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正文

提到這個“餶糘子”的味道,絳縣人的臉上都是樂哈哈

提到這個“餶糘子”的味道, 絳縣人的臉上都是樂哈哈

關注【微絳縣】看絳縣身邊事(運城網信備案I20001)投稿加 66350359

電線杆上的小小鳥在唧唧喳喳, 讓我想起了不久前流傳的一個笑話:

說樹上的配老挖給黑老挖佛:你浩武案挪一哈, 嘿理佛:挪不嘗辣, 災挪球災哈起啦”。

回憶起小時候去西邊溝裡捉小魚捉小蝦, 還用毛毛草穿起一串長長的螞蚱, 和小朋友們一起去偷別人地裡的大西瓜, 把“黃鼠”身上澆上煤油點著了看得我們樂哈哈······

最愛吃我奶奶親手做的雞蛋炒饃花, 還有姥姥蒸的包子捏下的“餶架”, 想起來就會流口水的紅紅的大山楂, 還有那滿山坡的酸棗叫人難忘啊!

每個人的臉上都樂哈哈······

——白亮《樂哈哈》

在昨天的文章裡, 我提到了一個名叫“餶糘”的食物,

就有好事者私下裡找我來刨根問底, 追問此物到底是什麼東東?

因為離家已久, 本地市場上不見有賣的, 即便是在絳縣老家, 也很難見到實物了, 而且網上也搜不到相關的資料與圖片, 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如何給人家做出解釋。

好不容易尋到一種“餶圈饃”的圖片, 這才有了參照物。 這麼說吧, 餶糘就是餶圈饃的放大版, 放大了多少倍呢?

本人保守估計, 二十幾倍總有。

你想啊, 能戴在“懶漢”脖子上的, 小了能行嗎?

餶糘是絳縣承傳悠久、獨具地方特色的麵食製品。 據記載, 明清時期即有此食品。

絳縣餶糘, 就是把麵粉和上雞蛋, 放上花椒葉、芝麻和鹽, 揉面後放醒, 然後捏成直徑尺把左右的圓圈形, 也有的是40釐米左右的長條形, 寓意著圓圓滿滿、一帆風順。

然後放在燒飯後剛熄的草木灰火中埋好, 烤個大約半小時, 掏出來翻一下身。 再加入火灰重新埋好, 再過個三四十分鐘, 扒出來清除灰塵, 看上去外邊焦黃, 裡邊卻是鬆軟的。

那些年,在我們當地很是流行,是小孩生日、新人訂婚、男娃當兵以及走親訪友的必備禮品。

小時候,特別愛吃餶糘,因為它和饃一樣頂饑,但要比饃香得多,而且是越吃越香,後味無窮。

一個餶糘足足有四五斤重,都是用切面刀剁成一截一截的,拿在手裡吃的,就是一個大人都要兩三天,才能吃完。要是懶漢稍微勤快點兒,保障餓不死的。

雖說我的老家絳縣只是個山區小縣,但它是先秦歷史典籍中首次出現的“縣”,擁有“天下第一縣”之稱。

它還是堯王的故鄉,堯的傳說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積高達500萬平方米的周家莊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本地區最大的人類聚集地。

晉國在絳縣建都84年,留下了晉獻公墓、晉文公墓、晉靈公墓、車廂城等諸多遺跡。

大自然的饋贈加上深厚的文化底蘊,成就了絳縣特有的飲食文化。

餶糘不過是其中之一,其它的美食還有很多······

待我慢慢說給你聽!

焦文定2017.11.29於山西運城.

關注【微絳縣】看絳縣身邊事(運城網信備案I20001)投稿加 66350359

那些年,在我們當地很是流行,是小孩生日、新人訂婚、男娃當兵以及走親訪友的必備禮品。

小時候,特別愛吃餶糘,因為它和饃一樣頂饑,但要比饃香得多,而且是越吃越香,後味無窮。

一個餶糘足足有四五斤重,都是用切面刀剁成一截一截的,拿在手裡吃的,就是一個大人都要兩三天,才能吃完。要是懶漢稍微勤快點兒,保障餓不死的。

雖說我的老家絳縣只是個山區小縣,但它是先秦歷史典籍中首次出現的“縣”,擁有“天下第一縣”之稱。

它還是堯王的故鄉,堯的傳說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積高達500萬平方米的周家莊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本地區最大的人類聚集地。

晉國在絳縣建都84年,留下了晉獻公墓、晉文公墓、晉靈公墓、車廂城等諸多遺跡。

大自然的饋贈加上深厚的文化底蘊,成就了絳縣特有的飲食文化。

餶糘不過是其中之一,其它的美食還有很多······

待我慢慢說給你聽!

焦文定2017.11.29於山西運城.

關注【微絳縣】看絳縣身邊事(運城網信備案I20001)投稿加 6635035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