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痛風患者如何注意飲食?

田紫月, 解放軍306醫院, 幹部病房四病區

品牌品質管制辦公室 白晶 編輯

痛風是嘌呤代謝為亂造成血尿酸水準過高和或尿酸排泄減少所引起的一種晶體性關節炎。

痛風急性發作表現為夜間或淩晨因關節痛而驚醒, 隨後疼痛進行性加重, 劇痛如刀割或咬噬樣, 病人痛苦難忍。 關節局部表現為發熱, 紅腫及明顯觸痛。 依病情自然發展規律分為四個階段:無

症狀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間歇期痛風和慢性痛風石性痛風。

飲食注意事項:

1. 低嘌呤飲食。 限制嘌呤類食物的攝取, 以減少外源性嘌呤合成, 降低血清尿酸水準, 防止和減輕痛風急性發作, 減輕尿酸鹽在體內的沉積, 預防尿酸結石形成。 一般將常食用的食物根據含嘌呤的多少分為四類:第一類為含嘌呤級高的食物, 每100 g食物含嘌呤150~1000 mg, 如胰臟、鳳尾魚、沙丁魚、牛肝、牛腎、腦、濃肉汁;第二類為含嘌呤較高的食物, 每100 g中含嘌呤75~100 mg, 如魚類(鯉魚、鱈魚、大比目魚、鱔魚)、

貝殼類、肉類(豬肉、牛肉、牛舌、兔肉、肉湯、肝)、禽類(雞湯、鴨、鵝、鴿子、鵪鶉);第三類為嘌呤含量較少的食物, 每

100 g含嘌呤少於75 mg, 如青魚、龍蝦、羊肉、雞、麥片、麵包、粗糧、蘆筍、菜花、四季豆、青豆、豌豆、菠菜、蘑菇、幹豆類等;第四類為含量很少或不含嘌呤食品,

如牛奶、雞蛋、精白麵、米、水果、茶、咖啡及除第三類所列菜類以外的蔬菜。 急性期應避免高嘌呤食品, 即前面所列第1~2類食品。 可進食充足的牛奶、雞蛋, 提供所需的蛋白質。 食用精細食物如大米, 精白麵為熱量的主要來源。

2. 限制熱量。 許多痛風患者, 體重過高或肥胖, 總熱量較平時攝入量低10%~20%, 一天總蛋白60~70g。 限制脂肪攝入, 因脂肪有阻礙腎臟排泄尿酸的作用。

3. 鼓勵進食以素食為主的鹼性食物。 鹼性食物可使體內堿量增加, 尿pH升高, 促進尿液中尿酸溶解, 增加尿酸排出兩, 防止形成尿腎結石。 這些主要有蔬菜、海藻、紫菜、水果等。 蔬菜中除外第三類所列菜系, 主要有油菜、白菜、胡蘿蔔與瓜類等, 這些黃綠色富含微量鉀的蔬菜既具有抑制尿酸沉澱的作用又能供給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 利於痛風的恢復。

4. 多飲水不喝酒。 飲水可增加尿量, 促進尿酸排出, 防止結石形成。 每日攝入總量需達2500~3000 ml, 使尿量每日達2000 ml以上。 防止尿液濃縮, 讓患者在睡前或半夜飲水,

準確記錄飲水量和尿量。 酒精使體內產生乳酸, 降低尿酸的排出, 應禁酒。

5. 注意食品的烹調方法、限鹽。 合理的烹調方法, 可以減少食物中含有的嘌呤量, 如將肉食先煮, 棄湯後再進行烹調。 此外, 濃茶、咖啡、辣椒及胡椒、芥末、生薑等辛辣調味品, 均能使神經系統興奮,誘使痛風急性發作,應儘量避免使用。

6. 活動指導。急性期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保持功能位,限制制動,直至症狀明顯緩解72小時後方可活動。痛風是可以反復發作的,必須定期到專科門診複診,複查血尿酸、尿常規,按醫囑用藥,控制尿酸水準,並長期進行飲食控制及自我的生活調理,這樣才可以避免誘因,減少復發。

均能使神經系統興奮,誘使痛風急性發作,應儘量避免使用。

6. 活動指導。急性期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保持功能位,限制制動,直至症狀明顯緩解72小時後方可活動。痛風是可以反復發作的,必須定期到專科門診複診,複查血尿酸、尿常規,按醫囑用藥,控制尿酸水準,並長期進行飲食控制及自我的生活調理,這樣才可以避免誘因,減少復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