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退役上校民工日記119:他們雖然老無所依,但卻活得那麼簡單輕鬆

題記:請別誤會和曲解, 這只是一次鍛煉和體驗, 而不是自主人的無奈與淪落。 有人修煉在深山, 有人修煉在廟宇, 而我就修煉在工地。 謝謝大家關注本號從9月10日起連續推出的軍旅情感故事原創系列《退役上校的民工日記》, 謝謝大家的分享和轉發。

今天12月26日, 工地打工第117天。 今天上午, 把公司小院裡這兩天風刮來的落葉和雜物重新進行了打掃和清理, 下午和師父一起把廁所的漂浮物打撈上來, 再把前些天在攪拌機料斗裡焚燒落葉後的灰燼掏出來, 裝入推車推到廁所後面堆成兩堆, 在上面刨出漏斗狀的灰坑, 再用綁在木條上的水瓢把糞湯一瓢一瓢舀出來, 澆入裡面。

這樣, 一來緩解糞坑裡越來越滿的糞水, 二來和那些草灰混合在一起, 經過一冬的發酵之後, 明天開春就是菜地極好的肥料。 這個活雖然臭不可聞, 不小心還要滴濺到身上,

但因為當兵前在家種地就挑過大糞, 所以不在乎這種又臭又髒的氛圍, 就當是重拾一回舊業。

晚上, 大家吃過晚飯後, 齊聚在中間那間宿舍, 打起了“跑得快”。 我雖然不會打這種牌, 但看到大家玩得津津有味的樣子, 心裡也很高興。 同事們在工地上忙碌一天歸來, 不管身體如何勞累, 也不管遠方家裡還有怎樣的牽掛, 一副撲克牌, 或者手機裡的一個小小遊戲, 或者聽幾首歌, 看幾段人生百態的視頻, 雖然這些娛樂和消遣很簡單, 但大家一樣開開心心。

這讓我想起了7年前在雲南姚安的一個夜晚。 那時, 我隨隊採訪軍區給水團赴雲南廣西抗旱打井, 已經在廣西、雲南兩地的十多個點輾轉奔波了十多天, 其中有一天光坐越野車就奔波了1500多公里路,

每天基本上都是淩晨兩三點睡, 五六點起, 好幾次直到晚上才能有時間吃一頓飯。

那晚, 忙完當天的寫稿工作, 已經是晚上8點鐘。 本來, 第二天六點又要出發, 原來打算吃完飯後早點休息, 好好睡一覺, 但是, 當我和同事從飯店出來往賓館回的路上, 路過一個當地的廣場, 一陣悠揚的樂曲聲, 伴隨著質樸的歌聲和富有節奏的踏步聲突然傳入我的耳膜。 循聲走近, 原來, 是當地的人們正在圍成一個大圓圈, 轉著圈, 彈著琴, 唱著歌, 跳著舞。

這是一個重山之中的小縣城。 據說, 全縣只有20多萬人, 縣城也就七八萬人, 大部分是彝族。 從我對這個縣城的外表來看, 這個偏遠小城的經濟並不發達, 頭年7月發生了6級地震,

這一年又遇到了旱災。

但是, 天災面前, 這裡的人們依舊那麼淡定淡然。 穿行在座座山寨村莊, 沒有見到他們的愁眉苦臉, 沒有見到他們的怨天尤人, 生活再艱難, 但都一直在有序地延續。

尤其是這一晚, 在這裡的廣場看到的這種歌舞讓我印象深刻。 據說, 這是彝族很尋常的一種舞——左腳舞, 只見一百多個人圍成一個大圓圈, 每間隔10來個人, 就有兩三個上了歲數的男人, 彈著一種叫龍頭弦子的三弦琴, 或者拉著一種像二胡但又比二胡小巧的樂器。 伴著錚錚作響的弦音, 和著高亢清脆的歌調, 他們時而蹉腳閃腰, 時而折步跌腳, 時而甩腿對腳, 時而擺手轉身, 舞步整齊統一, 舞姿輕盈健美。

他們當中, 有男有女, 有老有少, 有高有低,

有胖有瘦, 有打扮時髦氣質高雅的人, 也有穿著陳舊模樣土氣的人, 但是, 他們相互手牽手, 肩並肩, 唱著同一個曲調, 踩著同一個節拍, 仿佛沒有任何的差異和距離。 很多人加入之前不認識, 散去之時也依舊陌路。

看得出來, 他們這樣跳舞, 緣由很簡單, 就只是一種平平淡淡的娛樂和休閒。 每當夜幕降臨, 吃過晚飯, 或親人, 或夥伴, 一起來這裡, 踏著夜色蹦躂一番, 晚了, 累了, 就回去休息。 這種簡單的休閒和娛樂, 已經融入了他們的生活。

後來, 我在很多地方的夜晚, 都能看到這樣的廣場休閒娛樂活動, 但是, 又有多少個地方能像姚安這樣, 不管是官員還是平民, 富翁還是窮人, 文縐縐的文化人還是大大咧咧的粗人, 甚至就是穿著保守的老年人與時髦新潮的少男少女, 都能在一個舞蹈中,如此平等和諧地在一起,相互牽著手,圍成一個圓圈,合著同一個節拍?

這些年總是感覺活得很累,為名所累,為金錢所累,為官場所累……其實,很多事情原本可以放下,就像7年前在姚安看到那些跳左腳舞的人,以及今天在工地上遇到的這些工友。

能說這些工友沒有生活的重負嗎?養家的重任,思鄉的愁緒,工作的苦累和不穩定,不知何時能到賬的工資,甚至即將面對老無所依的晚年……每一個問題,都可能壓垮一個脆弱的人。可是,在異鄉的工地,他們該幹的幹,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睡的睡,一副拼湊的紙牌,一瓶廉價的啤酒,都能化解他們一天的疲勞,即便百般愁苦在身,倒頭也能呼呼大睡,一覺醒來,又是一個新的黎明。

也許,我們面臨的現實本來就有沉重,但是,我們的生活為什麼不能做到如此簡單和輕鬆?(夢裡蒙山/文)

都能在一個舞蹈中,如此平等和諧地在一起,相互牽著手,圍成一個圓圈,合著同一個節拍?

這些年總是感覺活得很累,為名所累,為金錢所累,為官場所累……其實,很多事情原本可以放下,就像7年前在姚安看到那些跳左腳舞的人,以及今天在工地上遇到的這些工友。

能說這些工友沒有生活的重負嗎?養家的重任,思鄉的愁緒,工作的苦累和不穩定,不知何時能到賬的工資,甚至即將面對老無所依的晚年……每一個問題,都可能壓垮一個脆弱的人。可是,在異鄉的工地,他們該幹的幹,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睡的睡,一副拼湊的紙牌,一瓶廉價的啤酒,都能化解他們一天的疲勞,即便百般愁苦在身,倒頭也能呼呼大睡,一覺醒來,又是一個新的黎明。

也許,我們面臨的現實本來就有沉重,但是,我們的生活為什麼不能做到如此簡單和輕鬆?(夢裡蒙山/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