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就要過去了,總有一個瞬間讓你對未來充滿想像

300多年前,

以撒·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沒有人想到,

它能被用來計算人造衛星的軌道,

更沒有人想到,

今天人類借此踏上登陸火星的征程。

100多年前,

海因裡希·赫茲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沒有人想到,

它搭起網路讓人類穿越地球“見面”,

更沒有人想到,

今天中國借此做出“新四大發明”。

這些沒有想到,

或許就是科學最大的魅力,

讓我們對未知保持敬畏,

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想像!

2017年就要過去了,

回首往昔,

又有哪些科學瞬間以及科學家,

讓人類在黑暗的迷霧中,

點燃科學火炬,

不斷拓展未知邊緣,

看清未來?

·1·

那只“猴子”果然沒讓我們失望!

著名科幻作家以撒·阿西莫夫曾經說過:在科學探索中, 聽到最激動人心的話, 不是“尤里卡, 我找到了”, 而是“嗯……這挺奇怪!”恰是在最重要的新發現之前所出現的那一句。

眼下悟空號的“取經”之旅, 似乎就是這樣。

截至目前, 包括科學家在內的人類,

尚未搞清楚悟空號帶回的首批成果究竟代表著什麼, 我們唯一知道的是:這些結果是“出乎意料之外的”, 是“人類此前從未看到過的”。 而在自然科研中國區科學總監印格致看來, 就意味著“它們有潛力改變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

兩年前, 同樣是在一個冬天, 作為我國第一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悟空號成功飛天, 踏上了 “取經”之路。 如今科學家發佈的, 正是它在太空遨遊530天的結果, 按照3年的設計壽命, 悟空號的太空之旅已經過半。 留給悟空號的時間不多了, 人類的腳步可能需要更快些。

·2·

聽!1.6萬光年外的脈衝信號

幾乎沒有懸念, “中國天眼”FAST的成果“首秀”, 又一次讓中國科學界站到全世界面前。 10月10日, FAST團隊攜脈衝星發現的成果甫一亮相, 就引來國內外注目, 享譽世界的澳大利亞帕克斯射電望遠鏡的科學主管喬治·霍布斯評價:這是國際天文學界目前最令人激動的事件之一。

但鮮為人知的是, 直到FAST“首秀”的前夜,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科學家還在爭取更多的新脈衝星通過國際系統認證。

彼時, 這個位於中國貴州的全球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已經發現了6顆新脈衝星, 其中最早一批認證的有兩顆。

即便如此, 在次日的新聞發佈會上, 國家天文臺台長嚴俊仍只介紹那兩顆最早認證的脈衝星。 他說, FAST已經探測到數十個優質脈衝星候選體, 但望遠鏡目前還處在調試期, 慎重起見, 科學家希望在得到國外望遠鏡“百分之百的確認”後, 再做更多公佈。

當然, 諸如此類看似插曲的故事, 早已淹沒在“聽!1.6萬光年外的脈衝信號”“中國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新脈衝星”等頗具爆炸性的成果報導裡。 但對每一位參與其中的科學家而言, 只有加上這些細節, “中國天眼”的“首秀”才是完整的。

就如同在“首秀”這個最值得歡愉的時刻, 他們也沒有忘記FAST項目的最初發起者、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一樣——儘管老先生再也看不到這一切。 發佈會開始前, 主持人臨時增加了一項議程:請全體起立, 為南仁東先生默哀一分鐘。

追記“中國天眼”之父

時至今日, 張海燕仍難以接受南仁東離世的事實。 她總以為還能再見到那個“似乎無所不知、愛抽煙、嘴硬心軟”的老爺子, 還能聽到南仁東在隔壁辦公室喊自己的名字。 但這一次, 他真的“走”了。

9月15日, 南仁東的生命戛然而止, 享年72歲。 10天后, 由他發起並領導完成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 迎來落成啟用一周年的紀念日。 人們為有“中國天眼”這一大國重器自豪之餘, 更多了分遺憾——這個工程的最主要締造者, 沒能親眼看到這一切。

人們或在報紙,或在互聯網上,用“中國天眼”之父、FAST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這樣的字眼來緬懷南仁東。而在他身邊的人眼中,他更是那個願意被叫做“老南”的科學家前輩。9月26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專門為老南舉行了先進事蹟報告會,張海燕是他的學生,也是FAST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說起老南生前的故事,她幾度哽咽。

·3·

量子電腦造出來普通人也用不上?

在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實驗大樓內,一個不足3平方米的工作臺上,上百個元器件看似毫無規則地自由生長著:有的上面光禿無物,有的則頂著像放大鏡模樣的波片,大小不一,形態各樣,周邊框梁佈滿了光纖。

很難想像,這就是剛剛問世的中國光量子電腦的主體,一個甫一面世就成了中國科技界乃至世界科技界的閃耀明星。

5月3日,這台電腦的研製方——中國科學院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在這裡宣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及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研究組,構建了這台基於單光子的量子電腦,這是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電腦的光量子電腦。

一時間評價紛至遝來:“中國科學家再次站在了創新的前沿”“量子電腦,開啟新的中國速度”“量子計算將徹底改變人類未來的應用前景”……就連這次成果的焦點人物潘建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提到,“量子計算研究就像雨後春筍,到了爆發式發展的關鍵時刻。”

·4·

浩瀚宇宙架設起中國人的空間天文臺

終於,浩瀚宇宙架起了一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6月15日,我國第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乘坐長征四號乙型火箭飛向蒼穹,成功躋身太空觀察員俱樂部,與蜚聲國際的“哈勃”“錢德拉”等天文望遠鏡衛星一道,“站”在大氣層之上嘗試巡天遙看一千河。自此,我國在空間高能天體物理領域長期沒有自主觀測資料的歷史將要結束。

事實上,深邃而神秘的太空從未平靜,星辰大海中日復一日的鬥轉星移、繞行伴飛,黑洞張開大嘴吞噬光線,超新星突然爆發、中子星意外形成,恒河沙數的各類天體在太空這個大舞臺上無時無刻不上演著一幕幕“太空舞臺劇”。唯獨少了的,是來自中國的“觀眾”。

如今這一僵局被打破。正如“慧眼”衛星工程總師、航太科技集團五院研究員馬世俊所說,該衛星填補了我國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研製的空白,實現了我國天文觀測由地面觀測到天地聯合觀測的跨越,鑄就了我國天文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黑洞、中子星,以及宇宙演化的奧秘,中國人來了。

·5·

今年的引力波大新聞,中國沒有缺席!

今年,引力波的發現再次引發大新聞!

北京時間10月16日22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今天,國內外多個院校、醫院等機構發佈官方通知,證實所屬網路被病毒攻擊的傳言。

……一場大規模的網路病毒攻擊眼下正席捲而來。

在別人地基蓋房再漂亮也可能塌

對於每一個擁有濃厚民族情結的中國人,能夠用上國產化的晶片、作業系統、資料庫都不失為一種期待,不過真正將這些“中國造”組裝起來放進同一個機器裡,還能否高效“用起來”?

電腦專家、中國航太科工二院706所網路與資訊安全總體部副主任鐘生海在6年前有過一次體驗。他至今清晰地記得,打開那台自己親手組裝的國產電腦,開機就讓他等了兩分多鐘,而打開電腦裡一個10M大小的文檔又讓他等了3分鐘——他頭一回真切地理解人們對國產設備常抱有的“恨鐵不成鋼”心理。

但,這樣就不用了嗎?

在這個木馬、後門層出不窮,動輒“棱鏡門”、勒索病毒肆虐的時代,上到國家安全,下到個人隱私,都面臨核心技術受制於人、資訊安全存有漏洞隱患的風險。以鐘生海供職的中國航太科工為例,這個被稱作我國最大的導彈武器研製生產單位,就時常敲響“沒有自主可控,就會受制於人”的警鐘。

·16·

“地震雲”不靠譜,家禽預測也不科學

今年8月接連發生的地震讓人們生出諸多疑問:8月8日21時19分,四川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次日7時27分,新疆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兩次地震前後腳發生,而震區餘震不斷,這是一種巧合,還是預示著地震活躍期的到來?

地震發生後,全社會迅速開展抗震救災。那麼震後亟待警惕的是什麼,又如何防範次生災害;網路上傳出的“地震雲”是否真實存在,未來人們能否實現地震預警?

97縣市最高溫40℃背後是啥作怪

如果說今年6月的中國,還像一些網友所形容的那樣“祖國媽媽這只公雞:下半身煲湯,上半身燒烤”,屬於南澇北旱,那麼進入7月,無論南北都開啟了“燒烤”模式,同受暑熱高溫侵襲。

中央氣象臺7月7日開始發佈高溫預警,截至7月25日已連續發佈預警19天。那麼,此輪高溫天氣為何持續時間如此之長、強度如此之強,其背後究竟是啥在作怪……

·17·

哈佛八博士後“集體歸國”記!

即便是在經歷最大“海歸潮”的當下中國,這也是一個罕見的歸國故事。

故事主角是8名青年科學家:王俊峰、劉青松、劉靜、王文超、張欣、張鈉、林文楚、任濤。在科學界這8人可能都稱不上“鼎鼎大名”,但簡單勾勒他們的人生軌跡就會發現,他們所依賴的並非個體的“單打獨鬥”,而是團隊式的“共進退”。

8人都曾在美國打拼十幾年,並因為在哈佛大學“同一個樓道”裡共事,而有了命運軌跡的第一次交集,這也讓他們彼此熟悉,磨合出作重大選擇時的信任和默契;而後,一人率先離職回國,觸發連鎖效應,另外7人接連離職回到中國,命運軌跡再次交織。這一次,他們找到“共同事業”。

正如其中一位女科學家張欣所說,他們只是普通的8個歸國留學人員,如果說有什麼特點的話,那就是“決定集體回國,相約到一處打拼”,優勢是“相互之間不必再磨合”,於是只念一個目標:認真踏實做好科研。

在講究團隊合作的大科學時代背景下,這種“集體式的回歸”顯得彌足可貴。因為他們8人曾經的共同身份——哈佛大學博士後,以及現在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中心)的所在地——合肥科學島,外人在形容他們的經歷時,有了一個頗具武俠色彩的說法:八劍下哈佛,共聚科學島。

科學家告別各自為戰有多難

今年,中國南方一個成立不足4年的年輕科研團隊,十分罕見地吸引了來自美國工程院院士傑·基斯林的注意——後者因改造酵母生產青蒿素而聞名於世,被看作當代合成生物學的領軍人物。很快,傑·基斯林就和這支團隊開始了實質性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並列出一長串研究專案清單。這是他落地中國的第一個實驗室,而且有言在先:“做出成果的智慧財產權歸中國。”

——這被視為這支研究團隊在產出數篇《科學》論文成果之外所獲得的另一種“國際認可”。

這支團隊就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工程研究中心。從學科來看,團隊中有12位課題組組長(PI),其中有研究微生物學的,有研究合成基因組學的,也有研究理論物理方向的,甚至有專攻微流控晶片的。聽起來有點像 “雜牌軍”,但他們卻不“各自為戰”,而將“近乎一半的精力”拿來攻關一個共同難題——合成生物,他們彼此最為看重的,也是那個共同的身份——合成生物學家。

這也是傑·基斯林“加盟”的一個主要原因:即便是在國際上,像他們這樣靈活的機制和兵強馬壯的團隊配備也是少見的。

在如今的大資料、大科學時代,協同創新、團隊合作成為越來越多科學家的選擇,培育新興交叉學科生長點,也被提到一個很高的位置。但知易行難。誰能率先告別“單打獨鬥”的科研模式,真正打破科學家之間的“藩籬”和“圍牆”,避免科研合作淪為“貌合神離”,成為這個時代的發問。而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這支平均年齡僅有36歲的科研團隊,正在自己的團隊磨合和科研實踐中嘗試回答這樣的問題。

文字&微信編輯:邱晨輝。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來點科學微信公眾號

沒能親眼看到這一切。

人們或在報紙,或在互聯網上,用“中國天眼”之父、FAST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這樣的字眼來緬懷南仁東。而在他身邊的人眼中,他更是那個願意被叫做“老南”的科學家前輩。9月26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專門為老南舉行了先進事蹟報告會,張海燕是他的學生,也是FAST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說起老南生前的故事,她幾度哽咽。

·3·

量子電腦造出來普通人也用不上?

在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實驗大樓內,一個不足3平方米的工作臺上,上百個元器件看似毫無規則地自由生長著:有的上面光禿無物,有的則頂著像放大鏡模樣的波片,大小不一,形態各樣,周邊框梁佈滿了光纖。

很難想像,這就是剛剛問世的中國光量子電腦的主體,一個甫一面世就成了中國科技界乃至世界科技界的閃耀明星。

5月3日,這台電腦的研製方——中國科學院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在這裡宣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及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研究組,構建了這台基於單光子的量子電腦,這是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電腦的光量子電腦。

一時間評價紛至遝來:“中國科學家再次站在了創新的前沿”“量子電腦,開啟新的中國速度”“量子計算將徹底改變人類未來的應用前景”……就連這次成果的焦點人物潘建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提到,“量子計算研究就像雨後春筍,到了爆發式發展的關鍵時刻。”

·4·

浩瀚宇宙架設起中國人的空間天文臺

終於,浩瀚宇宙架起了一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6月15日,我國第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乘坐長征四號乙型火箭飛向蒼穹,成功躋身太空觀察員俱樂部,與蜚聲國際的“哈勃”“錢德拉”等天文望遠鏡衛星一道,“站”在大氣層之上嘗試巡天遙看一千河。自此,我國在空間高能天體物理領域長期沒有自主觀測資料的歷史將要結束。

事實上,深邃而神秘的太空從未平靜,星辰大海中日復一日的鬥轉星移、繞行伴飛,黑洞張開大嘴吞噬光線,超新星突然爆發、中子星意外形成,恒河沙數的各類天體在太空這個大舞臺上無時無刻不上演著一幕幕“太空舞臺劇”。唯獨少了的,是來自中國的“觀眾”。

如今這一僵局被打破。正如“慧眼”衛星工程總師、航太科技集團五院研究員馬世俊所說,該衛星填補了我國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研製的空白,實現了我國天文觀測由地面觀測到天地聯合觀測的跨越,鑄就了我國天文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黑洞、中子星,以及宇宙演化的奧秘,中國人來了。

·5·

今年的引力波大新聞,中國沒有缺席!

今年,引力波的發現再次引發大新聞!

北京時間10月16日22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今天,國內外多個院校、醫院等機構發佈官方通知,證實所屬網路被病毒攻擊的傳言。

……一場大規模的網路病毒攻擊眼下正席捲而來。

在別人地基蓋房再漂亮也可能塌

對於每一個擁有濃厚民族情結的中國人,能夠用上國產化的晶片、作業系統、資料庫都不失為一種期待,不過真正將這些“中國造”組裝起來放進同一個機器裡,還能否高效“用起來”?

電腦專家、中國航太科工二院706所網路與資訊安全總體部副主任鐘生海在6年前有過一次體驗。他至今清晰地記得,打開那台自己親手組裝的國產電腦,開機就讓他等了兩分多鐘,而打開電腦裡一個10M大小的文檔又讓他等了3分鐘——他頭一回真切地理解人們對國產設備常抱有的“恨鐵不成鋼”心理。

但,這樣就不用了嗎?

在這個木馬、後門層出不窮,動輒“棱鏡門”、勒索病毒肆虐的時代,上到國家安全,下到個人隱私,都面臨核心技術受制於人、資訊安全存有漏洞隱患的風險。以鐘生海供職的中國航太科工為例,這個被稱作我國最大的導彈武器研製生產單位,就時常敲響“沒有自主可控,就會受制於人”的警鐘。

·16·

“地震雲”不靠譜,家禽預測也不科學

今年8月接連發生的地震讓人們生出諸多疑問:8月8日21時19分,四川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次日7時27分,新疆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兩次地震前後腳發生,而震區餘震不斷,這是一種巧合,還是預示著地震活躍期的到來?

地震發生後,全社會迅速開展抗震救災。那麼震後亟待警惕的是什麼,又如何防範次生災害;網路上傳出的“地震雲”是否真實存在,未來人們能否實現地震預警?

97縣市最高溫40℃背後是啥作怪

如果說今年6月的中國,還像一些網友所形容的那樣“祖國媽媽這只公雞:下半身煲湯,上半身燒烤”,屬於南澇北旱,那麼進入7月,無論南北都開啟了“燒烤”模式,同受暑熱高溫侵襲。

中央氣象臺7月7日開始發佈高溫預警,截至7月25日已連續發佈預警19天。那麼,此輪高溫天氣為何持續時間如此之長、強度如此之強,其背後究竟是啥在作怪……

·17·

哈佛八博士後“集體歸國”記!

即便是在經歷最大“海歸潮”的當下中國,這也是一個罕見的歸國故事。

故事主角是8名青年科學家:王俊峰、劉青松、劉靜、王文超、張欣、張鈉、林文楚、任濤。在科學界這8人可能都稱不上“鼎鼎大名”,但簡單勾勒他們的人生軌跡就會發現,他們所依賴的並非個體的“單打獨鬥”,而是團隊式的“共進退”。

8人都曾在美國打拼十幾年,並因為在哈佛大學“同一個樓道”裡共事,而有了命運軌跡的第一次交集,這也讓他們彼此熟悉,磨合出作重大選擇時的信任和默契;而後,一人率先離職回國,觸發連鎖效應,另外7人接連離職回到中國,命運軌跡再次交織。這一次,他們找到“共同事業”。

正如其中一位女科學家張欣所說,他們只是普通的8個歸國留學人員,如果說有什麼特點的話,那就是“決定集體回國,相約到一處打拼”,優勢是“相互之間不必再磨合”,於是只念一個目標:認真踏實做好科研。

在講究團隊合作的大科學時代背景下,這種“集體式的回歸”顯得彌足可貴。因為他們8人曾經的共同身份——哈佛大學博士後,以及現在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中心)的所在地——合肥科學島,外人在形容他們的經歷時,有了一個頗具武俠色彩的說法:八劍下哈佛,共聚科學島。

科學家告別各自為戰有多難

今年,中國南方一個成立不足4年的年輕科研團隊,十分罕見地吸引了來自美國工程院院士傑·基斯林的注意——後者因改造酵母生產青蒿素而聞名於世,被看作當代合成生物學的領軍人物。很快,傑·基斯林就和這支團隊開始了實質性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並列出一長串研究專案清單。這是他落地中國的第一個實驗室,而且有言在先:“做出成果的智慧財產權歸中國。”

——這被視為這支研究團隊在產出數篇《科學》論文成果之外所獲得的另一種“國際認可”。

這支團隊就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工程研究中心。從學科來看,團隊中有12位課題組組長(PI),其中有研究微生物學的,有研究合成基因組學的,也有研究理論物理方向的,甚至有專攻微流控晶片的。聽起來有點像 “雜牌軍”,但他們卻不“各自為戰”,而將“近乎一半的精力”拿來攻關一個共同難題——合成生物,他們彼此最為看重的,也是那個共同的身份——合成生物學家。

這也是傑·基斯林“加盟”的一個主要原因:即便是在國際上,像他們這樣靈活的機制和兵強馬壯的團隊配備也是少見的。

在如今的大資料、大科學時代,協同創新、團隊合作成為越來越多科學家的選擇,培育新興交叉學科生長點,也被提到一個很高的位置。但知易行難。誰能率先告別“單打獨鬥”的科研模式,真正打破科學家之間的“藩籬”和“圍牆”,避免科研合作淪為“貌合神離”,成為這個時代的發問。而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這支平均年齡僅有36歲的科研團隊,正在自己的團隊磨合和科研實踐中嘗試回答這樣的問題。

文字&微信編輯:邱晨輝。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來點科學微信公眾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