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0大問題幫養豬人重新認識副豬嗜血桿菌病

問題1:哪個階段豬最易發病?

副豬嗜血桿菌病主要發生在哺乳階段和保育階段,主要危害4-8周齡的斷奶仔豬, 10周齡以後單純感染此病, 通常不表現臨床症狀。 近幾年很多豬場保育育成率越來越低, 與該病密切相關。

問題2:這幾年副豬嗜血桿菌病在豬場發生越來越普遍,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因為該病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主要寄生在豬上呼吸道粘膜,臨床上常以繼發感染形式出現,近幾年很多豬場流行性疾病比如藍耳病, 圓環普遍發生, 加上喘氣病、豬流感等疾病感染嚴重, 這些疾病會造成豬群免疫抑制,

在豬群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下, 副豬嗜血桿菌乘虛而入, 加重病情, 給豬場造成嚴重的損失。

問題3:如何初步診斷副豬嗜血桿菌病, 該病主要解剖要點是什麼?

副豬嗜血桿菌引起的臨床症狀並不多,只是在豬群發生免疫抑制性疾病時,通過檢測病料分離到副豬嗜血桿菌.分離到該病菌的病豬大都有關節炎、心包炎、胸腔纖維素樣滲出等。

問題4:副豬嗜血桿菌病與傳染性胸膜肺炎在現場臨床剖解的情況下如何區分?如確定混合感染如何判斷那個病為主?

副豬嗜血桿菌臨床剖解主要表現為關節炎、腦膜炎、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等多發性漿膜炎為主要特徵, 主要是尤其以腹腔內有纖維性滲出物, 包住心臟和肝臟,

關節呈現對稱性腫大。

傳染性胸膜肺炎主要以急性發病為主, 且容易造成急性死亡, 口鼻流血, 伴隨嚴重的喘氣和咳嗽, 解剖後在肺氣管內有血性氣泡。 臨床剖檢主要病變在肺和胸膜,肺間質增寬,有黃色膠凍樣物滲出物, 胸膜出血,胸膜、心包膜、膈肌呈纖維素性粘連,很難分離;

問題5:在現場臨床剖解的情況下, 關節型副豬嗜血桿菌與鏈球菌的主要區分辦法是什麼?

副豬嗜血桿菌引起的關節炎、跗、腕關節腫大、一般是對稱性腫大, 病豬劇痛、瘸腿,用手一捏,疼得尖叫;剖檢關節腔內有漿液性纖維蛋白滲出物。

副豬形成“絨毛心”, 鏈球菌形成“鎧心”;副豬以滲出為主, 心包表面形成絨毛, 心包與心肌之間是淡黃色滲出液、不粘連;鏈球菌是心肌炎,

以心肌滲出為主, 心包與心肌粘連。

鏈球菌引起的關節炎關節腫大,初期堅硬、溫度升高, 呈現紅腫現象, 後期變軟, 觸之有波動感, 針刺流膿, 少數變硬、皮膚增厚。 關節周圍皮下膠樣水腫,有化膿性壞死灶,嚴重者關節軟骨壞死. 鏈球菌死後皮膚發紫, 副豬一般沒有這種現象。

問題6:副豬嗜血桿菌對那些藥物較敏感?

一般發病早期選擇頭孢喹肟、氨苄西林、恩諾沙星等藥物有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