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腦將如何識別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的聲音?

助聽器/人工耳蝸只負責讓孩子聽到, 並不負責聽懂。 也就是說, 當所有的聲音信號通過聽覺神經系統傳遞到聽覺皮層中樞, 大腦將如何識別?

不管你的助聽器或人工耳蝸系統調試做得有多好, 這些聲波(電流脈衝)在經過大腦聽覺皮層識別, 變成能懂的聲音、詞語或音樂之前, 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開機後或者戴上助聽器後, 能聽到你打鼓、拍手的聲音, 但對於你在背後叫他的名字卻無動於衷的原因。

要知道, 我們的大腦有很大的空間去成長和改變, 也就是說, 孩子植入人工耳蝸以及帶戴上助聽器後的效果,

很大程度是由大腦的可塑性來決定的。 也正因為此, 我們才建議孩子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 才能早康復。 因為孩子的年齡越小, 大腦的可塑空間越大。

關於大腦, 還有一種說法叫“經驗依賴可塑性”, 簡單來說, 就是我們所遇到的事情可以塑造大腦。 如果孩子聽到的東西越多越豐富, 他的聽覺中樞就會越發達;相反, 如果孩子經歷了長時間的聽力缺失, 轉而依賴視覺溝通, 那麼負責聽覺的那一部分聽覺中樞將被剝奪為他用或完全丟失, 比如被拿去發展視覺了, 也稱跨通道重組, 所以很多失去聽力的孩子很擅長畫畫, 觀察力極強。

許多家長經常跟我們抱怨:“為什麼我的孩子戴助聽器(或者人工耳蝸植入)這麼久了,

孩子還是不開口說話, 教他說話他也不跟著學?”每當這個時候, 我們都會跟家長說, 你的助聽器或耳蝸選配調試適當, 你要堅持每天跟孩子多說話, 成為訓練有素的“話癆”, 孩子聽的多了, 詞彙累積量在那裡, 說不定孩子哪天就會突然脫口而出某些話語, 給你驚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