的是用對方式,避免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浪費精力和時間,造成傷害。

二 給生活一點儀式感

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那些別人看起來不經意的日子,確是自己的專屬日子,比如:生日、結婚紀念日、患難日。

儀式存在的意義就是提醒家人之間,要珍惜,要感恩;用愛回報愛,用真心回報真心。

保有儀式感,是每一個熱愛生活的媽媽所需要做的事。這是用愛、智慧和耐心,化解漫長、瑣碎和無聊。

不管有多少煩雜、操心的瑣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讓生活平平淡淡,適當的儀式總能讓媽媽從倦怠中脫離,驚喜伴著隆重。

儀式感其實對於家庭來說,也是被需要感。

童話《小王子》裡,小王子問狐狸:“儀式是什麼?”

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 ,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因為不同,所以值得珍惜!

4

三 陪伴、包容多一點,指責、抱怨少一點

陪伴和包容的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

夫妻間,親子間起衝突是無法爭輸贏的。媽媽贏了言論,就會中傷感情;媽媽贏了感情,肯定會輸了言論!

有一種愛,叫一家人相親相愛;有一種懂得,叫孩子懂媽媽的辛苦,媽媽懂孩子的進步;老公懂妻子的付出,妻子懂老公的辛苦!

家裡最可怕是:不是一方無盡的付出一方無盡的索取,而是被動獲得的那一方並不領情,高傲地、莫名其妙地認為,這是某人應該做的。

在家裡,陪伴是最長情的愛,包容是最實在的溫暖,媽媽愛家,孩子老公珍惜她!

四 有興趣相投的圈子,找到家庭生活外的小日子

不管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沒有朋友,就沒有社會歸屬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都害怕孤獨和寂寞,希望自己歸屬於某一個或多個群體,並在群體融入中產生親切、自豪、愉悅的情緒體驗。

2018的這一年,媽媽們多和朋友聚聚、吃吃飯、聊聊天,甚至週末帶著孩子或者交給其他家庭成員去看看電影,拍拍小照,一起分享生活苦甜,人生冷暖。

面對生活的磕磕碰碰和不為人知的苦楚,可以互相鼓勵、加油,砥礪前行,一起去戰勝這個世界的不美好。

所有的經歷,都是體驗,也是成長。2018,雖然年紀是越來越老,但心態可以越來越好!

希望在嶄新的2018年,媽媽都能被眷顧,想財的得財,貪愛的得愛。蓮子媽更希望我和你,可以一直一直在一起,地老天荒,山高水長。

有什麼話,要對蓮子媽說的,請在文末留言,讓我感受你的溫暖,感受被愛!

教育就可能在“試錯——糾錯”的迴圈當中。

閱讀育兒書的目的,不僅是增加育兒知識,認知孩子的發展,更多的是用對方式,避免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浪費精力和時間,造成傷害。

二 給生活一點儀式感

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那些別人看起來不經意的日子,確是自己的專屬日子,比如:生日、結婚紀念日、患難日。

儀式存在的意義就是提醒家人之間,要珍惜,要感恩;用愛回報愛,用真心回報真心。

保有儀式感,是每一個熱愛生活的媽媽所需要做的事。這是用愛、智慧和耐心,化解漫長、瑣碎和無聊。

不管有多少煩雜、操心的瑣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讓生活平平淡淡,適當的儀式總能讓媽媽從倦怠中脫離,驚喜伴著隆重。

儀式感其實對於家庭來說,也是被需要感。

童話《小王子》裡,小王子問狐狸:“儀式是什麼?”

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 ,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因為不同,所以值得珍惜!

4

三 陪伴、包容多一點,指責、抱怨少一點

陪伴和包容的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

夫妻間,親子間起衝突是無法爭輸贏的。媽媽贏了言論,就會中傷感情;媽媽贏了感情,肯定會輸了言論!

有一種愛,叫一家人相親相愛;有一種懂得,叫孩子懂媽媽的辛苦,媽媽懂孩子的進步;老公懂妻子的付出,妻子懂老公的辛苦!

家裡最可怕是:不是一方無盡的付出一方無盡的索取,而是被動獲得的那一方並不領情,高傲地、莫名其妙地認為,這是某人應該做的。

在家裡,陪伴是最長情的愛,包容是最實在的溫暖,媽媽愛家,孩子老公珍惜她!

四 有興趣相投的圈子,找到家庭生活外的小日子

不管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沒有朋友,就沒有社會歸屬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都害怕孤獨和寂寞,希望自己歸屬於某一個或多個群體,並在群體融入中產生親切、自豪、愉悅的情緒體驗。

2018的這一年,媽媽們多和朋友聚聚、吃吃飯、聊聊天,甚至週末帶著孩子或者交給其他家庭成員去看看電影,拍拍小照,一起分享生活苦甜,人生冷暖。

面對生活的磕磕碰碰和不為人知的苦楚,可以互相鼓勵、加油,砥礪前行,一起去戰勝這個世界的不美好。

所有的經歷,都是體驗,也是成長。2018,雖然年紀是越來越老,但心態可以越來越好!

希望在嶄新的2018年,媽媽都能被眷顧,想財的得財,貪愛的得愛。蓮子媽更希望我和你,可以一直一直在一起,地老天荒,山高水長。

有什麼話,要對蓮子媽說的,請在文末留言,讓我感受你的溫暖,感受被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