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類地球”系外行星上首次發現大氣層

據《新科學家》網站近日報導, 一個國際天文學研究團隊發表文章稱, 在距離我們39光年外, 一顆圍繞昏暗恒星運行的地球大小岩石行星, 可能被朦朧的大氣層所籠罩, 表明那裡存在一個“水世界”。 這是天文學家首次在一顆大小與品質類似於地球的系外行星上發現大氣層, 也是在發現外星生命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這顆名為GJ1132b的系外行星是一個小型“超級地球”, 經測算其半徑是地球的1.4倍, 品質是地球的1.6倍。 團隊利用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2.2米ESO/MPG望遠鏡, 從7個不同波段對其觀測, 發現在某一特定波長的觀測中, 它看起來比其他波長下的影像更大也更朦朧, 這說明該行星擁有這種波長無法穿透的大氣層。

劍橋大學和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的團隊成員模擬了一系列可能的大氣模型, 發現富含水或甲烷的大氣模型能更好地解釋觀測到的朦朧現象。

由於GJ1132b比地球熱得多, 表明它可能是一個擁有熱蒸汽大氣層的“水世界”。

一年前, 天文學家首次在一顆被稱為“巨蟹座55e”的“超級地球”上探測到大氣層, 但這顆系外行星的品質比地球大得多, 約是地球的8倍。

報導稱, 分析系外行星大氣的化學成分可能有助尋找地外生命。 麻省理工學院的薩拉·西哲彙編了一份14000種不同分子的清單, 為尋找外星人世界提供了生命特徵的“座標”, 其中就包括臭氧、甲烷等關鍵成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畫于明年推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 作為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繼任者, 將具有足夠的能力開展系外類地行星的大氣研究;投資數十億英鎊、擬於本世紀30年代推出的國際項目——高解析度太空望遠鏡(HDST),

也將直接在外星系行星大氣中搜尋生命痕跡, 而GJ1132b將成為它們進一步研究的優先目標。

大氣層和水對生命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地球的大氣層庇佑著千姿百態的生命, 你我如今活在世上也是拜其所賜。 再看看我們的近鄰火星, 這顆類地行星由於被太陽風剝奪了大氣層, 絕大部分水分也蒸發而去, 如今一片荒蕪。 所以, 把大氣層和水作為尋找地外生命的線索, 絕不是科學家“拍腦門兒”。 不過, 目前搜尋到的類地行星已有數千顆, 其中有多少真正可與地球相媲美?揭曉答案的那一天, 人類必將重新審視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