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看看這13位丹陽人定了哪些新年小目標

2017的進度條已滿,

即便沒有閱千帆、嘗百味,

也總有浸潤著汗水、

包含著深情的點滴可銘記、

能回味;

2018的新年曆已開,

願世界溫柔以待!

盼遇見更好的自己!

腳步邁著, 懷抱敞著,

丹陽城內一個個心念著新、美、好的“聲音”

正奏響迎接這一年的最美樂章……

1.一線職工方美芳:

工人更要發揚工匠精神

“這一年我收穫滿滿, 在五彩斑斕的人生裡又添上了重重的一筆!”回首2017年, 市供電公司線路二班副班長方美芳感慨萬分, 連說了幾個“想不到”, 其中, 令她最為“想不到”的是:一名普通工人, 也有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十九大的光榮時刻。 “我想, 這應該是工匠精神的魅力。 ”方美芳說道。

作為一線職工, 方美芳工作29年來從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學徒工成長為帶領一班人的女班長。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 她還潛心研究技術, 立志成為“大國工匠”, 帶領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功研製出了新型電纜放線架並獲得國家專利。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方美芳也給自己定下了2018年的目標。

“在2018年, 我希望通過師帶徒、傳幫帶, 力爭帶出更多年輕的科技型的骨幹, 做好人才的基礎儲備。 ”方美芳表示,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 新征程需要新作為, 作為新時期的工人, 更要發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 在工作中精益求精。

2.“新丹陽人”鹹貴星:

為未來厚積澱

“本地人外地人, 在丹陽工作就是丹陽人”。 2017年轉眼即逝, 作為外來人口聚集的地區, 丹陽敞開胸懷擁抱著更多的“新丹陽人”, 鹹貴星就是其中的一位。

鹹貴星的老家在安徽的一個農村, 父母靠著十幾畝山間薄田將他養大成人。 七年前, 鹹貴星懷著一腔熱血, 滿身抱負, 一個人, 一個包, 義無反顧離開家鄉。 “七年了, 對城市早已沒有當年的恐懼和陌生, 現在我可以熟練地叫出每一條路名, 知道哪家館子飯菜好吃, 但是, 這並不代表我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城市, 相反, 每當夜深人靜, 一種叫孤獨的情緒就開始蔓延, 每天早晨聽著窗外車輪碾過馬路的聲音, 焦慮和迷茫又纏繞在一起。 ”

“記得剛來丹陽的時候, 我還是個髮型師學徒工, 每個月的工資兩三千,現在我已是髮型總監,工資近七千了。2018年,我最大的心願還是多賺錢,然後找個老婆回家過年!”咸貴星樂呵著說,“我希望工作做得越來越好,然後賺更多的錢,不斷積累財富,將來瞅準時機自己創業實現夢想。”

3.修鞋師傅李軍:

用“鞋”串起人情、厚實錢包

在我市全福路的一個巷口內,有一位遠近聞名的“李師傅”,以擺攤堅持著修鞋這門老行當,一干就是20餘年。

46歲的李軍租住在鳳美新村,年輕時因腿腳不便選擇從事修鞋工作,一年四季,除了下大雨,幾乎天天出攤。攤位上只有兩個鐵皮箱,裡面擺滿了工具架、打磨機、縫紉機等各類修鞋工具,靠牆立著的鞋架上,擺滿了修好的鞋子,旁邊還寫著一串電話號碼。李軍說,這樣當他不在的時候,顧客可以打電話聯繫,方便大家取鞋。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準提高了,來修鞋的人自然不如以前那麼多,主要是些老主顧,平均每天修鞋收入在80多元,也夠自己生活了。”特別的是,2017年,借著全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李軍感受到了來自城管部門的溫情。“每次來全福路檢查店外設攤或占道經營時,城管工作人員看我腿腳不便,對我很照顧,主動幫我整理鞋攤。”而提及對新一年的期待,這位樸實的修鞋師傅說:“希望生意穩定、收入增加,城市越來越好。”

4.眼鏡電商季玲豔:

轉型中網店更添生機

2017年的最後一天,特洛依天貓眼鏡專營店的店主季玲豔一如往常地坐在電腦前,整理和匯總眼鏡訂單。“希望2018年能夠在2017年的基礎上銷售翻番。”季玲豔說。

今年30歲的季玲豔在大學畢業後便開了一家網店,主營無框切邊、商務眼鏡,主要為顧客“私人訂制”。經過7年的經營,季玲豔的網店年銷售額已達200萬元。2017年“雙十一”當天成交額達20萬元。

說到對2018年的展望,季玲豔笑稱只希望能夠將天貓店鋪的生意越做越紅火。“我們網店正在‘轉型’,1月6日,我們網店的直播銷售將上線,同時還將新增產品種類和款式,希望通過直播、產品樣式多元化等形式增加銷售額。”與此同時,季玲豔還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形成互相帶動發展的模式。“上周我遇到了一位在網店消費後再到我們實體店試戴體驗的顧客,增加了我繼續做網店的信心,希望2018年能更好。”

5.困難戶蔣林娣:

平平淡淡最幸福

昨天一早,記者來到珥陵鎮珥城村二組村民蔣林娣家中時,45歲的蔣林娣正在小院裡清洗衣服。她告訴記者,家裡共三口人,自己身患尿毒癥已經14年了,現在每週要做3次透析;丈夫患有甲亢,需要長期服藥,且不能幹重活,平時只能打打零工;兒子大四,剛剛參加完研究生招生考試。

說起這些年的生活,蔣林娣一臉感激,她說:“生活雖然不容易,但一直以來,政府對我們都很關心照顧,不僅給我們辦了低保,還有大病醫保,像我的透析費,每年就能減免2萬元左右,而且兒子上學每年還有5000元的助學金,真的感覺很溫暖,特別感謝。”

2018年即將到來,蔣林娣說,新的一年裡,她主要有兩個心願,一個是希望兒子考研能夠順利通過,若是不能考上,也希望兒子能夠找一個穩定工作,幫助家裡減輕負擔;另一個心願則是希望一家人身體都能健健康康的,自己去做透析也能安安全全來回。“只要我們一家人能夠平平淡淡地過日子,比什麼都強。”

6.“新農民”霍洪濤:

走精品農業帶民致富

39歲的霍洪濤是我市一位青年職業農民,也是鎮江市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他登記註冊的百益源家庭農場被評為省級示範家庭農場。

種地雖然辛苦,但霍洪濤感到收穫多多。“2017年我一共流轉了1100多畝土地,其中60%的水稻採用訂單農業銷售。”除了訂單稻外,霍洪濤還在10多畝小麥田裡套養了龍蝦,有58畝地採用稻鴨共作,還種植了100多畝南粳46等。

“2018年,我要繼續走精品農業的路子,種植吃口好、受市場歡迎的優質稻米。”霍洪濤說,多年經驗告訴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不能只知道埋頭苦幹,還要學會抬頭看市場。前幾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關於鄉村振興等內容更是讓他吃了定心丸,堅定了做優做強現代農業的信心,“今年我準備繼續擴大家庭農場的規模,吸納其他種植戶以土地參股的形式加入進來,一起增加種植品種,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經濟效益。”

7.社區幹部惲霞:

堅守為民一線

元旦小長假的第一天下午,雖然不是自己值班,華都錦城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惲霞還是到崗了。“社區一個居民需要來蓋章,為了不讓他跑空,我就來一趟了。”說這話的惲霞滿臉笑意,語氣中是再正常不過的理所應當。作為最一線的社區幹部,惲霞頗具代表性。

剛剛過去的2017年,社區幹部無疑是最忙碌的群體之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惠民暖企’大走訪、‘五事聯動’主題黨日活動……每一項全市性的重點工作都來不得半點馬虎。再加上社區原本就常態化開展的普法、節慶主題以及公益志願、文娛休閒等各項活動,一年來過得忙碌而充實。”惲霞說。

過去一年沉甸甸的獲得感,讓惲霞有底氣對剛啟幕的新一年多了更多憧憬。“在職責和能力範圍之內,我希望自己能讓轄區的居民們多得些實實在在的實惠。比如我主管党建,2018年我希望能把黨建領域的為民專項資金扎扎實實地用好。”對於惲霞而言,既然選擇堅守為民一線,那便要傾盡己力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到位。

➤小學生谷一康:

“我的願望是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數學成績能考到90分以上。”

➤小學生周子岩:

“希望家人能健健康康的,長命百歲。”

➤市民姜翠翠:

“新的一年,希望自己回歸自然,做真實的自己,希望家人身體健康,開開心心。”

➤市民徐錫民:

“生活安定,國家興旺起來,自己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市民蔡邦國:

“我們都是年紀大一點的人,在新的一年裡,要快樂健康。”

➤市民陳金漢:

“我祝願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繁榮富強,祝全國人民的身體更加健康。”

➤xxxxxxx

2017你或許還略留遺憾

或許還有未完成的心願

立足2018,新的起點

讓我們繼續揚帆遠航

收穫更美好的幸福時光

新的一年,你有哪些新年心聲呢

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丹陽發佈、丹陽日報、丹陽廣電聯合制作

每個月的工資兩三千,現在我已是髮型總監,工資近七千了。2018年,我最大的心願還是多賺錢,然後找個老婆回家過年!”咸貴星樂呵著說,“我希望工作做得越來越好,然後賺更多的錢,不斷積累財富,將來瞅準時機自己創業實現夢想。”

3.修鞋師傅李軍:

用“鞋”串起人情、厚實錢包

在我市全福路的一個巷口內,有一位遠近聞名的“李師傅”,以擺攤堅持著修鞋這門老行當,一干就是20餘年。

46歲的李軍租住在鳳美新村,年輕時因腿腳不便選擇從事修鞋工作,一年四季,除了下大雨,幾乎天天出攤。攤位上只有兩個鐵皮箱,裡面擺滿了工具架、打磨機、縫紉機等各類修鞋工具,靠牆立著的鞋架上,擺滿了修好的鞋子,旁邊還寫著一串電話號碼。李軍說,這樣當他不在的時候,顧客可以打電話聯繫,方便大家取鞋。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準提高了,來修鞋的人自然不如以前那麼多,主要是些老主顧,平均每天修鞋收入在80多元,也夠自己生活了。”特別的是,2017年,借著全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李軍感受到了來自城管部門的溫情。“每次來全福路檢查店外設攤或占道經營時,城管工作人員看我腿腳不便,對我很照顧,主動幫我整理鞋攤。”而提及對新一年的期待,這位樸實的修鞋師傅說:“希望生意穩定、收入增加,城市越來越好。”

4.眼鏡電商季玲豔:

轉型中網店更添生機

2017年的最後一天,特洛依天貓眼鏡專營店的店主季玲豔一如往常地坐在電腦前,整理和匯總眼鏡訂單。“希望2018年能夠在2017年的基礎上銷售翻番。”季玲豔說。

今年30歲的季玲豔在大學畢業後便開了一家網店,主營無框切邊、商務眼鏡,主要為顧客“私人訂制”。經過7年的經營,季玲豔的網店年銷售額已達200萬元。2017年“雙十一”當天成交額達20萬元。

說到對2018年的展望,季玲豔笑稱只希望能夠將天貓店鋪的生意越做越紅火。“我們網店正在‘轉型’,1月6日,我們網店的直播銷售將上線,同時還將新增產品種類和款式,希望通過直播、產品樣式多元化等形式增加銷售額。”與此同時,季玲豔還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形成互相帶動發展的模式。“上周我遇到了一位在網店消費後再到我們實體店試戴體驗的顧客,增加了我繼續做網店的信心,希望2018年能更好。”

5.困難戶蔣林娣:

平平淡淡最幸福

昨天一早,記者來到珥陵鎮珥城村二組村民蔣林娣家中時,45歲的蔣林娣正在小院裡清洗衣服。她告訴記者,家裡共三口人,自己身患尿毒癥已經14年了,現在每週要做3次透析;丈夫患有甲亢,需要長期服藥,且不能幹重活,平時只能打打零工;兒子大四,剛剛參加完研究生招生考試。

說起這些年的生活,蔣林娣一臉感激,她說:“生活雖然不容易,但一直以來,政府對我們都很關心照顧,不僅給我們辦了低保,還有大病醫保,像我的透析費,每年就能減免2萬元左右,而且兒子上學每年還有5000元的助學金,真的感覺很溫暖,特別感謝。”

2018年即將到來,蔣林娣說,新的一年裡,她主要有兩個心願,一個是希望兒子考研能夠順利通過,若是不能考上,也希望兒子能夠找一個穩定工作,幫助家裡減輕負擔;另一個心願則是希望一家人身體都能健健康康的,自己去做透析也能安安全全來回。“只要我們一家人能夠平平淡淡地過日子,比什麼都強。”

6.“新農民”霍洪濤:

走精品農業帶民致富

39歲的霍洪濤是我市一位青年職業農民,也是鎮江市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他登記註冊的百益源家庭農場被評為省級示範家庭農場。

種地雖然辛苦,但霍洪濤感到收穫多多。“2017年我一共流轉了1100多畝土地,其中60%的水稻採用訂單農業銷售。”除了訂單稻外,霍洪濤還在10多畝小麥田裡套養了龍蝦,有58畝地採用稻鴨共作,還種植了100多畝南粳46等。

“2018年,我要繼續走精品農業的路子,種植吃口好、受市場歡迎的優質稻米。”霍洪濤說,多年經驗告訴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不能只知道埋頭苦幹,還要學會抬頭看市場。前幾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關於鄉村振興等內容更是讓他吃了定心丸,堅定了做優做強現代農業的信心,“今年我準備繼續擴大家庭農場的規模,吸納其他種植戶以土地參股的形式加入進來,一起增加種植品種,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經濟效益。”

7.社區幹部惲霞:

堅守為民一線

元旦小長假的第一天下午,雖然不是自己值班,華都錦城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惲霞還是到崗了。“社區一個居民需要來蓋章,為了不讓他跑空,我就來一趟了。”說這話的惲霞滿臉笑意,語氣中是再正常不過的理所應當。作為最一線的社區幹部,惲霞頗具代表性。

剛剛過去的2017年,社區幹部無疑是最忙碌的群體之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惠民暖企’大走訪、‘五事聯動’主題黨日活動……每一項全市性的重點工作都來不得半點馬虎。再加上社區原本就常態化開展的普法、節慶主題以及公益志願、文娛休閒等各項活動,一年來過得忙碌而充實。”惲霞說。

過去一年沉甸甸的獲得感,讓惲霞有底氣對剛啟幕的新一年多了更多憧憬。“在職責和能力範圍之內,我希望自己能讓轄區的居民們多得些實實在在的實惠。比如我主管党建,2018年我希望能把黨建領域的為民專項資金扎扎實實地用好。”對於惲霞而言,既然選擇堅守為民一線,那便要傾盡己力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到位。

➤小學生谷一康:

“我的願望是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數學成績能考到90分以上。”

➤小學生周子岩:

“希望家人能健健康康的,長命百歲。”

➤市民姜翠翠:

“新的一年,希望自己回歸自然,做真實的自己,希望家人身體健康,開開心心。”

➤市民徐錫民:

“生活安定,國家興旺起來,自己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市民蔡邦國:

“我們都是年紀大一點的人,在新的一年裡,要快樂健康。”

➤市民陳金漢:

“我祝願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繁榮富強,祝全國人民的身體更加健康。”

➤xxxxxxx

2017你或許還略留遺憾

或許還有未完成的心願

立足2018,新的起點

讓我們繼續揚帆遠航

收穫更美好的幸福時光

新的一年,你有哪些新年心聲呢

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丹陽發佈、丹陽日報、丹陽廣電聯合制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