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杭州10條最美巷子,吃喝玩樂、走遍杭州不用愁!

有別於北方京腔味兒彌漫的胡同, 江南的巷子充滿白牆黑瓦、木窗閣樓、院子水井…無論巷子、弄堂還是胡同, 無論城市發展如何迅猛繁華, 它們都是最市井、最地道, 最生氣勃發的存在。

今天帶大家認識最老底子、老杭州的10條巷子, 吃喝玩樂、走遍杭州不用愁!

1、禦街二十三坊

皇城根下的原味杭州

走過喧鬧的鼓樓, 往巷子深處走, 老杭州人的生活百態全都在這裡出現, 這邊踩著大腳盆洗被單的, 那廂打著被子曬太陽的, 還有理頭髮、家長里短吆喝的, 在日頭裡溫暖了歲月, 經驗了時光。

禦街二十三坊, 包括了很多的小巷子:十五奎巷、曉霞弄、井弄、茶啾弄、城隍牌樓、四牌樓、察院前巷、察院前支路、勤遠裡、周衙弄、大馬弄、花生弄、元寶心、方井弄、丁衙巷、瑞石亭、燕春裡、太廟巷、白馬廟巷、高士坊巷、嚴官巷、嚴官巷上山道、泗水弄。

這些小巷, 可以說是杭州旅遊最好玩的小巷子。

這些坊巷大多得名於南宋時期, 坊巷內的很多院落都是清、民國或新中國成立初期建造的。

十五奎巷:南宋的“百老匯”

十五奎巷, 東起中山南路, 西至城隍牌樓巷, 接丁衙巷。

對於“十五奎巷”這個名字的來歷, 有兩種說法:一是說巷內徽州會館裡有一大石龜,

俗名石烏龜巷, 因嫌其不雅, 改稱十五奎巷。 另一種說法是, 明嘉靖年間, 巷裡的居民多擅長騎馬射箭, 科舉考試時一舉得中十人, 故稱十武魁巷, 諧音讀成“十五奎巷”。

巷子裡的民居多是屋頂鋪青瓦, 室內多鋪石板, 是清末民初典型的杭州民居的“營造法式”。 往巷子中延伸出去的更窄的小道望去, 綠色植物攀附著古樸的房屋, 在這裡拍攝一組文藝範的照片最合適不過了。

2、大井巷

留守在鬧市邊的一絲清淨

穿過人潮擁擠的河坊街, 拐個彎, 轉進一條靜謐的小巷, 咫尺距離, 便是喧囂和寧靜的兩個世界。 相比熱鬧的河坊街, 與之一牆之隔的大井巷卻是難得的清淨, 沒有喧嚷的民俗表演, 也少了濃重的世俗氣息。

大井巷的房子大多依山而建, 面街而築, 白牆黑瓦下多了幾家略帶小資情調的咖啡館、餐館或青年旅社。 來杭州旅遊, 選擇住在這裡想必也是極好的。 小小的巷內, 流通著現代和老舊的雙生。 另外, 沿著巷內小徑走, 還可以直接上吳山。

大井巷出名, 多半是因為巷內確有一口大井——錢塘第一井, 住在大井巷的居民一直用井水來過日子。 用井水沖涼, 洗衣…這也是大井巷最大的杭州味。

3、皮市巷-大塔爾巷-小塔兒巷

尋覓雨巷的浪漫幻想

皮市巷在杭州皮市巷南起解放路,與茅廊巷相對,北至慶春路,與六克巷相對。南宋時此處聚集皮具作坊,經營皮具生意,故名皮市巷,又名福佑巷。

皮市巷152號內水井,石質六角井圈,用大塊石板鑿眼承載井圈,保護井面。井邊供人搓衣刷被的長條石板,是舊時杭州市民生活狀態的一個物證。

皮市巷周邊還有大塔兒巷、小塔兒巷。《雨巷》的作者戴望舒就出生在杭州的大塔兒巷。從民國初年至1937年,他們一家住在大塔兒巷11號。而現在,大塔兒巷連同周邊的皮市巷、小塔兒巷,一起成了人們尋覓雨巷的地方。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中學時代,有幾個女同學沒背過《雨巷》?又有多少男孩子不想逢著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

4、蔡官巷

尋“一代才女”林徽因

推薦理由:

蔡官巷也是短短淺淺,北起清波街,南折東通四宜路,路長僅僅兩百余米。

很少人知道,一代才女林徽因出生在杭州。1904年,一代才女林徽就出生在杭州的蔡官巷,長到8歲才去了上海。

16歲時,林徽因遊歷歐洲,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遊學的徐志摩。情竇初開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之後,林徽因經過一番理性的考慮,嫁給著名學者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另一名人是哲學家、邏輯學家金嶽霖,也一直戀著林徽因而終生未娶。

如今的巷子雖然僅存一處老宅,牆上繪著附近的千年古巷清波街的故事,清波街與鐵冶路交叉口還豎了一座“閒人”李漁的雕像。不過好在這裡也算四通八達,走幾步就到吳山和西湖。

5、橋西直街 

運河老街的悠然時光

有些小巷,也許沒有那麼多名人墨蹟,但一樣古典而悠遠。比如,運河邊的橋西直街。這裡,曾經住著的都是杭州底層最貧窮最艱苦的那撥人,跟船,做小買賣,在運河水的滋養下,他們的日子一天天捱下去,也成了杭州傳奇。

走過拱宸橋,來到橋西直街,這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原有的住家大都搬了,這裡成了很多中醫藥老字型大小的新店址。方回春堂、天祿堂,看著高大院牆,聞著沁人藥香,呼吸好像就會放緩、變慢。

這裡還是清代以來的沿運河古鎮民居建築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帶。白牆黑瓦,狹長的弄巷,運河邊的橋壩頭,是杭州老城區真正反映杭州運河歷史風貌的唯一一處。

6、五柳巷

再現杭州老底子市井風情

五柳巷東依東河。五柳巷之名,源於南宋的一個皇家小禦園,名為“五柳園”,就是現在的五柳巷所在地。《杭州市志》記載,“五柳巷,南起鬥富三橋,北折西接城頭巷。名始於清,其地舊有五柳園,巷以園名”。

它北靠西湖大道,南至河坊街,東依建國南路,西達城頭巷,沿東河南北貫穿,總面積9.48公頃。五柳巷街區保留有不少晚清、民國初期所建的杭州傳統民居,這在杭州主城區內非常少見。

2010年8月,上城區啟動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綜合保護工程。經過長達3年之久的改造工程,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在實現外部歷史風貌提升與內部設施完善基本完成基礎上,最大限度保持舊民居的風貌。

栩栩如生的中華老中醫銅像、富有故事性的中醫歷史牆繪與綠化帶中精心栽培的中藥材,都將成為五柳巷歷史街區的新招牌。

7、小營巷

這裡是毛主席到過的地方

推薦理由:

小營巷是一條深陷於城市腹地的古巷,禪堂闃寂,花木散影,身處鬧市,卻瘦似梅花淡似秋。漫步小巷,走過一個個牆門,仿佛進入時間隧道,不經意間就會尋覓到城市曾有的足跡。

方穀園2號則是錢學森的祖宅舊居。北側是新建的典型江南民居風格的小營巷街坊風貌社區。這裡環境幽雅,小營巷南側,有面積2640平方米四季如春的小營社區公園,公園內有一座飛簷翹角、回廊繞庭、古色古香的小營花廳。

1958年1月5日,毛主席親臨小營巷,視察了42號、56號和61號牆門,對居民區衛生工作給予很高的評價。

8、耶穌堂弄

天水堂邊·司徒雷登故居

這是杭州非常有名的小弄,小小窄窄,十分鐘不用就可以從頭走到尾,所以慕名而來的人未免有點失望,只有常來常往的人們知道,這條傳奇與親和力具備的弄堂所具備的魅力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耶穌堂弄隱藏在杭州百貨大樓和銀泰百貨中間,靠近中山中路的天水堂雖然簡陋,卻暴露了這裡曾經繁華一時的傳教景象。

舊時的洋房已找尋不見,但鼎鼎大名的“司徒雷登”故居就在教堂隔壁:一幢殖民風格的兩層小洋樓,據附近的老阿姨說門口兩棵大樹便是司徒雷登小時候親手種下的。故居可免費參觀,但目前僅開放了一層的4個房間,佈置成客廳、書房、臥室和餐廳4個生活場景。

從耶穌堂弄轉進百井坊巷,那牆上的壁畫講述著這裡過去的故事:10歲的司徒雷登同小朋友們玩“老鷹捉小雞”;奸相嚴嵩在這裡蓬頭垢面地終了自己並不光彩的一生;而辛亥革命後的滿清遺老遺少們也紛紛隱居在此。

9、孩兒巷

聞一聞南宋遺風

杭州人對孩兒巷是非常熟悉的,因為它靠近浙江省兒童保健醫院,家中有孩子的,總免不了去那兒一兩趟。巷子裡有很多賣兒童衣服玩具的小店,在一排現代建築中,白牆黛瓦的孩兒巷98號就顯得特別了。

“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據說報國無門的陸遊就在孩兒巷98號度過了晚年。

如今,這裡是陸遊紀念館和下城文史館,清代民居,木結構,三開兩進,雙層回廊。院內有陸遊雕像、圖畫和著作,還有個小花園,花園右側是一口古井,井上罩著銅罩,望下去井壁綠草萋萋、井水悠悠。

杭州最原汁原味的南宋生活在孩兒巷旁的中山路上,也就是那條“禦街”。石板路自然往南延伸,兩邊歐式建築,大方典雅。看著進出商店的老老少少,還有哪裡會有這麼一條閒適雅致的商業街呢?

10、小河直街

尋找地道的老杭州

京杭大運河到達杭州拱宸橋南,便分出了一條河岔,形成了一條百米小河。沿河而建的民居,黑瓦黛頂,層層疊疊,綿延不斷,這就是“人家盡枕河”的小河直街。

由於它和大運河聯結在一起,從南宋起,這裡就是南北貨物的集散地。小河直街作為典型的水鄉民居,屬運河商埠文化,即一河兩街格局,面街一樓為商鋪,二樓為居所。

不是雙休日的緣故,小街空空的,很安靜,行走在寬窄只有兩三米的白牆黑瓦,沒有車馬的喧鬧,沒有人聲的鼎沸,時光好像悠忽間退回幾十年,老底子杭州小巷人家的生活狀態,慢慢地展開還原了,每走一步都有難忘的回憶。

在小河直街,老街坊的吆喝更是必不可少,串個門,過個身,往裡走走,餐飲店很多。最最簡單樸素的,就是一碗板凳面,大排面、豬肝面、肉絲麵,價格實在,量又足,捧上一碗熱騰騰的麵條,有一種闊別多年的感覺。

皮市巷在杭州皮市巷南起解放路,與茅廊巷相對,北至慶春路,與六克巷相對。南宋時此處聚集皮具作坊,經營皮具生意,故名皮市巷,又名福佑巷。

皮市巷152號內水井,石質六角井圈,用大塊石板鑿眼承載井圈,保護井面。井邊供人搓衣刷被的長條石板,是舊時杭州市民生活狀態的一個物證。

皮市巷周邊還有大塔兒巷、小塔兒巷。《雨巷》的作者戴望舒就出生在杭州的大塔兒巷。從民國初年至1937年,他們一家住在大塔兒巷11號。而現在,大塔兒巷連同周邊的皮市巷、小塔兒巷,一起成了人們尋覓雨巷的地方。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中學時代,有幾個女同學沒背過《雨巷》?又有多少男孩子不想逢著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

4、蔡官巷

尋“一代才女”林徽因

推薦理由:

蔡官巷也是短短淺淺,北起清波街,南折東通四宜路,路長僅僅兩百余米。

很少人知道,一代才女林徽因出生在杭州。1904年,一代才女林徽就出生在杭州的蔡官巷,長到8歲才去了上海。

16歲時,林徽因遊歷歐洲,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遊學的徐志摩。情竇初開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之後,林徽因經過一番理性的考慮,嫁給著名學者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另一名人是哲學家、邏輯學家金嶽霖,也一直戀著林徽因而終生未娶。

如今的巷子雖然僅存一處老宅,牆上繪著附近的千年古巷清波街的故事,清波街與鐵冶路交叉口還豎了一座“閒人”李漁的雕像。不過好在這裡也算四通八達,走幾步就到吳山和西湖。

5、橋西直街 

運河老街的悠然時光

有些小巷,也許沒有那麼多名人墨蹟,但一樣古典而悠遠。比如,運河邊的橋西直街。這裡,曾經住著的都是杭州底層最貧窮最艱苦的那撥人,跟船,做小買賣,在運河水的滋養下,他們的日子一天天捱下去,也成了杭州傳奇。

走過拱宸橋,來到橋西直街,這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原有的住家大都搬了,這裡成了很多中醫藥老字型大小的新店址。方回春堂、天祿堂,看著高大院牆,聞著沁人藥香,呼吸好像就會放緩、變慢。

這裡還是清代以來的沿運河古鎮民居建築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帶。白牆黑瓦,狹長的弄巷,運河邊的橋壩頭,是杭州老城區真正反映杭州運河歷史風貌的唯一一處。

6、五柳巷

再現杭州老底子市井風情

五柳巷東依東河。五柳巷之名,源於南宋的一個皇家小禦園,名為“五柳園”,就是現在的五柳巷所在地。《杭州市志》記載,“五柳巷,南起鬥富三橋,北折西接城頭巷。名始於清,其地舊有五柳園,巷以園名”。

它北靠西湖大道,南至河坊街,東依建國南路,西達城頭巷,沿東河南北貫穿,總面積9.48公頃。五柳巷街區保留有不少晚清、民國初期所建的杭州傳統民居,這在杭州主城區內非常少見。

2010年8月,上城區啟動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綜合保護工程。經過長達3年之久的改造工程,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在實現外部歷史風貌提升與內部設施完善基本完成基礎上,最大限度保持舊民居的風貌。

栩栩如生的中華老中醫銅像、富有故事性的中醫歷史牆繪與綠化帶中精心栽培的中藥材,都將成為五柳巷歷史街區的新招牌。

7、小營巷

這裡是毛主席到過的地方

推薦理由:

小營巷是一條深陷於城市腹地的古巷,禪堂闃寂,花木散影,身處鬧市,卻瘦似梅花淡似秋。漫步小巷,走過一個個牆門,仿佛進入時間隧道,不經意間就會尋覓到城市曾有的足跡。

方穀園2號則是錢學森的祖宅舊居。北側是新建的典型江南民居風格的小營巷街坊風貌社區。這裡環境幽雅,小營巷南側,有面積2640平方米四季如春的小營社區公園,公園內有一座飛簷翹角、回廊繞庭、古色古香的小營花廳。

1958年1月5日,毛主席親臨小營巷,視察了42號、56號和61號牆門,對居民區衛生工作給予很高的評價。

8、耶穌堂弄

天水堂邊·司徒雷登故居

這是杭州非常有名的小弄,小小窄窄,十分鐘不用就可以從頭走到尾,所以慕名而來的人未免有點失望,只有常來常往的人們知道,這條傳奇與親和力具備的弄堂所具備的魅力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耶穌堂弄隱藏在杭州百貨大樓和銀泰百貨中間,靠近中山中路的天水堂雖然簡陋,卻暴露了這裡曾經繁華一時的傳教景象。

舊時的洋房已找尋不見,但鼎鼎大名的“司徒雷登”故居就在教堂隔壁:一幢殖民風格的兩層小洋樓,據附近的老阿姨說門口兩棵大樹便是司徒雷登小時候親手種下的。故居可免費參觀,但目前僅開放了一層的4個房間,佈置成客廳、書房、臥室和餐廳4個生活場景。

從耶穌堂弄轉進百井坊巷,那牆上的壁畫講述著這裡過去的故事:10歲的司徒雷登同小朋友們玩“老鷹捉小雞”;奸相嚴嵩在這裡蓬頭垢面地終了自己並不光彩的一生;而辛亥革命後的滿清遺老遺少們也紛紛隱居在此。

9、孩兒巷

聞一聞南宋遺風

杭州人對孩兒巷是非常熟悉的,因為它靠近浙江省兒童保健醫院,家中有孩子的,總免不了去那兒一兩趟。巷子裡有很多賣兒童衣服玩具的小店,在一排現代建築中,白牆黛瓦的孩兒巷98號就顯得特別了。

“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據說報國無門的陸遊就在孩兒巷98號度過了晚年。

如今,這裡是陸遊紀念館和下城文史館,清代民居,木結構,三開兩進,雙層回廊。院內有陸遊雕像、圖畫和著作,還有個小花園,花園右側是一口古井,井上罩著銅罩,望下去井壁綠草萋萋、井水悠悠。

杭州最原汁原味的南宋生活在孩兒巷旁的中山路上,也就是那條“禦街”。石板路自然往南延伸,兩邊歐式建築,大方典雅。看著進出商店的老老少少,還有哪裡會有這麼一條閒適雅致的商業街呢?

10、小河直街

尋找地道的老杭州

京杭大運河到達杭州拱宸橋南,便分出了一條河岔,形成了一條百米小河。沿河而建的民居,黑瓦黛頂,層層疊疊,綿延不斷,這就是“人家盡枕河”的小河直街。

由於它和大運河聯結在一起,從南宋起,這裡就是南北貨物的集散地。小河直街作為典型的水鄉民居,屬運河商埠文化,即一河兩街格局,面街一樓為商鋪,二樓為居所。

不是雙休日的緣故,小街空空的,很安靜,行走在寬窄只有兩三米的白牆黑瓦,沒有車馬的喧鬧,沒有人聲的鼎沸,時光好像悠忽間退回幾十年,老底子杭州小巷人家的生活狀態,慢慢地展開還原了,每走一步都有難忘的回憶。

在小河直街,老街坊的吆喝更是必不可少,串個門,過個身,往裡走走,餐飲店很多。最最簡單樸素的,就是一碗板凳面,大排面、豬肝面、肉絲麵,價格實在,量又足,捧上一碗熱騰騰的麵條,有一種闊別多年的感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