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領略英模風采|法醫學者與刑警驍將——程新志

影像記錄歷史 , 英模傳承精神。 廣東省公安廳將於2017年12月28日至2018年1月4日, 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大學城校區)和廣州市花城廣場同時舉辦“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廣東公安百名英模肖像攝影展”。

中山市公安局共有4名民警入選該攝影展。 今天小警為大家介紹的是原緝毒禁毒支隊支隊長程新志(已退休)。

他是一名學者, 20年孜孜鑽研, 取得多項國內、省內先進技術革新成果, 在國家級、省級專業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10萬多字, 是廣東省生化檢驗“三大元老之一”、廣東省法醫學界第一位高級工程師、廣東省法醫技術專業中級職稱資深評委, 任中國生化學會會員、中國法醫學會會員、中山市法醫學會理事長……

他是一名驍將, 20年風雨征程, 廢寢忘食, 偵破各類大要案3000余宗, 是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一等功臣、廣東省優秀人民警察、廣東省公安系統優秀科技工作者,

先後任中山市公安局刑科所所長、刑警支隊副支隊長、緝毒禁毒支隊支隊長……

他是中山市“十傑”市民、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受到過江澤民、朱鎔基等党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誰能相信, 他竟使這一串串令人豔羨的頭銜、一串串令人咂舌的榮譽與腐屍、毒物、致癌物、惡臭產生了緊密的關聯。

他, 就是程新志, 同事們都喜歡管他叫“老程”。

1

選擇刑警

88年7月, 湖南醫科大學突然傳出爆炸性新聞:程新志要改行當員警!

全校著名講師、生化教研室“頂樑柱”、有可能出國深造……從院校委以重任的春風得意的年輕專家, 到與屍體、毒物打交道的普通刑偵技術人員, 角色的反差如此之大, 這在校園內掀起了強烈的衝擊波。

領導挽留, 同事惋惜, 前來勸阻的人絡繹不絕。

程新志頂住了各方面的壓力, 因為他知道:自己深厚的生化理論只有根植于肥沃的法醫核對總和刑事化驗土壤才可能茁壯成長, 開花結果。 在仕途和事業之間, 他毅然地選擇了後者。

後來證明, 作為當時中山市公安局黨委大力引進科技人才、進一步加快科技興警步伐總體戰略具體體現的這次調動, 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山公安機關刑偵技術的迅速騰飛, 成為扭轉當時刑偵技術被動局面的重要因素。

2

白手起家

程新志初當員警就經歷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痛楚:人員不足, 技術薄弱, 全市七名技術人員中只有兩名法醫;全部“家當”只有一台老式顯微鏡、一個破物證箱。

別說複雜的刑事化驗, 就連簡單的現場痕跡檢驗也力不從心。 這讓滿腹經綸早就盼望大幹一場的程新志措手不及。

程新志沒有退卻, 決心白手起家。 在局領導的支持下, 他首先著手建立毒化檢驗室。 沒有資料, 上圖書館, 跑書店, 奔波相關研究機構, 凡能收集到的資料, 他盡可能地佔有;沒有器材, 他四處尋覓, 精心挑選, 一絲為苟;對外文資料、說明書的翻譯, 他利用自己扎實的外語功底, 大包大攬;為了設備的安裝、調試, 他不分晝夜, 上下奔波。 經過一年多的辛勤勞作, 89年初, 中山市公安局毒化檢驗室順利啟動, 宣告中山刑偵技術水準實現了質的飛躍。

初戰告捷, 程新志沒有懈怠, 又開始為成立中山市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展開新一輪的拼搏。

落實資金, 落實場地, 收集資料, 購置設備, 引進人才……辛勤培育終於澆灌出令人驚喜的美豔花朵:2000年, 刑科所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毒化檢驗、理化檢驗、痕跡檢驗、DNA檢驗等八個實驗室的人才濟濟、技術雄厚的刑事科學技術二級點, 並向准一級點目標進發。 這在當時全省地級市中實為鮮見。 而經過多年建設發展, 到2005年, 該所設備、技術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準。

作為刑科所副所長、所長, 程新志不但注重加強硬體建設, 更注重刑科所的軟體建設。 他有計劃地送所裡的同志到公安部、中山醫科大學等著名學府學習;分批派員到北京、南京、廣州等地參加各種培訓, 大量吸收本科生、研究生等專門人才充實技術隊伍, 還專門邀請全國刑偵界著名專家教授到中山現場授課。公安部指定的8位特邀刑偵專家,被他請來中山講課的就有5位,其中爆炸專家鄔國慶就來過兩次。

在他的努力下,刑科所的技術水準迅速提高,一批年青同志很快成熟,各自擁有獨當一面的看家本領。在偵破中山有史以來最大的“9835”冰毒案中,程新志帶領技術人員以扎實的技術功底迅速、圓滿地完成各項物證檢驗,共檢驗冰毒晶體、溶液17件391.4056公斤,檢驗甲級麻黃素19袋472.48公斤,乙醇、鹽酸等8種760瓶及氫氧化鈉、碘、活性炭1248.5公斤,為案件定性提供了直接、準確的法律證據。

3

碩果累累

“凡是犯罪,必定留下蛛絲馬跡”。程新志從1988年獻身公安刑偵工作起,便為這句話嘔心瀝血,鍥而不捨,練就了他獵鷹般的敏銳和精透的洞察力。在他明察秋毫的眼底下,看似天衣無縫的犯罪也得露出蛛絲馬跡,從而屢破大案,屢立奇功。

偵破古鎮碎屍案

1992年10月26日,中山市古鎮派出所民警在內海河面上發現一具殘屍,程新志和民警們一起淌在齊腰深的河水裡,一干就是30多個小時,硬是把碎屍的其餘部分找到,拼合了屍體。

他細緻檢驗,發現屍體右鎖骨處有粒黑痣,下身有一塊息肉,認定兇手肢解屍體的兇器是菜刀,死者是被窒息死亡。結合棄屍的現場,程新志推斷:兇手是與死者相熟的本地人,殺人地點應在住宅區。不出所料,偵察員根據程新志提供的死者特徵,很快認定了死者就是兩天前失蹤的古鎮工貿公司的鄧某(女,32歲)。

10月29日,偵察員便發現重大疑犯歐某良(古鎮人),搜其住處,在大門、衣櫃、床底、地板上均發現有沖洗過的血跡,血型與死者吻合。在鐵證面前,歐某良不得不交代殺人毀債的事實。

偵破“4·15”特大持槍搶劫殺人案

1996年“4·15”特大持槍搶劫殺人案是震驚全國轟動港澳的罕見案件,這也是程新志擔任中山市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後碰到的第一大案。

此案能否快破,社會各界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了公安機關,作為刑科所所長的他,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兇殘狡猾的凶徒沒有在現場留下什麼痕跡。蛛絲馬跡在哪?程新志率領技術小組三赴三個現場認真勘查,五次對四具屍體逐一進行屍檢。

時值春末夏初,天氣燥熱,程新志和戰友們幾天幾夜連續奮戰。餓了,買個速食;困了,打個盹。上下勞頓,高強度地超負荷工作,累得他們幾乎癱倒在地。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同事的協助下,反復對在兩個作案現場提取血痕進行鑒定和其他技術處理,認定了作案槍支和血痕,後省公安廳的鑒定結論與程新志他們一致。由此使兇手廖某雄在案發後54小時落網。程新志榮獲個人一等功。

偵破東區特大殺人案

1997年6月16日,中山市東區某糖果食品有限公司內發生一宗殺死5人的特大殺人案,程新志帶領偵查技術人員深入現場,經過仔細勘查、屍體檢驗,確定為一人所為。

後他又從現場搜索到的牛仔褲中提取到一死者的血跡,並在褲袋中發現了一截報紙,與該廠失蹤工人鄧某斌床上報紙一致,通過對鄧遺書的筆跡鑒定,程新志果斷定論:疑犯為鄧某斌。約一年後疑犯鄧某斌落入法網,在鐵的事實面前,他只好供認了殘殺5人的罪惡。

從警之後12年裡,他便負責毒化檢驗2127宗,物證檢驗493宗,屍體檢驗711具,活體檢驗459人次,由此偵破大要案1000多宗,抓獲犯罪嫌疑人1000多人。

由於成績突出,他屢獲葆獎。2000年4月底,他成為中山公安史上第一個全國先進工作者,受到了江澤民、朱鎔基等党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為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發揮公安英模的時代引領作用,切實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四句話 十六字”的總要求,凝聚起全省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將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的磅礴力量,廣東省公安廳將於2017年12月28日至2018年1月4日,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大學城校區)和廣州市花城廣場同時舉辦“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廣東公安百名英模肖像攝影展”。

還專門邀請全國刑偵界著名專家教授到中山現場授課。公安部指定的8位特邀刑偵專家,被他請來中山講課的就有5位,其中爆炸專家鄔國慶就來過兩次。

在他的努力下,刑科所的技術水準迅速提高,一批年青同志很快成熟,各自擁有獨當一面的看家本領。在偵破中山有史以來最大的“9835”冰毒案中,程新志帶領技術人員以扎實的技術功底迅速、圓滿地完成各項物證檢驗,共檢驗冰毒晶體、溶液17件391.4056公斤,檢驗甲級麻黃素19袋472.48公斤,乙醇、鹽酸等8種760瓶及氫氧化鈉、碘、活性炭1248.5公斤,為案件定性提供了直接、準確的法律證據。

3

碩果累累

“凡是犯罪,必定留下蛛絲馬跡”。程新志從1988年獻身公安刑偵工作起,便為這句話嘔心瀝血,鍥而不捨,練就了他獵鷹般的敏銳和精透的洞察力。在他明察秋毫的眼底下,看似天衣無縫的犯罪也得露出蛛絲馬跡,從而屢破大案,屢立奇功。

偵破古鎮碎屍案

1992年10月26日,中山市古鎮派出所民警在內海河面上發現一具殘屍,程新志和民警們一起淌在齊腰深的河水裡,一干就是30多個小時,硬是把碎屍的其餘部分找到,拼合了屍體。

他細緻檢驗,發現屍體右鎖骨處有粒黑痣,下身有一塊息肉,認定兇手肢解屍體的兇器是菜刀,死者是被窒息死亡。結合棄屍的現場,程新志推斷:兇手是與死者相熟的本地人,殺人地點應在住宅區。不出所料,偵察員根據程新志提供的死者特徵,很快認定了死者就是兩天前失蹤的古鎮工貿公司的鄧某(女,32歲)。

10月29日,偵察員便發現重大疑犯歐某良(古鎮人),搜其住處,在大門、衣櫃、床底、地板上均發現有沖洗過的血跡,血型與死者吻合。在鐵證面前,歐某良不得不交代殺人毀債的事實。

偵破“4·15”特大持槍搶劫殺人案

1996年“4·15”特大持槍搶劫殺人案是震驚全國轟動港澳的罕見案件,這也是程新志擔任中山市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後碰到的第一大案。

此案能否快破,社會各界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了公安機關,作為刑科所所長的他,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兇殘狡猾的凶徒沒有在現場留下什麼痕跡。蛛絲馬跡在哪?程新志率領技術小組三赴三個現場認真勘查,五次對四具屍體逐一進行屍檢。

時值春末夏初,天氣燥熱,程新志和戰友們幾天幾夜連續奮戰。餓了,買個速食;困了,打個盹。上下勞頓,高強度地超負荷工作,累得他們幾乎癱倒在地。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同事的協助下,反復對在兩個作案現場提取血痕進行鑒定和其他技術處理,認定了作案槍支和血痕,後省公安廳的鑒定結論與程新志他們一致。由此使兇手廖某雄在案發後54小時落網。程新志榮獲個人一等功。

偵破東區特大殺人案

1997年6月16日,中山市東區某糖果食品有限公司內發生一宗殺死5人的特大殺人案,程新志帶領偵查技術人員深入現場,經過仔細勘查、屍體檢驗,確定為一人所為。

後他又從現場搜索到的牛仔褲中提取到一死者的血跡,並在褲袋中發現了一截報紙,與該廠失蹤工人鄧某斌床上報紙一致,通過對鄧遺書的筆跡鑒定,程新志果斷定論:疑犯為鄧某斌。約一年後疑犯鄧某斌落入法網,在鐵的事實面前,他只好供認了殘殺5人的罪惡。

從警之後12年裡,他便負責毒化檢驗2127宗,物證檢驗493宗,屍體檢驗711具,活體檢驗459人次,由此偵破大要案1000多宗,抓獲犯罪嫌疑人1000多人。

由於成績突出,他屢獲葆獎。2000年4月底,他成為中山公安史上第一個全國先進工作者,受到了江澤民、朱鎔基等党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為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發揮公安英模的時代引領作用,切實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四句話 十六字”的總要求,凝聚起全省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將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的磅礴力量,廣東省公安廳將於2017年12月28日至2018年1月4日,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大學城校區)和廣州市花城廣場同時舉辦“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廣東公安百名英模肖像攝影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