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大慶今冬有望實現旅遊人次和收入10%增長

進入深秋之後, 黑龍江旅遊發展委員會就開始緊鑼密鼓、馬不停蹄地到全國各大城市召開2017黑龍江冬季旅遊推介會。

尤其是在今冬第一場雪落之後,

銀妝素裹的龍江大地已經向國內外遊客徹底敞開熱情的懷抱。 北京推介會、瀋陽推介會先後舉行, “2017黑龍江發現之旅冰雪季”已經開啟, 並將通過互聯網徵集活動, 創新很多冰雪旅遊內容的新玩法。

大慶作為黑龍江“一城五線”冰雪旅遊精品線路的重要節點城市, 近年來的冰雪旅遊有後來居上之勢, 今冬有望實現遊客人次和收入10%的增長。

在全域旅遊的大趨勢下, 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大背景下, 大慶旅遊資源有優勢, 但同樣也存在不足。 如何揚長避短, 如何凸顯差異化特色, 提升區域旅遊產品的比較優勢, 是大慶旅遊業不能回避的命題。

聲勢:線上線下齊發力, 繽紛冰雪撲面來

今冬第一場雪落之後,

標誌著以冰雪為主的冬季旅遊旺季到來。

11月22日, 哈爾濱呼蘭河口濕地公園冰雪旅遊專案的產品推介會召開, 來自全省各地的二百餘位旅遊管道商應邀出席, 號稱國內體量最大的冰雪樂園強勢出擊。

參會的管道商紛紛交換著資訊, 對今冬的冰雪旅遊市場滿懷憧憬——“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正從一種理論轉化為現實。

與此同時, 大慶的冰雪旅遊項目也紛紛展開線上攻勢, 借助大慶旅遊、《華夏旅遊》雜誌、黑龍江旅遊發展委員會等線上平臺和各自的公眾號, 推出域內冰雪旅遊內容介紹和暢玩攻略。

黑魚湖生態景區與專業冰雪旅遊設計團隊合作, 打造了一款大慶冬季市區最大冰雪活動樂園——“關東風情冰雪嘉年華”。

並通過微信公眾號, 打出“不必東奔西走, 冰雪聖地就在家門口”的行銷口號。

連環湖第二屆冰雪漁獵旅遊節也線上發出了邀請函:又到一年冬捕時, 漁獵節開幕式將融入更多民俗文化和民族風情元素, 打造全新的“連環湖印象”。

此外, 線上下, 魅力中國城第二輪競演、冰雪之冠·暢爽龍江冬季旅遊產品推介會、中國工業旅遊產業發展聯合大會……一場場具有巨大影響力的盛會都出現了大慶的身影。

三大類旅遊產品、七大主題活動、八條精品旅遊線路紛紛亮相, 就此拉開大慶冬季旅遊行銷大幕。

“到大慶, 體驗零下30度的溫柔;到大慶, 體驗冰雪運動的暢快;到大慶, 尋找一個童話世界;到大慶, 體驗一次創業激情”, 成為今冬大慶冰雪旅遊全案行銷最核心的主題。

大慶市旅遊局市場科科長孫長青告訴記者, 大慶的雪地溫泉、冰雪運動、冰雪娛樂、冰雪賽事、趣味冬捕等冰雪旅遊專案即將陸續開始迎客, 雖然在體量上沒有多大變化, 但在服務品質上會有很大提升。

“大慶作為‘一城五線’鶴舞雪原這條精品旅遊線路上的重要節點城市, 它的雪地溫泉、石油文化、霧凇景觀、冬捕漁獵、雪地風箏賽等冬季旅遊產品, 會吸引全國各地及境外的遊客紛至遝來。 ”孫長青說, 預計大慶今冬冰雪旅遊有望實現遊客人次和收入10%的增長。

比較:大慶冰雪旅遊有著獨特的資源優勢

說到大慶冰雪旅遊的資源稟賦, 自然頗具獨到之處。 就像黑魚湖生態景區冰雪專案策劃人師宏軍所講,

大慶冰雪旅遊有很多潛力可挖, 短板要規避, 重點突出優勢。 只要把遊客體驗做到極致, 大慶人可以不用東奔西走, 因為冰雪聖地就在家門口。 而玩慣了冰雪、眼光挑剔的本地人都接受的旅遊產品, 對於外埠市場的遊客自然魅力無限了。

前不久, 大慶市旅遊局副局長王海軍做客新浪微訪談時提到, 大慶的冬天, 涵蓋了與冰雪有關的所有元素。 雪, 時而妖嬈嫵媚, 時而堅韌挺拔;時而冷豔凜冽, 時而柔情溫婉, 冰雪中, 一個個體驗場景躍動如火……

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 大慶就會出現綿延數公里的霧凇景觀, 如同給白雪皚皚的百湖大地又披上一層晶瑩的白紗, 美得就像來到童話中的世界。

大慶百畝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60多個, 冬季開展的冰上活動可謂豐富多彩。

可能各地都搞冬捕節,但大慶的冬捕卻是異彩紛呈。比如連環湖,整體面積580平方公里,由18個相連的湖泊組成,如同仙女失落在人間的珠鏈。王海軍表示,在這樣的冰面上展開的冬捕場景,融入民俗文化和民族風情,體驗感絕非一般冬捕可比。

近年來,大慶旅遊業以打造旅遊目的地城市、促進城市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千方百計構築“大格局”,全力加快專案建設、持續創新行銷方式,已經初步形成以石油文化、生態濕地和特色溫泉為支撐的旅遊產品體系,“雪地溫泉”品牌則成為“冰雪之冠”黑龍江冬季旅遊特色精品,被納入黑龍江全域冰雪旅遊“一城五線”其中的鶴舞雪原這條精品線路中。

2004年,全國首批溫泉城市,大慶就名列其中。尤其後來開發出雪地溫泉體驗,更是讓大慶雪地溫泉旅遊產品迅速樹立起獨有品牌。

跨越60度,感受冰火兩重天。這種酷爽怎能不讓人印象深刻!

“初見驚豔,再見傾情。”王海軍對大慶旅遊資源的優勢還是滿懷信心的。

但王海軍表示,讓遊客單純直奔大慶,目前仍有一定難度,所以還是做好旅遊資源組合,加入黃金線路,依託哈爾濱冰雪旅遊的品牌影響力,來帶動大慶的冰雪旅遊市場。

顯然,大慶在加入這場全域冰雪旅遊盛筵的時候,初步找准了定位,就是樹立起長板優勢,在龐大的市場上先分一杯羹。

創新:融合文化創意,打造差異化特色

在寒冷的冬季,能在冰天雪地裡盡情撒歡兒,是非常愜意的事情,而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南方人意識到這一點。北方的冰雪閃耀著神奇的魅力,磁石一般吸引著南方來的遊客。

但是,如何讓大慶冰雪旅遊這個品牌叫得更響?

就得通過創新,來打造屬於大慶獨有的特色旅遊產品。

今年冬天,大慶將舉辦多個備受矚目的冬季冰雪活動。內容豐富的全民冰雪活動日、彙聚眾多人氣的大慶雪地溫泉節、獨特的連環湖漁獵旅遊文化節、連環湖雪地風箏節、溫泉冰雪狂歡季、連接中外的中俄遊客跨年大聯歡、泉鄉文化雪雕節、全民冰雪活動日、“踏雪尋莓”育祿草莓節等活動將異彩紛呈,讓這些文化活動與冰雪場景完美融合。

可以看出,大慶在用心做旅遊產品和旅遊場景,在以自己特有的區域文化特色,融入冰雪旅遊項目,讓遊客體驗的層次感更豐富,並在時間和空間的不同維度上,都能獲得文化附加值較高的體驗。

大慶旅遊業,包括冰雪旅遊,肯定是要不斷創新和升級的。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新零售、新商業的核心是洞穿人心,洞悉人性。”大慶經濟學會副會長、導引行銷策略總監范海波說,新旅遊也應該是從人性出發,從遊客對旅遊的體驗需求出發,來策劃、規劃、設計旅遊產品和體驗場景。

范海波認為,黑龍江策劃的發現之旅主題很有創意,對建立全省冰雪旅遊大格局意義深遠。但對於區域旅遊來講,還應該研發自己獨特的創意產品。

北京歸來的九零後自媒體達人,準備投身文化創意IP開發的張酒寒認為,很多人都對密室逃脫、偵破解謎遊戲癡迷不已,對穿越劇、科幻經典產生強烈代入感。那麼如果旅遊景區能根據景觀和設施來設計相關體驗遊戲的劇本,讓遊客深度參與,而不是拍拍照吃吃飯就走,那麼大慶旅遊業,包括大慶冰雪旅遊,不就真正實現“一見傾心”了嗎!

有些旅遊資源不怕先天缺失,因為很多冰雪旅遊景觀資源也是相似度較高的,但旅遊IP卻是在申請智慧財產權保護之後可以做到唯一。

師宏軍在傳播黑魚湖冰雪嘉年華的推文時提出:不比哈爾邦濱冰雪大世界的國際知名度;不比伊春、牡丹江的大自然賜予和鬼斧神工;不比亞布力的專業賽道;不比烏蘇裡、鏡泊湖的原始圖騰和風貌,只做還原大慶民俗文化和民族風情的體驗,讓你找回童年的感覺。

師宏軍還提到,大慶作為聞名遐邇的綠色油化之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石油文化底蘊,鐵人精神、大慶精神,成為大慶城市文化的根脈和大慶人共有的精神家園。來大慶旅遊的人,不應只看到現代化的石油城市,還應該通過再現當年會戰時期,老一輩戰天鬥地,搏擊風雪的場景,讓遊客感受一種創業激情,這種體驗是直達靈魂層面的,也是其他區域不可複製的。

創造:加大投入,創造冰雪旅遊新需求

“客觀來講,在目前基礎條件下,大慶旅遊業對冰雪旅遊的規劃和推動已經做到了一定的層級。”北京《華夏遊客》雜誌的夏琳說,但還有很大可提升的空間。

在縱向上,大慶從創新旅遊產品、提升管理服務水準,到協調景區優惠讓利、星級賓館覆核、景區廁所改造、旅遊標識牌的設立,無不是在為冬季旅遊旺季的到來做準備。

在橫向上,大慶與省內兄弟城市產品互鏈,串點成線,聯合促銷,“鶴舞雪原黃金線路”、“賞冰雪美景、品溫泉文化哈大直通車”等多項措施,把不同地區不同風情的產品整合到一處,使遊客能盡情地領略大龍江的魅力。

這為大慶冰雪旅遊進一步升級,進而建立品牌優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大慶旅遊局在提升旅遊行業整體服務水準方面也是下了大工夫。從管理和培訓入手,提高服務技能,轉變服務理念,工作流程標準化。

“從多方面加強行業管理是我們的基本職能,旅遊行業服務品質的提高和旅遊經濟的增長,是我們不斷追求的工作目標,進而滿足廣大遊客和市民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和文化享受是我們終極的目的。”孫長青告訴記者,旅遊業的服務品質,也是旅遊體驗度很重要的組成要素。

大慶職業學院教師孫成翠對日本白川鄉的雪景很是迷戀。她指出,白川鄉是世界千年文化遺產保護區,一切都是原生態的古樸建築和傳統文化景觀。基於此,她建議大慶旅遊業可參考特色小鎮思維和模式,結合大慶的特色文化,比如乾打壘文化,並用冰雪精雕藝術品來裝點,打造具有傳統地域文化特色的冰雪旅遊小鎮。

范海波告訴記者,有些需求是創造出來的,但沒有人發現,就一直潛藏在人的潛意識中。冰雪旅遊的升級,必然要往創造遊客需求上邁進。儘管存在風險,但可預期的價值卻極高。

范海波正在給黑龍江網易策劃大型旅遊活動,研究集合政府、媒體、市場等多方面力量,嘗試做區域旅遊產業推動。

旅遊業的產業鏈很長,不是某一方力量就可以獨自推動得了的。必須集合關聯方的力量,集中力量來做。尤其在產業發展上,要想提高層級,必然有持續的資金投入。

傳統景區需要通過文化創意的融入來優化改造,但這部分資金誰來投?景區老闆很多已經陷入資金枯竭的困境。想創新,想升級,卻獨木難支。

那麼,引入社會資本嗎?這涉及到引入方式,景區老闆願不願意引入資本,建立怎樣的分配機制,以及投資者如何退出。這是比較專業和複雜的體系,需要引入專業人才和團隊來做。

黑魚湖生態區與社會資本及專業團隊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樣本,很多景區都可以參考借鑒。

范海波認為,旅遊宣傳文案做得好,不如把旅遊產品做好,旅遊產品做好,先把旅遊策劃和規劃做好。大慶冰雪旅遊和國內整個冰雪旅遊產業幾乎是處於同一起跑線的,有很多機會可以做大做強。

所以,他建議首先要放眼全國,甚至國外,看冰雪旅遊的市場需求是什麼,有哪些新變化;其次是調動各方力量,集中做幾個創意創新型產品,最好形成IP;第三,完善本地旅遊配套措施,不斷夯實冰雪旅遊硬體基礎;第四,以點帶面,做優幾個產品,然後放大影響,不斷試探市場可接受的文化核心,隨時調整行銷策略,創造遊客的需求,激發遊客的冰雪旅遊消費欲望;第五,堅持做三到五年的市場投入和培養,通過政府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引入社會資本,用綜合實力砸出市場機會來。

大慶冰雪旅遊,只要集合各方力量,用心去創新創造,一定會更動人。

冬季開展的冰上活動可謂豐富多彩。

可能各地都搞冬捕節,但大慶的冬捕卻是異彩紛呈。比如連環湖,整體面積580平方公里,由18個相連的湖泊組成,如同仙女失落在人間的珠鏈。王海軍表示,在這樣的冰面上展開的冬捕場景,融入民俗文化和民族風情,體驗感絕非一般冬捕可比。

近年來,大慶旅遊業以打造旅遊目的地城市、促進城市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千方百計構築“大格局”,全力加快專案建設、持續創新行銷方式,已經初步形成以石油文化、生態濕地和特色溫泉為支撐的旅遊產品體系,“雪地溫泉”品牌則成為“冰雪之冠”黑龍江冬季旅遊特色精品,被納入黑龍江全域冰雪旅遊“一城五線”其中的鶴舞雪原這條精品線路中。

2004年,全國首批溫泉城市,大慶就名列其中。尤其後來開發出雪地溫泉體驗,更是讓大慶雪地溫泉旅遊產品迅速樹立起獨有品牌。

跨越60度,感受冰火兩重天。這種酷爽怎能不讓人印象深刻!

“初見驚豔,再見傾情。”王海軍對大慶旅遊資源的優勢還是滿懷信心的。

但王海軍表示,讓遊客單純直奔大慶,目前仍有一定難度,所以還是做好旅遊資源組合,加入黃金線路,依託哈爾濱冰雪旅遊的品牌影響力,來帶動大慶的冰雪旅遊市場。

顯然,大慶在加入這場全域冰雪旅遊盛筵的時候,初步找准了定位,就是樹立起長板優勢,在龐大的市場上先分一杯羹。

創新:融合文化創意,打造差異化特色

在寒冷的冬季,能在冰天雪地裡盡情撒歡兒,是非常愜意的事情,而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南方人意識到這一點。北方的冰雪閃耀著神奇的魅力,磁石一般吸引著南方來的遊客。

但是,如何讓大慶冰雪旅遊這個品牌叫得更響?

就得通過創新,來打造屬於大慶獨有的特色旅遊產品。

今年冬天,大慶將舉辦多個備受矚目的冬季冰雪活動。內容豐富的全民冰雪活動日、彙聚眾多人氣的大慶雪地溫泉節、獨特的連環湖漁獵旅遊文化節、連環湖雪地風箏節、溫泉冰雪狂歡季、連接中外的中俄遊客跨年大聯歡、泉鄉文化雪雕節、全民冰雪活動日、“踏雪尋莓”育祿草莓節等活動將異彩紛呈,讓這些文化活動與冰雪場景完美融合。

可以看出,大慶在用心做旅遊產品和旅遊場景,在以自己特有的區域文化特色,融入冰雪旅遊項目,讓遊客體驗的層次感更豐富,並在時間和空間的不同維度上,都能獲得文化附加值較高的體驗。

大慶旅遊業,包括冰雪旅遊,肯定是要不斷創新和升級的。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新零售、新商業的核心是洞穿人心,洞悉人性。”大慶經濟學會副會長、導引行銷策略總監范海波說,新旅遊也應該是從人性出發,從遊客對旅遊的體驗需求出發,來策劃、規劃、設計旅遊產品和體驗場景。

范海波認為,黑龍江策劃的發現之旅主題很有創意,對建立全省冰雪旅遊大格局意義深遠。但對於區域旅遊來講,還應該研發自己獨特的創意產品。

北京歸來的九零後自媒體達人,準備投身文化創意IP開發的張酒寒認為,很多人都對密室逃脫、偵破解謎遊戲癡迷不已,對穿越劇、科幻經典產生強烈代入感。那麼如果旅遊景區能根據景觀和設施來設計相關體驗遊戲的劇本,讓遊客深度參與,而不是拍拍照吃吃飯就走,那麼大慶旅遊業,包括大慶冰雪旅遊,不就真正實現“一見傾心”了嗎!

有些旅遊資源不怕先天缺失,因為很多冰雪旅遊景觀資源也是相似度較高的,但旅遊IP卻是在申請智慧財產權保護之後可以做到唯一。

師宏軍在傳播黑魚湖冰雪嘉年華的推文時提出:不比哈爾邦濱冰雪大世界的國際知名度;不比伊春、牡丹江的大自然賜予和鬼斧神工;不比亞布力的專業賽道;不比烏蘇裡、鏡泊湖的原始圖騰和風貌,只做還原大慶民俗文化和民族風情的體驗,讓你找回童年的感覺。

師宏軍還提到,大慶作為聞名遐邇的綠色油化之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石油文化底蘊,鐵人精神、大慶精神,成為大慶城市文化的根脈和大慶人共有的精神家園。來大慶旅遊的人,不應只看到現代化的石油城市,還應該通過再現當年會戰時期,老一輩戰天鬥地,搏擊風雪的場景,讓遊客感受一種創業激情,這種體驗是直達靈魂層面的,也是其他區域不可複製的。

創造:加大投入,創造冰雪旅遊新需求

“客觀來講,在目前基礎條件下,大慶旅遊業對冰雪旅遊的規劃和推動已經做到了一定的層級。”北京《華夏遊客》雜誌的夏琳說,但還有很大可提升的空間。

在縱向上,大慶從創新旅遊產品、提升管理服務水準,到協調景區優惠讓利、星級賓館覆核、景區廁所改造、旅遊標識牌的設立,無不是在為冬季旅遊旺季的到來做準備。

在橫向上,大慶與省內兄弟城市產品互鏈,串點成線,聯合促銷,“鶴舞雪原黃金線路”、“賞冰雪美景、品溫泉文化哈大直通車”等多項措施,把不同地區不同風情的產品整合到一處,使遊客能盡情地領略大龍江的魅力。

這為大慶冰雪旅遊進一步升級,進而建立品牌優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大慶旅遊局在提升旅遊行業整體服務水準方面也是下了大工夫。從管理和培訓入手,提高服務技能,轉變服務理念,工作流程標準化。

“從多方面加強行業管理是我們的基本職能,旅遊行業服務品質的提高和旅遊經濟的增長,是我們不斷追求的工作目標,進而滿足廣大遊客和市民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和文化享受是我們終極的目的。”孫長青告訴記者,旅遊業的服務品質,也是旅遊體驗度很重要的組成要素。

大慶職業學院教師孫成翠對日本白川鄉的雪景很是迷戀。她指出,白川鄉是世界千年文化遺產保護區,一切都是原生態的古樸建築和傳統文化景觀。基於此,她建議大慶旅遊業可參考特色小鎮思維和模式,結合大慶的特色文化,比如乾打壘文化,並用冰雪精雕藝術品來裝點,打造具有傳統地域文化特色的冰雪旅遊小鎮。

范海波告訴記者,有些需求是創造出來的,但沒有人發現,就一直潛藏在人的潛意識中。冰雪旅遊的升級,必然要往創造遊客需求上邁進。儘管存在風險,但可預期的價值卻極高。

范海波正在給黑龍江網易策劃大型旅遊活動,研究集合政府、媒體、市場等多方面力量,嘗試做區域旅遊產業推動。

旅遊業的產業鏈很長,不是某一方力量就可以獨自推動得了的。必須集合關聯方的力量,集中力量來做。尤其在產業發展上,要想提高層級,必然有持續的資金投入。

傳統景區需要通過文化創意的融入來優化改造,但這部分資金誰來投?景區老闆很多已經陷入資金枯竭的困境。想創新,想升級,卻獨木難支。

那麼,引入社會資本嗎?這涉及到引入方式,景區老闆願不願意引入資本,建立怎樣的分配機制,以及投資者如何退出。這是比較專業和複雜的體系,需要引入專業人才和團隊來做。

黑魚湖生態區與社會資本及專業團隊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樣本,很多景區都可以參考借鑒。

范海波認為,旅遊宣傳文案做得好,不如把旅遊產品做好,旅遊產品做好,先把旅遊策劃和規劃做好。大慶冰雪旅遊和國內整個冰雪旅遊產業幾乎是處於同一起跑線的,有很多機會可以做大做強。

所以,他建議首先要放眼全國,甚至國外,看冰雪旅遊的市場需求是什麼,有哪些新變化;其次是調動各方力量,集中做幾個創意創新型產品,最好形成IP;第三,完善本地旅遊配套措施,不斷夯實冰雪旅遊硬體基礎;第四,以點帶面,做優幾個產品,然後放大影響,不斷試探市場可接受的文化核心,隨時調整行銷策略,創造遊客的需求,激發遊客的冰雪旅遊消費欲望;第五,堅持做三到五年的市場投入和培養,通過政府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引入社會資本,用綜合實力砸出市場機會來。

大慶冰雪旅遊,只要集合各方力量,用心去創新創造,一定會更動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