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解讀」《福建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政策解讀

近日, 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改委 省住建廳關於福建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閩政辦〔2017〕148號, 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現對政策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解讀。

一、出臺背景

在2016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 關係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 關係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 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 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範圍。

今年3月,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6號), 主要內容: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 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 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範圍。 2017年底前, 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制定出臺辦法, 到2020年底, 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 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

國家要求, 在部分範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2020年底前, 在以下重點城市的城區範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一是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畫單列市;二是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確定的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三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各地新城新區應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上述區域內的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要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公共機構包括黨政機關, 學校、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事業單位, 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 車站、機場、碼頭、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相關企業包括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

國辦發〔2017〕26號文下發後, 我廳會同省發改委著手《方案》起草工作, 借鑒江蘇、江西、遼寧、蘇州等兄弟省市和廈門垃圾分類經驗做法, 並在省內部分市縣進行調研的基礎上,

先後2次召開省直有關部門、設區市主管部門、環衛企業和部分專家徵求意見會, 3次書面徵求省直相關部門和設區市政府及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意見。 2017年11月28日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實施方案》, 現正式印發。

二、主要內容

(一)總體目標。 按照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及我省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要求, 結合我省實際, 明確垃圾分類的總體要求和原則。

福州市、廈門市2017年底前出臺生活垃圾分類辦法;其他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2018年底前出臺生活垃圾分類辦法或實施方案。

廈門市、福州市城市建成區分別於2018年、2019年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除廈門外, 福州、泉州、漳州、莆田、三明、龍岩等6個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的設區市2018年至少選擇一個區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其他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城市建成區於2020年前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二)主體範圍和分類要求。

1.主體範圍。 居住區域、單位區域、公共區域是主體範圍, 以設區市轄區為單元, 連線成片整體推進垃圾強制分類。 建立政府、社區、企業和居民“四位一體”機制。

2.分類要求。 有害垃圾作為強制分類的類別之一, 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進行分類。

3.投放要求。 有害垃圾單獨投放;居民社區按照“四分法”的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單獨設置;有條件的地方對建築垃圾和園林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處置。

(三)配套體系建設。 對收運系統、回收體系、終端處理設施和協同處置基地(產業園區)4個配套體系建設提出要求。

(四)保障措施。 在加強領導、部門職責、完善政策、創新機制和社會參與等五個方面提出要求。

三、主要特點

與國家出臺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相比, 考慮我省實際, 《方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一是體現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先行作用。 在國家《方案》要求省會和計畫單列市開展垃圾分類的基礎上, 要求2020年設區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城區都要推行垃圾強制分類, 並對廈門、福州要求適當提前。 二是強調成片區推進。 堅持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帶頭示範, 以設區市轄區為單元, 居住區域、單位區域、公共區域連線成片整體推進垃圾強制分類, 逐步擴大垃圾強制分類範圍。三是明確職責分工。對相關部門職責進一步細化明確,並要求各地實行生活垃圾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明確住宅社區、辦公樓、商業區、單位辦公區、公共場所等各類型區域管理責任人及其職責。四是突出終端處理設施建設,要求加快完善配套建設垃圾分類設施,以終端設施建設促進推動垃圾分類工作。五是強調因地制宜,形成與末端處理相配套的垃圾處理體系。六是做好相關銜接。注意與國家《“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城鄉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以及省政府《“十三五”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進行有效銜接。

逐步擴大垃圾強制分類範圍。三是明確職責分工。對相關部門職責進一步細化明確,並要求各地實行生活垃圾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明確住宅社區、辦公樓、商業區、單位辦公區、公共場所等各類型區域管理責任人及其職責。四是突出終端處理設施建設,要求加快完善配套建設垃圾分類設施,以終端設施建設促進推動垃圾分類工作。五是強調因地制宜,形成與末端處理相配套的垃圾處理體系。六是做好相關銜接。注意與國家《“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城鄉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以及省政府《“十三五”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進行有效銜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