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河津村名文化」東莊村名來歷

東莊村名來歷

東莊村位於河津市區北端, 城莊眥連, 位置優越, 西臨紫金北街, 北靠耿都大道, 東接新209國道, 南連河津市區, 侯禹高速公路在村北橫穿而過。 全村現總面積5000餘畝, 其中耕地面積3200餘畝, 總人口2800人, 分5個村民小組, 純屬農業村。 東莊村是革命老區之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 有著七百年的發展歷史。 從古到今, 村民流傳著“先有毛家堡, 後改毛家莊, 再有東莊村”的俗語。

首開毛家堡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間, 汾水暴漲, 城莊被淹, 農田受毀, 處在汾河灣毛家?垛的毛氏家族, 因洪水災害, 難以生存, 於是決計遷徙北坡高原, 選址今東莊村南溝崖處。 此地四面環溝, 地勢險峻, 拔地形成一個天然土堡。 堡體南北豎向, 橢圓形狀, 頂部平展, 面積寬闊與北端鄰崖齊頭並高, 且由一條低於土堡一丈餘深, 百丈餘長的土梁相連接, 站在上面可覽汾河灣景致和高原曠野,

實屬一個天然堡壘, 風水寶地。 毛家人移到此地後, 便開始建家立業, 重開新途。 首先, 環繞堡壘周圍, 攔腰建窯, 窯前建院, 並在堡頂打井一眼, 井孔半壁穿洞通院, 同時, 在土堡北端修建了一條六丈長, 四點五尺寬, 40℃傾斜的巷洞直通堡頂, 且在居處修有明坡道和暗坡道與巷洞相連。 為了預防外來侵襲和安全起見, 在堡頂周圍修築一圈土城垛, 並堆放大量石塊作為防禦武器, 形成了一個既完整又嚴密的攻防兼備的工事及獨具一格的居民小城堡, 毛家堡也就由此而產生。

創建毛家莊

毛氏家族建堡後, 承傳“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鑿井而飲, 耕田而食”的農耕文化和堅守以農為本的基本思想理念, 在堡北辛勤墾田,

艱辛耕作, 發展生產。 當耕田面積逐步擴展後, 為了方便耕作, 在現村中的東北方建起小土地廟一座, 塑土地神一尊, 一是為祭拜土地, 期佑豐產, 報答恩賜, 祈盼福祉。 二是存放農具, 避風躲雨, 研討農事, 安排農活。 所以老年人說“先有毛家堡, 後有土地廟”。 在人口不斷增長, 耕地逐步擴大的形勢下, 毛家人就在毛家堡以北的耕田內建房打井, 移居平地。 村莊框架形成後, 移民不斷增多, 規模不斷發展, 所以, 毛家堡就成了開村舊址, 村名也更改為毛家莊。

奠定東莊村

毛家莊人口壯大後, 在村中打有飲水井八眼之多, 井間距離甚遠, 方位佈局均勻, 其中週邊四眼枯竭較早, 內圍四眼於1980年後填埋。 最早的一眼井是毛家堡的井, 最遲打的一眼井是大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四月所鑿。

從吃水情況看, 供水面廣, 汲水人多。 約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前的幾十年中, 居民就逐漸增多, 雖經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和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的“田禾無收, 野草絕跡”的災難, 但在清光緒三年(1877年)的“災民無食, 瘟疫流行, 死亡枕藉”的大災之前, 毛家莊總人口數約近三千人, 姓氏多達十幾個, 村中有當鋪、銀爐鋪、商鋪和各種大小廟宇十座。 據清乾隆版(1763年)和光緒版(1897年)《河津縣誌》卷《城池》坊裡附載, 毛家莊屬太和裡。 清末時期, 由於人口總量的增加、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區域劃分時政需求, 以地理位置用方位名詞將毛家莊又更名為東莊村。

別名黎明社

東莊村人民有著頑強的戰鬥意志和勤奮精神。

1938年農曆五月二十五日晚, 東莊人民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軍, 與二戰區部隊合謀同日本鬼子打了一場裡應外合的殲滅戰, 因負責外攻的閻軍指揮無方, 敗而退走, 使這場抗日計畫未能實現。 日軍為了報復抗日村民, 于農曆五月二十六, 製造了一起慘無人道的血腥慘案, 使該村126名青壯年遭到敵人的大屠殺。 慘案過後, 東莊人民認清了一個道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東莊人民又頑強地站了起來, 用各種方式參加了全面抗戰。 1947年河津解放後, 東莊村人民開展土地革命運動, 實現了耕者有其田, 並逐步走上社會主義新道路。 經過十多年的奮鬥, 東莊面貌不斷變化, 人民生活逐漸提高, 猶如旭日初升, 蒸蒸日上, 所以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 隨著社會發展進步,東莊村起名黎明社,並分甲、乙、丙、丁、戊五個生產小組,人民公社成立後不久,其別名再未起用。

建置沿革

清代———太和裡毛家莊村。

民國8年(1919年)———第三區東莊村。

1947年 4月河津解放———第三區東莊村。

1953年———義唐鄉東莊村。

1956年 3月———辛興鄉東莊村。

1971年 10月———趙家莊公社東莊大隊。

1984年 4月至今———趙家莊鄉東莊村委會。

(撰文:毛建民)

隨著社會發展進步,東莊村起名黎明社,並分甲、乙、丙、丁、戊五個生產小組,人民公社成立後不久,其別名再未起用。

建置沿革

清代———太和裡毛家莊村。

民國8年(1919年)———第三區東莊村。

1947年 4月河津解放———第三區東莊村。

1953年———義唐鄉東莊村。

1956年 3月———辛興鄉東莊村。

1971年 10月———趙家莊公社東莊大隊。

1984年 4月至今———趙家莊鄉東莊村委會。

(撰文:毛建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